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贵州
蛋鸡
前期
规模化
养殖
技术研究
裴会敏
畜牧水产-79-绿壳蛋鸡是贵州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是中国稀有的珍禽品种之一,于2009年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贵州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绿壳蛋鸡鸡肉是上等的滋补佳品,具有滋阴补肾、生血补气、强身健脑的功效。对儿童缺锌综合症引起的厌食、异食、免疫力低下、不长个子以及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肿瘤、抗衰老等有明显效果 2。其功效十分神奇,故被称作“药鸡”3。绿壳鸡蛋中氨基酸的含量高出普通鸡蛋810倍,蛋黄比普通鸡蛋黄大7%或以上,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氨基酸和高微量元素的天然保健食品 4。近年来,养殖业规模化趋势日益明显,为广大养殖场经营者带来了高收益,但是规模化养殖场只有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才能从容应对未知的挑战 5。目前绿壳蛋鸡的养殖越来越受关注,传统的个体散养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实行规模化养殖呈上升趋势。参考长顺绿壳鸡蛋(DB52/T7852012)长顺绿壳蛋鸡养殖生产技术规程(DB52/T062012)等标准性文件,根据绿壳蛋鸡养殖时间绘制技术流程(图1),规模化养殖以科学的饲养标准为依据,实行标准化饲养,按生产工艺流程来组织生产,在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将通过育雏期、育成期这两个阶段的布局设施、环境影响、饲养管理、免疫程序等方面的规模化养殖的实践情况进行综述。1 育雏期养殖技术(16周龄)育雏期(16周龄)管理是整个饲养期的关键,幼鸡的存活是保证绿壳蛋鸡存活率的关键,是养殖绿壳蛋鸡的前提和基础。雏鸡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弱、对温度极为敏感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低。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控制好育雏期的养殖要点,对雏鸡以及整个养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育雏期鸡舍:采用有窗封闭式鸡舍,建筑应牢固,周边排水畅通,墙体屋顶坚实,屋顶一般用双坡式,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门窗一般设在鸡舍南面,一般单扇门高2 m,宽1 m 6。密闭式鸡舍跨度1215 m,鸡舍长度取决于鸡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机械化程度,跨度610 m的鸡舍,一般长3060 m 7。内部设有烧煤增温炉进行鸡舍保温,乳头式饮水线及料槽设施。笼养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等显著优于散养,但蛋鸡产蛋性能还受品种、光照、饲养密度和日粮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育雏舍不可少的设备是干湿球温湿度计,时刻对鸡舍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另外还设有防虫防贵州绿壳蛋鸡产蛋前期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裴会敏,王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黔南558000)摘要 绿壳蛋鸡养殖在贵州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山区所特有的宝贵资源。为明确贵州省绿壳蛋鸡产蛋前期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减少养殖风险,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养殖场调研等方式对绿壳蛋鸡产蛋前期(第 1 16 周)规模化养殖技术进行探析与总结。结果表明,产蛋前期的养殖流程包括育雏期、育成期 2 个环节。育雏期的养殖方式采用有窗封闭式鸡舍进行笼网平养,主要调控指标是对温湿度、通风光照、断喙的控制以及疫苗的接种;育成期的主要养殖方式是开放式鸡舍笼养,主要技术是对运动场、鸡群整齐度的合理调节和疾病防控。研究结果将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 绿壳蛋鸡;产蛋前期;规模化养殖 中图分类号 S831.4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3-01-18 基金项目 黔南州科技计划项目 黔南科合学科建设农字(2018)2 号;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项目(QNSY2018ZJ005)。作者简介 裴会敏(1984),男,山西运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图 1绿壳蛋鸡产蛋前期规模化养殖技术流程裴会敏,等:贵州绿壳蛋鸡产蛋前期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畜牧水产-80-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鼠、照明设施等。育雏舍内部设施主要包括智能控温火炉,饲养平网,水料线,其中智能控温火炉根据外界环境温度调节育雏舍内温度,饲养平网主要用于雏鸡的饲养,水料线采用乳头式饮水器,用于雏鸡饮水。清洗消毒:育雏舍在上一批鸡群全部转出,新一批鸡苗转入前,应对鸡舍进行彻底地清洁与消毒。在全面消毒过程中,次数至少达到3次,每次消毒间隔2 d以上。鸡舍清扫干净后用生石灰水或2%4%烧碱等消毒药物进行泼洒消毒 8,消毒期间密闭鸡舍,减少外部污染,消毒时必须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阻断疾病传播。育雏饲养:育雏期规模化养殖一般采取笼网平养育雏(层叠式鸡笼),在育雏舍内配置4层金属网架子,每层又分为若干个隔层,把鸡养在铺有金属网的架子上,雏鸡在网床上生活,鸡粪从网隙掉下。这种饲养方式对于鸡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有效避免雏鸡与粪便的直接接触,可以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方便统一管理、节省人力,同时鸡粪又能及时回收。加料时,育雏期间采用自由采食,加料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保证饲料新鲜,减少饲料浪费。换水时,15日龄的鸡群全部使用干净清洁的饮水壶。在使用水壶时,一天应进行两次换水,保证水质安全。饲养56 d后应清洗消毒水箱水线,清洗好后打开开关,放下水线,训练鸡只啄食水线乳头,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连饮35 d,直到鸡只都能啄食乳头;随着鸡群逐渐长大,注意观察并调整水线高度,保证水线高度高出鸡背部位置35 cm为宜。为保证饮水清洁干净,平时每周必须冲洗1次水线和过滤器、清洗2次水箱及水箱盖。如添加治疗药物、饮水量控制在24 h左右饮完为宜,喂完药后、换清水前清洗水箱水线。开饮与开食:转进鸡苗时,采用全进全出制,即同一鸡舍或同一放养区在同一段时期内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 9。在引进一批鸡苗后,对鸡苗进行分栏管理,然后进行开饮,开饮水中加入多维或电解质饮足4 h,后期换为添加抗生素和葡萄糖。出雏24 h后开饮,开饮水为温开水;开饮器具要能满足20%以上的鸡只同时饮水。雏鸡开饮23 h后即可开食,此时应均匀投放饲料让雏鸡自由采食,采用少喂多餐的方式进行饲养,3 h后更换新鲜饲料,前3 d至少喂78次/d。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8)的规定 10。育雏舍预温预湿:进雏前1 d,打开消毒好的鸡舍,排尽舍内刺激气味,再次清洗用具,提前准备好育雏需要的药物、疫苗和饲料等物品,饲养人员进雏前3 d不得外出。同时,检查舍内的用电设施和保温设备运转正常,检查抽风机、电灯、干湿温度计等设备。此外,做好鸡舍预温工作,夏季提前半天时间预温,冬季提前一天预温。进雏前育雏舍保温区内温度要达到33,育雏舍内室温度调整到26 左右 11,保温区上下层温差不得大于3,空气湿度达到60%70%,上下层湿度差不大于4%。预温期间,进鸡苗前2 h将饮水器装满水,放入保温区,一同预温。温度和湿度:温度是育雏期最重要的因素,由于雏鸡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温度要求很高,在饲养期间可通过加热火炉提高舍内温度。17日龄的雏鸡,特别是刚出壳的雏鸡温度一定要达到35,上下相差不大于3。当鸡舍内温度低于雏鸡正常生长温度时,雏鸡会感冒和诱发肠道疾病,在育雏舍内控制好温度能有效地控制流行疫病的发生。育雏前7 d保温区温度达到3036,以后每周降23,直到常温为止。注意上下层温度均匀,昼夜温差不能大于3,前两周温度不能低于29,育舍内室温要维持在24 以上。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吃食饮水正常,均匀分布于笼内,晚上雏鸡安静而伸脖休息 12。鸡舍温度过高时,首先要增加通风量,若风机全部运行舍温还是降不下来,在饮水中投服抗热应激药物 13。雏鸡脱温时要逐步进行过渡,防止突然降温而引发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鸡群脱温后在室外温度低于10 时,也要进行保温。控制好育雏舍内湿度,也可以更好地调节舍内温度,两者相辅相成。对于110日龄的雏鸡而言,舍内湿度以65%70%最佳,1128日龄的雏鸡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14。育雏期相对湿度若是低于50%,应采取加湿措施,在地面喷洒消毒水,防止雏鸡脱水。育雏期温湿度详细调控见表1。表 1 育雏舍温湿度详细情况日龄温度/相对湿度/%1334366070473034607081428305565152126285565222822245065293520225065密度:调整好鸡群密度管理也是育雏期的一项重要指标,合适的养殖密度对鸡群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关键作用。密度过小,育雏效果好但不经济;密度过大易造成鸡群拥挤而发生踩踏现象、采食不均匀、整齐度差、抗病力降低易诱发球虫病啄肛等,结果是前者体重轻,后者体重超标 15。畜牧水产-81-通风和光照:规模化养殖中,2周龄以内的雏鸡的散热能力大于产热能力,并且成批的鸡群饲养会随之产生大量的鸡粪,鸡粪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降低鸡群免疫力,增加鸡群患病几率,因此,生产中要采取措施保持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每天开启窗户进行自然通风,排出废气,引入新鲜空气,每天开窗56次,每次大约510 min14。开窗期间时刻关注舍内温度变化,随着鸡龄增长,鸡舍开窗时间延长,当室温下降35 时要及时关窗。光照在绿壳蛋鸡的生产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光照强度过强或时间过长,鸡群互啄,活动量和产热量大大增加;光照强度过低或时间过短,鸡群食欲减弱,饮食和饮水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16。育雏期的鸡群对光照非常依赖,良好的光照可以促进绿壳蛋鸡的生长发育,在养殖中要严格调整好光照时间。体重监控和适时分群:体重监控从第5周开始个体称重,分群工作从进苗后开始,弱小鸡挑选出来集中饲养在靠近光源的笼子里,保障营养供给,尽快达到标准体重。断喙:在育雏期,为了防止鸡群之间互相发生啄毛、啄肛现象,应对雏鸡进行断喙。第一次断喙:采用1日龄断喙技术,由孵化厂完成,脱落高峰期在1520 d,因此在此期间应在饮水中添加VK、VC及抗生素防止流血感染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第二次修喙:安排在910周龄,其目的是对第一次断喙质量不好的鸡只再次修剪。2 育成期养殖技术(716周)育成期阶段,绿壳蛋鸡长势加快,其管理调控不同于育雏期。除了温湿度、光照、通风常规管理外,主要是对鸡舍清洗消毒、鸡群整齐度、放养管理等进行控制。育成舍鸡舍:采用卷帘式窗户封闭式鸡舍,首先发酵床的铺垫尤为重要,鸡粪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会散发刺激性气味,而发酵床可吸收这些刺激性气体,能有效地改善空气环境卫生。其次在鸡舍中要用透明围网将鸡舍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一部分饲养150200羽,能有效防止拥挤踩踏现象的发生。育成舍内部设施包含垫料、栖架、水料线等。育成舍在转进新一批鸡苗前,铺好发酵床(木屑)垫料,一般铺设56 cm厚。为满足鸡登高栖息的习性,需要减少鸡在舍内与粪污接触的机会,可在舍内设置梯形栖架,两排栖架之间留1.01.2 m通道。饮水器采用乳头式,在鸡舍中每隔50.0 cm安装一个乳头式饮水器。在饲养过程中,每周应对水料线进行冲洗,排除残留在水料线中的杂质堆积物,一周2次,每10 安装一个5 w的暖光节能灯。育成舍清洗消毒准备:育成舍内在上一批鸡群全部转出,下一批鸡苗前,做好彻底清洗消毒工作。育成舍的清洗消毒包括舍内一切用具,要求无鸡毛、鸡粪、灰尘残留。全面整修鸡舍,将清洗好的用具放入鸡舍内,全面消毒,消毒3次以上,每次消毒间隔2 d以上,方式如育雏舍相似。育成舍在进鸡苗前2 d,进行通风排气。再次清洗用具,并将用具组装好,并按要求放置,检查舍内的用电安全,垫料的铺垫,用谷壳或木屑铺满整个鸡舍,铺垫高度为35 cm。整齐度控制:鸡群的整齐度是衡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鸡群体重整齐度控制在80%以上,比率越高说明鸡群控制得越好。育成期的鸡群体重的增长和发育整齐度往往存在差异,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体重均匀度,如疾病控制不力、断喙质量不好、饲养密度过大、分群不准确、喂料不准确、限饲方案不合理等。整齐度的调控管理主要是对鸡群定期称重,合理调整鸡群密度。按个体大、中、小进行转群、分群和分栏进行饲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管理措施。鸡群整齐度的计算方法:以1 500羽的8周龄的鸡群为例,按15%抽测,称225羽鸡苗,若平均体重为450 g,当确定平均体重10%上下有186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