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优化策略.pdf
下载文档

ID:2577630

大小:1.10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方 高校 冰雪 产业 人才培养 问题 优化 策略
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姜山摘要目前,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吉林省丰富的冰雪资源以及众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为解决冰雪产业人才不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为走出相关人才培养困境,以地方高校为依托,从各行各业对冰雪人才的需求出发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既有利于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为地方高校的冰雪产业人才提供更加合理的发展空间。关键词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3)02-0022-07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发展寒地冰雪经济”“吉林要做好雪文章”。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中国已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吉林省作为冰雪资源大省、科研教育大省,应紧抓后冬奥时代的有利契机,以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优化策略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优化策略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地方高校艺术类课程参与吉林省冰雪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H22656)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姜山/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吉林长春130118)。22教 育 论 坛展,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一、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现状冰雪产业是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冰雪旅游产业、冰雪文化产业和冰雪体育产业。2022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预测,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1万亿元。冰雪产业链的上游包括冰雪场地建设、冰雪器材装备,中游为冰雪场地运营及管理、大众冰雪运动及培训、冰雪用品及相关产品等,下游为冰雪赛事及冰雪旅游等。可细分为“冰雪+运动”“冰雪+制造”等15个领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省位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降雪量大、雪期长、雪质优良、气候宜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是目前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天然具有冰雪特色。我省高度重视发展冰雪产业,2016年出台了 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2007年成功举办亚冬会,借助冰雪运动设施和设备相对完善的基础优势,逐步发展为冰雪运动大省,并培育了大量冰雪专业人才。利用我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雪质建造了万达长白山、北大壶、万科松花湖等多家顶级滑雪场。完善的设施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如长白山高原冰雪训练基地、通化越野滑雪训练基地等,已培养大量相关专业学生。在冰雪装备制造方面,2021年底,永吉经济开发区冰雪装备产业园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正式挂牌,6户企业进驻,正在缩小与北京等冰雪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差距。二、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现状随着冰雪产业迅猛发展,冰雪产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吉林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其科研能力不容小觑,英国 自然 杂志发布2020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其中长春市位列全球第38位,中国大陆第12位,东北地区第1位。长春已连续多年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列东北地区第1位,是一座十足的科研型城市。吉林省得益于自身优势,为省内冰雪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为相关人才的储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21年以来,历时一年多,由吉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财经学院三家省内的重点高校联合组成的吉林省冰雪资源普查项目组,承担本次资源普查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部分,通过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工作,形成了吉林省冰雪资源普查的一系列成果。2022年2月,吉林大学“冰雪旅游场地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发布了 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预测2022年中国冰雪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后冬奥时代的来临,我国冰雪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依旧热度不减,相关冰雪产业在维护生态环境、增强城镇宜居性、塑造整体风貌、激发城镇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12月,23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北华大学冰雪学院揭牌,将在冰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把学院建设成吉林省冰雪人才培养基地、冰雪科学研究基地、社会服务与成果孵化基地、冰雪文化艺术创新基地和国际冰雪教育基地,为吉林省冰雪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9年12月,北华大学举办第二届冰雪教育论坛,充分利用论坛成果,汲取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充分结合吉林省的地缘特点,特别是吉林东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促进冰雪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冰雪人才培养,提升冰雪产业、冰雪经济的理论研究水平,营造冰雪学术氛围,为推动吉林省乃至全国冰雪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2020年1月,吉林省首家冰雪产业学院在通化师范学院揭牌成立。学院成立后在全省率先探索开设冰雪产业类专业,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和冰雪产业应用型人才,培训冰雪产业从业人员,开发冰雪项目,传承冰雪文化,服务通化乃至吉林省冰雪经济发展,实现政校企协同发展、互利共赢。2020年10月,吉林外国语大学承办了“冬奥会背景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重点围绕吉林省冰雪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冬季雪场运营与管理、冰雪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冰雪旅游研学课程设计与开发、冰雪节庆活动策划等内容进行主题讲座、专题研讨和企业考察等活动,通过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提升冰雪旅游人才的相关业务能力和素质,促进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2021年10月,吉林体育学院冰雪产业学院成立,该学院将搭建集冰雪人才培养、冰雪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助推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自2016年以来,我省不断推动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全产业链建设,持续提升吉林冰雪在全国产业中的地位,并以冬奥会为契机,发挥冰雪资源、产业、教育优势,并通过地方高校实施“冰雪产业人才培育计划”,推动冰雪产业人才培养持续优化,人才产出成效较为显著。一是组织地方高校成立冰雪人才工作专班。冬季项目专业队伍已培养出叶乔波、武大靖、周洋等多名世界冠军,他们先后夺得多枚冬奥会奖牌。支持成立冰雪产业职教集团,建设实训基地。支持冰雪企业申报冰雪人才培养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二是借助地方高校扩大冰雪社会体育参与人员规模。支持省内各类冰雪俱乐部、培训学校发展,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557所,相关参与人数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每年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1000万,其中在校学生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120万。组织群众冰雪活动600余次,举办3届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打造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等知名冰雪赛事品牌。三是围绕地方高校推进“冰雪产业柔性引才工程”。关注选用冰雪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或项目工资等灵活方式柔性引才;给予“人才飞地”聘用人才的奖励和报酬不计入税基等保障政策;加大“长白山人才工程”等对冰雪人才的倾斜力度,加强对其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保障;完善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成立吉林省冰雪教育培训与人才协会,打造“吉林冰雪人才”品牌。24教 育 论 坛三、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人才结构布局不合理,未形成合理梯度目前,全国冰雪产业人才缺口巨大。首先,我省冰雪产业人才紧缺,受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仅长春、吉林、延边三地有一定资源配置,如滑雪场,其他各地仓促上马的20余家滑雪场项目,除冬季旅游旺季外长期处于空置状态,导致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就业意愿不高,大量人才流动到其他行业。其次,我省虽有体育院校及相关专业,仅依靠现有专业和人才培育体系很难补足庞大缺口,如“制冰师”职业,在顶级赛事中,仍需要在外籍制冰师的带领下完成工作,缺乏优秀制冰师也制约了冰雪运动的发展。再者,受人才发展程度不高及人才招聘政策优势不突出的影响,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能力与冰雪产业整体需求尚不匹配。近年来,招聘多为传统专业型人才,基础人才过剩,如冰雪运动教练员发展较好,但其他行业,如冰雪制造业的人才总量与质量不高,导致产业发展受限。受我省收入水平影响,地方高校的高层次冰雪产业人才招聘难留住更难,导致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等中坚力量欠缺。地方高校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同时造成选才育才难。(二)人才培养重引进轻培育我省曾向国家速滑队输送过多名优秀名将,引进过省外或国外高端人才。但时至今日,当前地方高校冰雪产业引才政策不足以吸引人才扎根吉林,缺乏场地、装备、运营、赛事等高端人才本土培育措施,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尽管地方高校开展了大学生专项冰雪教育,但优秀大学生留在本地发展仍受到多方面制约,与市场需求无法快速接轨。另外,地方高校引进人才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等地,以发挥其特长为主,尚未形成以高端人才为中心的人才培育机制。(三)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现阶段,冰雪产业人才的培养依据是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但现有条文只规定了体育领域、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适应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规定较少,缺乏具体保障措施;同时,个别政策制定的部门不同,条款中存在新旧规定冲突、内容重复、适用性差等问题,对一些现实问题缺乏可操作性,迫切需要出台符合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实际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助推吉林冰雪产业人才发展。四、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一)优化人才培养梯队结构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加大地方高校的冰雪运动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25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员等群体培养力度,组织冰雪产业、文化、体育运动培训,打造集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冰雪人才基地,培育综合性人才。二是创新冰雪人才多元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地方高校特色教育,建立优质可持续的冰雪人才储备。鼓励地方高校招收、招聘冰雪产业相关方向的学生及特殊人才,成立冰雪产业实验班,对相关冰雪产业进行学科建设,确立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实施冰雪进校园,普及滑雪滑冰运动,开设冰雪选修课趣味课,将高等院校学生体育课搬进滑雪场,开展校园冰雪运动,做到本科生人人上冰雪,研究生人人懂冰雪,力求每位学生掌握多项冰雪技能,进而夯实冰雪人才基础。三是依托高等院校培育高素质冰雪产业人才。助推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地方高校围绕冰雪设施与场地、运营与管理、运动与旅游等专业,培养打造一支地方高校冰雪人才队伍,建设复合型冰雪人才培养体系。如依托工学院培养冰雪装备制造人才;依托体育学院培养冰雪竞技人才及赛事教练员、裁判员;依托外语学院培养冰雪翻译人才;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培养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同时培养冰雪文旅人才;依托建筑学院培养冰雪赛事场馆建设与工程维护人才;依托医学院培养冰雪救援人才等。四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通过吸收社会资本的投入,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校企之间的联动,提高区域间的人才流动,满足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的培养需求,进而促进相关冰雪产业人才互补共享。五是完善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培养的学科架构。应以国内外前沿创新性的交叉学科实验课程和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建构。相关课程的设置立足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冰雪产业学科特点,将当前社会、市场发展所急需且极具典型性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及科学研究。地方高校要建立全面、灵活的教育教学制度与发展体系。同时,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使相关学科知识得以充分应用,以此为地方高校冰雪产业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土壤。(二)强化人才培养品牌建设一是举办高质量精品赛事齐聚顶尖人才。依托地方高校宣传推广冰雪赛事,鼓励相关冰雪产业人才踊跃参加,并积极打造冰雪活动品牌,举办诸如吉林国际高山单板滑雪挑战赛、越野滑雪系列赛、精英滑雪积分赛等赛事,提升吉林省冰雪旅游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结合长春冰雪大世界等冰雪主题活动,培育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二是打造冰雪人才“孵化器”。借助地方高校冰雪产业人才不断拓展冰雪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