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
空调
工程技术
规程
JGJ158
2008
U D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履 JJ G J1 5 8一2 0 0 8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olstorageair一conditioningsystem2 0 0 8一0 8一0 5发布2 0 0 8一1 2一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olstorageair一conditioning叮stemJ G J1 5 8一2 0 0 8J81 2一2 0 0 8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 8年1 2月l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8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olstorageai卜conditioni们9systemJ C 拼 1 5 8一2 0 0 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 司印刷开本:85 0汉1 1 6 8毫米1/3 2印张:1字数:4 3千字2 0 0 8年1 0月第一版2 0 0 8年1 0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1 6 6 7 5版权所有翻 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网上书店:http:/www.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 4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 G J1 5 8一2 0 0 8,自2 0 0 8年1 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3.1 2、3.3.2 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0 8年8月5日前一L.口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 0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仁2 0 0 46 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施工安装;5调试、检测及验收;6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本规程 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政编码1(朋1 3)本 规 程 参 编单位:际高建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公 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美国巴尔 的摩 空 气 盘 管 有 限公 司(B A C)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司约克(无锡)空调冷冻科技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徐伟丛旭日邹瑜朱清宇陈凤君孙宗宇徐宏庆宋孝春赵庆珠吴喜平杨光周敏马友才王业纲王智超袁东立宋宏坤徐飞施敏琪施雯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设计 53.1一般规定,53.2负荷计算 633冷源系统设计 73.4末端空调系统 n3.5系统监测与控制 1 24施工安装 1 44.1一般规定 1 44.2设备安装 1 44.3控制系统的安装 1 55调试、检测及验收 1 75.1一般规定 1 75.2设备调试 ,1 75.3控制系统的调试 1 75.4系统调试和验收 1 86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2 0本规程用词说明 2 2附:条文说明 ,2 3l总则1.0.1为使蓄冷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蓄冷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管理。本规程不适、用于共晶盐蓄冷空调系统及季节性蓄冷空调系统。1.0.3蓄冷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蓄冷空调系统coolstorageair-conditioningsystem将冷量以显热、潜热的形式蓄存在某种介质中,并能够在需要时释放出冷量的空调系统。2.0.2冰蓄冷系统icethermalstorageS ysten,通过制冰方式,以冰的相变潜热为主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2.0.3载冷剂coolant在蓄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蓄冷装置冷量的中间介质。2.0.4蓄冷介质coolstoragemedium在蓄冷系统中,以显热、潜热形式储存制冷机所产生的冷量的介质。常用的蓄冷介质有水、冰等。2.0.5蓄冷方式mannerof coolstorage蓄存冷量的方式。包括水蓄冷、盘管式蓄冰(内融冰、外融冰)、封装式(冰球、冰板式)蓄冰、冰片滑落式蓄冰、冰品式蓄冰等。2.0.6蓄冷装置。0 0 1storagedevice由蓄冷设备及附属阀门、配管、传感器等相关附件组成的蓄存冷量的装置。2.0.7水蓄冷系统chille小watcrS tora只esys飞U,1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2.0.8盘管式蓄冰系统(内融冰、外融 冰)i(x、一on-coilsystem(internaland externalmelt)由浸没在充满水的蓄冰槽内的金属或塑料盘份作为蓄冷介质与载冷剂的换热面,通过载冷剂在盘管内的流动使盘管外表面结冰,以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因融冰方式不同分为外融冰和内融冰。2.0.9封装式(冰球、冰板式)蓄冰 系统。ncapsulatedicesystem将封装蓄冷介质的蓄冷容器密集地放置在蓄冰装置中,由低温载冷剂流经蓄冰装置,使蓄冷容器内的蓄冷介质结冰来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2.0.1 0冰片滑落式蓄冰系统iceharvestingsystem在制冷机的板式蒸发器表面上不断冻结薄冰片,然后滑落至蓄冰槽内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又称收冰式或片冰式蓄冰系统。2.0.1 1冰晶式蓄冰系统slurryS ystem将低浓度载冷剂冷却至。以下,产生细小而均匀的冰晶,与载冷剂形成冰浆状的物质蓄存在蓄冷槽内的蓄冷系统。2.0.1 2蓄冷一释冷周期periodofchargeanddischarge蓄冷空调系统经一个蓄冷一释冷循环所运行的时间。2.0.1 3全负荷蓄冷fullcoolstorage蓄冷装置承担设计周期内平、峰段的全部空调负荷。2.0.1 4部分负荷蓄冷partialcoolstorage蓄冷装置只承担设计周期内平、峰段的部分空调负荷。2.0.1 5双工况制冷机refrigeratingunitwithdualduty能在制冷工况 和制冰工况 下稳定运行,并均能达到较高能效比的制冷机。2.0.1 6基载负荷baseload在蓄冷一释冷周期内冷负荷中较为恒定的部分。2.0.1 7基载制冷机refrige。,ingunitforbasolood用于满足基载负荷需求而设置的制冷机。2.0.1 5蓄冷温度cha塔etemf,erature蓄冷工况时,载冷剂进人蓄冷装置中的温度。2.0.1 9释冷温度discllorgetemperature释冷工况时,载冷剂流出蓄冷装置的温度。2.0.2 0蓄冷速率instantaneousstoragecapacity蓄冷工况时,蓄冷装置瞬时的单位时间蓄冷量的大小。2.0.2 1释冷速率instantaneousdischargecapacity释冷工况时,蓄冷装置瞬时的单位时间释冷量的大小。2.0.2 2低温送风coldairdistribution送风温度不高于1 0的空调送风方式。2.0.2 3运行模式operatingmode蓄冷空调系统本身所能实现的各种运行工况。2.0.2 4控制策略controlS trategy根据控制指令和监控参数的变化,采用一定的控制逻辑和算法,设置制冷机、蓄冷装置、水泵、阀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某种控制 目标的方法。3设计3.1一般规 定3.1,1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前,应对建筑物的冷负荷、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特点,以及当地电力供应相关政策和分时电价情况进行调查。3.1.2以电力制冷的空调工程,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 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宜设置蓄冷空调系统:1执行峰谷电价,且差价较大的地 区;2空调冷负荷高峰与电网高峰时段重合,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空调负荷较小的空调工程;3逐时负荷的峰谷悬殊,使用常规空调系统会导致装机容量过大,且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下运行的空调工程;4电力容量或电力供应受到限制的空调工程;5要求部分时段备用制冷量的空调工程;6要求提供低温冷水,或要求采用低温送风的空调工程;7区域性集中供冷的空调工程。3.1.3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空调冷负荷计算;2确定蓄冷方式和蓄冷介质;3确定系统流程、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4计算制冷设备、蓄冷装置的容量;5确定其他辅助设备的形式和容量;6编制蓄冷一释冷负荷逐时分配表;7计算蓄冷一释冷周期内的移峰电量、减少的电力负荷以及总能效比。3.1.4应根据蓄冷一释冷周期内冷负荷曲线、电网峰谷时段及电价、建筑物能够提供的设置蓄冷设备的空间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采用全负荷蓄冷或部分负荷蓄冷。3。1。5类型:l23453。1。63。1。7根据工程需要经技术经济 比较后,蓄冷装置可采用下列水蓄冷装置;盘管式蓄冰(内融冰、外融冰)装置;封装式蓄冰装置;冰片滑落式蓄冰装置;冰晶式蓄冰装置。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宜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和能耗分析。对于改、扩建的蓄冷空调系统,应根据设备重量对放置部位的结构进行校核。3.2负 荷 计 算3.2.1应对蓄冷空调系统一个蓄冷一释冷周期的冷负荷进行逐时计算。蓄冷一释冷周期应根据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特点、电网峰谷时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3.2.2负荷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 B S。1 9的有关规定;并应提供蓄冷一释冷周期内逐时负荷和总负荷。3.2.3蓄冷一释冷周期内逐时负荷中,应计人水泵的发热量以及蓄冷槽和冷水管路的得热量。当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室内外参数计算是否产生附加的潜热冷负荷。3.2.4间歇运行的蓄冷空调系统负荷计算时,应计算初始降温冷负荷。3.2.5对于改建、扩建工程,蓄冷空调负荷宜采用实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出。3.2.6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冷负荷系数法或平均法对逐时冷负荷进行估算。3.3冷源系统设计3.3.1在设计阶段,应根据经济技术分析和冷负荷曲线,确定蓄冷一释冷周期内系统的逐时运行模式,以及对应的制冷机和蓄冷装置的状态。3.3.2全部负荷蓄冷时的总蓄冷量,应按在设计工况下平、峰段的逐时空调冷负荷的叠加值确定。3.3.3部分负荷蓄冷时的总蓄冷量,应根据工程的冷负荷曲线、电力峰谷时段划分、用电初装费、设备初投资费及其回收周期和设备占地面积等因素,通过经济技术分析确定。3.3.4蓄冷时段仍需供冷时,宜设置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的基载制冷机;蓄冷时段所需冷量较少时,也可不设基载制冷机,由蓄冷系统同时蓄冷和供冷。3.3.5制冷机、蓄冷装置的容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制冷机、蓄冷装置的容量应保证在设计蓄冷时段内完成全部预定蓄冷量的储存;2蓄冰空调系统的制冷机应能适应制冷和制冰两种工况,其制冷量应根据生产厂商提供 的性能资料,对不 同工况分别计算;3基载制冷机容量应保证蓄冷时段空调系统需要的供冷量。3.3.6冷源系统设计时,制冷机应根据蓄冷方式和蓄冷温度合理选择。对于双工况制冷机,应按制冰工况的制冷量选型,同时应满足按制冷工况运行时的要求。3.3.7当地电力部门有其他限电政策时,所选蓄冷装置的最大小时释冷量应满足限电时段的最大小时冷负荷的要求。3.3.8冷源系统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