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关系逻辑及其演化机制_江凌.pdf
下载文档

ID:2574838

大小:1.71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文 资本 文化 消费 社会关系 逻辑 及其 演化 机制 江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2023 年第 3 期(Social Sciences Edition)(总第 272 期)文化与城市研究论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关系逻辑及其演化机制 江 凌 胡森豪摘 要:当下,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实践,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不同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参与不同种类、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彰显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而文化资本正是影响社会身份与地位的重要因素。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逻辑,文章以社会身份为中介,分析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可能存在的同源关系、个体关系、纯食-杂食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蕴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演化机制;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究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三种关系的动态演变轨迹,以及驱动三种关系动态演化的社会文化逻辑;讨论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人与物的哲学思辨关系,及其交换价值的经济逻辑和符号消费的价值逻辑。关键词:文化资本;文化消费;关系逻辑;演化机制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23)03-0165-12作者简介:江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史学博士;胡森豪,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基金项目: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2021 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深圳文化软实力跃升研究”(SZ2021A005)的阶段性成果。当前,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不同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往往参与不同种类、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以彰显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而文化资本正是影响社会身份构成与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一般的资本与消费关系及其运作机制相对简单,而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纳梳理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内涵和特点,分析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历史演变脉络,基于社会身份这一中介探讨文化消费、文化资本与社会身份的关系,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隐藏的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逻辑,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成因和演化机制,挖掘不同历史时期下两者关系变化反映出的深层社会逻辑,特别是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的社会运作机制,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化资本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后来其内涵和意义逐渐丰富,但目前讨论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多数研究仅仅在讨论文化资本和其他要素(如教育、职业、性561别、治理等)互动时涉及文化消费的一些具体表征。比如,布尔迪厄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一书以文化与教育的权力场域为议题,分析国家教育体制、名牌大学、家族式文化权力生产、国家的权力场域和精英阶层的文化资本与群体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旁涉精英阶层的文化消费与文化权力;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从需求的意识形态起源 需要体系和消费体系入手,论述文化产品尤其是艺术品的经济交换和符号交换价值,及其象征价值与审美功能。英国文化学者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承续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政治传统,分析文化经济与文本的大众符号权力,他着重探讨了日常消费中的微观权力运作,以及大众文化消费的微观政治和社会变革;而文化消费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学者们在理论层面和具象行为层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如 20 世纪的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对特定文化消费现象和行为的解构,以及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向背景下,随着现代与后现代文化消费实践崛起,文化消费理论和实证研究喷涌而出。本文基于文化社会学视角,挖掘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相关研究文本中的二元结构,通过一种“关系主义的方法论”,由表及里,分析隐藏在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关系背后的历时性社会文化逻辑。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个体/群体的社会身份中介,将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联系起来,分析两者间存在的同源关系、个体关系、纯食-杂食关系,同时,对两者关系形成的社会机制进行历时性的动态分析,力图揭示其更深层的演变机制和运行逻辑。一、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学术话语演变脉络讨论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关系,先要对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进行概念与内涵演变轨迹的考察,再围绕两者的学术话语,找到两者重叠的部分,为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线索。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两者概念和内涵之间的重叠点是社会身份,可通过社会身份的主线将两者联系起来。然而,作为一种概念或内涵界定,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的演变脉络大有不同。(一)文化资本的概念演变与社会结构文化资本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首先提出并运用于社会学研究,而布尔迪厄的社会学是“一种关于符号权力的社会学,这种社会学要解决的是文化、社会结构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主题”,所有社会要素“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之中,它们方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文化资本的意义是在与其他社会要素的互动关系过程中获得的;要充分理解文化资本的内涵,必然要了解文化资本参与运作的社会机制。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文化资本:一是作为一种学术概念;二是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布尔迪厄较早用“国家文化资本”描述国家的文化供给。之后,他和让-克洛德帕斯隆用“文化资本”概念解释法国 20 世纪 60 年代教育系统的运作方式。1986 年,布尔迪厄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对“文化资本”概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他认为,文化资本主要以三种状态存在:第一种是以内含的状态存在,如人的长时间持续的性情;第二种是以客观化的状态存在,如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第三种是以制度化的状态存在,如学业证书。布尔迪厄指出,文化资本可以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互相转661江 凌 胡森豪 论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关系逻辑及其演化机制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454-688 页。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43-114 页。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7-228 页。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7 页。布尔迪厄、华康德: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商务印书馆 2015 年版,第 18 页。Bourdieu,P.,“The School as a Conservative Force:Scholastic and Cultural Inequalities,”In J.Eggleston,ed.,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London:Methuen,1974,p.46.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客超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110 页。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In Szeman Imre and Kaposy Timothy,Cultural Theory:An Anthology,New Jersey:Wiley-Blackwell,2010,pp.81-93.化。我们根据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将文化资本分为两类:专业文化资本和审美文化资本(见图 1)。专业文化资本对应的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用“制度”一词修饰“文化资本”,暗含这种资本被社会机器“加工”的实用意义)和部分具有实用目的的内含化和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这部分文化资本起到为不同个体或群体身份“定义”和“立法”的作用。审美文化资本是一种艺术本真视角和自反性意义上的内含化和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这种文化资本在后现代审美浪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图 1 文化资本的基本分类1970 年代,“文化资本”概念被引入美国学界,用于解释诸多社会现象,如新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社会分层系统的结构,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及家庭背景对于学校经历、教育成就和婚姻选择的影响。在概念应用方面,文化资本与其他社会要素产生联系,引出了理解文化资本的另一维度 作为社会结构重要构成要素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用下面公式说明文化资本如何将个人行动和社会结构相联系。(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其中,惯习和资本是个人内在关系的集合和体现;场域由围绕某种权力或资本(如艺术资本、经济资本等)的社会结构构成,是一种外在社会关系的集合和体现。而个人实践如文化场域中的文化消费,是个人内在关系 生存心态(惯习)、资本与外在社会关系 场域互相影响的产物。与此同时,场域作为一种社会要素反过来影响内外关系的互动。随着场域(外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个人实践特别是文化消费实践会随之变化,即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关系随着外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个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因此,文化资本除了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要素外,还弥漫于社会结构的各个角落。作为社会结构的构成部分 文化资本的相关研究主要分布在两个领域:一是教育和文化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文化和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二是文化资本与品味、生存心态(惯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促进整个社会区隔的形成。部分学者借用布尔迪厄在区隔中对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趣味进行的社会批判,重新界定文化资本概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社会构建新的判断体系,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研究结果,其中以 Tony Bennett、Mike Savage 等对英国社会进行的实证分析,Tak W.Chan、John H.Goldthorpe 等对欧洲六国文化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以及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等对全球文化工业发展变迁进行的分析,具有代表性。通过以上对文化资本进行的概念与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文化资本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是一种“你中761江 凌 胡森豪 论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关系逻辑及其演化机制Lamont,M.and Lareau,A.,“Cultural Capital:Allusions,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Sociological Theory,vol.6,no.2,1988,pp.153-168.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上册),刘晖译,商务印书馆 2015 年版,第 169 页。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Routledge,2013,p.95.Warde,A.,Silva,E.,Bennett,T.,Savage,M.,Gayo-Cal,M.and Wright,D.,Culture,Class,Distinction,London:Routledge,2009,pp.41-57.Chan,T.W.,ed.,Social Status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p.232-251.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 物的媒介化,要新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第281-316 页。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关系。(二)文化消费的学术谱系与社会文本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文化消费很早便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作为一种学术概念,直到 20 世纪中后期,文化消费才正式登上学术话语舞台。文化消费学术话语的构建经过了漫长的实践积累和历史积淀。不同于文化资本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文化消费更多体现于功能意义上的概念运用,它来源于具有历史记忆的社会文本。文化消费的概念发展脉络如图 2 所示。我们将从两方面阐释文化消费:一是概念的发展脉络;二是其成长的社会文本。图 2 文化消费的概念发展脉络已有研究表明,文化消费可以被视为一种实践,一种操弄,一种沟通,不妨简称为实践论、操弄论和沟通论。实践论的代表人物有葛兰西、雷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