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县域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理分析_邓吉祥.pdf
下载文档

ID:2574403

大小:527.04K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湖南省 经济 时空 演变 特征 驱动 机理 分析 吉祥
第44卷 第2期 城 市 学 刊 Vol.44 No.2 2023年2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Mar 2023 湖南省县域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理分析 邓吉祥1,刘 晓2(1.长沙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沙 410022;2.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长沙 410003)摘 要:以 20112019 年湖南省县域人均 GDP 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县域经济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空间差异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发现 2011 年以来湖南省县域经济的区域绝对差异在持续增大,但相对差异呈稳定下降趋势;湖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表现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112015 年为极化效应增强阶段,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俱乐部收敛”特征;20152019 年县域经济扩散效应逐步增强,整体协调发展趋势明显;湖南省县域经济总体上表现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中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经济重心在 112.325E112.350E,27.787N 27.821N 之间变动,且表现为反“C”形移动规律;自然条件、交通区位、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国家和区域发展政策等因素是影响湖南省县域经济时空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空间结构;时空演化 中图分类号:F 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6-059X.2023.02.006 文章编号:2096-059X(2023)02004110 县域上接大中城市、下接广大农村地区,是度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单元,在经济地理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2019 年,全国县和县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 40%,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约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 30%。2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必由之路,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界涌现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等。学者们也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以 Ray为代表的区域经济演变研究范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该范式基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机理、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及收敛性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识别,并提出了区域振兴的具体建议。3-4国内学者基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对不同尺度区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空演变特征、区域经济空间收敛性、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5-11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和发展,特别是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县域经济研究提供了更多工具。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模型和方法包括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 空间分析、县域创新效率分析等,12-15比 较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等。16-19总体上,基于县域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点方向,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机理、模式等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指导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湖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湖南省提出了“三高四新”战略,县域作为该战略的重要载体,收稿日期:2021-11-12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JD03)作者简介:邓吉祥(1984),男,湖南岳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增长与模拟研究;刘晓(1984),女,湖南宁乡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发展研究 城 市 学 刊 2023年第2期 42 其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战略的实施。基于此,本文从县域层面出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以全省 122 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建立县域经济时空演变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刻画县域经济演变的多维地理格局,揭示其发生机理,为“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县域经济优化提供决策支持。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主要用来反映观测变量在整个区域内空间相关性的整体趋势,其评价指标用Morans I 系数表示,该系数取值范围为(1,1)。显著性水平下,若 Morans I0,表示该观测变量在空间上正相关;若 Morans I=0,表示该观测变量在空间上不相关。20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1211()()nnijijijnnijijW YY YYMoran sISW=。(1)其中,n 为县域总数,Yi和 Yj分别表示县域 i 和 j的观测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本研究采取空间邻接矩阵表示权重,即空间相邻,其值为 1,否则为 0。S2表示观测值的方差,Y表示观测值的均值。2.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主要用于探索指标的局部空间聚类特征,用 Getis-Ord G*i统计量表达,说明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关联程度以及各县域之间的空间依赖性,21其公式如下:。(2)其中,wij为空间权重矩阵,xj为县域的相关指标值,当 ij 时,对*()iGd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3)其中,*()iE Gd和*()iVAR Gd分别表示*()iGd的数学期望和变异系数。如果*()iE Gd显著为正,表示 i 县周围的观测值相对较高,属于热点区域;反之,则表明 i 县周围的观测值相对 较低,属于冷点区域。3.标准差椭圆 标准差椭圆可以揭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通过计算地理要素的重心、转角、长短轴的标准差等参数,识别和判断其空间分布整体特征及时空演变过程。22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湖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布的方向性特征,识别其中心位置变化和移动规律。(二)数据来源 人均 GDP 是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指标,在县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23本文以湖南省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 GDP 为测度指标开展研究。县级行政单元名称及数量以 2019 年最新行政区划为准,研究时段中,对于部分发生变化的行政区划,对人均 GDP 重新计算。研究数据来源于 20122020 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各县市统计公报,行政单元底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高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的全国分省 DEM 数据。二、县域经济演化特征分析(一)县域经济时序演化特征 由图 1 可知,20112019 年,湖南省各县域人均 GDP 标准差呈整体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8%,表明全省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在持续增大,且随着标准差的不断上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更加显著。在资源和要素充分流动情况下,全省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核心边缘增长特征。从相对差异来看,变异曲线呈稳定下降趋势,湖南省县域经济的相对差距正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非均衡性有减缓趋势,与全省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发展”向“相对均衡发展”转向的战略较为一致。2011 年,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一带两廊”,即“京广经济带”和“长常张”“潭邵怀”经济走廊。2014 年,湖南省提出构建“一核六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2015 年,提出构建“一核两带三组团”。2016 年,提出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战略。这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在统筹解决全省发展的重大问题、实施重大项目等方面创造了条件,有效缓解了区域差异扩大趋势。*11()()/nniijjjjjG dw d xx=*()()Z()()iiiiG dE G dG dVAR G d=邓吉祥,等:湖南省县域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理分析 第 44 卷 43 图 1 20112019 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 (二)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化特征 选取 2011 年、2013 年、2015 年、2017 年和2019 年 5 个时段的湖南省各县市人均GDP 数据,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不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较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五类,以此揭示县域经济差距的地理空间格局与演变规律,具体情况见图 2。(a)2011 年(b)2013 年(c)2015 年 (d)2017 年(e)2019 年 图 2 20112019 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湖南省的县域经济有较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具体来看,其时空变化规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112015 年,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效应增强阶段。2011、2013 和 2015 年,全省不发达县域和较不发达县域主要集中在大湘西和湘南地区,数量逐年上升,分别为 75 个、85 个和 89 个,分别占全省县域总量的61.48%、69.67%和72.75%。其中不发达县域数量在湘西和湘南地区逐渐向外扩散,数量分别为 36 个、43 个和 54 个,占全省县域总量的 29.51%、35.25%和 44.26%。与此同时,发达县域进一步向长株潭地区和岳阳市、常德市、郴州市主城区集中。2011 年、2013 年和2015 年发达县域数量分别为 6 个、5 个和 4 个,数量逐年减少,表现为“俱乐部收敛”。第二阶段是 20152019 年,扩散效应逐步增强阶段。2015年、2017 年和 2019 年,全省不发达县域和较不 城 市 学 刊 2023年第2期 44 发达县域数量逐年减少,分别为 75 个、48 个和43 个。与此同时,发达和较发达县域数量进一步增多,其中发达县域个数分别为 4 个、7 个和 11个。除长株潭地区、岳阳市、郴州市以外,常德市、衡阳市等地的县域经济增长趋势明显,全省县域经济总体上有均衡发展趋势。(三)县域经济空间的关联性演化特征 1.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由图 3 可知,显著性水平下,20112019 年湖南省县域人均GDP的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总体趋势上升,表明全省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且集聚性有增强趋势。具体来看,Morans I 指数受不同时期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影响,集聚性特征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Morans I 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 0.9,波动幅度不大,表明全省县域经济呈现稳定的集聚性。空间格局上,湖南省县域经济表现为“两极化”特征,高高型集聚区域主要在长株潭地区和岳阳市等发达地区,而低低型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张家界、湘西州、怀化、邵阳和永州等湘西、湘南欠发达地区。图 3 20112019 年湖南省县域人均 GDP 的 Morans I 指数变化 2.G*指数特征 计算湖南省各县域的 G*指数,并依据冷热点地区的显著性水平分类,结果如图 4 所示。总体上,湖南省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冷热点集聚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其中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岳阳”一线,双核驱动效应明显;冷点中心主要有两个,分别以湘西州和邵阳市为中心。分年度看,湖南省县域经济的冷热点变化体现为“扩散集聚扩散”规律。20112015 年县域经济特点表现为扩散,冷热点地区增多。2011 年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主要包括长沙市主城区、长沙县、株洲市主城区、醴陵市,湘潭市主城区、湘潭县以及岳阳市大部分区县,总数 23 个,占全省县域总数的 18.85%;冷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邵阳市的洞口县、隆回县、邵东县和绥宁县,总数 4 个,占全省县域总数的 3.28%。2013 年,热点地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长沙宁乡市和岳阳君山区,热点地区增加到 25 个;冷点地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湘西州保靖县和吉首市,冷点地区增加到6个。2015年,热点地区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了岳阳市君山区,热点地区减少为 24 个。同时,岳阳市区的热点显著性也有所下降,靠近长沙市的汨罗市热点显著性增强,县域经济进一步向长株潭地区集聚,冷点地区数量保持不变。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