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解剖
性肺段
切除
肺叶
节型非小
细胞
肺癌
效果
分析
11大医生DA YISHENG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2023 年第 8 卷第 13 期2023 Vol.8 No.13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磨玻璃结节型 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王 强1,2,余武鑫1,朱小波1,2,张俊杰1,2*(1.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苏 常州 213000;2.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编号:H2019080);江苏大学临床医学科技发展基金研究项目(编号:JLY2021033);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编号:XZSYSKF2022015)作者简介:王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的发病机制及微创诊疗新技术。通信作者:张俊杰,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的发病机制及微创诊疗新技术。E-mail:J【摘要】目的 研究解剖性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磨玻璃结节(GGO)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 94 例 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 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数字等级评分法(NR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少、胸腔置管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FVC 和 FEV1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 7 d NRS 评分低于术后 1 d、3 d、5 d,术后 5 d 低于术后 1 d、3 d,术后 3 d低于术后 1 d(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 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易增加术后并发症,可作为早期治疗 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手段。【关键词】磨玻璃结节;非小细胞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3.13.0011.04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3.004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和死亡率逐渐升高,而原发性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占比最高,其占比近 80%1。随着我国影像学检查精确性的逐渐提升,临床中非小细胞肺癌的诊出率呈现上升趋势,许多直径2 cm 的肺癌逐渐被发现,如磨玻璃结节(GGO)型的早期肺癌2。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仍是外科手术,如肺叶切除术等胸腔镜手术,其优势在于切口小,能够减少对肌肉和神经的牵拉和损伤,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但其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是否更好,需与其他胸腔镜手术(如肺段切除术)相较3。本研究纳入 94 例 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期望为临床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 94 例 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26 例,女性 21 例;年龄 4268岁,平均年龄(56.199.82)岁;BMI 1927 kg/m2,平均BMI(23.063.19)kg/m2;病变位置:左肺 25 例,右肺2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0 例,女性 17 例;年龄 4569岁,平均年龄(57.318.96)岁;BMI 1927 kg/m2,平均 BMI(23.292.95)kg/m2;病变位置:左肺 28 例,右肺 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4中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并经 CT诊断为磨玻璃结节;行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术前未经过其他抗肿瘤治疗;术前心脑血管等指标检测基本正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器官功能12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大医生DA YISHENG2023 年第 8 卷第 13 期2023 Vol.8 No.13不全者;合并其他严重呼吸道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中转开胸者。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健侧单肺通气。手术采用三孔法:在腋中线第 78 肋间作一个 1.5 cm 的小切口,将其作为镜孔;在腋前线第 45 肋间作一个 34 cm 小切口,将其作为主操作孔;在腋后线第 8 肋间作一个1.5 cm 小切口,将其作为辅助操作孔。通过 CT 引导带线弹簧圈定位对病灶的深浅、位置等进行探查,采用肺楔形切除表浅病灶,并依据冰冻快速病理检查明确结节性质制订后续治疗方案。对于病理结果为恶性结节的情况,依据病灶所处位置分别进行相应淋巴结采样。如经确诊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方案为肺段切除术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对于较深的病灶,在确保切缘足够的情况下,采用肺段或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沿肺叶间裂对应的肺段静脉、动脉和支气管进行分离,结扎静脉和动脉后夹闭,之后使用超声刀离断。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恶性病灶,手术方案为肺叶切除术并清扫纵隔淋巴结。之后对胸腔止血并检查肺部有无漏气,术后置管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全身麻醉、单肺通气及三孔法手术等均与观察组一致,同样采用肺楔形切除表浅病灶,根据冰冻性质确定后续治疗方案。如果采样淋巴结无肿瘤转移,采用肺段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如果采样淋巴结存在转移或病灶位置较深,采用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肺叶切除术中使用腔镜切割吻合器(上海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型号:GST60D)对肺动脉、静脉、支气管和发育不良的肺叶间裂进行离断,将病灶所在的肺叶切除。之后充分止血并检查肺部有无漏气,术后安置引流管。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采用称重法检测)、胸腔置管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3 个月使用肺功能检测仪(上海伟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MasterScreenSeS)检测用力肺活量(FVC)和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数字等级评分法(NRS)评分5。该评分以 010 分表示疼痛程度,受试者根据自身感觉的疼痛程度用分数进行标记: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记录术后 1、3、5、7 d 患者的 NR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肺不张、心房颤动、肺部感染及漏气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个时间点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少、胸腔置管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 FVC 和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FVC 和 FEV1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表 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L,x)组别例数FVCFEV1术前术后 3 个月术前术后 3 个月观察组473.160.422.810.52*1.960.421.750.37*对照组473.240.392.490.43*1.920.391.540.32*t值0.9573.2510.4782.943P值0.3410.0020.6340.004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2.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 NR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 7 d NRS 评分低于术后 1 d、3 d、5 d,术后 5 d 低于术后 1 d、3 d,术后 3 d 低于术后 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表 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x)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淋巴结清扫个数(个)术中出血量(mL)胸腔置管引流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47126.3929.2711.423.2979.6225.13736.19225.945.731.86对照组47118.4234.0514.853.9684.1531.22884.57274.517.262.03t值1.2174.5670.7752.8613.810P值0.050.050.050.05F时间,P时间22.163,0.05F交互,P交互27.826,0.05注:与术后 1 d 比较,aP0.05;与术后 3 d 比较,bP0.05;与术后 5 d 比较,cP0.05。NRS:数字等级评分法。表 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组别例数肺不张心房颤动 肺部感染漏气总发生观察组470(0.00)1(2.13)2(4.26)2(4.26)5(10.64)对照组471(2.13)1(2.13)3(6.38)3(6.38)8(17.02)2值0.803P值0.3703 讨论目前我国治疗肺癌的胸腔镜手术主要为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肺楔形切除术。许多医院虽然已经开展肺段切除术,但该术式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切缘阳性、漏气的风险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6。近些年有关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越来越多。有报道指出两种手术方法在短期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 GGO 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对照组少,分析原因,对于 10、11、12 组淋巴结,肺段切除术通常只常规进行采样,而肺叶切除术通常需行淋巴结清扫。目前有关肺段切除术后淋巴结清扫是否有必要尚存在争议8。本研究观察组并未特异清扫段间淋巴结,因此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少。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胸腔置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肺段切除术有利于减轻医源性创伤、减少胸腔引流量,促进患者恢复。肺段切除术切除的肺组织较少,相应的胸腔中残腔较小,另外也无需分离叶间裂,肺切割面小,对肺叶位置和结构的影响小,肺剩余组织较多,肺复张较快,有利于减少胸腔引流量9。胸腔引流量少因而拔管时间提前,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相应提前,可更早进行康复锻炼,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 FVC 和FEV1较对照组高,提示肺段切除术对术后肺功能的保护效果较好,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肺段切除术的一项重要优势在于能够解剖性切除病灶,同时尽可能地保留更多正常肺组织。另外,肺叶切除后为改善肺功能,同侧的剩余肺叶出现代偿膨胀,而切除肺叶的空间还存在移位填充的情况,容易引起支气管狭窄或者造成其扭曲,从而致使气道阻力提高,进而肺通气量减少,而肺段切除术后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