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问题_高长武.pdf
下载文档

ID:2574300

大小:371.47K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中华 传统文化 相结合 基本 问题 长武
收稿日期:2023 04 0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建党百年艺术生产运行机制与制度研究子课题 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百年史研究(编号:22ZD02)。作者简介:高长武(1981 ),男,山东沂南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的文献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问题高长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党的文献编辑部,北京500017)摘要: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视野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为什么结合”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困境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二者相结合也就是必需的。在“能不能结合”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互融通和内在契合之处,为二者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 100 余年的奋斗实践中,“第二个结合”结出的硕果实证了二者是能够结合的。在“把什么结合”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在“基本”,强调普遍的根本的指导意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优秀”,强调跨越时空的积极向上的当代价值。在“结合成什么”方面,“第二个结合”,就是不断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文化;就是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怎么样结合”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正确结合;抓住契合融通之处,进行有机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切实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进行结合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总之,“第二个结合”,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中华文明以至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0072(2023)03 0012 12DOI:10.13975/ki.gdxz.2023.03.00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是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 7 月 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重大论断和明确要21第 35 卷第 3 期公共治理研究Vol.35 No.32023 年 6 月Public Governance esearchJune.2023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一论断和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 这一论断和要求创造性地把“一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3。其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第一个结合”,在党的文献中早已被反复阐述过,其道理已经广为人知;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则是新论断、新要求,很有必要从道理、学理、哲理上把该论断和要求的内在逻辑和丰富内涵阐释清楚。按照一般规律而言,人们看待两个不同事物相结合的问题,无外乎“为什么结合”“能不能结合”“把什么结合”“结合成什么”“怎么样结合”这五个依次递进的基本问题,前四个问题侧重认识层面,第五个问题侧重实践层面。本文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这五个基本问题即五个基本视角入手,对“第二个结合”问题做一些研究和分析。一、为什么结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题中之义,也是知而后行、以知促行的内在要求。具体到“第二个结合”问题上,从认识上弄清楚二者为什么结合,是开展并深化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在实践中把二者相结合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关于二者为什么结合,基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至少可以从认识和实践主体、认识和实践客体、认识和实践所处的时空条件特别是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三个角度来理解。(一)从认识和实践主体看原创性与主体性总是紧密相关的。原创性强调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创新和创造,主体性强调认识和实践主体的自觉、自信、自省,原创性是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是原创性的前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提出“两个结合”这一“原创性”的重大论断和要求,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主体性即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的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分不开的。对此,可以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目标纲领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界定。这里仅联系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从认识和实践主体的视角说明“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特定的时空条件产生特定的历史性课题,特定的历史性课题孕育了特定的回答和解决这样的课题的认识和实践主体,这是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近代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磨难和危亡之际的特定历史背景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性课题,在探索回答和解决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在近代中国变迁与世界潮流进步的交织互动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化育下,孕育催生了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空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然成为“第二个结合”的认识和实践主体。从特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就是“第二个结合”的第一个重大产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创始人都是既长期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并熟稔其中的思想智慧、又经过反复比较接受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先进分子。这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引领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建党的伟大实践,也深刻塑造了党建立后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经过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历史的长久积淀,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31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4;“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5 90;“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5 13。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即是说,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而不是别的性质的政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的共产党而不是别的国家的共产党,必须始终立足中华大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不断汲取营养,又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双重角色不仅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界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而且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中必须进行“第二个结合”。(二)从认识和实践客体看在“第二个结合”这一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属于认识和实践客体的范畴。而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还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看,都离不开对方,都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历史的经验充分表明,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都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即使是作为科学理论和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要在中国的时空条件下真正发挥武装人们头脑、指导人们实践的巨大作用,就必须本土化、中国化,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里的具体实际既包括现实实际,也包括历史实际,而传统文化是构成历史实际的重要因素。因此,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就必须扎根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浮在空中、落不了地、扎不了根,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就无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自身在中国的发展也会遇到挫折。换言之,“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历史的经验也充分表明,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陷入低谷时,墨守成规、抱守残缺或者自怨自艾、自暴自弃都没有任何出路,只有积极求变、勇于革新,自立自强、反思自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思想文化,以科学理论指引发展方向,才能找到出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引领世界思想文化潮流,但自清朝中期开始逐步陷入僵化、裹足不前,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日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动挨打的境地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更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僵化落后的状况无情地揭露了出来。面对曾经的“优等生”遇到的“新问题”,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的疑问,各种力量都在思考和探索,但都没有找到答案和出路。在“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6 4之际,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了中国并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领导力量。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跃迁和进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使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问题,祛病治疴,打破僵化,激发活力。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困境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由此,二者相结合也就是必需的。(三)从认识和实践所处的时空条件特别是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看任何一项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41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 131 132因此,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必须深刻把握这一认识和实践活动是在近代以后的中国这样一个既定的时空条件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自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成为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8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回答这一课题,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在世界范围内遍寻各种主义和方案,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轮番登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各种尝试都没能成功。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1899 年 2 月至 5 月,万国公报第 121 至 125 期连载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上海人蔡尔康笔述的介绍英国社会学家本杰明颉德的 社会进化一书主要内容的系列文章,同年 5 月,这些文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