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科技
水墨
鲁加鹏
142美术家 ARTISTS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总第334期科技迭代与水墨图真鲁加鹏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在主题创作中一直为美术家们所关注,尤其近几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创作工程。在题材选择方面,除去人们所熟知的百年党史中的人物、事件以及重要时事以外,高新科技发展同样受到了美术家们的注目,例如“复兴号”高铁、磁悬浮列车、C919大飞机、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5G”科技、“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航空母舰等。此外,得益于中国航空科技的迅猛发展,表现航天题材的绘画也逐步增多。航天科技的迭代与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下为美术家们提供了新视角与新题材。相较于其他高新科技题材,航天题材美术创作相对固定,其中更多是以人物画形式呈现,以典型人物为线索,用以表现近几年载人航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其次则是依托于山水画空间营造而表现的建设成就,例如火箭发射场景,其余航天题材则较少涉猎。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物画更契合于表现主题创作的时代精神,即使是抽象的“5G”概念亦可借助人物题材得到更好的具象表达。如何表现脱离地面的航天科技,从地面的人与自然转向天空的科技与宇宙,在叙事手法与技法表现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挖掘空间。主题创作中的航天题材美术创作应从历史与现实出发,还原特定历史情境下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及其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其契合的艺术表现语言,做到艺术与主题的相得益彰,这也是航天题材美术主题创作区别于一般太空美术与科幻美术之处。九天揽月与祝融火星记是笔者在上述思考下进行的艺术创作探索,二者都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九天揽月创作于2020年,我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为题材,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规避常见主题创作题材,尝试通过描绘新事物拓宽笔墨语言表现力。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也是人类航天器第一次造访月球背面并开展巡视勘察,是我国航天战线自主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作品画面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为主体,辅之以层岩碎石。在构图上,将二者置于画面对角线位置,在产生主次、大小、远近对比的同时,为“路径”的经营留下空间,让色彩、质感遥相呼应。前景嫦娥四号着陆器是画面刻画重点,素材的搜集与整理也尤为重要。出于主题创作需求,非官方发布的素材首先被排除在外,我查找了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以及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所披露的资料,有现场设备实拍图,还有官方宣传制作的电脑效果图。美术家们对这些不同素材的艺术处理风格不尽相同:黄坚作于2016年的国画作品中国梦探月以嫦娥三号实拍图为素材;庹光焰作于2019年的油画作品星月征途以嫦娥四号实拍图为素材;苏岩声作于2019年的版画作品嫦娥四号以及王法作于2020年的国画作品登月则是以官方制作嫦娥四号电脑效果图为素材。可以看出以实拍图为素材的作品多厚重沉稳,以电脑效果图为素材的作品多轻盈简洁。原因在于效果图出于设计与宣传考量简化了实物的层次与质感,例如趋于平滑的隔热层与亮银色的太阳能板,作为素材再次被艺术处理则更加趋于扁平化风格。鉴于此,九天揽月选取了嫦娥四号实拍图作为创作素材,力求如实还原着陆器的力量感与科技感。在材料运用方面,我以墨色清冷的松烟为底,配合使用赭石、金粉、银粉以突出着陆器的质感。实际刻画过程中保留了隔温层的丰富层次,同时削弱实拍图强烈的明暗光线对比,尽鲁加鹏 九天揽月 纸本设色 234159厘米 2020143美术家 ARTISTS心路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2023-06可能为笔墨表现留下合适的空间。太阳能面板使用了全幅最重墨色进行均匀平涂,这是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符合实物的实际观感与质感;其次是采用松烟作画,重墨状态下松烟墨相较于油烟墨更加深沉、冷峻,符合月球的视觉观感;最后黑色与金色、红色均是经典搭配,可以更好地衬托五星红旗与金色隔温层,同时可与黑色的天空呼应。以水墨表现科技题材多少需要磨合与调整,我对着陆器的表现始终不够满意,于是在底部与着陆腿部分调入了些许花青,金属光泽与质感得到了较好的呈现,冷色的介入也可以更好地调整着陆器的色彩关系。最后阶段,我将着陆器部分纸张做熟,在亮处贴上金箔,更好地刻画隔温层的同时也丰富了画面肌理层次。相较于着陆器的细致刻画,月球地表的处理则轻松酣畅,多为大面积的干笔皴擦。实际上关于月球的美术创作并不少见,从画家到天文学家,从达 芬奇裸眼观测描绘的月面草稿,到伽利略、哈利奥特借助望远镜绘制月面图,再到威廉比尔绘制的高科学性月面图,充分展示了不同观测工具下月面图的发展。当视角由地球切换至月球地表之上,霍华德 罗素 巴特勒、斯克里文 博尔顿、卢锡安 吕都等人在地球地貌的基础之上或依靠想象或依靠建模,创作了大量科技与艺术交融的优秀作品。(曾理太空艺术:梦想溯源 展望,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当重新聚焦于主题创作之时,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并不能完全适用,尤其在当下各种航天设备的支持下,视频、图像资料不断涌现,“其细节精细程度甚至会让半个世纪以前的太空画家叹为观止”。(美罗恩米勒著,朱宁雁、白哈斯译太空美术简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过于脱离实际的想象并不能很好地切合现实主义主题创作。且不说不同国家探测器所捕获的图像不一样,月球正面嫦娥三号与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所捕获的图像都有明显差异。相较之下嫦娥四号着陆面碎石较少,更加平整,此外由于地质原因,或许是出于设备以及光线的差异,地面略泛荧光。月球的“山水”虽然没有水、草木、烟云,但是却与山水画有着相似的审美意境,如“冬山惨淡而如睡”“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郭熙林泉高致,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正是这种超越地域的荒寒、苍茫、清旷之美消解了太空美术与传统山水的差异,这也是我选择松烟作画的主要原因,以期表现萧条淡泊之意。在作品的地面结构方面,前景起伏、收缩节奏较大,远处则平缓开阔,配合大小相间的环形山,整体处理比较平稳、含蓄。前景配合湿润的墨色烘染,符合嫦娥四号着陆点周边实际情况;中景则用淡墨稍加晕染,突出真空之下的清旷之感;远景结构简单而墨色层次增加,可以有效表现隐隐荧光之感。画面利用零星点缀的留白碎石调整节奏,有刻意为之,也有利用皴擦留白修改而成。传统山水画中不会出现的黑色投影是反复权衡后添加,黑色可以串联画面,利用投影可以更好地刻画地面的起伏结构。最后通过玉兔二号月球车与清晰的行走轨迹强化空间层次,引导观者视线。作为九天揽月的探索延续,祝融火星记创作于2021年,以“祝融号”火星车为题材。在这期间实际还有结构更为复杂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实现无人采样返回地球。不过嫦娥五号重点在于采样监测,其他现实场景资料公布较少,多以电脑效果图为主,缺少现实质感,故我未作为创作选题。祝融号火星车同样配有着陆器,火星与月球地貌除去颜色也差异无几,常规创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它易与九天揽月雷同,我针对这一问题在构图与表现手法上都做出了一定调整。在构图上为了避免相似的“两点一面”,选取了火星车与着陆器并列的素材,同时利用相同视角将火星作为观察点,将画面推向更广阔的宇宙。根据实拍图,对火星地表的处理较之月球更加柔和细腻,依旧采用了水墨表现“山水”这一意象。探测器主体以勾勒为主,刻画简洁。火星车顶端的篆刻形式“火”字设计采用了同样图案的印章钤盖。重点还原刻画了国旗与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装饰物,它们与祝融号一样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意义。与九天揽月不同,祝融火星记预留了部分想象空间并强化了点元素的使用,试图在具象之中融入康定斯基、米罗式的抽象元素。总体而言,作为主题创作视域下的航天题材美术探索,九天揽月与祝融火星记是我对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成果的忠实再现,同时借此寻找不一样的“山水”表现方式,试图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持续地为主题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与视角。主题创作如何表现新兴科技事物,艺术语言如何贴合不同创作主题,值得艺术家不断地思考与探索。鲁加鹏 1993年生,江苏盐城人。201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鲁加鹏 祝融火星记 纸本设色 234159厘米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