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皇家
园林
开放
公园
南京
形态
历史
演化
及其
机制
研究
刘哲
165Culture History文化 历史 丨丨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 1003-739X(2023)07-0165-05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 2022-12-06摘 要摘 要 玄武湖作为南京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无论在古代皇家园林的营建还是近当代开放公园的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景观、文化、历史和生态等多重价值。通过梳理志书、历史档案和历史地图等图文史料,绘制典型时间截面的相关图示和图解,揭示玄武湖景观形态在“时间空间”双重维度上的历史演化进程。时间维度上,概括出景观之始、景观之废和开放之变三个典型的演化阶段;空间维度则通过分层分析其具体景观的累积过程,揭示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级的景观空间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规划理念、土地政策和重大事件等五个方面阐释了玄武湖景观形态演化的机制和动因。该研究可为认知玄武湖景观的历史基础和未来发展提供基础借鉴,为景观形态演化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关键词 关键词 玄武湖 景观形态 历史演化 机制 南京 Abstract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andscape resource in Nanjing,Xuanwu Lake has important cultural,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values,wheth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royal garden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open parks.By sorting out the graphic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chronicles,historical archives and maps,we draw relevant diagrams of typical time sections,and reveal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Xuanwu Lakes landscape morphology in the dual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In the time dimension,three typical evolutionary stages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landscape,the abolition of the landscape and the change of openness are summarized.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spatial form at the micro,meso and macro levels are revealed by analyzing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its specific landscape by layers 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The mechanism and motiv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Xuanwu Lake landscape morphology are explained from five aspects:physical geography,historical culture,planning concept,land policy and major events.We hope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basic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ba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Xuanwu Lake landscape,and also provide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morphology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KeywordsKeywords Xuanwu Lake,Landscape morphology,Historical evolution,Mechanism,Nanjing皇家园林到开放公园:南京玄武湖景观形态的历史演化皇家园林到开放公园:南京玄武湖景观形态的历史演化及其机制研究及其机制研究From Royal Gardens to Urban Parks:Mechanism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Landscape Morphology of Xuanwu Lake in Nanjing玄武湖是南京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六朝时作为皇家园林营建的重要景观基底,后来历经泄湖废弃、皇家禁地和近现代景观转型等阶段,现今已成为重要的开放公园。玄武湖因悠久的发展史成为历史学者研究的重点,既有研究尤其关注民国及之前的某个特定时间阶段1-3,少量文献聚焦于玄武湖的历刘 哲|Liu Zhe刘伟波|Liu Weibo艾尚宏|Ai Shanghong史变迁4,现有成果多为文字表述和时间历程的梳理,缺乏动态演化视角下较为连贯的图解绘制和空间层积的考察。本研究借鉴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思路,关注玄武湖景观形态的历时性变化,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进行解析,在空间维度的解析中包含不同的层级和尺度5。1 玄武湖景观形态演化历程1 玄武湖景观形态演化历程1.1 景观之始:皇家园林与一池三山玄武湖古称桑泊,形成于长江支流水系的变迁,从三国时期到秦汉六朝以前,湖泊的水系形态主要依赖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图1)。六朝时期开始,随修筑长堤、洲岛改造和水系疏浚等人工活动的介入,玄武湖的DOI:10.13942/ki.hzjz.2023.07.030166HA 07/2023图1 秦汉时期玄武湖水系形态图3 北宋时期玄武湖水系形态图5 明玄武湖图(时称后湖)图2 六朝时期玄武湖水系及景观形态图4 明应天府时期玄武湖水系形态西南侧边界趋于稳定6,且形成“一池三山”的洲岛格局(图2)。在该时期内崇尚自然风光的园林营造理念的影响下768,玄武湖开始被赋予重要的景观功能,成为皇家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玄武湖周边聚集着诸多皇家园林,例如东晋乐游苑、刘宋上林苑、青林苑、白水苑、芳乐苑和冬田小苑等2(图2)。玄武湖南侧宫城内的园囿华林园、玄圃和芳林苑也与玄武湖密切相关,其水系均从玄武湖开渠引入8185。可见,玄武湖不仅在形态本体上成为六朝皇家园林营建的重要景观核心,还体现在对各皇家园林的水系维系上,是六朝风景园林得以实现的源头,“一池三山”的基本格局成为后来玄武湖公园景观营造的重要基础(图2)。1.2 景观之废:泄湖为田与皇家禁地自隋唐时期开始,玄武湖先后经历了北宋“放生池”“泄湖为田”及明朝的“黄册库”皇家禁地等阶段,其景观功能基本丧失。北宋时期王安石主张排掉湖水而开辟农田,因此泄湖为田开辟十字河,在原湖水范围内形成种植田地,水域形态消失近三百年(图3)。虽然元明时期历经多次疏浚,湖面逐渐恢复,但较之六朝时期水面面积大为缩小,仅余三分之一4,9。明应天府时期,南京城墙的建设将玄武湖阻隔在老城东北侧之外,导致玄武湖与城市聚居区域相对疏远,西侧和南侧均以明城墙为界限10(图4)。玄武湖内被利用为黄册(户口登记册)库,周边区域亦被划定为禁地,大片区的封闭禁区隔绝了玄武湖与周边区域及居民聚居区的联系,与城内的联系仅仅依靠湖北侧的神策门及湖东南侧的太平门,湖内各个洲岛呈现分散状态,相互之间无连接路径(图4)。这些形态关系都与玄武湖黄册库的功能有关,该功能决定其具有封闭性的特征,而且储存皇册需要防火,洲岛相互隔离的形态正好满足其使用的需要(图5)。可见,从隋唐到明朝时期,玄武湖被开发出多重功能,但景观功能缺失,湖内的风景营造停滞。1.3 开放之变:城门辟建与开放公园玄武湖的景观功能自清末起再次引起重视,六朝时期的玄武湖为皇家专属的私密性景观形态,清末开始从传统风景向近代化和开放性的景观转变。清同治之后,湖内洲岛开始建设相关建筑和设施吸引市民游览,一系167Culture History文化 历史 丨丨 图6 清末江宁府城时期(1909年)图7 民国时期五洲公园范围及湖滨规划公园区域 (1934年)图8 玄武湖及周边公园(1962年)图9 玄武湖及周边公园(2018年)列有利于玄武湖景观开放性转变的整修措施陆续开展,如建立从太平门到梁州上的堤坝,方便市民前往洲岛赏观。清末1910年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召开,会场选址在玄武湖西侧,博览会举办前将湖内部分洲岛开辟为公园(图6),为方便游人游览而新开丰润门(玄武门),该城门的开放极大促进了玄武湖的开放性转变,是景观近代化的肇端。到民国时期,玄武湖公园的具体范围扩展至整个湖面,北、东、南三个岸边的用地均纳入其中11,玄武湖内部被规划为五洲公园,周边用地多次规划湖滨公园,例如湖南侧的台城小公园、北极阁一带以及湖北和平门车站前到北湖滨的系列公园等12(图7)。虽大部分滨湖公园并未建设完成,但其试图利用玄武湖及其周边区域作为整体开发的景观意图较为明确地体现出来。该时期内形成的堤坝和环湖路等奠定了后续景观形态的基础架构。抗日战争时期玄武湖的建设工作停滞,既有景观遭遇不同程度破坏。到50年代后期建设工作逐渐恢复,玄武湖水系形态趋于稳定,加开解放门及内侧小门,方便市民游览的同时使得公共性进一步拓展(图8)。2000年前后,玄武湖东岸的情侣园规划并建设,湖东的景观空间得到极大的改善,滨湖公共场所更为完善(图9)。玄武湖经历了城门的增开、堤坝修建和环湖道路等规划举措,在开放性不断增强的同时也统筹了周边区域,形成滨湖整体景观形态。2 玄武湖景观空间层积解析2 玄武湖景观空间层积解析空间层面上的景观形态演化关注微观景观、中观区域以及宏观城市三个层级和尺度上的历时性发展和层积过程。2.1 微观层级:功能设施与空间布局玄武湖公园的微观景观形态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累积过程。第一个阶段为景观近代化转化之前,玄武湖内景观多为亭台楼阁为主的历史建筑,清同治之后,1871年由曾国藩重新修建湖神庙,后陆续增建揽胜楼等相关名胜(图12),后来成为公园的重要游览设施。第二个阶段为清末民国的近代公园时期,1909年玄武湖才正式辟为近代公园,当时公园内的设施简陋,仅有梁州、翠洲大部分与环洲的部分区域属于公园的范畴,其他部分是湖民的私人住宅和农田。1928年公园经过整修正式对外开放时,政府当局就表示将玄武湖公园作为“德、智、体、群、美”的重要现代化设施和公共空间1388(表1),从该时期美洲(现梁洲)规划图中可以看出对于运动场地的具体规划和布局(图10),建国前夕的布置图设计延续了民国中期的轴线结构布局,却减少了运动场地的具体功能(图11)。第三个阶段为建国初期的大型文化休息公园时期,建国后50年代建成和改建完善一些文化休憩设施,例如动物园等1493(图13)。“文化大革命”时期公园建设情况混乱,到80年代才结合浚湖增加相关游憩景点。第四个阶段为游乐设施增加期,90年代以来玄武湖公园内的功能被进一步统一整理和规划,为顺应旅游业的发展和追求经济价值,玄武湖公园内增设了一些大型的商业游戏设施,如水上乐园和水寨娱乐部(表1)。1998年拆除260多家住房和商业网点等,迁走动物园15367。第五个阶段为游憩设施整合完善期,21世纪以来玄武湖总体规划对玄武湖景点、设施和交通等方面进行统一梳理,功能设置更具全局观(表1)。2.2 中观层级:公园范围与周边区域玄武湖中观层面的景观形态主要是指公园范围及其周边城市建设情况。民国时期,玄武湖公园周边用地尚未充分建设,因此其168HA 07/2023图10 1931年美洲(现梁洲)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