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绿色金融的发展、挑战和建议_王方宏.pdf
下载文档

ID:2573748

大小:1.6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海南 绿色 金融 发展 挑战 建议 王方宏
0123456789HAINAN TODAY|2023年第06期海南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是海南的独特标签之一。海南发展绿色金融具有资源、政策、实需、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虽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基础相对薄弱、产品创新不足、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浙江湖州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激励机制、产品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借鉴其经验,笔者建议,海南从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建立项目对接平台、激发产品创新活力、对标国际前沿规则、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碳账户、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海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等都对绿色发展提出了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 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要求“鼓励绿色金融创新业务在海南先行先试,支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海南省相关部门和机构分别印发 海南省绿色金融改革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海南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海南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绿色贷款。海南绿色贷款余额从 2020年末的 429亿元增长到2022 年末的 675 亿元,2020 年、2021年和2022年三年同比分别增长20.8%、20.0%、30.3%,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从 4.3%提升到 6.1%,不良贷款率0.35%,低于同期本外币贷款不良水平。绿色债券。截至 2023年 3月末,海南省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100.63 亿元,存量绿色债券有 10支,发债主体包括地方政府(3支,66.844亿元)、银行(3支,20亿元)和企业(4支,13.781亿元)。绿色保险。截至 2022 年末,海南共有 3 种绿色保险产品。一是环境污染责任险,承保企业共18 家,提供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总计 2.34 亿元,总保费 83.5 万元。二是2017年首单巨灾保险落地海南文昌。三是 2022 年 8 月 3日首单总投资规模为12亿元的绿色基础设施保险债权计划落地。绿色基金。2022年4月,海南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投资基金设立,规模15亿元。碳排放权交易。2022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成立,7 月正式挂牌开业,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国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2年12月30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成功落地。绿色金融创新基础比较薄弱。一是海南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海南金融市场体量较小,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分支机构,自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的能力相对较弱。二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目前海南绿色金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品上。一些产业链覆盖较广、绿色资源整合程度高、专业性较强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补偿价值实现产品、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碳中和基础设施类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在海南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虽然海南绿色贷款近3年增长迅速,但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要发挥政策优势,加快发展碳金融。对碳排放权核定、定价、交易、结算、质押、使用等规则的研究制定还需提速增效。同时,要通过与海南绿色金融的发展海南绿色金融的发展、挑战和建议挑战和建议文文|王方宏王方宏王瑞祺王瑞祺海南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的挑战海南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决策参考40全球主要碳交易研究平台加强合作,进一步探索制定可在全球推广的海洋碳汇模式和标准体系。五是缺乏熟悉绿色产业、环保、金融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绿色金融人才培育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供需对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政策落地的机制还需完善。虽然出台了若干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但引导各类资金投入绿色产业和项目的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二是尚未构建绿色项目库。金融机构难以快速、准确识别绿色项目并给予支持,对绿色程度不高的项目和中小项目识别难度更大。三是绿色信息披露体系还有待完善。绿色项目的界定有待进一步明晰、绿色识别标准规范需要进一步统一,绿色金融及信息披露等地方性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浙江省湖州市是全国首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湖州现已基本建成相对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其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因 地 制 宜 细 化 完 善 标 准。2017 年以来,湖州发布了全国首批 绿色融资企业评价规范 绿色融资项目评价规范 绿色银行评价规范 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建设规范 等13项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将融资主体分为“深绿、中绿、浅绿、非绿”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主体实施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政策。持 续 强 化 信 息 披 露 要 求。2020 年湖州制定了 湖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2021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银行业机构环境信息披露。2022年10月,集成建设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系统正式在湖州上线运行。湖州建立了多层次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一是强制要求银行业机构每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对披露环境信息不符合准则要求、超过时限或未将环境信息上传系统的机构予以行政处罚;二是形成统一框架、分类推进的工作模式;三是量身定制了适合当地发展的五套标准披露模板。建 立 绿 色 金 融 激 励 机 制。2017 年湖州出台 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每年安排 1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评定为“深绿”“中绿”“浅绿”的绿色融资主体,分别按照基准利率给予 12%、9%、6%的贷款贴息补助;按照绿色信用贷款余额的 5%,计提风险补偿准备金;对绿色融资主体,政府给予50%-75%的担保费率补助;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奖励,每年对入选案例给予50万元奖励;对连续2年绿色银行评级前三名给予每家50万元奖励。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开发了绿色园区贷、碳效贷等180余款绿色信贷产品;累计发行了 55单绿色债券;形成“保险+服务+监管+防范”的环境责任险“湖州模式”;设立总规模 500 亿元的绿色产业基金。注重绿色金融的机制创新。航拍已投入运营的海口金融中心项目航拍已投入运营的海口金融中心项目。张茂张茂/摄摄绿色金融试点区域的经验借鉴410123456789HAINAN TODAY|2023年第06期2021年5月,湖州发布全国首个 区域性“碳中和”银行建设指南 与 银行业“28 58”碳达峰与碳中和远景规划,并要求金融机构必须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立足实际加大绿色金融政策落地力度。一是根据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结合海南实际,细化制定绿色金融地方性标准,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二是要在本地的各领域发展规划中,融入绿色金融的安排,完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三是金融机构要制定绿色金融转型规划、先行先试绿色金融标准,按照市场化原则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资本与绿色项目对接平台。一是搭建绿色金融投融资对接数字化平台,以数字化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打造一个集绿色项目、信息披露、统计监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二是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定期组织绿色项目与银行、产业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会,打造路演推介机制,拓展绿色企业融资渠道。结合产业发展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继续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传统绿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绿色产业的发展,创新推出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补偿价值实现产品、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碳中和基础设施类REITs等产业链覆盖较广、绿色资源整合程度高、专业性较强的绿色金融产品。同时,基于国内唯一面向国际的海南国际碳排放交易所,发挥先行政策优势,加大碳金融产品研究和创新力度,在打通境内机构与境外碳资产跨境交易方面和促进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发挥开放优势先行对接国际前沿规则。2022年6月3日,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在官方网站上发布 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包含了中欧分类目录共同认可的72项对减缓气候变化有重大贡献的经济活动。海南要发挥自贸港优势,首先,主动参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国际绿色金融论坛和圆桌会议,拓展合作领域和及时掌握金融机构国际合作进展情况。其次,推动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产品、市场的认可度。再次,鼓励海南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加入绿色金融国际组织或倡议,为国际组织在海南设立分中心等提供便利。最后,借助海南自贸港开展离岸金融的特殊政策,在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中引入绿色金融前沿国际标准,提升国际投资者的认可程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各方参与动力。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就是将环境的负外部效应转为企业承担的过程,其直接后果是企业成本的增加。这一成本增量除了从根本上依靠技术进步来削减之外,从短中期来看需要相关各方合理承担。银行降低绿色贷款利率,央行提供碳减排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都是分担成本的具体手段。地方政府也需要以财政支持来分担部分成本,增强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提升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制定碳普惠方法学建立个人碳账户。绿色发展需要全民参与,个人绿色金融业务是重要领域,也是当前短板。需要加快创新海南碳普惠机制,研究制定交通出行、消费购物、居家生活(绿色建筑、绿色家电)、行政办公等多个场景的碳普惠措施,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碳账户和碳普惠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的方式,对消费端“小、杂、散”的低碳行为进行量化,给予相应的碳积分。公众用碳积分可在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和兑换公共服务。个人碳账户还可以通过绿色场景对借记卡、信用卡等个人业务进行融合,这也将成为商业银行拓展零售业务的新增长点。加快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一是将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纳入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范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二是完善绿色金融培训机制,提升海南金融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能力,并适当向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延伸,提高社会的绿色金融意识。三是发挥好海南本土绿色金融研究智库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智库开展课题研究,为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咨询论证等提供决策参考,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H(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本文责编/朱薇邮箱/海南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决策参考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