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疫情
常态
建立
中医
疫病
经典
考核
体系
研究
王琪格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3202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Mar.2023,Vol.25,No.1王琪格1丁思元1张丹1贾连群2(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47)【摘要】本文基于疫情常态化以及中医创新人才急缺的背景下,针对目前高校疫病学及经典考试情况,建立以博学、深思、践行、心悟为评价目标,以疫病类经典古籍为考核重点的“学-思-践-悟”四维考核体系。通过不同评价方式与考核方案,以试促学,以试促教,培养并筛选中医防治疫病专业人才,为世界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关键词】疫情常态化;疫病;中医经典;考核体系Wang Qige1,Ding Siyuan1,Zhang Dan1,Jia Lianqu2(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raduate School,Shenyang 110847,China;2.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iscera-Stat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Shenyang 110847,China)基于疫情常态化建立“学-思-践-悟”四维一体的中医疫病经典考核体系研究Study on Establishing A Four-Dimensional Assessment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pidemic Classics of Learning Thinking Practice Understanding Based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Abstract】Based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pidemiology and classical examin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four-dimensional assessment system with learning thinking practice understanding as the evaluation goal and epidemic classical ancient books as the assessment focus.Through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ssessment schemes,try to promote learning and teaching,cultivate professional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pidemic dise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contribute the streng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fight against epidemic diseases in the world.【Keywords】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Epidemic disease;Classic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sessment system作者简介:王琪格(1994-),女,医师,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张丹。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立项课题“党建五先锋引领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NO.JG20DB287)。培养一批中医理论扎实、中医思维稳固、临床实践水平过硬的新时代中医药专业型人才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之举。中医经典作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石,对古今中医临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与研究价值。而现阶段多数中医药院校针对中医疫病经典的考核存在中医思维薄弱、纵深不足等问题,使得中医药疫病防治相关人才缺乏。因此,本文基于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探究目前中医药院校对中医疫病经典考评方式与考核情况,建立“学-思-践-悟”四维一体新型考核模式,以博学、深思、践行、心悟为评价目标,为培养疫病专业中医人才提供新思路。一、疫情常态化对中医人才的要求1.基础扎实 博古通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202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中医史即是防疫史,纵观古今,从公元七世纪至二十世纪发生过较大规模的瘟疫近千次1,古人在与其斗争过程中总结宝贵经验,并形成文字以专著的形式传于后世,如伤寒论温热论温病条辨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次大规模疫情中,中医药总能发挥奇效。无论是上世纪的鼠疫、疟疾,还是近年来的 SARS、H1N1、COVID-19 中,我们从古籍中寻找有效对策,形成中医临证方案,博古之用以通今时之势。“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则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2,扎实基础、医理渊博是疫情常态化下社会对中医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疫病具有传染性强、来势迅猛的特点,在疫苗与特效药物研制空白期,中医药能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同时在疫情扩散的防控阶段,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更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重症率及致残率的有力手段34。因此培养一批基础扎实,学识广博,具有中医思维,学术包容性强的中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2.创新思维 古效今用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传染病均不同程度的改变了某个地区、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进程5。20 世纪以来疫病横行,中医药在我国及世界防疫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专家不断探索古法,挖掘典籍,借千年之力以克时下之艰,将中医药经典理论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使得我国能够在各种疫情防控中掌握主动权。例如天花肆虐的年代,牛痘疫苗活人无数,而这种方法即是从唐代“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衍生而来6;上世纪60 年代疟疾泛滥,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世界人民带来希望7;西汉蝗旱之疫,政府提出 汉书 平帝记中“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的措施。东汉皇甫规见军中泛疫则“亲入庵庐巡视”,“庵庐”即是建立的临时性隔离医院,与“小汤山”“火神山”“雷神山”等方舱医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8。作为抗击 COVID-19 的有效代表方药“三药三方”更是由麻杏石甘汤、银翘散、血府逐瘀汤等经典古方加减化裁而来,其疗效确切显著。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9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中医药创新研究。防治疫情同样需要具有中医原创性思维的人才,契合守正创新之举,达到古效今用的目的。3.勇于临证 战之能胜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证,一切理论与学说必然要服务于临床10。2003 年非典疫情爆发,国医大师邓铁涛带领团队率先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所在医院实现了“患者零转院、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加速了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治的步伐,提早实现了疫情全面控制11。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在党中央的指挥下,中医药全程参与疫情治疗及防控,据统计全国中医药使用覆盖率占 91.5%,临床有效率更是达到了 90%以上12。而如今面对疫情反复、病毒株不断变异的局面,中医药应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武器,灵活应用已有的砭石针药等方法,做到“以不变而应万变”,这就要求中医工作者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过硬的临床技能。在熟练运用汤药与针灸的基础上,兼具现代医学的必备技能,将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司外揣内与现代医学的查体、影像学技术等结合,及时准确给出中西医诊断,做到“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的自信,彰显出中医药战“疫”的独特优势。二、中医院校疫病经典考试现状“考试”一词始见于西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考功名13。从西汉文帝举行的贤良方正科考试14,经过发展变革形成如今的各类考试,考试已成为中国选拔人才的传统方式与基本手段。中医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地,而传统的考试模式难以满足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专业人才的选拔,考试内容西化、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已经影响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15。1.内容西化 思维薄弱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16指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医院校教学应以中医药内容为主,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评价同样应遵循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规律。尤其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对于中医专业的疫病内容考核应具有普遍性,对于疫病(传染病)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相关考核更应具针对性。现阶段大多数中医院校考核形式与其他理工文史类高校别无二致,使得学生难以形成中医思维。张伯礼院士认为中医思维包括“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养生保健”“辨证论治”“复方治疗”五个方面17,契合现代传染病防治的主要思想,因此形成以中医思维为主的疫病经典考核体系是评价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此外,高校针对疫病经典相关考核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传染性疾病的考核多以传染病学教材为核心,以现有的三级传染病为主考纲目,以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常见传染病为主考范围,这导致考生只能解决现有问题而难以应对未知传染类疾病。同时传染病学已纳入中医类执业医师考试范畴,考察重点多为现代医学的流行病学、相关检查、药物治疗等,中医疫病学并未单独设科立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难以得到体现与发挥,从而导致中医院校培养出大批只熟练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医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人才培养。2.浅尝辄止 纵深不足以概念及条文为主导的经典理论考核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疫病学的发展。即便对于伤寒论这样的疫病专著,也并真正从疫病著作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考评。将目光聚焦于六经传变的辨证模式、脉证并治的诊疗观念,而忽略张仲景撰写伤寒论时“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的初衷,使得学习目标发生偏移,学习内容不够全面。中医疫病是一个独立且庞大的学术体系,其中“方书之祖”伤寒论 中所论疫病属寒疫范畴,此外更有温疫类著作 温疫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202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疫疹一得,杂疫类鼠疫汇编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松峰说疫等,粗浅宽泛的考核不利于学员的临床发展,容易出现虚虚实实,寒热相悖的情况,因此单凭条文与方歌来评价学生对中医疫病的理解是浅谋轻虑的。不仅如此,一些疫病经典理论暂并未纳入考核范畴。就黄帝内经 而言,素问 天元纪大论 言及的“运气学说”、素问刺法论中的“五疫”理论,以及素问刺疟所载“疟病”刺法等有关防治疫病的理论技法,难见于考核范畴之中,何谈深入理解。由此,加深经典考核,广泛纳入经典著作是培养专业人才、明确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3.循规蹈矩 脱离实际灵枢官能言:“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古法今用、传承创新是中医药抗疫的主体思路,与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所提出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相契合18。反观目前中医院校考核形式与内容,难以适应时下变化,单一的考核模式易使考生产生投机心理,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多数院校对于经典考试采取笔试的方法,这种方式虽然客观、简便,但不利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