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_厉震林.pdf
下载文档

ID:2573340

大小:1.43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 世纪 30 年代 中国电影 戏剧化 表演 观念 辨析 厉震林
中外影史73摘 要:在 1925 年前后中国电影首次出现“去戏剧化”观念之后,20 世纪 30 年代又再次出现。相较于首次“去戏剧化”观念,第二次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美学问题,引起争论的话题范畴更多,主要涉及有“体验派”与“体现派”的美学评估、学习外国表演方法与民族化的关系,以及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深化发展。它是中国电影表演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艺术样式,电影表演需要有自身的本体属性,它与戏剧表演相关,自身也在不断成长之中。关键词:20 世纪 30 年代 中国电影表演 “去戏剧化”观念辨析一、观念的背景“戏剧化”和“电影化”的表演观念博弈,在电影表演史上时隐时显,成为一个重要的表演美学现象。中国电影首次“去戏剧化”观念,发生在 1925 年前后,“新剧家”和“电影家”围绕着表演技法问题,展开或学术或产业或情绪的论辨。此后,关于戏剧化和电影化表演的异同讨论,一直未有停息。它是中国电影表演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艺术样式,电影表演需要有自身的本体属性,它与戏剧表演相关,自身也在不断成长之中。早在1921年,顾肯夫在 影戏杂志“发刊词”中,首次提及京剧与电影表演的区别,“中国京剧是图案式的”,“影戏是写生式的,所以样样事情,都要逼真,不能表情过度”1。其中,他还提及了无声电影是一种“哑口剧”,只在剧情的关键之处,略微用文字说明,没有言语功能,演员表情达意均需通过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需要避免犯过火的毛病。1924 年,徐卓呆编译的 影戏学,明确提出戏剧与电影是不同的,开篇首句即称:“普通剧场中舞台上的剧,与活动影戏的剧,差得很多。”2它不仅体现在形式和方法上,还在根本性质上使电影成为独立于戏剧之外的“兴行物”。3表演方面,戏剧以语言为主,电影以动作见长,电影的动作应该追求宛若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然之美,“自然的扮演法,乃活动影戏的生命。扮演务求自然”,“所有的动作,非从真情上生出来不可”,“不拘泥格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二级教授、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 厉震林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中外影史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198 期74式,有自然的自由表情,乃是俳优的生命”4。这里,已经强调电影“自然的扮演法”,它与舞台的表演颇有差异,“自然”成为电影“俳优的生命”。1933 年,洪深发表 表演电影与表演话剧 一文,文章篇幅不长,却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表演电影与表演话剧并无本质区别,话剧演员只要掌握两者的区别,是颇为容易适应电影摄影的要求的,一是话剧表演在一场或者一幕之内,表演是连贯的,演员的情感也是一贯的,是随着剧情慢慢产生的;电影表演与此不同,它是按照镜头拍摄的,它需要演员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情绪进入规定情境。如此两种不同的表演方法,使话剧演员刚刚参加电影拍摄时,无法准确地在镜头前进行角色的演出。二是表演电影需要掌握镜头特性,舞台演出的表情夸大是一致的,应该是第五排到第十五排的观众觉得合适的程度,“在电影上表情的夸大,是不一致的,是按镜头的远近,而定其夸大的程度大小”5。这篇文章是非常专业的,它没有简单化地阐述戏剧化和电影化表演的区别,而是在差异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因为当时话剧演员兼职电影表演,乃是普遍现象,本文涉及的两种表演的方寸感问题,蒙太奇式的拍摄方法对于演员表演的影响及其要求,已经初步涉及“微相学说”原理,有着良好指导意义,“对于当时的话剧演员们更好地进入电影拍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同年,郑君里在 从舞台到银幕 一文中,继续探讨戏剧化与电影化表演的异同问题。起初,他认为舞台与银幕的表演关系,是一种从化装室到摄影场的“毗接”关系。7他也知道,戏剧和电影的表演都需要真挚的情感,但是,“在舞台上用以引动情绪的方式和手段是怎样地与银幕相背驰啊,当初以为只有从化装室到摄影场的一点距离,跑起来却如南北极!”8看来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他在理性上是知晓的,在行动上却是不易,戏剧化和电影化的表演关系较难驾驭。首次“去戏剧化”观念以来,戏剧和电影的两者表演关系还是没有厘清,在理论上也许能够形成一些共识,却是言易行难,在实践上还是相互纠缠,分寸感的把握并不容易。这种情形,并不仅仅发生在郑君里身上,它具有一定普遍性,此时又掀起第二次“去戏剧化”思潮,只是较首次更为深入,从技术深化到美学,出现了一个更大的表演美学弧线。二、现实主义表演的要求1933 年前后,随着“新兴电影运动”开展,话剧演员纷纷涉猎电影表演领域,或者保持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兼顾,如赵丹、金山、金焰、袁牧之、陈波儿、魏鹤龄、赵慧深等,话剧舞台成为电影演员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有大致相似的背景,均已有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在心理体验、外部动作以及角色塑造方面都有创作方法和手段,但是,接触电影表演初期,不是十分适应,舞台表演痕迹较重,如袁牧之在 桃李劫 中的表演,有较为鲜明的话剧台词的腔调,金山在 夜半歌声 中的表演,也有舞台表演风格。赵丹在谈到 十字街头 中的表演时称道:“我当时认为正是 得会风云,大可展示一下自己啦!所以就格外地卖力”,“一切都是 我演我,在于展示自己,在于过分卖力,在于我对每个镜头都逮住不放”9。显然,赵丹按照舞台表演观念进行形象设计,将自己的脸画得色彩艳丽,舞台表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银幕表演,有特写、近景和中景,属于“微相表演”,色彩艳丽就不符合人物的真实了,而且,演员演得非常累,观众看得也非常累。刘琼在谈及青年时期表演的体会时,他说吸收两个人,注意一个人,两个人是金焰和田方,他们的银幕表演是生活的,在经历一个适应期之后,很快掌握了银幕表演的方法。刘琼嘴上不说,却是偷偷地学习他们。“看君里演戏,我很注意,就怕自己也像他。”10郑君里自己对此也颇苦恼,撰写了 谁做演员的导师一文,认为电影表演不像其他表演样式,“自来便无祖师可谒”。11在理论上解决似乎不难,在表演实践上却很“骨感”,需要不断尝试以及演员个人悟性。一批话剧演员涌入电影界后,又一次引发了“去戏剧化”观念。不过,相较于首次“去戏剧化”观念,第二次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美学问题,引起争论的话题范畴更多。首次“去戏剧化”,主要是“去”文明戏式的表演方法以及中外影史75演员,这次“去戏剧化”,则是“去”过于“巧合”的戏剧性以及一种虚假的表演法,容纳了文明戏遗存、戏曲、滑稽戏和曲艺等各类表演元素的“影戏”方法,已不适应时代需求。这个时代需求,首先,在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中掀起“新兴电影运动”,它需要一种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新兴电影运动”要求表演去掉影戏表演的戏味,以更加接近生活的写实表演方法,使人物的行为真实可信与情感的真挚感人,使表演具有一种现实主义。这里,演员需要将表演工作纳入时代的洪流之中,对社会问题以及人物有深广的表现,性格更加真实,类型更为丰富。如此,在真实场景中时有表演不和谐的影戏表演,也就必然为时代所淘汰。其次,有声电影的出现,对默片哑剧式表演构成一种挑战。在首次“去戏剧化”观念推动之下,一些杰出演员在默片中的表演,已经较为逼真,而且,与电影造型手段有了良好的结合。但是,电影技术的发展,有声片已成为趋势,有声电影有它的表演要求,语言是规范的,台词是准确的,影戏表演方法已经较难适应,优秀如阮玲玉者,都产生了一种能力的恐慌,离世之前曾进修国语,但是,效果不太良好。一些仅是掌握影戏表演技术的默片演员,在有声电影的转型之中,也就中止了自己的表演生涯。再次,外国表演理论的传入,尤其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对演员的表演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基本的表演“拿来主义”格局是理论上学苏联和技术上学美国。1934 年,章泯导演易卜生的名剧 娜拉,邀请赵丹和金山出演,在排演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从 娜拉 开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从理论变成了实践,演员们将它从舞台带到了银幕,“寻找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体现手法”。12上述三个维度,“新兴电影运动”、有声电影、外国表演文化传播,它的美学指向都是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抛弃概念化以及庸俗社会学的影戏表演方法。这一过程,几番周折,确实是费力颇多,故而第二次“去戏剧化”观念,不是技术层级的,而是关乎美学思想的,其归旨是扭转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它的争论过程,从 1933 年前后开端,经历了十余年时间,话题有相对集中的,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有连接的关系,也有独立性,但是,它们从“去戏剧化”观念开始,扩散到现实主义电影表演的各个层面,是电影表演成长以及成熟的“阵痛”显现,有很强的现实需求以及针对性,它未必形成共识,甚至各有主张以及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或有相抵相悖,却是开阔了思路、拓展了视野和形成了风格。三、“体验派”与“体现派”20 世纪 30 年代“去戏剧化”表演观念,首先涉及的是“体验派”与“体现派”的讨论。它是现代表演成长的一种表现,出现了“主张”和“体系”。“体验派”的代表演员,是“南国社”的一个群体,有唐叔明、陈凝秋、左明等。“南国社”的创作方法颇为独特,是根据演员定制的,如 苏州夜话,从唐叔明的身世故事而来,南归 则由陈凝秋的遭遇而编写的。与演员的现实生活相关,舞台演出是他们的台下生活、思想和感情的集中反映,演员极易入戏,撩动真心和真情,从他们曾经的经历之中,触发真实而非虚构的情感体验,其表演是格外的真诚而热烈,以及自由与奔放。“这种真挚而生动的表演恰好是对文明戏的定型的、刻板的表演的一个否定。”13这种表演方法,可以称之为“情盛于理”,乃是符合艺术本质的,为真实的人生反映以及真挚的情感表达。它的表演,多数是在小剧场举行,可谓小剧场话剧的早期尝试,小的只能坐二十余人,大的也不超过三四百人。与“帷形舞台”、“镜框舞台”不同,演员与观众距离较近,表演最细微的动作都可以传达给观众,无需放大表情和动作,使表演呈现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状态,“这又是对文明戏的 加倍用力表演法的又一否定”14。“南国社”的表演,对文明戏表演产生两次“否定”,“南国电影剧社”还拍摄有 到民间去 湖边春梦 断笛余音 等影片,将新的表演方法扩展到了电影。那么,它为什么还会颇受争议?在美学上存在哪些缺陷?郑君里在 角色的诞生 一书的“自序”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中外影史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198 期76中,对此曾有剖析,“南国社的表演的优点中间潜伏了最大的缺点:他们把生活中的情感去代替艺术中的情感;他们重视演员自我感情的抒发,而不重视情感的操纵;他们热情有余,冷静不足,不能准确地掌握角色的需要和客观的效果;他们重视情绪的体验,而不讲究形体的技术。就算对演熟了的角色,他们有时候演得好,有时演不好”15。这里,“有时候演得好,有时演不好”,说明它不是十分科学的表演方法,上述涉及的四个方面,均是舞台情绪控制问题,艺术表演需要典型化,而不能够是自然主义方法。唐叔明、陈凝秋等在表演中多次因戏触情,情绪失去控制,甚至鼻涕也流了出来,戏也差点无法继续下去。有些演员总将角色演成自己,在演员和角色缺乏一个“度”的把握,面对不熟悉或者表演难度较大的角色,只会使用一般的公式化套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南国社的唯情的演技强调演员以真挚的态度感应角色,强调创造角色的情绪生活的重要性,突破了文明戏遗留下来的庸俗的、僵化的、过火的演技,却是向前迈了一大步。”16与“南国社”“唯情的演技”同时并存的,还有以上海辛酉剧社袁牧之为代表演员的“模拟的演技”,被有的论者称为“表现派”。如果说“南国社”更多的是“从自我出发”,袁牧之则是“从角色出发”,他主张根据角色的性格,尽可能地改变演员的形神,包括容貌、声音、举止、动作、化装、服饰、气派、神情等。在 演剧漫谈 一书中,他有系统论述。关于“体验派”和“表现派”的美学认知,提出前者是“在不同的戏中是不同的自己”,后者是“在不同的戏中是不同的角色”。17仔细分析一下,两者的落点不同,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角色”,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