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_奚少敏.pdf
下载文档

ID:2572847

大小:1.5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型 赛会 志愿 服务 保障机制 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 背景 奚少敏
经验交流symposium第 48 页2023/6 (下)总第413期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文/广州工商学院奚少敏陆咏媚一、问题的提出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评估认为2019年底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2022年10月,世卫组织声明指出,该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3年多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令世界遭受未有之变局,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大型赛会被迫延期或取消,给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广州市组织130余万人次志愿者参与该事件的多项工作,营造了广州“志愿之城”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管理后,志愿服务的价值更加凸显,成为服务实体空间各项活动有效展开、恢复实体空间生机活力、保障各项大型赛会如期举行的重要考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广大志愿组织与志愿者积极助力广州马拉松、广州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130届广交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等大型赛会,进一步凸显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功能。提炼20202022年广州在强化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制度、平台和队伍建设等的做法,总结志愿服务在广州大型赛会中发挥的作用成效,包括公益价值引领、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以及展示中国城市形象等,但仍然面临志愿者结构不平衡、志愿者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志愿者激励方式不够新颖的现实制约。围绕突发暴露的短板和不足,着力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强化大型赛会的举办与志愿服务发展互促共融,推动志愿服务助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二、广州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情况(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包括法律、政策、规章、措施等要素,广州志愿服务制度逐渐健全完善,成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广州市政府带领民政部门、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及各志愿组织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志愿服务条例等的落实,起草了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草案)并将其列入2022年广州市人大正式立法项目;广州市民政局联手多部门修订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广州团市委制定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重要一步。(二)完善平台建设,全力支撑信息共享集成。2020年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广州市迅速建立起志愿“云平台”线上服务,健全完善“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做好全市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服务、保障、激励等全流程管理。广州市民政局为“时间银行”站点建设提供工作规范和指引,依托“时间银行”平台将养老服务与志愿服务有效融合,鼓励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取得了不错成效。广州团市委则建立以党员、团员为骨干,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1+1+N”网格突击队,利用“广州志愿时”作为“团员下沉居住地社区”信息平台,鼓励青年志愿者下沉。(三)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公共安全坚实屏障。针 对 突 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的 志 愿 服 务,广 州 市 采用“1+3+N”模式组建了一支30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分成社会化、组织化、突击型3个来源板块,N支分队组成,创新打造“街道点单、团委接单”服务模式,全年累计开展公共卫生志愿服务超过331万小时。三年来,广州市各区陆续成立公共卫生专项志愿服务队共1440支,发布相关志愿服务项目2万余个,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民间社会组织主动下沉街道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累计超过20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工作,用实际行动营造广州作为“志愿之城”的浓厚志愿氛围。三、广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一)广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成效。1.促进马拉松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互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迫使很多赛会被迫延期或取消,广州迎难而上,2020年开展了一场2万跑者参与的马拉松赛。广州马拉松赛招募了4个社会组织和10个高校的5000余名志愿者,志愿者涵盖医疗、安保、媒体等各专业领域,学生、社会群体等多【摘要】本文立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介绍20202022年志愿服务助力广州大型赛会的成效,总结广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的做法,指出其存在的现实制约,提出发挥大型赛会与志愿服务联动效应、优化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路径的建议。【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第 49 页2023/6 (下)总第413期年龄层,为广州马拉松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保障,成为赛事顺利举办的重要推动力。广州马拉松赛志愿者的付出传递了广州马拉松跑者的风采、营造了浓烈的运动氛围,也体现了广州这座志愿之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广州马拉松赛精神和魅力的一种体现。2.打造“1+1”广州博览会志愿服务模式。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是广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外经贸结合的大型博览会,在志愿者的保驾护航下,20202022年,在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第2830届广州博览会均如期在广州举办。3届博览会共计5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有序提供接待嘉宾、新闻宣传、信息咨询、交通指引等志愿服务。广博会期间,政府代表团的接待联络工作以“1+1”的方式开展接待工作,即一个代表团配一名志愿者,志愿者全程负责各代表团来穗前的信息联络工作、来宾抵离穗接送机(站)以及陪同各代表团参与展会有关活动,助力广州博览会圆满成功。3.开启“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展会模式。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是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不仅顺利举办,还实现了3个首次的突破:首次以国内国际双循坏为主题、首次以线上线下融合办展、首次设立乡村振兴展区,成为公共卫生事件下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实体展会。1500人次的志愿者按照网格化管理方式,除了参与防疫宣传、口岸迎送、语言翻译、核酸检测、文明倡导等服务外,还兼任公共文明引导员、防疫科普宣传员、应急救援警报员和平安使者,是各国来宾展示专业素养和良好风貌的好平台。4.外事志愿服务助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21世纪理事会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展开,外事志愿服务不仅服务“读懂中国”,也在读懂广州。组织部门面向青年志愿者,重点开展了包括志愿服务礼仪规范、外事礼节与礼仪的岗前培训。578人次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遍布论坛筹备、核酸检测指引、会场指引、口岸迎送、注册服务等各种工作场景,让海内外友人在“读懂中国”的同时也读懂“志愿之城”广州。(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广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现实制约。1.志愿者群体结构不平衡。2020年初以来,广州组织1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了第130届广交会、广州马拉松赛、第29届广州博览会等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主要来源于社会组织群体和学生志愿者,但其比例不平衡,社会人士和学生的比例为1 5。大型赛会中志愿者群体结构相对不平衡,社会层面的志愿者相对较少,大学生志愿者占据多数。社会志愿者受时间、家庭、工作等限制,学生的时间相对充裕。虽然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服务素质相对较高,但是在一些专项技能志愿服务方面,如医疗、法律与心理疏导等,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经验不足,服务能力会受到制约。2.志愿者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在以往广州的志愿服务培训中,组织单位把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志愿服务实践统一起来,开展团队破冰、头脑风暴、专题讲座、实地调研等培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州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如广州志愿者学院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培训优势,定期举办志愿者、社工培训班以及专项志愿服务培训班;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则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管理人才的培育,定期开展广州市志愿服务管理者培训。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很多赛会的培训会转为线上培训,不仅培训方式单一,停留在理论的表述,内容缺乏实操性,而且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缺乏联动,缺乏建立默契关系以及进行有效的沟通;少了体验式的现场教学与志愿者互动环节,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培训效果大打折扣。3.志愿者激励方式不够新颖。广州积极选树宣传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通过“广州好人”评选、广州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等,形成了一批全国首创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也涌现出钟南山、李森等一批全国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但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即使激励措施涵盖物质和精神激励,但激励效果不佳。在物质激励方面,大型赛会的激励机制通常表现为志愿服装、餐补、交通补贴,但是志愿者服多数由商家提供,赛后无法二次穿戴,一方面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精神激励方面,各类评选没有设置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评优专项,相关服务经历仅作为评选的参考之一,致使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获得感有限。四、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优化路径(一)发挥大型赛会与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联动效应。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到杭州G20,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再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大型赛会在不同城市成功举办,既提升了举办城市的国际地位、城市精神和城市治理效能,又加强了志愿者培训、机制建设、体系构建和志愿服务精神倡导等,吸引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唤起城市居民对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和文化的认同及参与,赋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1.以大型赛会营造全民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大型赛会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于政府部门和市场管理不及的公共事务,缓和因政府和市场失灵而造成的矛盾,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传播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以赛会为媒,在整个社会营造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服务社会发展。从范围、影响、参与人数、服务成果方面来看,赛会志愿服务是当前各大城市最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传播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对外吸引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以志愿服务降低大型经验交流symposium第 50 页2023/6 (下)总第413期赛会的资源投入。大型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也需要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与支持,而志愿服务组织在此时的作用尤为凸显。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公益创投、直接委托等方式将职能转移到具体的志愿服务组织手中,既能降低其自上而下命令式的干预,又能集聚志愿服务社会资源,实现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志愿者为大型赛事的举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还为赛会的举办减少了不少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参与大型赛会的志愿组织通过服务,实现团结合作、资源共享、资金技术物资等支持,建立合作体系,实现横向交流。3.以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助推人才能力提升。大型赛会的志愿者绝大部分是高校的大学生。一方面,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通过一系列正规的招募、专业化的培训、系统化的注册登记、绩效考核、技术支持等方式,在专项培训及服务过程中及时对志愿者进行指导和帮助,提供应有的保障与激励,这不仅使志愿者掌握岗位基本的要求与服务技巧,也调动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志愿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另一方面,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岗位涉及政策解读、赛会知识、嘉宾接待、秩序引导、物资管理、控制中心等环节,使志愿者的能力得到提升、公民意识得到塑造、综合素质得到培养,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二)优化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路径。大型赛会蕴含了促进城市健康、激发城市品质活力、助力城市治理、繁荣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推动城市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等领域具有积极影响,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志愿者的参与,不仅为顺利完成大型赛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能吸引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唤起城市居民对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和文化的认同及参与,从而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进一步为赛事提供更好的服务。1.健全制度建设,优化培训体系。2021年9月,安徽团省委以省级地方标准,组织编写了大型赛会志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