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产业
转移
收入
分配
与共
国家
承接
示范区
熊凯军
战略与决策软科学2023年6月第37卷第6期(总第282期)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熊凯军(),男,江西宜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等;张柳钦(),男,江西上饶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居民福利、发展经济学等(通讯作者)。产业转移、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 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熊凯军,张柳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摘要:基于 年地级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产业转移、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转移示范区能显著提高承接地农村、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约 个百分点,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本结论依然成立。()产业转移示范区能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非省会城市和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其对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有更高的收入提升效应,说明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实现了包容性增长。()产业转移示范区能通过增加资本流入和优化就业结构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关键词: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居民收入;共同富裕;资本流入;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c a a a a c c ,a a a c c ,;c c c ,a a c a c c ,):,-(),-,:;-引言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年的 元迅速增加至 年的 元,增幅近 倍(见图 )。就城乡地区而言,随着城镇化的推行,产业经济在城市中集聚发展,促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平均每年增加 元,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则主要依靠外出到城镇地区务工就业所得,平均每年增加 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差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地区的高贫困发生率和“金字塔”形收入结构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推算,年约有 的农村居民处于贫困线边缘,且仅有约 的农村居民达到了中等收软科学2023年6月第37卷第6期(总第282期)战略与决策入以上水平,其余均处于较低收入水平,而城镇地区则有近 的居民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最低收入组的平均收入也达到了 元。这些数据表明,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了全面脱贫,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返贫压力和提升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地区)等现实挑战。因此,如何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实现可持续脱贫?如何进一步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巩固共同富裕的“基本盘”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后的收入数据显示:年城镇低收入组(最低 )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大于中等收入的绝对标准下限(元 人),由此推算可知,目前我国近 的城镇居民已达到了中等收入以上水平。就农村居民而言,年农村低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中间偏上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高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由此推测,约有 农村居民仍处于贫困线边缘,以上农村居民仍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属于较低收入群体。543210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20052020201520102000年份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图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完备和技术革新支撑了中国经济实现近三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传统增长动能逐渐乏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压力骤升和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扩大,我国推出并实施了产业转移战略,通过将东部沿海传统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内陆地区,以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早期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后也将部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陆续转移至内陆地区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不仅能给承接地区带来大量的资本投资、生产技术和企业,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还能给承接地区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在此背景下,为了加快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我国先后在中、西部地区多个城市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今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学术界关于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产生经济效应的研究众多,主要聚焦于宏观层面,如生态环境 ,、资源配置效率 ,和产业结构调整 等领域。此外,也有少部分学者关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承接地居民的影响,如就业 ,、城乡收入差距 等。不过,现有研究仍较少关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承接地居民收入产生何种效应,以及通过何种渠道对居民收入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关注的是:大规模产业转移能否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增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理解现今“发展产业促增收”在助力可持续脱贫、推动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变和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一个准自然试验,利用中国 年地级市层面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产业转移示范区能显著提高承接地农村、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城乡平均收入约 个百分点,这一基本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产业转移示范区能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非省会城市和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其对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有更高的收入提升效应,说明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实现了包容性增长;()在影响机制方面,产业转移示范区能通过增加资本流入和优化就业结构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在因果识别的框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全面评估大规模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居民收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细致分析产业转移示范区对贫困地区、周边邻近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居民收入的影响,论证了产业转移对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丰富了现有文献研究结论;()通过资本流入和就业结构的视角,探究了影响承接地居民收入的具体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产业转移促收效应的各种作用渠道。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政策背景近年来,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传统生产要素成本的逐渐升高,环境约束趋紧以及出口需求不足的加深,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于 年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并在承接地区出台了相关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将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企业吸引到中西部产业承接地区,旨在促进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强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集聚水平,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自 年国务院首次批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战略与决策软科学2023年6月第37卷第6期(总第282期)转移示范区规划 以来,先后共设立了 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覆盖了我国中、西部地区 个城市(见表 )。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在经济禀赋基础、配套条件以及要素资源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同时优先承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旨在加速构建产业结构优化、行政服务高效、示范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表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示范区名称设立时间涵盖城市重点产业安徽皖江城市带 年 月合肥市、六安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滁州市、宣城市、安庆市、巢湖市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高技术、现代服务和现代农业广西桂东 年 月贺州市、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化工、高技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重庆沿江地区 年 月重庆市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化工、轻工、现代服务湖南湘南 年 月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纺织、矿产开发和加工、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湖北荆州 年 月荆州市、荆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现代服务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年 月临汾市、渭南市、三门峡市、运城市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宁夏银川石嘴山 年 月银川市、石嘴山市高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能源化工四川广安 年 月广安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现代农业、资源开发加工、现代服务甘肃兰白兰州市、白银市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江西赣南 年 月赣州市稀有金属、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辽西北 年 月阜新市、朝阳市装备制造、原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通用航空等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各地级市政府公开文件 理论分析产业转移是指生产要素由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迁移,是对地区间要素资源的一种空间再配置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影响还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促进论和抑制论并存。持促进论的学者认为,产业转移有利于优化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能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在实施产业转移战略的背景下,东部地区产业纷纷向内陆地区转移,企业能够在要素价格、生产成本和制度法规等方面获得利益 。所以产业转移能在地理上产生集聚效益,加快推动承接地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魏后凯也认为产业转移能提高转入地的产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进而形成集聚经济效益 。然而,抑制论学者却指出,无论国际或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都不可避免地会给承接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并不会促进承接地企业生产率的增长 ,。并且在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复杂现实因素的干扰,不仅会产生严重的政策依赖效应,造成“养懒汉”和“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还会对生产要素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抑制地区自身发展,从而出现产业转移梯度陷阱和产业升级阻滞效应 ,。就产业转移示范区而言,已有文献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所实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主要是针对发展较为落后的劳动密集型和环境污染型等产业,虽然这使得产业转移示范区并未能很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但能够显著提高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同时,产业转移示范区能够通过引进外部产业、提升地区金融信贷资源和增加投资来促进本地产业的集聚发展,从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本地的产业经济会得到快速发展,促进居民收入提高。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能显著提高承接地居民收入。作为一种产业政策,产业转移示范区配套了优惠财政转移、土地、税收和金融信贷政策,不仅有助于区域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还能增强承接地的比较优势,吸引外部资本流入 。从理论上看,一个地区投资的增加会带动产业的发展,改善地区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为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更高的收入。在学术界,张良等认为固定资产投资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郑小三和李小克更是发现固定资产投资还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等研究表明国际投资对本土企业职工工资具有一软科学2023年6月第37卷第6期(总第282期)战略与决策定的促进作用 。等也指出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促进东道主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此外,通过增加投资、引进资本和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还有助于本地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能加快当地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和带动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 ,从而促进承接地的就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收入提升。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能通过资本流入和就业结构调整来增加居民收入。研究设计 实证模型产业转移表现为地区间产业活动的时空分布变化,通常可用产业份额、区位熵、产业梯度指数等指标来度量或用外部事件冲击影响来体现。本文以设立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视为一个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并以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