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家庭
文化
域中
儿童
失语
表现
成因
温鑫
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国话语体系下幼儿园绘本的文化符号分析”(YC2022-s261)。作者简介:温鑫(1999),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在读。裘指挥(1973),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家庭文化场域中儿童的“失语”:表现、成因与纾解温鑫,裘指挥摘要:家庭文化场域以家庭为阵地,以亲子关系为核心,存在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儿童文化在家庭文化场域中处于弱势方,儿童丧失话语主体地位,话语自主权被剥夺,话语内容出现异化,话语表达形式也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家长对儿童文化的漠视以及儿童在传统儿童观和大众媒介下遭受成人文化规训。阐释性再构理论凸显了儿童在家庭文化场域中的行动者地位,强调在亲子互动中找到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的平衡点,有利于家长理解和尊重儿童文化,从而彰显儿童文化话语权。关键词:儿童文化;话语权;家庭文化场域;阐释性再构doi:10.16083/ki.1671-1580.2023.07.004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3)070018062023年第7期第39卷(总第51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 JILIN PROVINCIALINSTITUTE OF EDUCATIONNo.7,2023Vol.39Total No.511成人和儿童是共同构成家庭生活的主体,但由于所处位置和持有资本不同,以家长为代表的成人文化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儿童文化遭受压迫,儿童声音几乎“销声匿迹”,家庭文化场域结构发生异化。这既不利于儿童文化的生长,也不利于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培育。解构家庭文化场域中儿童的“失语”并寻求纾解之道,是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一、话语情境:家庭文化场域的形成场域最早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迪厄提出,他认为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1场域具有“动态性”的特性2,因为关系是场域构成的基础,关系发生变化,场域也随之变化,当关系停止发生作用,场域也随之消亡。场域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竞争的空间”1,场域中的各种力量在其中进行博弈,以确立自身 18在场域中的权威。布迪厄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场域”,由于社会的高度分化,又衍生出诸多具有相对独立运行规则的“小场域”,如艺术场域、学术场域、文化场域等。文化场域是社会大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3经济资本是维系关系发生作用的所有有形资产的总称,比如资金、场地等。社会资本由社会声望、社会资源与社会规约组成,社会资本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文化资本则泛指任何与文化有关的或有形或无形的资产集合体。文化场域有别于以金钱为主导的经济场域,以符号、价值和规范为代表的各种思想文化交织而成,文化资本在其中发挥的影响力最大。根据布迪厄场域理论,形成一个基本的场域需要具备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充满斗争和冲突以及存在各种各样的客观关系三个要素。4家庭文化场域的形成即体现在这三方面。其一,家庭成为文化场域形成的阵地。家庭是儿童早期生存发展的重要场所,有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他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5,而家风的实质就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和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6可见,家庭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家庭文化场域。其二,亲子关系是家庭文化场域形成的核心。家庭是“父母子女形成的团体”7,父母与子女是构成家庭的基础,亲子关系成为构成家庭文化场域的核心。亲子关系与亲子互动紧密相连,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积极的亲子文化互动,进而生成积极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场域亦随着亲子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其三,家庭文化场域中存在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斗争与冲突。儿童与成人在精神成长上存在不同的特殊矛盾(成长机制),这个差异导致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存在根本区别8,这也导致在家庭中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经常出现冲突与对抗,由于成人与儿童所处位置和拥有的文化资本不同,成人文化处在家庭文化场域的强势位置,儿童文化遭受压迫,儿童在家庭文化场域中逐渐“失语”。二、失语表现:主体丧失、自主缺乏、内容异化、形式受限话语权,简单来讲就是自由说话的权利。儿童拥有话语权,儿童权利公约 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拥有话语权是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家庭领域通常被认为是儿童参与程度最高的领域,然而,儿童话语权在其中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尊重。9在家庭文化场域中也是如此,儿童文化受成人文化挤压,儿童在其中逐渐“失语”。首先表现为儿童话语主体地位的丧失。家庭文化场域中的话语一般来源于两种声音:家长和儿童。儿童是家庭文化场域的重要话语主体。但在实际生活中,儿童的话语主体地位饱受压迫,逐渐丧失。家规文化是儿童丧失话语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家规家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彰显出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每个家庭都会形成独特的家庭规章制度,或显性或隐性。从家训起源看,其目的是家族的延续;从家规家训设立主体看,是由家长商讨建立。可见,家规由家长所设,为的是家族的繁荣与延续,而年纪尚小、“尚未成熟”的儿童在其中只有“服从”一条路。此外,在家庭事务中儿童接收到的也多为命令性话语“你要”“你不能”,很少有家长采用商量性话语征求儿童的意见,即使是与儿童切实相关的事,也会变成家长的“一言堂”。19而当儿童对家长制定的规则有异议时,家长会指责儿童。长此以往,儿童沦为家庭话语的客体,丧失主体地位。其次表现为对儿童话语自主权的剥夺。家庭文化场域的生成,离不开亲子之间的对话与交往,这就要求双方均有自由说话的权利。事实上,往往由于主体间身份的差异而使得其中一种声音逐渐衰弱甚至消失。“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个小孩能知道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类话语在诸多家庭中司空见惯。显然,家长在家庭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话语权,决定着小孩话语的发起与终结,儿童言语的自主权遭受压制,乃至剥夺。这种单向的家庭话语结构不能包容儿童的奇思妙想,儿童诗性的精神文化在家庭文化场域中得不到充分展现。家长固然为“一家之长”,相比于儿童,家长拥有更大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但因此小看儿童所具有的文化资本,乃至遏制儿童在文化场域的发声,显然失之偏颇。再次表现为儿童话语内容的异化。儿童的话语具有本真、朴素的特点,这与游戏密不可分。游戏不仅是儿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的生存状态,儿童是游戏着的儿童。儿童受朴素、非功利化的游戏熏陶,其所思、所言也内化了游戏自由、充满想象力的特性。儿童话语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其经历的游戏,话语特点也沾染游戏精神。令人惋惜的是,在现代家庭中,儿童要么与冷冰冰的玩具玩耍,要么沉浸于充斥成人文化的网络媒介,儿童话语中的游戏精神逐渐缺失,话语内容也过早成人化。最后表现为儿童话语形式的受限。家庭空间是对生活在其中的儿童具有教育功能和支持作用的重要场域,是儿童生活体验的基础和精神建构的原点。10儿童在家庭空间中本应尽情释放其文化天性,丰富体验,创造精神世界,抒发精神情感。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其中绘画是早期儿童表达所思所想的主要话语形式。然而,由于家长是房屋的持有者,家庭空间在家长眼中是物质财产的体现,导致大部分家庭空间容不下儿童的“不当行为”儿童在墙上的灵性涂鸦创作会被视为对家庭空间的破坏。另外,儿童的话语通常还会搭配上身体动作,如儿童在游戏时发出的喃喃细语、象声词和无意义音节等,这是由儿童整体感知世界的身心特点决定的。而在家庭中,儿童常常被要求说话和动作分开,如“说话就说话,不要乱动”“专心玩玩具,不要嘀嘀咕咕”。家长未能认识到家庭空间不仅仅是居住场所,更是文化空间,需要营造友好氛围,允许儿童运用各种语言表达形式,充分释放内心精神文化世界。三、失语缘由:漠视与规训儿童在家庭文化场域中丧失话语权,其根源在于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关系的异化。总体而言,学界对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关系存在三种看法:冲突、共生和对立统一。11持冲突观点者认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存在本体上的差异,二者产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从生物学视角看,儿童终将长大成人,儿童文化亦将自然演变为成人文化,二者又是传承互补的关系。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二者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共生的一面。这三种观点各有侧重,并不存在绝对界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明显占据主流,儿童天性被成人文化所压抑,儿童文化遭受成人的漠视和规训,儿童在家庭中逐渐“失语”。20(一)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漠视儿童文化的不被理解,是儿童文化被成人漠视的主要原因。相比于成人文化,儿童文化有自己的逻辑、规则和特殊话语,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感知和反应、诗性逻辑以及游戏精神。12儿童文化的精神本质是充满想象和创造、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非功利精神,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着儿童文化的生成与发展。13成人文化的现实、隐蔽和分割与儿童文化的诗性、开放与整体差异甚远,这也成为成人理解儿童文化的一大障碍。就家庭文化场域而言,存在主文化和亚文化、家长文化和儿童文化之分。这两者的区别,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主文化是家长所代表的成人文化,它是更为强大和重要的,在家庭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亚文化是小孩所代表的儿童文化,是弱小和次要的,不享有话语权。该错觉的产生,致使成人文化或有意或无意地漠视儿童文化。儿童在家庭中的嬉戏被家长看作“胡闹”,儿童天真、诗性的言语被家长视为“黄口”“无忌童言”。儿童的空间被局限在几十平米的房子中,与冰冷的玩具乃至电视手机等为伍,儿童的游戏时间被各种兴趣班所填充。当儿童的语言、行为、时间和空间都被成人所漠视,儿童的同伴交往受限,天马行空的想象被束缚,创造力流失,儿童文化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儿童在家庭文化场域也随之“失语”,丧失其话语权。(二)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规训“规训”是福柯在 规训与惩罚 一书中提出来的概念,指将个体的行动加以纪律化和规则化的过程,规训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关系,通过这种机制来使人体变得更有用,也变得更加顺从,或因更加顺从而变得更有用”。14一般认为,学校是更加充满权力和规训化的场所,但家庭中的权力与控制也不容忽视。家长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在古代,家长甚至拥有对儿童的“生杀大权”。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逐渐被发现,被重视,但以家长为中心的局势仍占主流,家长掌握了家庭中的绝对权力。韦伯的合法性理论将权力分为合法性支配和不合法性支配。15在家庭文化场域中,以家长为主体的文化成为权威合法性支配的载体,家长制定的各种规范被视为合法性支配,儿童则在家长显性和隐性双重规训下逐渐“失语”。1.传统儿童观带来的显性规训。“父父子子”是中国漫长封建历史中产生的儿童观,是儒家孝道文化的体现。所谓“父父子子”,即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子女要有子女的样子,子女要无条件遵守父亲的要求。“一个 乖 字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16在这样的儿童观下,“听话”是儿童的主要义务,儿童从小被教育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惩罚是家长对儿童进行规训的惯用手法,儿童的言语和行为一旦与家长的要求相悖,轻则受斥责,重则棍棒加身。越来越多的儿童由此被磨灭个性,在成人面前扮演起听话的“乖孩子”,在家庭文化场域中沦为“服从者”。2.大众媒介下的隐性规训。现代社会,儿童不仅遭受惩罚、训练和制度等显性规训,更暴露在大众媒介之中,被成人符号所包围,陷入更为隐性的规训中。早在 童年的消逝 一书中,尼尔 波兹曼就揭露了这个事实:在电视等媒介影响下,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越来越难以分辨。17生活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沉迷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娱乐中,儿童被媒介所包围,脱离童年本该有的生活,与成人接收着同样的信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对短视频的模仿等行为,甚至使儿童成为成人文化的代言 21人,儿童文化发生异化。大众媒介的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