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融合
视域
创新
创业
教育
体系
建构
研究
王培森
“三创”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第 32 卷 第 3 期2023 年 6 月Vol.32 No.3Jun.2023王培森(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福州 350012)摘 要: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时代下,促进创新、创意和创业的“三创”融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科学、哲学和价值三个维度梳理了“三创”素养及其实践层面的技术创新、艺术创意和营商创业的逻辑框架。基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缺陷,从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和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为创新驱动时代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创新创业;“三创”融合;体系建构基金项目:福建商学院2021年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1SYSZ15)收稿日期:2022-12-02 文章编号:1674-7852(2023)03-0028-04作者简介:王培森,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reativity,Innovation,Entrepreneur shipWANG Peisen(Schoo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Fuzhou 350012)Abstract:In the new economic era driven by innovation,promoting the thre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for talent training.The article combs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C,literacy and its pract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rtistic creativity and business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cience,philosophy and value.Based on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the curr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from education philosophy,curriculum reform and education objectives three aspects,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talents in the innovation driven era.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e integration of Creativit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construction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 ship1 “三创”融合的概念界定1.1 “三创”的定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持续高速增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加速到来,要素资源约束加剧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必然要向创新驱动经济模式转型。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也需要适时转型以应对社会的人才需求,而转型的关键就在于推动“三创融合”,以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建立“专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通过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进而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1 “三创”融合的概念界定1.1 “三创”的定义“三创”即创新、创意和创业,是以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优秀人才所必备的核心素养。而在教育层面,这三种核心素养又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维度:创新属于科学维度,要求学生利用在实践中1.2 “三创”的内涵2.1 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2.2 课程资源结构单一2.3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缺陷获取的经验和知识,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能够为科技创新、实践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创新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增强其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求真实践能力;创意属于哲学维度,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获取对现象的认知,并通过哲学思辨将认知提炼成智慧和思想,从而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哲学参考。因此,哲学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素质为主要目标,增强其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思辨能力;创业属于价值维度,要求学生能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价值创造来实现对美好1生活的愿景,进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创业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营商创业素质为主要目标,增强其实现创新和创意的能力。1.2 “三创”的内涵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素养上位对接的科学维度,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创意上位对接的哲学维度,能探索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创业上位对接的价值维度,能满足人们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分别下位对接的技术创新、艺术创意和营商创业素质,则是学生能否有效实现三2重维度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唯物史观认为科学和哲学维度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价值维度则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因此,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意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而营商创业素质则是需要针对市场经济环境而动态调整的附加素质。虽然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构成了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但由于学生在个人能力、知识水平、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很难做到“三创”素养的共同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有侧重性地选择主导型或3融合型培养模型。其中,主导型是指以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中的一种作为主导,带动另外两种素养4的提升,而融合型则是将某两种素养融合,带动另一种素养的提升。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缺陷2.1 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但基本都停留在通识教育层面,且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在课程门类、课时数量、专创融合、改革试点等关键问题上模糊不清。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衔接,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服务专业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培养学生真正所需的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此外,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专创融合的建设,但对于专创融合的认知相对模糊,不了解应如何融合,也难以选择最佳的试点课程,导致高校的专创融合建设大多是创新创业课程配合专业课程,而非双方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导致在专创融合中起到支撑作用的始终是专业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落地实施专创融合,暴露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缺陷。2.2 课程资源结构单一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线下课程资源为主,大部分学校都以购买教材为主,缺乏建设创新创业课程资源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少数学校有能力独立编写教材。购买教材的缺点在于教材内容倾向于通识教育,缺乏与专业课程,尤其是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的衔接,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三创”素养。而在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虽然高校普遍支持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部分学校缺乏课程资源建设的专项经费,且专项经费中政府财政拨款占比较少,大多需要依靠学校自筹,难以有效开展创新创业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工作。2.3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部分高校仍然以专业课为重心,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上,存在着建设目标和管理制度模糊的问题,拥有完整创新创业师资管理制度且能有效落实的高校占比较少,大多都停留在制定计划甚至是没有计划的阶段。而在导师库建设层面,教师群体对加入导师库的意愿并不突出,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大部分高校的导师库建设并不完善,另一方面则在于高校行政主管部门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难以调动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热情。此外,高校还存在着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的问题。创新创业教师大多由其他专业教师兼职,且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占比较少,大多只能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加上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缺乏国家级的教育和评审专家的系统培训指导,创新创业教师在“三创”素创新、实践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创新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增强其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求真实践能力;创意属于哲学维度,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获取对现象的认知,并通过哲学思辨将认知提炼成智慧和思想,从而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哲学参考。因此,哲学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素质为主要目标,增强其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思辨能力;创业属于价值维度,要求学生能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价值创造来实现对美好1生活的愿景,进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创业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营商创业素质为主要目标,增强其实现创新和创意的能力。1.2 “三创”的内涵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素养上位对接的科学维度,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创意上位对接的哲学维度,能探索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创业上位对接的价值维度,能满足人们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分别下位对接的技术创新、艺术创意和营商创业素质,则是学生能否有效实现三2重维度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唯物史观认为科学和哲学维度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价值维度则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因此,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意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而营商创业素质则是需要针对市场经济环境而动态调整的附加素质。虽然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构成了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但由于学生在个人能力、知识水平、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很难做到“三创”素养的共同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有侧重性地选择主导型或3融合型培养模型。其中,主导型是指以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中的一种作为主导,带动另外两种素养4的提升,而融合型则是将某两种素养融合,带动另一种素养的提升。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缺陷2.1 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但基本都停留在通识教育层面,且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在课程门类、课时数量、专创融合、改革试点等关键问题上模糊不清。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衔接,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服务专业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培养学生真正所需的创新、创意和创业素养。此外,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专创融合的建设,但对于专创融合的认知相对模糊,不了解应如何融合,也难以选择最佳的试点课程,导致高校的专创融合建设大多是创新创业课程配合专业课程,而非双方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导致在专创融合中起到支撑作用的始终是专业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落地实施专创融合,暴露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缺陷。2.2 课程资源结构单一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