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谈”的混用及其成因略论_孟书冰.pdf
下载文档

ID:2571929

大小:1.56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混用 及其 成因 略论 孟书冰
收稿日期:2022-07-29作者简介:孟书冰(1998),女,河南焦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词汇。第 21 卷第 4 期2023 年 8 月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Vol.21No.4 Aug.2023DOI:10.13963/ki.hhuxb.2023.04.010“谭”“谈”的混用及其成因略论孟书冰(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摘要:“谭”“谈”二字混用,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至明清屡见不鲜。两字之所以混用,原因之一是具有共同的义符“言”;原因之二是读音相同,这与大多数混用字的成因一致。不同的是,唐时为了避武宗李炎的讳,时人行文以“谭”代“谈”,后人沿用这种习惯,且自以为使用“谭”字典雅可观。今日也存在“谭”“谈”混用的情况,从汉字的通用性原则和社会属性考虑,如无必要,在表达“谈论,交谈”义时,应当使用“谈”字,不宜两字混用。关键词:“谭”;“谈”;音近相通;规范使用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23)04-0048-04“谈”的“谈论,话语”义,用在书名中时,从古到今常常写作“谭”,这个用法最早见于汉代何随的谭言。此后历朝历代均有以“谭”做书名的作品,如唐代有轶事小说集谭宾录,明代有语录集菜根谭、诗话类著作诗谭,清代有小说集夜谭随录,现当代作品中有葛剑雄的天地史谭、胡安忍的幕外戏谭、李彬的水木书谭、周良顺的温州方言杂谭等,此外,还形成了“市井闲谭”如成都市井闲谭攀枝花市井闲谭 自贡市井闲谭等系列“闲谭”类著述。在翻译作品中,也使用了“谭”字。如天方夜谭,也译为一千零一夜,古称阿拉伯国家为天方国,故名。该书内容广泛,想象丰富,在国内广受欢迎,书名“天方夜谭”后来发展为成语,用以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或说法。查检汉语大词典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等语文辞书,并未明确指出“谭”“谈”二字用法上的分别。“谈”和“谭”这两字是什么关系,为何书名中多用“谭”,是否造字之初就有了相通的义项?又是在何时产生了混用的情况?使用时应该如何分辨?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一、“谭”与“谈”的形体及意义发展“谭”“谈”两字先秦文献已有用例,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不敢戏谈。”(“谈”义为“谈论,话语”)管子匡君小匡:“可为动者为之动,伐谭莱而不有也。”(“谭”表国名)说文解字:“谈,语也,从言炎声。”1出土文献楚系简帛记载为,是为言形炎声的形声字,本义应为动词“谈论”义,后引申出名词的用法“言论,话语”,如荀子 儒效:“慎墨不得进其谈。”2说文解字中未收“谭”,陈诗庭读说文证疑:“说文每引谭长说,而言部无谭字。案:谈即谭字。古覃、炎字每相通。”“谭”在上古属侵韵定声,“谈”在上古属于谈韵定声,两字同声,而韵部侵、炎旁转,古书多有用例。诗经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中“俨”(炎韵)“枕”(侵韵)相押。“谭”假借“谈”表“谈论,交谈”义,较早见于庄子则阳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3132郭象注“谭,音谈,本亦作谈。”而在其他篇目中仍有用“谈”表此义项的用例,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381郭象注:“不谈,本亦作不言。”可见,谈谭混用,上古已见。二、“谭”“谈”混用的历时分布“谭”“谈”在表达“谈论,交谈”义时,先秦文献中已见混用的例子。接下来将分中古、近代和清中后期三个时期,采用共时调查和历时考察的方法梳理历代文献中二字的使用频率及特点,进一步探讨两字的关系。主要查检“谭”字借用“谈论、交谈”义的用例。(一)中古时期两汉时期,“谭”表“谈论,交谈”义,在扬子云集卷五有一处文献用例:“士有不谭王道者,则樵夫笑之。”4魏晋时期“谭”表“谈论,交谈”义的用例较之前相比增多,三国志及其注中,“谭”“谈”两字混用的现象较多。例如:(1)此老生之常谭?5759。(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二十九)(2)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5918。(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除此之外,还散见于其它文献中:49孟书冰:“谭”“谈”的混用及其成因略论(4)袭章服则转筋,谭?礼典则齿龋6409。(嵇中散集难自然好学论)(5)兄弟并兴,州里以为美谭?7。(华阳国志卷第十一)(6)狼歌荐功,鸟谭陈德8。(鲍照河清颂)(7)千霞焕明,真言玄浪,高谭玉清。(有版本写做“谈”)98(真诰卷一)(8)善能谭论,后与何晏对也9193。(真诰卷十五)隋朝统治时间短,留下的文献典籍也少,在查检之后,仅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和法华玄义中找到两字混用的情况,举例如下:(1)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况谭?释典而不从师10。(天台智者大师别传)(2)寄言谭?于象外。而其体绝精粗1132。(法华玄义卷一下)(3)教谭?理不融。是故为粗1169。(法华玄义卷二下)(4)令他得益,不谭?佛意意趣何之11359。(法华玄义卷十上)到了唐代,“谭”表“谈论”义的使用情况增多,尤其是晚唐的作品。除此之外,官修书和个人著作中的用字也有较大差异,官修书中基本上都用“谈”来表示“谈论,交谈”义,而个人著作中,“谭”表此意的用例较多。这一时期主要选了类书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官修史书晋书 梁书 陈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笔记资暇集 因话录 大唐新语,别集白氏长庆集 昌黎先生文集 桂苑笔耕集。举例如下:(5)谭?道义谓之俗生,论政刑以为鄙极12736。(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文苑)(6)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12739。(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文苑)(7)博涉经史,善属文,美谭?笑13。(北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儒林上)(8)魏太祖与人谭?论戏弄尽无隐讳1458。(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七)(9)优孟为孙叔敖衣冠,折掌谭?论1443。(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七)(10)与宾僚饮宴谭?笑,曲尽布衣之欢,不记过失1578。(因话录卷二)(11)有文淑僧者,公为聚众谭?说1594。(因话录卷四)(12)天下以为谭?笑之最矣16。(大唐新语)(13)斯皆今古之美谭?,实乃帝王之盛事17。(桂苑笔耕集)除上述作品外,东汉道教文献太平经,至元代毁藏之后而遭亡缺,现存的六十七卷本太平经中,前十部为唐代的钞本,后五十七卷为汉代的残本,通过两个版本中“谭”“谈”二字的使用情况,唐代钞本中表“谈话,谈论”义时使用“谭”字,而在汉代残本中使用“谈”字。这说明在两汉时期,还是以“谈”字为主。在唐代则多用“谭”字。对比如下:表1 太平经不同版本“谭”“谈”用字比较太平经(明正统道藏本)太平经钞(涵芬楼本)“吾乃为天地谈?,为上德君制作,可以除天地开辟以来承负之厄。”(卷四十一)(1)吾为天地谭,为上德君制作,可以除天地开辟已来承负之厄。(丙部卷三)“凡书为天谈?,十十相应者是也”(卷七十)(2)凡事为天谭,十十相应者是也。(戊部卷五)“夫大灾异变怪者是天地之大谈?也,中灾异变怪者,是天地之中谈?也,小灾异变怪者,是天地之小谈?也。”(卷八十六)(3)夫大灾异变怪者,是天地大谭也,中灾异变者,是天地中谭也,小灾异变者,天地小谭也。(己部卷六)“见其有灾变善恶是天地之谈?语,欲有此言也。”(卷八十六)(4)见灾变善恶,是天地之谭语,欲有所言也。(同上)入唐后,设馆官修史书,唐代共有八部官修正史晋书 梁书 陈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南史 北史,习称“唐八史”。三部类书中,艺文类聚 初学记都是官修书,可能由于官方权威性,这十部书中在表达“谈论,交谈”义时选用“谈”字,几乎不用“谭”字。白氏六帖事类集虽然是白居易早年为准备科举考试所做的笔记整理,但几经传抄,流传的版本已经无法反映出当时的原貌,故与白氏长庆集中二字的用字比例有较大的差别。笔记类的书内容庞杂,编写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较真实的反映出当时民间的语言面貌,大唐新语和因话录中“谭”的使用频率超过了“谈”,因话录中记录了唐武宗时期为避皇帝李炎的讳,“谈字已改为谭(因话录卷五)”。可能是由于这一避讳用法的沿用,在晚唐作品中桂苑笔耕集以及太平经唐代钞本中,“谭”字的用例较多。唐代“谭”“谈”两字的使用情况详见表 2:表2 唐代“谭”“谈”两字的使用情况书名谭谈晋书5153梁书045陈书119北齐书022周书023隋书041南史0107北史3111艺文类聚0128初学记032白氏六帖事类集2732白氏长庆集041资暇集11昌黎先生集025大唐新语72因话录85桂苑笔耕集161150红河学院学报2023.4/语言学与历史学研究(二)近代、清中后期宋代主要选取了官修书、笔记等共 9 部,北宋主要考察了北宋初年李昉等人奉敕编修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一部地理志史巨著太平寰宇记,两部书在语言、地理、史料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除此之外还有黄庭坚的山谷集。南宋主要有语录汇编五灯会元和朱子语类,笔记有东京梦华录 容斋随笔,诗文集剑南诗稿。元代则选取了元杂剧西厢记和词集天籁集进行考察,现举“谭”表“谈论,交谈”义的例子:(1)时善谭?玄虚之旨,或留连论道,动移晷刻18210。(太平广记卷三十三神仙三十三)(2)夜升高坐,词辨锋起,谭?者皆屈18238。(太平广记卷三十八神仙三十八)(3)纵酒飞章,摇珮高谭?,极欢而罢181358。(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二贡举五)(4)能容著帽挥谭拂,可见高人礼数宽19。(山谷别集卷一)(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20。(五灯会元卷二)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统一了用字,“谈论,交谈”义皆用“谈”,这可能与广韵的成书有关。广韵:“谭,大也,又姓,汉有河南尹谭闳。”并无与“谈”义有关的解释,其作为官修韵书,成为当时文人写作时必须遵循的音韵典范。太平广记收集了自秦汉至宋初的野史小说,体量巨大,在编印过程中难免有纰漏。五灯会元出现了大量混用的现象,追溯本书的底本“五灯”并非出自一人一时,后由南宋杭州灵隐寺僧人普济重新梳理编纂,故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遗留问题。僧人著书的主要用于传播佛教,缺乏用字上的考究,出自同时期的儒学语录朱子语类并未出现二字混用的现象。元代的两部作品中为未出现“谭”字表“谈论,交谈”义的现象,说明元代已经鲜少有混用的情况了。宋元时期两字的使用情况详见表 3。表3 宋元时期“谭”“谭”二字的使用情况书名谭谈太平广记5202太平寰宇记09山谷集2142五灯会元3299朱子语类090东京梦华录02容斋随笔048剑南诗稿0149西厢记01天籁集05明清时期主要选取了官修书大明会典,小说金瓶梅 红楼梦 儒林外史 警世通言 拍案惊奇 古今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话本清平山堂话本,笔记庸闲斋笔记 在园杂志 分甘余话 茶余客话。举例如下:(1)一般有人拜门生,称老师,谭?天说地,谁敢出个题目将带纱帽的再考他一考21。(警世通言卷十八)(2)闻得枢密院东有个算命的,开个铺面,谭?人祸福,无不奇中22。(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3)我在此耽阁了半晌,虑恐邻舍们谭?论23。(古今小说卷三)明清作品中“谭”表“谈论,交谈”义的现象已经非常少了,仅散见于明代的几本拟话本小说以及清代庸闲斋笔记,其余小说、笔记中已经不见用“谭”字表此义的用法。明清时期两字的使用情况详见表 4。表4 明清时期“谭”“谈”二字的使用情况朝代书名谭谈明大明会典08金瓶梅020警世通言128拍案惊奇277古今小说435清平山堂话本011清红楼梦094儒林外史0123阅微草堂笔记095庸闲斋笔记429在园杂志019分甘余话08茶余客话085综合来看,“谭”“谈”混用的现象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虽然“谈”字依然占据上风,但直到今天仍有少量换用“谭”字的情况。其原因可归纳为四点:第一,“谈”字的本义就为“谈论,交谈”义,历史地位牢固,但两字在表达这一义项时用法完全一样,故而版本和编抄者的习惯也会造成两者混用;第二,“谭”的形旁“言”表“说话”义,且读音与“谈”渐趋一致,很容易让人与“谈论,交谈”义联系起来。到了现代,“谭”“谈”二字的读音已经一样,受文言词语的影响,在书名和文章中会散见“谭”表“谈论,言论”义的情况;第三,晚唐时为了避李炎皇帝的讳,暂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