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_吕绍勋.pdf
下载文档

ID:2571813

大小:244.21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期 1897 1914 青岛 居住 空间 研究 吕绍勋
第44卷 第2期 城 市 学 刊 Vol.44 No.2 2023年3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Mar.2023 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吕绍勋(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德占之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商业和航运空间逐渐衍生的格局,德占之后,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从殖民当局最初的城市规划开始,青岛便被分为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念贯穿如一,奠定了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辛亥革命后,随着大批逊清贵族的到来,这种二分法才被逐渐打破。城市的空间格局,其实是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背后,是种族、文化、阶层等的二元对立。在这种二元对立中,人们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形成身份认同。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迁,人们也不断调整着身份认同。关键词:德占时期;青岛;居住空间分异;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K 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6-059X.2023.02.011 文章编号:2096-059X(2023)02008206 德国占领时期的青岛(18971914),就像一个完整的切片,它的生长虽已终结,但这个切片自成一体,肌理丰富,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蕴藏着无数有待发掘的、错综复杂的问题。仅就当时城市建设中欧人区和华人区的二元划分以及独特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来说,就有许多问题需要阐明。梳理这一现象的前因后果,并勾勒出背后的学理框架,仅是德占青岛研究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具有独特的价值启示。一、德占之前青岛的空间格局及其特色 德占之前,现青岛所在区域通常被称为“胶州湾”或者“胶澳”。1891 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标志该地正式建置。第二年,登州总兵章高元带领四个营的军队,正式移驻胶澳,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并衍生出商业、运输等多元空间的整体格局。军事空间主要由总兵府衙门、四座兵营、训练场、炮台、中国海关、电报站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服务设施构成。自然村落主要包括上青岛村、下青岛村、会前村、小泥洼村、大鲍岛村、小鲍岛村、杨家村、湛山村等,这些村落以农耕和渔业为主。在下青岛村南,坐落着一座庙宇,即天后宫。天后宫最初建于明代,供奉的是渔民出海时祭祀的女神妈祖以及财神、龙王等,是连接诸多自然村落的文化和信仰中心。根据胡存约(18591916)海云堂随记的记载,“年除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上商家循例至天后庙上香。叩拜财神、天后、观音、吕祖诸神佛,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四乡村镇民妇人等来者亦多。”1 军事驻防和自然村落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便衍生出了更多的新型空间,主要包括商业和运输。“自然村落由于军营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生长扩建,生产方式从单一的农耕、渔业,逐渐增加商业的成分。此后栈桥铁码头的建成,又增加了运输的行业。在军营周边也生长出新的村落,成为服务于兵营的附属物。”2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在 1897 年德人占领之前,青岛已经是一个商业比较繁荣、物资流通相对便利的小城镇了。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三月十四日,胡存约等人对当时青岛的商铺数目,曾有过简单的统计:“商董首事集议本口禀县商铺数目计六十五家,航载写船多由广洋、杂货木材诸店号兼业。”125 可见德国占领之前,青岛地区“已不再是荒僻的渔村,而是有街衢、有庙宇、有海关、有邮局,有众多商铺和繁华集市的市镇,其规模与重要性并不亚于一般的小县城”3一种以军事空间收稿日期:2022-09-13 作者简介:吕绍勋(1981),男,山东菏泽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宗教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史、大众文化研究 吕绍勋: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第 44 卷 83 为主、自然村落空间为辅并日渐衍生出更多的商业空间和航运空间的大格局正在形成(见图 1)。但是,随着德国的占领,这种空间格局便被迅速抹平了,一种全新的空间格局迅速出现。图 1 1897 年德国占领之时的青岛 二、德占青岛居住空间的格局及其演变 据德国胶澳总督府编写的 胶澳发展备忘录(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施政和发展报告)记载,在1898 年,德国占领之初,“德国租借地面积约 540平方公里,拥有中国居民约 68 万人。”4随着德人统治措施的实施,这里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一段大刀阔斧的、全新的城市空间开拓进程启动了。新的空间格局的勾画,极具理想主义色彩,使得德占青岛从建设之初,便蒙上了一层浪漫气息。但随着世事变迁,尤其是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权力和利益交错,原本理想化的空中花园藩篱,后来终被拆除。(一)德占青岛居住空间的最初规划 青岛的居住空间,起步于德人对这座城市的规划。规划分为若干阶段,伴随着当局人员的变动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方案也几经更迭。最初两个并行的方案,一个来自柏林帝国海军部,该方案是根据乔治 佛朗裘斯(Georg Franzius)1897年在胶州湾的测量报告制订的,并于 1898 年 12月公布,但因为其闭门造车的气质,最终未能实施。另一个则来自青岛当地的工作人员,他们丈量了土地,编制了未来的城市方案,最终得以实施。这份方案“是出自参与规划过程的多人合作,诸如建设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乔治格罗姆施(Georg Gromsch),许多测量工程师、单维廉和最初几年频繁更换的总督。”5 在这个最终得以实施的规划中,规划者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因素,认为新建住宅区在冬天的时候,应该能够防御刺骨的北风,而夏天的时候,则能让南来的凉爽海风吹入。“因此,青岛的规划者决心在靠近前海外锚地的土地上兴建未来城市。这里面向南方对大海敞开,并得到若干北部山丘的保护。”597在此建设城市,同时还具有一层审美上的考虑:当地的高山和丘陵等天然美景,被有意识地纳入了未来城市的景观中,住在南坡上的人们,抬头便可以眺望蔚蓝的大海和金黄的沙滩。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者通过考察当时其他的殖民地(特别是香港和上海),获得了一项十分重要的经验,那就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和扩张,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居民将会大幅度增加。一方面为了防止欧洲人被排挤,另一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防止在香港出现的鼠疫或在上海出现的伤寒病也在青岛出现,规划者便诞生了“分区建设”的理念:“规划将未来的城区分为两部分:一是欧洲人部分,中国人虽可购买土地和进行建设,却不得在那里居住,只有在那里生活的为外国人工作的中国职员除外;其余的城区可任中国人和非中国人均等居住。”599这种通过分区居住来限制中国人的状况,到 1911年后,随着辛亥革命和清政府的倒台,大批逊清贵族迁入青岛并混居在欧人区内,才明显改观。(二)德占青岛的分区建设与居住空间分异理念 1898 年 9 月 2 日,德国殖民当局首次公示了青岛的建设规划(见图 2)。这份规划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奠定了其发展的基本格局,长久地塑造着城市性格和市民心理。随后,1898 年 9 月 22 日,作为对该规划的补充和书面说明,德国殖民当局又发布公告,规定了各城区的性质和功能。在这份说明里,除了明确仓库、货栈、工厂、企业等用地外,主要的一个规划理念,就是对“欧人区”和“华人区”进行更加清晰地区分和明确:城市南部沿海一带属于欧人区,包括欧人商厦、宾馆、店铺、别墅式住宅等;城市北部区域,主要指原中国村庄大鲍岛一带,则是华人区。欧人区和华人区离得并不算远,二者分别位于同一个山头的南坡和北坡。距离不远主要是出 城 市 学 刊 2023年第2期 84 图 2 1898 年德国殖民当局的青岛建设规划 于经济上的考虑:欧洲人与中国商人的贸易关系,绝不可因为居住区的分隔而受阻。但二者的区分和隔离依然是触目惊心的。规划者给出的理由是为了欧洲人的卫生和健康考虑:“青岛起伏的地形可将各个城区置于山头分水岭的不同山坡上。欧人区建于南坡上,华人商城区大鲍岛则建于北坡。分水岭确保了不会有地面水因其肮脏,被海军医生视为特别有害从中国人居住区流入欧人区。”5102这种所谓出于健康的考虑,背后是更加刺目的种族偏见、文化蔑视以及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异。与分区居住相配套的是街区的布局、街道的功能、建筑的密度和外观等的区别对待。例如在 1898 年 10 月 11 日生效的建筑条例,即临时性建设监督法规中,第一章“总则”便强调“对青岛形象至关重要的,乃是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即房屋正面和建筑体形状应与所在城区特性 相匹配的原则。”5102欧人区与华人区建筑密度是不同的,在欧人区,别墅的建筑密度是 3040%,商厦、宾馆和银行的建筑密度是 68%;而华人区的建筑密度则是 75%。也就是说,华人区要比欧人区拥挤得多。所以在青岛最初的建设规划和建筑条例里,欧人区与华人区的居住空间分异理念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这种分异理念塑造了城市日后的整体风貌。与其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不同,德占青岛的居住空间分异,从一开始便作为一种总体理念,从上而下得到强制执行。(三)德占青岛华人居住空间的扩张与变化 德占青岛的第一份城市规划及其实施,基本确定了城市空间的格局。在随后的岁月里,曾出现过多次的补充和调整,最主要的是华人区的变动和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华人社会对欧人社会的融入和冲击,导致了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复杂化。随着建设进程的推进,除了大鲍岛外,德国殖民当局根据当时的实际聚集情况,又规划、建设了台东镇和台西镇两个华人区。不同的是,大鲍岛的定位是华人商城区,而台东镇和台西镇,则是华人劳工居住区。最初的华人区主要是指大鲍岛一带,其功能定位是华人商城区。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尤其是房屋建设和街道给排水工程的开工,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青岛建筑工地每天 0.40.5金马克的工资,是其他普通劳工工资的 48 倍,吸引着大量流动劳工的到来。“一部分中国劳工住在周围的中国村庄中,中国的企业主作为德国建筑公司的分包商为劳工搭建了临时住所。”5109这些简易的窝棚,居住条件极差,卫生状况堪忧。经过观望和等待,在第一个建设规划公布后整整一年,也就是 1899 年秋,德国殖民当局才考虑为中国劳工建设首个住宅区。当然,劳工住宅区依然要与欧人区分离开来,甚至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离得要比大鲍岛还要远一些。“新建的劳工居住区台东镇位于东北方,距欧人区中心直线距离 3.5 km,并通过俾斯麦山和毛奇山的山岭(位于台东镇和欧人区之间)加强了隔离。”5109到了 1902 年的时候,台东镇已经有了非常密集的房屋,80 个街坊中,只有 9 处还没有建筑房屋。19051906 年,台东镇附近最后的中国村庄扫帚滩和杨家村也被拆除了。但是台东镇距离青岛城区中心的建筑工地较远,许多劳工从台东镇进城,步行要超过半个小时,所以许多劳工开始在华人商城区大鲍岛租住。“为了防止大鲍岛人口过于拥挤,同时缩短劳工到工地的路程,德国行政当局建立了第二个劳工居住区。”5109第二个劳工居住区于 1901 年夏开始建设,位于青岛西边岬角上,靠近小泥洼村,叫做台西镇。台西镇的建设,为更多劳工的移居提供了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华人居住区的范围。在德占青岛的城市建设中,殖民当局对青岛的地理和社会特点,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建设,也是分若干步骤逐步进行的。但总体上分区建设的理念,即欧人和华人居住空间的分异,是始终不变的一个中心点。从起初,欧人区便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论是最初的华人区大鲍岛,还是后来的台东镇和台 吕绍勋: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第 44 卷 85 西镇,都像卫星一样,在空间上与欧人区相隔离。而连接这些卫星城区和中心城区的,则是一条条的街道。(四)德占青岛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松动 理念和现实并不总是完全对应的,现实总是按照自己的法则运行。1899 年,大鲍岛已有许多建筑,由于欧人区缺乏住房,所以最初在大鲍岛华人区,也住有许多欧人,如铁路工程师刘易斯魏勒(Lewis Weiler)夫妇,自 1899 年 1 月就住在大鲍岛,直到 1900 年 10 月才有机会迁回欧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