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质量
发展
新阶段
产业
选择
马晓静
2023.07宁波经济NINGBO ECONOMY发展2023.07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兴,国家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纽带,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广大县域地区,是新时代顺应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区域,亦是新形势下更多释放国内消费潜力的主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针对县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改善县域的消费环境,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还涉及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县域的精准落地,核心是要推动 纲要 的落地,同时要挖掘好县域自身的要素禀赋,创新性发展,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本地特色,其中产业发展是核心要义。因此,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县域产业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掘县域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我国县域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发展方式各异、所处区位差异等特征。县域选择产业时,必须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域产业发展方向。(一)立足主体功能区定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引,衡量发展水平差距不能只看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更应该立足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综合衡量发展质量。依据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我国主体功能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可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域和专业功能县域;农产品主产区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城市化地区。重点要解决的是产业安全、发展动力、发展活力的问题,打造的是科技创新和先进产业发展的生态,核心要落实的是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对于大城市周边县域,要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强化快速交通连接,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对于专业功能县域,则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区。重点解决的是粮食安全、工业品原材料的问题,打造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生态,核心落实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发展的产业是农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县域产业选择马晓静罗培【摘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县域的精准落地,同时要挖掘好县域自身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性发展,差异化发展。产业发展是核心要义,要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掘县域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比较优势特色产业产业链362023.07宁波经济NINGBO ECONOMY2023.07发展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解决的是生态安全、提供碳汇能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问题和两山转化的问题,打造的是绿色导向的产业生态,核心落实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山理论,主要发展适宜产业和清洁能源,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二)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一是充分考虑县域所属的国家重大战略属性。县域要根据其国家重大战略属性,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找准自身定位,进行本地产业规划和布局。二是遵从国家、省、所在地级市三级规划的整体部署和导向。县域应根据国家、省、设区市三级“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其中规划部署的重点发展产业与县域产业发展基础和要素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研判这些重点产业在本地是否具备发展条件。三是要重视双碳问题与产业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对于城市化地区,要重视制造业产业链的绿色化转型要求,重视对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的甄别和遏制,重视对生产工艺标准质量的提升。对于农产品主产区,要重视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污染和排放治理,重视生产工艺的改造提升。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重视提高碳汇能力、提升生态调节服务功能,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县域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县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特色属性等方面。通过广泛充分地收集、整理相关公开数据、本地数据、专业数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对这些要件进行精准探查、分析和评估,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发掘县域比较优势。(一)资源禀赋县域的资源禀赋可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交通优势度、人口集聚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该地的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依据工艺水平、人员素质、技能等条件,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大气、水、土壤等某一环境要素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交通优势度由公路网密度、交通干线的用有信或空间影响和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等组成,用于评估一个地区的交通通达水平。人口集聚度由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强度两个要素组成,反映一个地区现有人口集聚状态。(二)产业基础县域的产业基础可从科技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企业要素、产业链要素等方面进行评估。科技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反映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投入,专利成果,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产业收入占比,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情况等。资本要素。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资本要素则是金融机构发挥作用、金融市场活力成长的重要养分,包括但不限于本地银行储蓄情况,本地中小企业上市情况,当地政府债券发布情况,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情况,当地金融配置情况,当地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引进投资和对外投资情况等。人才要素。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本质和关键所在。人才要素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基本人才情况,劳动力就业情况,教育与人才培养情况,引进院士、领军人才、外国专家、新增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专项人才等高端人才情况,乡贤等特殊人才情况,以及当地的企业家精神等。企业要素。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的基石。企业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县域企业概况和发展情况,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情况,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瞪羚、独角兽等企业情况,上市公司情况等。产业链要素。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根据产业关联关系建立相应产业链条,评估本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本地产业链的比较优势,从而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及可以培育的优势产业。(三)发展环境县域的发展环境可从政策、营商环境、开发区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同。梳理国家、省、市、县各种政策、措施,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建立政策图谱,有利于找准发展方向,找到关键环节,及时有效地获得政策、资金、项目等多种要素支持,为本地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量,推动本地产业规划和布局尽快落实实施。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372023.07宁波经济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县域营商环境应紧盯是否为市场主体解决了问题,是否促进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的建设,可参照 中国营商环境 报告2020中涉及到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开发区。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可针对开发区功能定位是否明确,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提供高效的服务,配套设施是否完整,企业所需资源获取渠道是否便捷,发展方向是否明确,优质开发区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要素是否聚集,主导产业是否明确,延伸链条是否完整等方面进行评估。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竞争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在特色化、差异化上下功夫,做大做强优势县域特色产业。县域应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根据对县域比较优势的分析,选择确定1至2个优势主导产业,坚持引育结合,坚持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一)依据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对县域比较优势的评估和发掘,针对县域产业链发展状况,确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方向。强链即对于已经具备比较优势、且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的,深化上下游等合作,打造形成产业聚合优势,把产业链做大做强。延链即对于比照其他地区在产业链较短、深度不够的,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延伸、转型、升级。补链即对于存在缺项、短板造成运转困难的,精准施策,着力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助力产业快速恢复正常运转。建链即对于本地目前尚未发展,但具备关键人才、关键技术等要素条件的,可统筹要素资源,新建相关产业链。(二)建立并不断完善产业链链长制发挥“链长”引导、支持、服务作用。建立和完善产业链链长制,梳理重点产业链,找准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制定配套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链发展壮大。发挥“链主”领航作用。鼓励“链主”企业在关键领域率先建立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引领地方关联企业发展。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引进培育领航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节点着重补齐补强,同时聚焦优势产业领域,持续精耕细作,以更多独门绝技带动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分行业引进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强、品牌响的“领航型”企业,如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三)从产业互联网视角打造产业链集群集群式发展,不仅可以使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要素实现有机整合,避免行业内的供需错配,使供给更加精准有效,还能通过产业链条上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良性竞争,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促进优胜劣汰,延长产业的寿命周期,实现产业能级的快速跃升。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应从产业互联网视角,综合运用新一代技术手段,深入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等内外各个环节,力图将每家企业都变成信息驱动型企业,并进行互联,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改变产业价值链,提升每个参与者的价值。建设县域特色农业互联网,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和农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农业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建设县域特色工业互联网,打造以数字化产品为核心、“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新生态。建设县域特色服务业互联网,构建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成果中试、科技金融、企业孵化与一体的产业转型支撑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四)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推进特色产业引育招商引资是解决县域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有效路径,要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精准招商、科学招商、协同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