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浙江
电影
产业
开放式
发展
0332023年第7期近年来,浙江全力打造中国影视产业副中心,年均电影产量和票房收入均位居全国前列。即使在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低迷时期,浙产电影也是表现亮眼,提振了产业发展信心。如 2021年的完片数量达到 119部,全国占比 16.08%,其中有 6部影片票房过亿元,占全国 58部票房过亿元电影的 10%。(1)在 2022年,浙产电影 独行月球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分别以 31.03亿元、26.27亿元的票房包揽当年全国电影票房排名的第二、三名,占全国全年总票房的 20.7%。(2)除了出众的市场表现,浙产电影的制作水准与艺术品质也是有目共睹。截止到2022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送你一朵小红花 峰爆等 9部类型多样的浙产电影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3)然而,从电影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来看,浙江的先发优势并不明显,为何能在全国的产业版图中异军崛起?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经验来看,以开放的姿态在“零资源”的土地上“无中生有”是实践检验的典型模式,也是解锁浙江电影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密码。鉴于此,本文在简要回顾早期从“浙派”到“浙产”:浙江电影产业的开放式发展*文 张雷/Text/Zhang Lei提要:浙江人文荟萃,多主体跨地域生产的“浙派”电影独具江南意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颇具地域特色和文化标识度的影片类型。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电影产业基础日渐厚实,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自主建设产业园区、面向民营资本开放市场、内培外引聚合人才、立体化构建对外传播体系,浙江电影产业以开放之姿突破地域局限,成就量质齐升的发展之态。面对“电影强国”建设背景下对标一流所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浙江电影可从技术、政策、机制和平台等多个维度提升能级,打造数字化产业高地、壮大旗舰级企业群体、引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探索合作式海外传播,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浙派”电影“浙产”电影 开放发展张雷,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引进片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知识溢出、影响机理及政策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7BJY2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多主体跨地域表达江南意境的“浙派”电影的基础上,从自主建设开放的产业园区、面向民营资本开放市场、内培外引聚合人才、立体化构建对外传播体系等多个方面,梳理“浙产”电影如何以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助推浙江电影突破地域局限、量质齐升。进一步地,本文结合“电影强国”建设背景下浙江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厘清对标一流所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提出从技术、政策、机制和平台等多个维度提升能级、扩大开放的对策建议。一、“浙派”电影:江南意境的多主体跨地域表达浙江人文荟萃,是电影生发的沃土,也是电影大师辈出的摇篮。早在 1926年,浙江戏剧界的袁树德就在杭州成立心明影片公司,拍摄了浙江第一部无声电影 小孝子。此后,更多的制作公司相继成立,杭州成为全国的电影制作重镇之一。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许多浙江籍电影人开始陆续去往或者扎根产业更为繁盛的上海,立足浙江本土的电影创作并不多见。但是,From“Zhejiang School”to“Zhejiang Production”:The Open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Film Industry 034电影产业FILM INDUSTRY夏衍、袁牧之、张石川、史东山、沈西苓、邵逸夫、谢晋等一大批浙江籍电影人虽然身处他乡,却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不断创作着能够深刻表现浙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浙派”电影。在浙江现代文学作家和电影先驱者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富有江南韵味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让早期的“浙派”电影渗透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如1933年由夏衍(浙江杭州人)编剧、程步高(浙江嘉兴人)导演、改编自茅盾(浙江嘉兴人)同名小说的电影 春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将新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作品,就是“浙派”电影的典型代表。电影通过白描的表现手法,将浙东蚕农老通宝一家艰辛的育蚕生活呈现给观众,详尽展示了 20世纪 30年代杭嘉湖地区蚕农的生活方式与生产状况。在空间塑造上,影片构建了一个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小桥上,乡人穿蓑衣而过;小河内,雨点濛濛,小蛙跳动,鸭群振翼,嬉戏游过,诗意甚浓,一幅山水画也”。(4)以 春蚕为开端,在桑弧、谢晋等一批浙籍导演的带动之下,更多富有浙江诗画韵味的文学作品被转化为电影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林家铺子(水华,1959)、早春二月(谢铁骊,1963)、舞台姐妹(谢晋,1964)等民族经典影片密集问世,形成了“浙派”电影的创作高峰。其中,林家铺子由夏衍编剧,同样改编自茅盾的同名小说。影片以河道纵横的江南古镇为叙事空间,在反映社会矛盾折射社会风貌的同时,巧妙地融合了传统美学的含蓄韵味和江南水乡的诗意特色,堪称探索民族电影美学风范的经典之作。舞台姐妹是谢晋电影代表作中票房最高的作品,讲述了浙东农村“阳春舞台”一对戏班姐妹的故事。影片的编剧林谷、徐进、谢晋均为浙东人,影片融入了绍兴上虞、嵊州的江南水乡风光,加上充满地方色彩的音乐设计,增添了富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艺术韵味。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此期间,浙江电影制片厂于 1958年成立,并于第二年摄制完成“处女作”人小志大,正式开启了“浙江人自己在浙江拍电影”的崭新篇章。电影延续了“浙派”电影的表现手法与叙事风格,讲述了发生在杭嘉湖平原腹地的真实故事,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崇德县(今桐乡市崇福镇)第五小学的孩子们敢想敢干,筹划种植水稻丰产试验田。“文革”结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浙江本土的电影创作活动日趋活跃。1981年,浙江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长城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 胭脂,成为浙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远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随后,1982年的 花烛泪 心灵的火花,1983年的 何处不风流 夜明珠,1985年的 奢香夫人,1986年的 荒岛枪声 抬花轿,1988年的 风流女探 唐伯虎,1990年的 假女真情,1991年的 国魂,1993年的 电脑选妻 狼狈丈夫俏娇妻,1994年的 感光时代,1995年的 女儿谷 信访办主任 缉毒先锋,1996年的 伙头军传奇 大禹治水 帝王道,1997年的 周恩来伟大的朋友 冬日爱情,1998年的 媳妇你当家,1999年的说出你的秘密等(5)一系列电影纷纷上线,以“浙派”电影的多维视角展示之江大地的璀璨人文、山川风物,以及改革潮涌的气象万千与时代新貌。与此同时,外部的“浙派”电影创作同样可圈可点。比如说,1984年由顾锡东(浙江嘉善人)编剧,陆建华(浙江杭州人)、于中效执导的越剧电影 五女拜寿,将发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文化面向全国传播,掀起全民越剧热潮。同年,由谢晋执导的电影 秋瑾,讲述浙江绍兴籍近代民主革命志士、“鉴湖女侠”秋瑾,为追求真理而投身革命的故事,通过刻画英雄人物弘扬传播了浙江革命精神。总体来看,江南地域特色鲜明的“浙派”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特别是早期电影发展历史上颇具文化标识度和显示度的重要力量。但是,鉴于早期浙江本土创作力量薄弱,“浙派”电影多为浙江籍电影人在上海这一中国电影产业主阵地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浙派”电影“浙江造”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随着全国电影制片资源的均衡化布局,相较于“北京”“上海”“长春”“西安”“珠江”“峨眉”等国营八大电影制片厂的生产能力,浙江电影的起步晚、基础差的短板还是非常明显。如何将文化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成为浙江电影产业发展的时代命题。二、“浙产”电影:以开放之姿成就发展之态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是典型的“三无”省份,无资源优势、无国家扶持、无政策优惠。全省的土地面积仅为全国 1.1%,人口为全国的 3.8%,人均资源0352023年第7期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11.5%,居全国倒数第三。时至今日,浙江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国第四,被列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对于理解浙江经济的惊人崛起,理论界已经提炼出多种经验模式。其中,没有资源“借”资源、没有市场“育”市场,敢于“无中生有”的开放图强模式功不可没。这一点,在浙江电影产业的发展路径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能够以开放的胸怀和姿态,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资源,打造中国电影产业的“浙产”基地与“浙产”品牌。(一)开放的产业园区:企业与项目落地的平台载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电影产业对场地、人才、资本等要素的集聚度要求高,高规格的产业园区(集群)是孵化和培育产业项目的温床,也是吸引要素汇入的流量入口。浙江电影产业的蝶变,离不开以横店影视城等为代表的产业园区的自主建设。截至目前,浙江省内共有国家级影视基地 5家、省级培育基地 12家,影视基地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6)分布于杭州、宁波、金华等六市,形成了以杭州、金华、宁波和嘉湖为核心的四大产业园区块。诸多基地在一定地理范围和产业空间内的差异布局、协同发展,构建起支撑浙江电影产业发展的立体化产业链体系和生态系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于 2004年正式挂牌,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是浙江电影产业发展的大本营,也是全国影视产业基地的标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横店从最开始的一条广州街,到现在的一座城,正是自身不断开放平台、扩能增效的结果。1996年,为支持谢晋导演筹拍香港回归献礼影片 鸦片战争,地处浙中山区的乡镇企业横店集团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斥资为剧组搭建了拍摄场景,成为影视城的缘起,从此也面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打开了欢迎企业入驻、项目落地的大门。为了提升园区的吸引力,横店影视城不断扩大实验区规模,为剧组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拍摄场景,相继建设了秦王宫、香港街、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圆明新园等景区。目前,园区面积达 5万多亩,拥有 30余个大型实景基地和 130余座专业摄影棚,古装、年代、现当代影视拍摄场景数量超 2000个。(7)除硬件建设外,在园区服务方面,横店影视城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产业配套与服务能力,吸引包括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全国头部影视企业入驻,赋能企业发展。一方面,专门设立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宣传推广、工商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另一方面,园区内配套了国税局、文学创作中心、影视审查工作站、影视职业学院等机构,为入驻企业打造了一条从剧本创作到发行交易、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实践的完整链条。截至 2021年底,横店影视城已累计接待剧组 3400余个,拍摄包括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剧集等在内的影视作品 7万多部(集),在横店取景的影视剧数量占全国影视剧总产量的 1/4、古装剧总产量的 2/3。即使是在三年疫情期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入驻企业数量也是逆势增长,从 2019年的 1322家,增长到 2020年的 1412家和 2021年的 1528家。2021年,入区企业的总营收规模达到 211.24亿元,同比增长36.72%,上缴税费 8.86亿元,同比增长 12.9%。规模以上影视企业营收 93.81亿元,同比增长 40.4%。(8)(二)开放的资本市场:民营资本优势的赛道转化电影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沛,可以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天然优势与绝佳有利条件,但关键在于,要畅通资本市场的流通与交易渠道,让资本可进场、让项目可融资,将民营资本引导到电影产业的发展轨道上来。在资本供给方面,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军影视产业。早在 2002年,为激发影视产业发展活力,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宽松开放的政策,降低民营企业准入注册门槛,直接激励了浙江省影视产业的资本涌入。如“浙江省广电局出台了放宽搞活、促进我省民营影视业发展的政策,允许找不到地市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挂靠单位的民营影视制作企业直接挂靠到省广电局;允许民营影视制作企业以 50万元资金注册。这两条地方性政策成为促进我省民营影视制作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自此以后,民营资本投入电影业日趋增多”。(9)从 2014年开始,浙江民营影视机构数量已增长至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10)目前,浙江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