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高原历史环境变迁研究新...的土壤环境与永续农耕》评介_王晗.pdf
下载文档

ID:2571259

大小:3.86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黄土高原 历史 环境 变迁 研究 土壤环境 农耕 评介 王晗
自 19 世纪以来,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质地理面貌就受到国内外诸多自然科学、历史学专家的重视。在实地考察中所看到的黄土遍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等现象,早已被纳入自然演化、环境变迁等研究领域之中。进入 21 世纪,学界相关研究将环境变迁作为新时代重要的科学命题之一。其中,复原黄土高原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及其变迁过程,揭示研究区内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遂成为构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关系的关键表达。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杜娟助理研究员新作 历史时期关中的土壤环境与永续农耕 将“人类历史中浓厚的地域及人文色彩融入土壤利用与演变史”,并力图对“人类活动与土壤环境互动之关系”进行科学表述。书中关注的土壤成土母质以黄土为主,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西北内陆粉尘黄土化作用堆积而成。这些土壤质地疏松,利用简便的劳动工具即可从事必要的农事活动。经过几千年的农业开发,关中平原的土壤表层形成了深厚的耕作层,这是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作用于土壤的痕迹,同时也是关中平原能够在历史时期持续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黄土高原历史环境变迁研究新著历史时期关中的土壤环境与永续农耕 评介王晗(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历史系,江苏 苏州 215123)书评Ferdinand von Richthofen,China.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ndeter Studien(Vol.1).Berlin:Verlag vonDietrich Reimer,1877.欧阳哲生主编:丁文江文集(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杨钟健:西北的剖面,地质图书馆,1932年10月;安汉:西北垦殖论,商务印书馆,1932年11月;汪公亮编著:西北地理,正中书局,1936年9月;黄河志编纂会编辑:黄河志(胡焕庸编,黄河志第一篇气象,“国立”编译馆出版,1936年10月;侯德封编,黄河志第二篇地质志略,“国立”编译馆出版,1937年6月;张含英编,黄河志第三篇水文工程,“国立”编译馆出版,1936年11月);卜凯(J.Lossing Buck)主编:中国土地利用:中国22省168地区16786田场及38256农家之研究,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出版,1937年6月;张含英编译:土壤之冲刷与控制,商务印书馆,1945年11月;李国桢:陕西植棉,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出版,1947年3月;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刘东生:黄河中游黄土,科学出版社,1964年12月;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4月;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甘枝茂主编: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1991年;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傅伯杰、陈利顶: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商务印书馆,2002年;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钞晓鸿: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等。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刘东生:黄土与环境,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侯甬坚:地球科学研究期望历史学界提供什么,载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93394页;周杰、李小强等:关中天水盆地环境系统变化及其人类影响,“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2013年,等。杜娟:历史时期关中的土壤环境与永续农耕,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0年12月。第 22 卷第 2 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书评/145这样一个典型的区域,如何揭示自然要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发生与发展,也将成为认识 历史时期关中的土壤环境与永续农耕 一书学术价值的关键。杜娟在谋篇布局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下:第一章导论第二章自古及今关中土壤的命名与分类第三章关中平原土壤的耕作表层与古耕层第四章关中平原耕作技术与土壤环境第五章关中平原施肥与土壤堆垫过程第六章关中平原的水利灌溉与土壤改良第七章不同的塿土:环境塑造与人为改造结语在第一章绪论部分,该书指出,在各种环境要素中,土壤环境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近世的相关研究中,却并未引起历史学者的广泛关注。尽管我们通过历史文献,可以看到先民们不断积累对土壤的认识和利用经验,并不断加入新的技术来尝试着维持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和气候冷暖、水文变迁、生物多样性等相比,土壤环境的变迁过程并不易被人们察觉或直接感受。只要土壤在生产性能上可以持续地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衣食,土壤环境自身的变化似乎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将散见于历史文献中有关农学、土壤学的历史记录引入科学研究之中;如何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解读;如何在梳理历史时期人类参与土壤环境利用中揭示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这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当然内容,同时也是从区域分析角度评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对环境演变影响的关键诉求。第二章全面认识关中土壤环境的基础。先民对关中土壤加以命名、分类和描述,这既是环境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展现历史时期农业活动与土壤环境的紧密关系,书中对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之属性及特征进行细致梳理。不难看出,先民通过对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方面的认知,对土壤进行朴素的命名与分类,继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促成生产技术的革新。因此,这一章从历史文献记录中的土壤性状描述入手,梳理出不同历史阶段关中平原地形地貌、土壤水分、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在此基础上,书中较为系统地归纳了古代先民对关中平原土壤认知水平的变迁脉络以及对表层土壤环境变化的认知历程。第三章剖析了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结构,为后续农业生产的三大“具体环节”如何“改造”土壤做铺垫。这一章借助土壤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学科方法,尝试对土壤中的“人为改造层”的过程加以辨识和证明。书中揭示了关中平原塿土的剖面结构:上部人为堆垫熟化层与下部自然土层。其中,人为堆垫熟化层又可以分为古熟化层、古耕层、古耕腐殖质层等多层结构。在自然因素和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持续性影响下,关中地区历史时期黄土、垆土、塿土等不同性状的土壤耕作层,并呈现出不断堆积上移的特征。该书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对地层学、地质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加以运用,对塿土的土壤剖面进行科学解构,从而对古代耕作层的层位特征给出基本判断。因此,不难看出,本章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古耕层中的矿物组成、颗粒形态呈现出较强的人为扰动的特征,同时与以气候主导的风化作用表现为不同的变化趋势。第四、五、六章从农业基础活动方式耕作、施肥、灌溉等方面解析了人类活动施于土壤的作用方式及强度,进一步探索了人类对于土壤层位、结构与性质的影响,努力揭示关中“土壤改造”的时代特征。在耕作方式的探究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先民对于关中平原多种耕作技术的选择与配合使用,其目的就在于创造土壤耕作层的优良结构体。在对土壤结构、水分、养分的调节过程中,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技术的提升、优势粮种的选择等至为关键。在施肥方式方面,该书在努力呈现历史时期关中土壤培肥整体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施肥方式、数量和地形条件、种植制黄土高原历史环境变迁研究新著/书评146度、作物品种、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关系。自汉代至近代,关中土壤覆盖层堆垫作用表现出时间尺度上的纵向阶段性特征和台塬、平原、村庄、城镇周边等的地域性特征。此外,书中从土壤耕作层成土物质构成的角度得出认识:土粪、土墙、土坑、土灶等皆以肥粪的形式回归于土壤,并最终成为关中平原施用的有机肥。在灌溉方式方面,该书提出较为深刻的观点,即历史时期的淤灌对“泽卤之地”的改良效果需要结合具体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加以考量和分析。在关中东部地区,尤其在泾阳、三原、高陵、临潼等老灌区,水利灌溉的兴废与灌淤作用的陆续推展互为因果。其中,引泾灌区的历史发展阶段性是考察土壤灌淤层形成历史波动的重要考虑因素。此外,在灌淤土灌溉淤积的同时,无间断的耕作及施加土粪参与到成土化过程中,从而使得关中灌淤土的灌淤层凸显为鲜明的人为熟化特征。第七章着力在关中平原土壤的区域差异中寻找“有影响力”的人为因素,并与“自然”因素相比较。在对比、分析关中西部与东部的塿土剖面的过程中,这一章的研究表明,在关中平原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影响下,这里的土壤腐殖化、淋溶、黏化、淀积等成土作用较为显著,从而带来土壤剖面覆盖层的累积厚度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书中针对关中平原西部到东部地区塿土剖面的分布特点进行归纳,即“地势越低、地形越平坦,土壤耕作层堆垫厚度越大,熟化程度越高”。在渭河以南地区,立槎土、油土、淤土、潮土、水稻土等多种土壤类型在地形破碎、地貌类型多样的影响下,得以逐渐形成。其中,立槎土在长期耕种熟化的作用下,呈现出与油土类似的土壤层位特征,只是在秦岭北麓,更为强烈的土壤淋溶作用使土壤具有较为明显的裂隙状结构。此外,在以作物选择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潮土与水稻土之间的相互转化则成为这一区域土壤耕作层形成及演变的另一个特征。总体而论,历史时期关中的环境与永续农耕 一书内容翔实,著者在谋篇布局上精心得当。其研究细致梳理了古耕层、古熟化层、古耕腐殖质层等关中土壤资源利用过程的地层遗存。同时,该书构建了古耕层与先民农耕活动的关系,进而有效复原了土壤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并为土壤环境变迁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与史实依据。著者在此基础之上,拥有更为宏大的背景关怀。该书以“土壤环境与永续农耕”为切口,构建了黄土高原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空间格局,进而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过程的关系。可以说,杜娟新著是目前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作品,也是历史自然地理领域的必读书目。该书能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研究,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 4 个方面的原因:1.历史自然地理内容的有益补充。目前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地貌、水系、动植物等方面。该研究对历史时期土壤要素的变化及其人文环境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土壤是自然界十分重要的地理要素,也是与人类农业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要素之一。它的演变,受人类行为方式及力度的强烈影响,这种多变性及复杂性为人们探索其历史变化过程带来了困难。该研究以此为挑战,从先民农业生产实践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入手,着重揭示出土壤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变方向。2.为土壤地理学研究补充历史证据。对于历史土壤地理的研究,土壤学家们充分认识到人为土的存在及其与自然土壤的区别。尽管对于这种认识,学界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但与历史时期先民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措施尚未有效衔接与对应。该研究在此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再现农业生产过程与土壤的互动关系,以及土壤结构、性质所发生的具体变化。而且,该研究在探索中得以窥见土壤的人为化进程,为现代及未来地表覆盖的人为土土壤类型分析提供借鉴。3.历史地理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有益实践。该书以宏观与微观视角探索土壤形成中的人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书评/147影响因素,其中采用土壤野外考察、剖面分析、理化性状分析等土壤学方法,历史文献分析方法,考古层位分析方法等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这是历史地理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也是将土壤学与历史学交叉研究的积极尝试与探索。4.长时段、多角度的自然地理要素时空演变分析。该研究从先秦时期至近现代长时段展现土壤认知、土壤利用、土壤改造、土壤影响过程中“人”的作用,努力从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