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三重向度_李强.pdf
下载文档

ID:2570933

大小:1.14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构建 中国 全球 气候 治理 话语权 三重
2 0 2 3年第2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 u n.2 0 2 3(总第1 5 6期)I s s u e s 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W o r l d S o c i a l i s mA Q u a r t e r l y,N o.2构建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三重向度李 强摘 要: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以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正确选择。构建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既是提升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构建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道义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和传播性话语权三个向度进行综合构建,彰显出中国的国际道义引领能力、机制建设引领能力和国际气候传播引领能力,以此凝聚国际共识,汇聚全球合力,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道义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传播性话语权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不仅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由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到积极引领者角色转换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提出“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要求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具体实践。构建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必须立足全球气候治理实践,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兼顾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道义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和传播性话语权三个向度上进行综合构建,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一、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道义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在国际道义向度的直接体现。一国基于气候伦理共识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可以在国际社会塑造其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并引发广泛的国际认同和积极的效仿行为。因此,构建中国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占据国际道义的制高点,引领和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作者简介:李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天津 3 0 0 2 0 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巴黎时代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研究”(1 8 B G J 0 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3 1 6页。DOI:10.16012/ki.88375471.2023.02.011(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 C C)在2 0 2 3年3月2 0日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能源和土地不平等且不可持续的使用,确实导致了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并强化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致使全球各个地区陷于危险之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 0 2 2年警告称,“我们今天正在为我们自己的安全和明天的生存进行生死攸关的斗争”。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全球公共物品,其外部性特征所呈现出的不可分割性、渗透性、严重性和紧迫性,决定了任何国家在气候灾难面前都无法置身事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是世界各国的唯一正确选择。然而,由于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国家理性选择的影响,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搭便车”行为极易导致曼瑟尔奥尔森所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全球性挑战而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它要求世界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他国利益,在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推动人类进步。在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从国际道义层面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为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奠定良好基础,确保“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力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就要彰显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2 0 2 0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 0 3 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 0 6 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意味着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转变时间比西方发达国家缩短了2 0至4 0年。2 0 2 0年1 2月,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到2 0 3 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 0 0 5年下降6 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 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 0 0 5年增加6 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8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I P C C,“A R 6 S y n t h e s i s R e p o r t C l i m a t e C h a n g e 2 0 2 3”,h t t p s:/r e p o r t.i p c c.c h/a r 6 s y r/p d f/I P C C_A R 6_S Y R_S PM.p d f.联合国新闻:秘书长:第2 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即,各国必须将气候行动作为“全球首要任务”,h t t p s:/n e w s.u n.o r g/z h/s t o r y/2 0 2 2/1 0/1 1 1 1 0 3 7。曼瑟尔奥尔森认为,“如果一个集团中的所有个人在实现了集团目标后都能获利,由此也不能推出他们会采取行动以实现那一目标,即使他们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实际上,“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极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大集团中的所有个人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而且作为一个集团,他们采取行动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后都能获益,他们仍然不会自愿地采取行动以实现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参见: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5年版,第2页。参见陈岳、蒲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1 2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4 7 5页。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h t t p:/ww w.x i n h u a n e t.c o m/p o l i t i c s/l e a d e r s/2 0 2 0-0 9/2 2/c_1 1 2 6 5 2 7 6 5 2.h t m。到1 2亿千瓦以上。”(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针对全球治理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困境提出的解决思路和实践方案,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商就是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共建就是所有国家都有权利参与全球治理制度规则制定,共享就是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分享全球治理的成果。只有共商,才有更好的共建,也才有更可持续的共享、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真正的多边主义的核心要义。真正的多边主义要求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固步自封。世界各国因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发展程度、历史排放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气候利益诉求,导致全球气候治理成为人类迄今为止参与方最广泛、参与主体最多元、集团化现象最复杂的全球治理领域。只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世界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意愿,使其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围绕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核心问题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基本原则进行平等协商,在全人类共同利益范围内不断调适个体利益,构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彰显出中国“天下一家”的大国情怀。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危机面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安危与共、风雨同舟。习近平多次以“大船论”比喻人类休戚与共的前途命运:“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 9 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我们同在一条船上,一起谋划发展合作,具有特别的意义”,要“把稳船舵、把准航向、齐力划桨、乘风破浪”。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大趋势下,塑造新的国际秩序、引导国际秩序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全球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所蕴含的代表性、包容性、开放性、公正性,契合全球治理应遵循的主要规则标准和主流价值规范,为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赢得了道义制高点。(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于各国利益不断交汇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中,是共建美好世界的普遍信念和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在全人类共同价值93构建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三重向度新华网: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h t t p:/w ww.x i n h u a n e t.c o m/p o l i t i c s/l e a d e r s/2 0 2 0-1 2/1 2/c_1 1 2 6 8 5 3 5 9 9.h t 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4 7页。参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4 6 1-4 6 3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4 8 3-4 8 4页。央广网: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h t t p:/n e w s.c n r.c n/n a t i v e/g d/2 0 1 8 1 1 1 7/t 2 0 1 8 1 1 1 7_5 2 4 4 1 8 2 2 6.s h t m l。参见吴志成、吴宇: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初探,国际问题研究2 0 1 8年第3期。的概念体系中,和平与发展是基础,公平与正义是核心,民主与自由是目标。中国要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道义性话语权,必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在个人、国家和世界多个层面凝聚最广泛的价值共识,推动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协商对话,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创造前提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仅没有发生变化,反而因各种全球性危机加剧而变得愈加重要。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愿望。气候变化不会直接导致冲突或战争,但它所引发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问题,却可能成为冲突或战争的直接原因。发展是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但气候变化引发的系列问题已严重阻碍世界各国发展。“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因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可以减少威胁人类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