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等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_冀文彦.pdf
下载文档

ID:2570757

大小:1.20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平等 视域 共同富裕 内涵 实现 路径 冀文彦
编者按深入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报的重要工作,准确把握其核心内容、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本期专栏刊发的两篇文章,分别从平等视角下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社会救助增强贫困治理的效力,对于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主编:汤文仙)平等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冀文彦(北京城市学院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北京 海淀)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党的收入分配政策不断调适,但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目标从未改变,共同富裕这个轴心始终不动摇。共同富裕就一定是平等的,如何在平等的视角下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对于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及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平等的主体、客体以及原则三个向度分析共同富裕的特点,并基于平等视阈阐述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关键词:平等;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年 月 日作者简介:冀文彦(),女,内蒙古包头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战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下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习近平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着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从平等视角出发对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一、平等的三个向度思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共同”就一定与平等有关,也不会存在一个一般的、超越时空的平等概念。但平等是复杂的多面体,有着不同的向度。(一一)主主体体平等主体的探讨也就是探讨谁与谁的平等,平等的主体无非是个体与群体。如果以个体为平等的主体,必须关注到总体的外延,即是否包含了每一个自然人。如果以群体为平等的主体,则假定群体内的人都是同质的。但在现实中,无论从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来看,不管其群体的外延多么严谨或者宽泛,其内部个人往往千差万别,有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异、性别差异、阶层差异等。美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年第 期(总第 期)DOI:10.16132/11-5388/z.2023.02.012政治学家艾丽斯.杨(,.)提出,群体差异存在文化意义上的群体差异与结构性的群体差异。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群体差异往往是群体冲突的根源,如果群体之间的差异很小,则容易保持社会和谐。分析中国封建时期社会的冲突,农民起义为主要形式,恩格斯指出这种形式是站在阶级斗争的角度将农民顽强坚韧的一面展现出来。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现象是群体差异”。群体内与群体间差异大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平等,见图。小 大 大 小 群体间不平等差距 群体内不平等差距 级 级 级 级 图 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差别对不平等的严重程度影响(二二)客客体体平等的客体也就是指平等的对象,平等的对象包罗万象,比如尊严、权利、机会、收入、财富、幸福、参与等,对于个体而言,当认定了某种东西的平等至关重要时,可以暂时容忍其他东西的不平等,但对于群体而言,认定平等的对象必须是普遍的,具有群体代表性的,平等的客体是“能够产生规范性力量的”。人的绝对需要是食物和水,这也是最容易确定的平等需求。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分配正义已经不再是满足这样低层次的共同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区别开共同富裕中的不同需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年提出的人类需求理论可知,当人们都满足了客观的、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后,主观欲求()呼声就会高,见图。人的欲求(Wants)特征:关科人的生活品质,且具有无限性人的需求(Needs)特征:关科人的生存,且具有有限性图 欲求与需求平等的不同(三三)原原则则所谓平等原则是指在什么条件下就算是平等。中国共产党经过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过平均主义原则对分配领域进行了历史性革命,但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折损了效率。年,党的十三大初步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当代的新拓展。按劳分配制度坚持的是应得原则,即以贡献、努力或成本大小来分配。在早期的伦理哲学理论中,关于分配正义原则有功利主义原则、自由放任原则以及罗尔斯原则的观点争论。约翰 斯图亚特 穆()被认为是“伟大的功利主义者”之一,所谓功利主义就是整体效用最大化,即最大幸福原则,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原则,以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密尔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由原则,因此他认为自由和功利是相一致的。密尔提出的自由原则和功利主义论证最为接近分配正义理论的原则,然而其功利主义的最大挑战和最难处理的问题来自于“是否允许甚至要求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以平等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成就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美国的约翰罗尔()在 正义论 中指出,他要用康德式正义理论取代“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在罗尔斯看来,穆勒等功利主义者是不顾分配正义的功利主义者,甚至是牺牲了某些人的自由而实现的整体效用最大化。罗尔斯试图选择出所有人都同意的正义原则的观点,这就意味着罗尔斯式的作为公平之正义理论像几何学一样超越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外而不受其影响,换言之,他的正义原理不会随着环境和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的正义理论也就无法获得密灵活性,当人们的道德意识提升后,要接受要求更高的正义原则的时候,罗尔斯原则无法实现,也不能有效地解决各种自由之间相互冲突的议题。二、平等视域下共同富裕原则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农业变为合作经济,克服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互不适应的矛盾,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但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情,毛泽东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历史过程是漫长且复杂的。(一一)共共同同富富裕裕原原则则是是个个认认识识不不断断深深化化的的动动态态过过程程 年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规定在高级社中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准则,把经过各项扣除的剩余产品分为“工分粮”和“基本口粮”两部分,以基本口粮为优先,口粮之外的部分“按照各个社员所做劳动日的多少进行分配”,因为当时计算实际困难较多,分配基本上为平均主义。在城市,当国营经济奠定了所有制基础后,将供给制正式退出,实行“按劳取酬”“同工同酬”的工资制。之后,由于党在认识和实践上出现了偏差,致使产生“一平二调”的“共产风”,直到 年邓小平恢复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以公有制为基础,在经济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这是一个伟大创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动后富。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按劳分配不可能充分,这一阶段的分配结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构。”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拉开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指出:“实行这一政策,能力和贡献不同的人的收入会拉开差距,在致富的路上会有先有后,这是公平的。”年胡锦涛指出,“必须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以来,国务院提出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年 月,习近平提出,“十三五”时期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归结起来也是“不断把 蛋糕 做大”和“把不断做大的蛋糕 分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提出,“十四五”时期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通过健全完善三次分配机制、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和社会安定和谐。(二二)共共同同富富裕裕原原则则中中体体现现的的平平等等观观.平等的主体,在主体中,尤其关注到了特殊的弱势群体。从平等主体中的个体而言,共同富裕保障了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求,在基本权利领域,实行绝对平等原则。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不断多向度扩展,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关平等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键着力点。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再一次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工具。对平等主体中的群体而言,不仅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也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亿人的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平等的客体。年底,我国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上,也就全面满足了中国人民的基本需求。但是,正如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指出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列宁指出,因为资本家的政权和土地、工厂的私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不可能享受到自由和平等,只能遭受压迫和欺骗。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存在资本的统治和剥削。只要剥削存在,就不会有平等。共同富裕原则不仅要求机会平等,更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确保个体在基本能力方面人人平等,进而保障在社会中获取资源的机会平等。这就区别于资本主义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形成了实质平等。.分配正义的原则。“平等”本身具有“公平”“正义”“公正”等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不抽象谈及“平等”,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发展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因此,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社会集团也有不同的正义观。马克思主义把分配看作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原则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而生产关系又由生产力水平决定,即生产关系决定了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要在分配制度上体现平等正义,消灭不平等本身是做不到的,最关键的是消灭产生不平等的经济基础,发展产生不平等的生产力水平。三、平等视域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习近平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邓小平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充分把握新阶段新变化的基础上,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一一)提提高高各各社社会会群群体体的的基基本本能能力力公民能力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其内涵不断丰富。根据张萍萍的研究,公民能力有认知能力、政治能力、道德能力、创新能力、共享能力。通过平等的公共教育提升公民素质,增加公民的创新能力。也通过扩大政治参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道德约束发扬公民的社会美德和共享能力。当公民具备了基本能力,才有能力有机会获得基本需求。(二二)逐逐渐渐增增加加社社会会群群体体的的收收入入“保增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工资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额越来越大,也是近几年扩大收入差距的中坚力量,同时,根据刘林、黄浩的研究,健康与职业培训对增加收入与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