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琵琶
教学
美感
培育
思考
李梓瑄
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收稿日期:2022-04-19作者简介:李梓瑄(1988),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研究方向:琵琶演奏教学。琵琶教学中美感培育的思考李梓瑄(天水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在琵琶教学中,教师作为琵琶艺术从业者与传承者,自然应重视对学生的美感培育,引导学生理解琵琶演奏与音乐欣赏的关系,提高学生演奏素养,启导学生体会琵琶艺术内涵。文章从梳理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育出发,讨论美感培育的必要性,探析现阶段琵琶教学中美感培育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建议。关键词:美感培育;琵琶教学;传统乐器;民族艺术;审美能力中图分类号:J632.33;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23)01-13904琵琶演奏的音色澄澈明亮,易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且,由于琵琶演奏者是带有情感投入演奏,演奏姿态与情感传达也十分易于感染听众,引发听众的美感共鸣。要想通过琵琶教学使学生科学掌握这种美感传达技巧,教师就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强化学生的美感培育,一方面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讲授能力,一方面根据学生学习表现调整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美感素养。一、琵琶教学中美感培育的基本内容(一)琵琶演奏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琵琶作为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王,是体现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之美的典型代表,也是演奏技巧与演奏指法极为复杂的弹拨乐器代表1。其演奏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琵琶演奏的向前弹出“批”;(2)琵琶演奏的向后挑起“把”。因此,以前将琵琶称之为“批把”,后经统一化书写要求才正式更名为“琵琶”,用琵琶演奏表达作品的 情 感 用“点”的形式来表达其旋律性2。基于此,在琵琶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美感修养,就要将琵琶演奏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只有学生自身对琵琶演奏的文化内涵深刻解读,他们对琵琶作品的独特美感才能清晰感知,了然于心。如经典琵琶武曲十面埋伏,教师在教学前需将其创作背景告知学生,引导学生解读思考,而后在演奏指导过程中,借助琵琶独有的音色彰显作品悲壮意蕴,强化学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二)琵琶演奏所彰显的民族艺术感在琵琶教学中,教师深化对学生的美感培育,需引领学生充分体会琵琶音乐所彰显的民族艺术感3。在悠久发展的历史中,琵琶音乐已与多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有机整合,互融并进,体现出琵琶演奏的地域性特征。通过演奏将具体的琵琶作品地域性美感有效地表现,将琵琶演奏所彰显的民族艺术感传递给学生,便可以强化学生对琵琶音乐的欣赏能力,高效达成美感培育4。如教学经典琵琶乐曲 渭水情,教师先将其抒情音乐基调用琵琶演奏简单展示,而后重点展示它对陕西音乐元素与秦腔元素的融合,通过细化的“平湖派”琵琶演奏详解,来提升学生对琵琶演奏的美感理解。(三)琵琶演奏所蕴含的技巧之美经典琵琶曲不仅体现文化内涵、民族艺术,在具体的琵琶演奏过程中,还蕴含一定的技巧之美。如若学生不具有娴熟的琵琶演奏技巧,必然无法完全展示琵琶曲的精髓,会使琵琶演奏流于形式,失去美感。而具有娴熟演奏技巧的学生,若纯粹依靠演奏技巧呈现琵琶曲意境,也会导致琵琶演奏的美感呈现华而不实5。由此可见,教师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对琵琶演奏中基本功的明确认知及锻炼,以此为基才可达至技艺、艺术及美感培育与提升。换言之,为让学生在琵琶演奏过程中不偏不倚地呈现出琵琶曲的精髓,教师应有目的、有139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方向地加强学生基本技巧的锤炼,以学生的现有演奏水平为依托,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技巧美感训练,保证琵琶演奏技巧锻炼切实有效6。长此以往,学生的琵琶演奏技巧逐步提高,演奏美感表现也随之逐步提升。(四)琵琶演奏所体现的姿态情感众所周知,音乐艺术讲究“以情动情”,在琵琶演奏中亦是如此。只有琵琶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真情实感,演奏出的琵琶旋律才能优美悠扬,打动人心。但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姿态,也是对最终演出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7。因此,教师要想学生演奏不同琵琶曲子时有不同的演奏姿态与情感展现,就需要对学生的共情能力与演奏姿态严格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在琵琶演奏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琵琶演奏曲目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对不同风格琵琶曲的情感有不同的解读,避免学生在琵琶演奏中风格日趋雷同。同时,将正确坐姿要求列为美感培育的主要内容,设计契合琵琶曲意境的演奏动作,辅以技巧、情感等,整体放大琵琶演奏美感。二、琵琶教学中美感培育的必要性分析通常情况下,琵琶作品蕴含着艺术美、文化美、技巧美、姿态美以及形象美等,方方面面皆体现琵琶艺术的最本质特征,并全方位贯穿于琵琶作品的创作、演奏以及鉴赏各个环节8。对此,在琵琶作品演奏过程中,琵琶演奏者应深刻感知琵琶曲本身的艺术之美与技巧之美,继而借助自身演奏将其所表现的艺术美感传达给听众。但现阶段的琵琶教学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干扰,大部分教师都较少注重对学生的美感培育,导致学生无法从根本上认识琵琶演奏艺术的层次美。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琵琶演奏学习逐渐丧失主动兴趣,认为琵琶演奏学习十分枯燥,难以解读琵琶作品的不同思想,也难以理解琵琶艺术的本质特点9。鉴于此,在琵琶演奏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美感培育高度重视,将它视作琵琶教学的重中之重,并通过加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琵琶演奏教学实效。另外,近几年来的琵琶教学虽然不断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致力于以“创新实践”为核心,创新琵琶教学方法、手段、渠道,但在根源上依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没有改善学生实际就业问题与专业发展问题10。一方面,由于琵琶教学多惯于强调对学生的演奏技巧的培养与提升,仅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让学生完成系统化、个性化的琵琶美感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深受局限。另一方面,现今社会的艺术领域工作对于毕业于琵琶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求较高,顺应人才培养标准不断变化,既要求学生具备娴熟的琵琶演奏技巧,又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作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因此,只有将美感培育高度重视,真正将其纳入琵琶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琵琶演奏的过程中,才能走近琵琶演奏之美,体验琵琶艺术之美,自主创作琵琶作品,从而为自身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三、现阶段琵琶教学中美感培育所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化大部分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以课程教材为主要范围,依据琵琶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琵琶知识“灌输式”传授。因而,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试化教学意味极强11。现有的教学任务指导下的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学生认知琵琶艺术,只知 琵琶弹奏入门 以及 每日必弹琵琶曲 等。除了这些常用教材,学生自发性的琵琶艺术接触与探究非常少。这些课程教材虽然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但内容的单一化、陈旧化,也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感知琵琶艺术的美感,对琵琶艺术的美学领悟兴趣不大12。久而久之,不但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易产生琵琶学习的抵触心理,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形成消极的学习循环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方式程式化教师持续性应用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使琵琶教学程式化、机械化,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日渐疏远,使教师难以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与练习情况。这样一来,学生不愿意对教师打开心门,教师也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只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活动,本末倒置地对学生进行琵琶演奏技巧机械化指导,学生所能学习并掌握的琵琶演奏技巧自然十分单一。学生在演奏琵琶曲时,既无法将其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展现,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演奏的不足之处,审美意识难以提升13。以此为基,如若琵琶教师在琵琶演奏教学中缺少情境创设,无法科学对学生进行演奏流程的合理引导,学生的内在演奏情感与美感的感受能力直线下降,学生与教师皆“力不从心”。最终,学生对琵琶学习丧失热情,李梓瑄:琵琶教学中美感培育的思考140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严重阻碍学生音乐之路的长远发展。四、琵琶教学中学生美感培育的具体策略(一)提升学生基本素养,打好学生坚实基础在器乐教学中,无论哪一种乐器,对其演奏的基本功教学与训练都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作为弹拨乐器首座的琵琶而言,学习者的基本功练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习者在学习琵琶演奏知识的过程中,同步掌握琵琶演奏的左右手技巧,在自主进行琵琶曲目的演奏时,学习者才能变身为演奏者,完整演奏一首琵琶曲。在琵琶教学中,教师为有效培养学生美感修养,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以帮助学生打好琵琶演奏基本功为目标,明确探索琵琶演奏技巧提升的途径与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意味着教师只关注学生演奏基本功的锻炼,而是基本功训练与美感培育的有机结合。教师在磨炼学生琵琶演奏基本功的过程中,视具体练习情况针对性深化学生的美感修养14。例如,指导学生演奏 昭君出塞 时,教师在训练学生琵琶演奏基本功之时,也要引导学生感受琵琶技法在该作品中沉淀的华美之感,启迪学生感受创作者的心境,以此为教学中的美感培育打下基础。(二)规范琵琶演奏姿态,实效传达作品情感为让学生在学习琵琶演奏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演奏琵琶作品时充分表现琵琶曲的思想情感,教师对学生演奏姿态的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伴随学生演奏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接触的琵琶曲目会越来越多,曲目的风格也会越来越独特。为使不同风格的琵琶曲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切实提升琵琶演奏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教师就要对学生能够体现多样性与独特美感的琵琶演奏姿态进行针对性的规范。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依照琵琶曲目的多样性,启导学生将所演奏琵琶曲目蕴含的音乐情绪与肢体姿态融为一体,视听双向传达给听众。如此,学生演奏琵琶曲目时,不仅要有娴熟的演奏技巧打底,还要有充分理解所演奏曲目的演奏姿态,演奏出的琵琶作品才可称完美。以 十面埋伏 为例,学生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是难以将该作品的内涵完全展现的,教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通过演奏姿态来展现作品紧张、激烈的氛围,便可以将该作品松弛有度的美感巧妙呈现,将该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完美传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学习琵琶演奏技巧,一边对应调整演奏姿态,隐性深化美感培育。如教师引导学生演奏 十面埋伏 中“九里山大战”片段时,除了可以重点教给学生推、扫、拂、滚等演奏技巧,还可以直接亲身示范,为学生展示相应的演奏姿态变化,使学生深受启发,在自主体验演奏过程中依样学样,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演奏姿态,确保演奏姿态与演奏技巧“无缝衔接”,展示出 十面埋伏 的壮烈气势,完成 十面埋伏 美感的完美传达。此外,为让学生在此过程更好地审视自身不足,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细致、直观地为学生分析演奏技巧与演奏姿态结合的时机,开阔学生琵琶演奏视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对琵琶美感的传达各自有法,风格鲜明。(三)丰富学生演奏想象,传达作品独特美感针对上文分析的琵琶教学内容的单一与教学方式程式化的问题,教师需要以“创新实践”为关键,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在琵琶教学过程中重点增强琵琶教学的趣味型,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琵琶演奏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有效完成美感培育奠定基础。引人入胜的琵琶演奏是以演奏者本人为中心将作品的情感完美传达,意在引发听众共情,确保作品演奏韵味悠长。故教师在琵琶教学中,必须不断强调并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身对琵琶曲目的独到见解,以丰富学生意境想象力为目的,促使学生在学习、聆听、演奏琵琶作品时,不局限于简单的弹奏曲谱,而是注重情感表达,形成独特的艺术理解。唯有如此,学生在进行琵琶作品演奏时,才能融合自身理解,在演奏技巧、演奏姿态与演奏形式的托举下,演奏出完美的作品。久而久之,当学生接触琵琶作品时,养成理解其内涵、情感的良好习惯,无论演奏任何琵琶作品,都可以从自身解读,避免曲谱的照搬,在保留作品原意的前提下,多角度、多层次将演奏作品的美感完整体现,使聆听者对琵琶艺术有深层了解,学生也能通过这一驾轻就熟的演奏形式,对琵琶作品产生思悟和情感共鸣。(四)重视演奏音色美感,提升演奏表现能力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仅要重视演奏之时的演奏技法、演奏姿态、演奏意境,还要同等重视演奏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