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地区
教育
质量
发展
视野
理论
创新
刘旭东
2023 年第 1 期第 34 卷总第 174 期民族教育研究Journal of 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No 1,2023Vol 34General No 174 收稿日期 20221011 作者简介 刘旭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 2021 年度项目“构建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XMZ034)、甘肃省“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项目“智能教育协同创新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视野下的教育理论创新刘旭东(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730070)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践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难得的研究场域。基于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去审视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精神,既是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的把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学术路线的深化。民族地区教育的独特性、复杂性以及原创性的实践变革,凝聚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既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逻辑。为此,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完整地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充分揭示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精神,以此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78(2023)06005508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指向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变革道路,饱含中国教育智慧和经验。基于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去审视教育理论的时代精神,既是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的把握,也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学术路线的深化。一、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时代课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已经从解决“有没有”的基础性问题转为解决“好不好”的进阶性问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诸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不充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等,存在许多短板。为此,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取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着力破除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障碍,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内涵。(一)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价值选择,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体系现代化是包括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将教育体系现55DOI:10.15946/ki.1001-7178.20230315.006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是更加先进的教育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更富质量的育人体系和更加现代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理论要主动服务于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构建,对时代的发展作出回应,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所作的顶层设计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族地区教育要从融入国家教育发展整体布局的宏大视野中去审视自身的发展,以此作为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针和方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3,明确指出教育现代化的三个基本内涵:“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优质教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这三方面构成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其中,“中国特色”是对民族地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要求;“世界先进水平”是对民族地区教育价值目标的要求;“优质教育”是对民族地区教育内在品质的要求,它们构成了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是无先例可循的伟业,其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据统计,全国除汉族外,各民族人口共一亿两千五百多万人5。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巨大的人口规模给教育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也意味着需要提供超大规模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的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取向,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培养每一个人的多方面兴趣和能力,使每个人有更加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为此,民族地区教育要真正回归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原点,摆脱被外在目标所牵引、偏离教育原点的发展样态。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兼顾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条件下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通过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让理想信念植入灵魂,使优秀文化精神融入社会行为,以此推动物质生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同频共振。民族地区教育要以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族地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交流职能,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总之,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教育要与国家发展同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探索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路子,构建和完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过程,也是形成教育新认识的过程。(二)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理论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给教育理论创新既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提供了有价值的途径。依据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提出的“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要求,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三个主要内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技术赋能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这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1)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构建完整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理念、目标、方式、路径等多方面因素,复杂程度高、时间跨度大的重大课题,对它的认识和把握需要从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在需要入手。65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这里还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比如,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已全面实现;在国家的支持和全国各地的帮助下,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装备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国家标准,发展成就斐然。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和短板,比如,脱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难度大,职业教育学位供给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在某些地区做得还不理想,“三科”统编教材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民族地区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发展质量还不高。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质量,就需要通过构建完整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使民族地区教育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着力解决好发展的“质”的问题,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目标和主要内容,需要我们以此为指导,系统谋划、整体建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结构体系、标准体系、督导评价体系等。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三科”统编教材在民族地区使用成效、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标体系构建既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在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的过程中,围绕这些事关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是创新民族地区教育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的重要内容和路径。通过对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原创性的研究,生发出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化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论,从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提供强大的实践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2)技术赋能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了克服由于地广人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带来的问题,借助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解决诸如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丰富教学资源和服务、改善学习评价方式等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难题。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需途径。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语言文字教育的方式,将有力促进和改善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同时,通过研发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监测技术、构建监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效果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学与课程实施、推动智能学习理论的创新,还将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是一个有广阔研究前景的领域。(3)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流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教育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这需要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制的保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主旋律的变化给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要尊重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依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师培养方式,构建能够支撑民族地区教育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使他们成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民族地区要积极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能够支撑民族地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这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上述这几个方面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直接关涉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给教育理论提出的命题。这些问题与国家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和教育工作的全局直接相关,需要教育理论秉持实践品格,直面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思想和方法创新,在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教育研究范式和话语表达方式,使民族地区教育实践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逻辑和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三)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创新本质“每一种教育制度的改革总要事先考虑教育目标,它的目的以及教育机构的作用等问题。”6 6特别是对具有奠基性的基础教育而言,它“是向75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6 130。从根本上讲,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目标,着力培养每个人的潜力、批判精神和创造力,这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方向。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活动,基于生活的探究本性和教育的内在特征,丰富的沟通交往是彰显教育本质功能的途径和方式。7 在教育活动中,固然要运用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