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问题探析_郑艳.pdf
下载文档

ID:2564643

大小:2.14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大学生 网络 诚信 问题 探析 郑艳
第 卷第期 年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问题探析郑艳(泉州师范学院 党委统战部,福建 泉州 )摘要:我国正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网络强国离不开网络诚信。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随之伴生的网络失信问题也不断出现。文章选取福建省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常见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提高道德素养、激发网络教育联动作用、共同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等对策,为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的有效开展指明路径。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诚信;失范问题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郑艳(),女,福建福州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网络诚信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网络空间活动中尊崇道德、遵守法律、履行契约、恪守承诺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要求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高校要锻造锤炼大学生诚信品格,把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潜移默化为诚信内驱力,自觉规范网络言行,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将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做网络文明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一、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常见的问题 年月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 年月,中国网民规模为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网民中占比较大,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是实施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乎网络强国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基于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问题的长期关注及走访部分高校所得,笔者选取福建福州、厦门、泉州座城市中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警察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大学生网络诚信状态积极向好。但因年龄特征,其存在社会阅历浅、心智不成熟现象,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面对多元的网络文化辨别能力不足,特别是受到网络不良信息误导时,判断和处置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有以下种常见类型。(一)网络传谣造谣网络谣言往往歪曲事实真相,具有很强的传播性。网络谣言一旦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快、渠道多、范围广、影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财产损失,有的还会导致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有的大学生对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实性不加分辨,将不真实或不确定的信息随意转发,成为谣言的传播者;有的大学生恶意上网造谣,污人清白,传播不存在的事实,成了造谣者。网络谣言仅需一分钟,即可传遍全世界。网络传谣造谣造成的负面影响多数是不可补救的,即便辟谣,受害者的心理DOI:10.16125/ki.1009-8224.2023.03.009阴影终究无法消除,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而下降。(二)网络虚假信息互联网每天的信息呈几何级别增长,其中充斥着虚假信息。大学生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前,以讹传讹、随意转发,致使虚假信息广泛传播。有的大学生为了某种非正当的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或者恶意隐瞒、虚构真实身份;有的因学习生活遇到挫折,通过制造虚假信息来宣泄不满;有的通过制造假消息博取关注和点击量;有的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编造虚假求职简历“装扮”自己;有的为网络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伪造信息或贫困证明。(三)网络欺诈侵权网络欺诈侵权行为与传统欺诈侵权行为本质上是相同的,大学生最常见的网络欺诈侵权行为是对人格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侵犯。具体表现为网购时给予虚假好评或参加网络刷单赚取不正当利益;未经许可在互联网上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发表攻击、诽谤他人的网络文章;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参加网络考试时违规使用具有储存、编程、查询、通讯等功能的电子设备;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转载、抄袭和剽窃他人网络劳动成果。二、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的原因(一)网络素养欠缺过度使用和依赖网络大学生上网时间长及频繁已是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大学生想知道什么就上网搜寻,想倾诉就上网找人聊,想购买的就上网采购。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关注网络上新奇、刺激、低俗的内容。由于没有正确的网络认知,导致这些大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影响学习、身心健康和正常的人际关系。网络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基本技能,能够较熟练地操作网络办公软件,但面对复杂隐蔽的网络安全问题,大学生警惕性却不高,缺乏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意识,如设置的网络密码等级过低,随意使用未经安全验证的公共网络,随意向他人泄露银行卡密码或身份证号码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给网络诈骗、网络渗透、网络暴力留下可乘之机。一些大学生为了炫技,恶意开发小程序,盗取他人信息,造成他人被骗;尝试攻击安全防御性较低或较高的网站,盗取资料或资金。这类违纪行为不仅致个人诚信缺失,还触犯了法律法规。网络媒介缺乏了解一些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甚少,尚未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观,随意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宣泄情绪;对网络信息的理解、甄别和评价能力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冲击,难以辨别是否积极、健康;对网络媒介使用不够规范,未养成科学的媒介使用习惯;对网络媒介传播特点缺乏深入了解,不熟悉网络信息的产生及其传播意图,不懂得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边界等问题。(二)网络诚信教育不完善 高校层面高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网络诚信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较少提及,缺乏统筹规划,缺少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课程及师资配置,难以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网络诚信教育。高校网络诚信教育还存在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与社会热点脱钩的现象,官方自媒体平台发布的诚信教育重说教、更新慢,内容简单无趣、呆板,教育效果不佳。家庭层面家长对网络诚信教育的不重视,以及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局限,在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懂得通过孩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其践行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诚信观念,没有形成培养孩子网络诚信观念的思想认识。部分家长认为网络诚信教育应由高校负责,没有意识到家长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重要参与者。家庭对网络诚信教育长期缺位致使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不全面。(三)网络监管不健全 网络信息监督弱化大学生网络诚信不仅需要大学生个体自律,还需要制度、技术等他律的约束才能有效实现。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问题,网络信息监督弱化,一定程度上滋生大学生网络失信行为。第期郑艳: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问题探析网络诚信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督,网络失信行为如果能及时被发现并受到相应的处罚,就会促进大学生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网络评价体系滞后作为人才培养、传道授业的集聚地,高校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变革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师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固化影响,既没有占领网络前沿阵地,也未能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加上很少关注学生的朋友圈、微信、微博,未能及时察觉学生失信言行,导致评价不客观、不科学。网络诚信法规落后法律是诚信的保障,为诚信行为划定红线。有关网络诚信法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个方面。其一,网络诚信立法及相关政策条款存在空白,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致使网络诚信行为得不到切实保护,网络失信行为没有受到严厉惩处。其二,网络诚信法律的覆盖范围不广、执行力度不大,处理结果难以取得震慑效果。三、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的应对策略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络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乃至社会稳定。只有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自律,夯实网络诚信思想基石,营造协同育人的教育环境,才能弘扬网络诚信之风,让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失信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诚信失范的问题。(一)提高道德素养,夯实网络诚信思想基石大学生正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元素应运而生,在部分大学生思想中推波助澜,出现“损信而利己”的行为,而道德建设是建设好网络空间的应有之义。因此,在夯实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思想基石中,坚持道德教化引导行为,塑造道德自律素养,做网络诚信道德的践行者、传播者、引导者。树立网络主体责任,规范道德自律行为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网络诚信失范现象,引发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嬗变,降低了网络主体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行为。因此,树立网络主体责任,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解决网络诚信失范问题,规范道德自律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主体责任。在互联网社会中,让其自主学习诚信理念,加强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检查,塑造诚信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习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中的诚信资源,促成其保持道德自律,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网络诚信的辨别力,自觉抵制失信行为。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建立网络诚信机制面对网络失信乱象的问题,不仅依赖于网络主体,也离不开网络安全意识。习近平在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强调:“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强化辨别意识。通过网络渗透、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弘扬网络诚信的主旋律,树立诚信价值观,净化网络圈,旗帜鲜明坚持网络诚信言行,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又要建立网络诚信机制,约束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针对个别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学校需要建立网络诚信测评机制,建构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记录其在校期间的诚信活动,达到惩恶扬善、守正驱邪的目的,形成向上向善的网络诚信秩序。强化网络媒介监管,打造诚信媒体平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个个都有朋友圈,个个都是发言人,个个都是麦克风,是否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观,会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网络媒介监管理应强化。习近平指出:“加强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创新,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弘扬网络诚信正能量,打造主旋律高雅、正能量充沛的网络媒介监管势在必行。网络资讯的迅猛发展,公众号的大量出现,诚信媒体平台的兴起,聚焦大学生人群媒体的公众号也是规范和调节网络诚信的重要手段。为此,应注重打造诚信媒体平台,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弘扬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自觉的网络诚信规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二)激发网络教育联动作用,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网络诚信教育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基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及生活模式变革的需求应时而生的。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合力工程,需要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激发高校、家庭和学生的联动作用,占领诚信教育阵地,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注重高校引领作用,优化网络诚信路径加强诚信教育就必须统筹调动任课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全员的育人,积极建构网络诚信大思政格局,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全过程育人,注重高校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课程、文化、网络、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育人。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起协同、高效、优化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网络诚信路径。作为人才培养的集聚地,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方面有着重要职责。要创新诚信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公众号、官微等,定期推送诚信小故事微视频、微电影,让大学生受到网络诚信潜移默化的滋养。增设诚信教育课程,普及网络诚信知识,切实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敢”到“不能”,再到“不想”,强化诚信意识,践行诚信精神。发挥家庭示范作用,营造网络诚信氛围引导大学生诚信,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借助家风家训,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