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生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分析
李欣
年 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第 卷 第 期(总第 期)()【理论研究】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 欣(),女,辽宁锦州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工作。基于生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分析李 欣(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辽宁 锦州)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哲学研究理论,系统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文章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主轴,结合我国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内涵、实践意义、展望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为生态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生态建设;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近几年,我国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持续打好臭氧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但是,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仍然严峻,温室效应引发的极端天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诱因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激化,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因此,从生态建设视角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内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从狭义层面出发,将自然界视为人类生存、活动的自然条件的集成,人类、自然环境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既存在区别,又存在共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外部自然界与人统一联系的过程就是人借助自身物质生存的实践过程。而人与自然交互的纽带是劳动,劳动可以发起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并实现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过程的调整。在这个意义上,人类需要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同进化。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开展活动将破坏生态完整性,甚至引发生态危机。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生态建设中的实践意义(一)驱动生态建设观念转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自然为客观外化的观念,否定了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了自然与人紧密相关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引导下,人们可以逐渐树立人自然社会整体价值观,自觉追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道路。进而在社会历史领域纳入人与自然关系,统一生态建设中主体与客体、能动性与物质性、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深化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最终实现生态建设理念的转变。(二)探明生态建设行动方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观念,也是生态建设的活水源头,可以为生态建设探明方向。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反向思考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状态,坚定开展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决心。同时借助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建立平衡生态系统,缓解人与自然界关系,避免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资源全面紧张的后果。(三)指引生态建设规范开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实践的观点,也是我国当代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当代人与自然全面紧张的局面来看,“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文明之路恶果累累,甚至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的成果,强调利用功能和谐有序的生态文明代替矛盾对立的工业文明。借助这一理念,可以为生态建设规范开展提供良好的指引。三、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资源严重损耗当前生态建设中,资源性问题仍然是首要问题,资源损耗量大的现象广泛存在。如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损耗量大,水土治理速度严重滞后于水土损耗速度,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峻,甚至出现土地荒漠化趋势,大多数土地被黄沙覆盖。再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损耗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被无序砍伐毁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二)生态观念淡薄生态建设进程、质量受人们对自身周边环境认识的直接影响。但是,在生产力飞速发展带来的消费主义时代,越来越多人陷入非理性高消费境地,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埋下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隐患。加之部分工业企业违背环境监管法律规范,肆意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危害。(三)工业污染严重高速发展的工业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在工业高速发展进程中,以稀土资源、煤炭为代表的矿产资源遭受破坏,引发了地面下陷、坍塌等环境问题。同时工业废气、废水的大量排放,也引发了逐年增长的雾霾问题以及日益突出的水荒现象,对未来工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四、基于生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展望(一)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统一的过程囊括了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人类认识、实践自然的终极价值尺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不忽视自然的前提下,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赋予自然人文关怀。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的代表,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可持续为前提,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纳入自然消耗、物质生存影响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的资源产品再生产程序中,高利用、低排放、低开采等特点高度突出,为传统工业文明向可持续生态文明转化提供了范式。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引导下,我国应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结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将资源型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比如,支持企业淘汰资源浪费率高、污染重的技术、产品,优化产业布局;再如,基于我国地域分布与地区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不一、整体协调的产业布局,在改变区域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的基础上,促使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代替资源损耗型发展模式。同时依据“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从更加全面、透彻、系统的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细化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处于生态社会中的人、自然资源产权主体进行重新定位,唤醒人的自然属性。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产权体系、记载规范、权利登记系统,并推进国家层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试点应用。在制度试点过程中匹配专业指导人员,因地制宜地处理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界的客观属性、对象属性,积极面对自然,限制人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时间,人为帮助自然界恢复原有生态平衡,为自然界自我恢复提供充足支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而且强调借助实践维持人与自然界的平衡状态。在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可在合乎法律、合乎情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打造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目标责任制,将资源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纳入区域发展体系,实施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督促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深入探讨与区域情况适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其中资源指标需涵盖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等。相关资源指标可以现有土地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耕地红线,明确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与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效果。在绿色 目标责任制打造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多个领域、多个环保单位的环境保护评估制度与生态资源补偿制度、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预警制度,明确生态建设红线,由专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巡视机构不定期检查下级部门生态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或者以回头看的形式检查生态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落实终身问责制,合理限制超出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建设行为,严厉打击不同类别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为生态建设永动式开展提供支持。(二)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尊重自然客观属性为前提的观念,强调自然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发展规律,不受人的意识干扰。面对多数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活动漠不关心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生态建设。生态伦理观教育是培养全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责任感的有效手段,可以督促人们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主动行为,从源头解决生态建设困难问题。在生态伦理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众人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将生态责任感融入到生态建设中,指引人们树立起人作为自然界一份子的特殊责任感,以环境保护优先为前提,营造全新的社会风气。在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协同社区、主流媒体、教育机构,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基础上,强化生态伦理教育,重塑消费观。如由环境保护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中小学生态教育体制,在素质教育框架内纳入生态建设相关内容,或发挥传统宣传资源与新型宣传资源整合优势,开拓新兴媒体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微博、抖音、移动网络等媒介,采取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方式在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干部教育与企业生态文化教育中落实全民生态文化教育方针。根据教育对象所在群体、年龄的差异,采取故事化表达、形象化展示方式,以绿色消费为先导,以人类健康与环保标准为底线,设置生态建设标语指示牌、录播生态建设公益广告并举办知识讲座,引导民众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消费观,拒绝奢华装修、过分精美包装、不必要家用电器,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粮食,从追求物质享受向追求精神生活转变。进而引导人们利用新的消费观念重新思索人与自然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人位于自然界中,不可妄图成为自然的主人驯服自然界,而是设身处地为自然界的未来着想,考虑自然界的感受,调整自身消费与生产模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将自然界视为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存在。基于自然界的动态属性,政府部门可在生态建设方面树立典范,开放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渠道,给予生态建设中表现卓越者物质、精神激励,督促更多人在思想层面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活动可持续开展。同时依据自然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制定合乎现有法律规范与社会伦理的生态制度,借助源头严格防控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比如,依据我国社会频繁存在的雾霾问题,持续反向思索人与自然相处的状态,设定全新的生态顶层法律规范,将法律规范上升到国家层面,并融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宏观体系内。同时从生态建设的全过程着手,协调各个行政部门、环保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从根本上解决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无人承担的问题。(三)建设工业生态环保氛围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人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均需要科技的支持。而这一发展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因此,要想早日解决生态问题,势必需要在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看法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借助科技的力量调整生产模式,将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水平。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推动自然科学向工业渗透,在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经科技赋予现有物新的属性,为将来自然界的解放提供动力。同时依据统筹兼顾的科学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或促进自然界发展)的思想,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综合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与自然影响,确定科学技术的便利与弊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从科学技术应用着手,强化科技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应用、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剔除科学技术中的弊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为工业经济新动能代替旧动能提供充足动力。在能源技术革命开展过程中,立足前沿绿色能源发展动态,结合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要求,强化管理科学技术应用下的污染物排放,查处现实环境中各种生态恶化问题,严厉惩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单位、个人,在短时间内切实排除一切干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健康的负面因素,进入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友好的状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城市与乡村融合是解决工业城市兴起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部分地区可以从分散过分集中的大工业着手,重新规划工业布局,限制污染物排放量在环境自净能力范围内,缩小城市、乡村之间巨大差距。同时根据人与自然关系受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制约作用,变革现有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扩大共产主义制度应用范围,落实人道主义、自然主义方针,明确人人享有平等、公正的权利与义务,督促人主动调整自身与自然的位置变换过程,而非盲目改造自然,真正实现消耗最少自然资源达成劳动目的这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在缩小城市与乡村巨大差距的同时,借鉴世界生态建设经验,以参与不同类别全球性环保大会的形式,强化生态建设的国际化合作,缩小本国与发达国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本国生态建设效率,为美丽地球村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五、结语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人、自然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