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宋代版刻书法研究
版本学
视野
书法
考察
刘元堂
宋代
版刻
研究
吴锦文
952023/05 No.25595读书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刘元堂教授编著宋代版刻书法研究,是深入发掘书法学与版本目录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20万字,也是学界目前关于版刻书法专题研究中最为深入细致的一部专著。“版刻书法”是指通过 写 稿、上版、镌刻及刷印等工序使书迹得以保存的书法样式。1石刻书法的捶拓、玺印的钤印为版刻书法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准备条件。版刻书法工序与碑刻书法大致相似,都是二次加工底稿,使之保存于木版或石头等载体之上。版刻书法的写手大多为善书之人,序、跋等部分多是请有名学者或书法家所书,因此版刻古籍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准高超的书迹。中国的版刻书法,时间上横跨了1300多年。其始于李唐,奠基于五代,盛行于两宋,旁及辽、西夏、金,衍于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仍在延续。宋代是版刻书法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有大量的书、刻俱佳的宋代刻本传世,弥补了书法史研究中文献记载与书迹作品的不足,具有深邃的研究意义。2版刻书法属于古籍版本学与书法学相结合的新研究范畴,作为书迹材料研究,是唐代至清代书法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版刻书迹的发展与演变,也呈现出书法发展中的另一脉络。因其稿本广为流传的性质,底稿往往精心书写,且大多出自名工良手,刷印精美,书写讲究法度,工整秀丽,宛如法帖,一定程度上对宋代书法学习者也产生了影响。王国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中谈及美的材质、表现技巧两种形式,言宋版书完全具备美的形式:“三代之钟鼎、秦汉之摹印、汉魏六朝唐宋之碑帖、宋元之书籍等,其美之大部,实存于第二形式。”3因此,对古籍版刻书迹、书手与刻工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才能使书法研究更加立体与深入。然而时至今日,学界对版刻书法领域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较为空白、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宋代版刻书法研究一书,通过宋本古籍的考察与整理、交叉学科文献查阅、作品列队对比等方法,从而归纳出宋代不同时、地的版刻书法特点。全书共241面,分为七章。第一章,版刻书法的产生及工艺流程;第二章,宋代版刻书法的先声,唐代、五代时期的版刻书法;第三章,北宋时期的大藏经、单刻佛经与其他刻本书法风格以及北宋时期的版刻书手与刻工论述;第四章,南宋时期两浙、福建、四川、江淮湖广地区版刻书法风格;第五章,宋代版刻行草书及篆隶书;第六章,南宋时期版刻书手、刻工与印工;第七章,宋代版刻书法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第七章后附论三节,利用南宋的版刻书法风格,对几个宋代刻本有关版本进行鉴定。最后附现存开宝藏、国内藏崇宁藏南宋刻书地域、南宋刻本年表、南宋版刻序跋行书作品五个表格及参考书目。张元济曾说:“审别宋版,只看刀法。”在对宋刻本古籍进行鉴定时,查阅版本字体是诸多方面中最精、最主要的方面。4研究版本目录之学人,无疑会对这一部分最感兴趣。本书以400余种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的宋代善本古籍、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以及大观宋版图书特展等图录为基础,广泛采录总集、别集与史传、笔记、图录等各类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唐、五代及宋代版刻字体书法风格特征与演变规律。尤以第四章,通过大量版刻书迹的对比分析,从南宋版刻楷书的刀法与字体特征对不同地区按时间先后进行归纳总结,为南宋刻本的鉴定提供了一个有力而坚实的依据,文中翔实地阐述了南宋两浙、福建、四川、江淮湖广等地区早中晚期不同字体书法与刀法特征,如南宋早期两浙地区大多延续北宋版刻书籍欧、颜、柳并行的风格特征;南宋中期的福建刻本自成风格,字形往变小与变大两个方向发展,等等;又有以横画末端笔画形状判断两浙刻本的具体时期;以竖画起笔、横画末端形状总结福建地区刀法特征,等等。全文穿插古籍版刻书法相应图版配合解读,以便读者决疑祛惑。附论三节正是在前文所总结的宋代不同地域、时间版刻字体书法风格与刻工的基础之上,解决了过往学者对汲古阁旧藏龙龛手鉴、思溪藏本圆觉藏与资福藏、上图藏元包经传等宋代古籍版本鉴定存疑之题。从字体刀法风格、避讳与刻工三个方面进行推断论证,判定国图藏汲古阁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禄琳琅本及傅增湘双鉴楼藏本三个版本的龙龛手鉴为宋末元初刻版本学视野下的书法考察评刘元堂宋代版刻书法研究文_吴锦文南京艺术学院图1宋代版刻书法研究封面书名:宋代版刻书法研究作者:刘元堂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印张:16版次:2021年12月第1版ISBN:978-7-5013-7387-1定价:90.00元96本,否定了此前学者将其定为南宋初期浙江刻本的推论,论据翔实周密,发前人所未发之见解。“物 勒 工 名,以 考 其诚”,在版刻字体鉴定之外,宋代古籍版刻书手、刻工与印工亦是研究宋代版刻书法重要的一部分。版刻书法的产生,是书手、刻工与印工共同合作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5对版刻书法的研究,也无法脱离书手、刻工只谈书法。本书结合宋代的历史社会背景,通过对宋版古籍的爬梳与大量文献查阅,对书手、刻工、印工的数量、身份、文化知识、地域分布、刀法差异等多个方面详尽考证,挖掘书手、刻工彼此之间的关系与往来交流,发覆抉微,以求客观而立体地勾勒宋代版刻书法真实的历史语境。对版刻书法风格、刻手与刻工等问题的研究,为宋代书法史提供了大量研究材料,拓宽了宋代书法的研究领域,对版本鉴定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自唐代雕版印刷的出现,楷书在版刻书法中便按其一定的轨迹自行发展。由于社会对书籍的大量需求,对楷书结体、用笔共性与风格统一的提炼与凝结,化曲为直、删繁就简等以实用性为主的操作,宋代版刻楷书发展至南宋晚期已演变成近于僵化的字体。本书第七章通过对宋代版刻书法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的分析,厘清了宋代版刻楷书的发展与宋体字之间的关系,并举故宫博物院藏岳珂郡符帖书法、郑思肖墨兰图中落款楷书用笔、结体模仿版刻楷书特征二例,表明版刻书法对书家日常书写带来的影响以及宋代版刻书法对元代大书家赵孟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元、明、清版刻书法的影响,至此宋代版刻书法的重要地位已不言而喻。本章末尾亦校正了时人与权威辞典中关于宋代版刻楷书即是宋体字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的宋体字是明代才出现,应称其为“明体字”或“明朝字”方名副其实。本书最后附表部分,表一、表二收录现存开宝藏崇宁藏,详列经名、装帧、千字文号、题记、印工、收藏单位、卷数与书法风格等,一目了然,减免读者翻阅检索经卷之劳;表三南宋刻书地域表按路名详列各刻书地;表四按时间先后收录近200部南宋刻本;表五收录南宋刻本序跋中的行草书书法作品,包括其书名、版本、序跋作者、版式、书法风格与款识,使读者得以总览宋代版刻行书的书法风格发展与脉络,易于读者查阅取用。版刻书法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研究者的要求不仅是精通书法,更要对版本学有所掌握。该书作为刘元堂教授的博士毕业论文,在撰写此论文之前,他曾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门跟随杜泽逊研习版本目录之学。对于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则是查阅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部分的400余种的影印宋本古籍,将其版式、字体、书手、刻工、钤印、序跋等部分一一排列整合,图2宋代版刻书法研究书影空前巨帙,为本书提供了全面而翔实的书写基础。其中所耗费的心力可见一斑,可称作扎实的学术研究典范,正如杜泽逊教授评其“诚不朽之盛举,而逐页观摩,心营目识,尚不闻其人,宜其版本之学创获独多也”。宋代版刻书法研究全文取材丰富、论述翔实、考证严谨,是研究版本学与宋代书法史必不可少的一本重要参考书。徐利明教授评价这本书:“其论证层层递进,旁征博引,开合有度,辅之以不可或缺之图例,又有多项附录图表。其观点鲜明,论据翔实,语言生动。读其文,循其思路,步步深入,大得释疑解惑之乐。”可以说,宋代版刻书法研究的学术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对宋代版刻书法的梳理研究,更重要的是以传统人文学术为关怀,多学科视角下的书法学术研究意义将相对独立的两个学术领域连接起来,对版本学与书法学的研究者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启发价值。参考文献1祁小春.古籍版刻书迹例说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3.2刘元堂.宋代版刻书法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2.3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22-25.4黄永年.古籍版本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3.5刘元堂.宋代版刻书法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145.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