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表征
视角
民族
村寨
机制
研究
报京侗寨
提提 要要:以报京侗寨为例,基于人类情感理论、表征与非表征分析视角,探讨民族村寨居民灾后情感恢复中身体实践、展演过程与表征建构。研究发现:情感唤醒驱动下,个体受灾居民身体实践实现家的物质空间重塑与身体、物品归置,促成灾后情感初次恢复,推动家的情感复苏;受灾家庭通过日常生活与生计恢复实践消解灾后家的情感脱节与不适,促成家的情感空间重建,延续家的情感意义,强化情感恢复水平;民族节庆仪式中社区集体参与氛围的营造构建个体、群体互动空间,实现受灾居民群体归属需要的满足,节庆仪式的文化性得以突显,并于维系受灾居民文化身份稳定中生成文化身份认同,推动社区社会关系重构。研究在串联个体、家庭、社区尺度上构建出“情感唤醒身体展演与实践表征建构”恢复机制,实现由非表征到表征转化的实证探索,可为民族社区灾后情感恢复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关键词关键词:报京侗寨;情感恢复;非表征实践;表征建构;互动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民族村寨居民灾后情感恢复机制研究以报京侗寨为例郑 超1,李 瑞1,杨火木1,谢梦月1,殷红梅2,覃 颖1(1.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阳550025;2.贵州师范大学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阳550025)RESEARCH ON THE POST-DISASTER EMOTIONAL RECOVERY MECHANISM OFRESEARCH ON THE POST-DISASTER EMOTIONAL RECOVERY MECHANISM OFETHNIC VILLAGE RESI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PRESENTATIONALANDETHNIC VILLAGE RESI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PRESENTATIONALANDNON-REPRESENTATIONALNON-REPRESENTATIONAL:A CASE STUDY OF BAOJING DONG VILLAGEA CASE STUDY OF BAOJING DONG VILLAGEZHENG Chao1,LI Rui1,YANG Huo-mu1,XIE Meng-yue1,YIN Hong-mei2,QIN Ying1(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chool of Karst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odily practices,representation constructions,and performance processesof ethnic village residents in post-disaster emotional recovery using the framework of human emotionstheory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representational and non-representational analysis within cultural geography.The study found that:1)Individual bodily practices,driven by emotional arousal,contribute to reshaping thematerial space of the home and the placement of bodies and objects,thus promoting the initial recovery ofemotions and the emotional healing of the home in disaster-affected residents.2)Families affected by disaster dissolve the emotional disconnect and discomfort of the post-disaster home through daily life and livelihood recovery practices,leading to the rebuilding of the dynamic space of the home,the continuing of theemotional meaning of the home,and enhancing the level of emotional recovery.3)The creation of a collectiv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tmosphere in ethnic festival rituals builds the space for individual and groupinteraction,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nature of the festival rituals,generating cultural identity.Key wordsKey words:Baojing Dong village;emotional recovery;non-representational practices;representationalconstructions;interac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28,41861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MZ123)作者简介:郑超(1995),男,贵州遵义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感地理与民族社区。E-mail:。通讯作者:李瑞(1984),男,四川南充人,博士,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开发与影响。E-mail:。收稿日期:2022-05-30;修订日期:2022-09-21文章编号:1003-2398(2023)03-0069-10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23.03.0082023年第3期总第191期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 VolHUMAN GEOGRAPHY Vol.3838.NoNo.3 3 20232023/6 6691 引言近年来,我国传统民族村寨火灾时有发生,已然成为威胁民族村寨居民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灾难以取代个体、家庭和分裂社区扰乱日常生活1,2,致使人与地方情感纽带断裂3,并在受灾群体中产生“住地毁灭”(domicide)的消极情感4,如何恢复受灾居民因灾致失的情感、回归灾前日常生活正常感5、厘清灾后情感流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情感恢复作为灾后研究重要内容,情感流变贯穿情感恢复过程始终6,7。Ong将情感恢复定义为消极情感向积极情感的转变,情感恢复指向积极情感并由受灾者身体实践达成8。首先,积极情感作为情感恢复的重要表征,Shing从个体角度分析了受灾者积极情感恢复过程,认为灾难的积极应对可增强受灾者积极情感水平9;Becker讨论了积极情感与个体应对策略抉择的关系,并指出积极情感有利于个体应对策略调整与情感恢复时长缩减10;Hidaka发现受灾个体受积极情感驱动,具身参与削弱灾难影响的工作抵御因灾所致的消极情感,促成“故乡情”的恢复11。其次,个体情感的恢复衍生家的情感恢复需求,而家作为个体嵌套的尺度,因此受到重视12。一方面,家作为承载个人情感意义的场所13,Morrice探讨了影响家庭回迁的因素,并强调家庭怀旧情感在回迁中起关键作用,而非物质驱动14。另一方面,家作为人物共在的空间15,Gloryrose Alcoran讨论了住房重建的积极影响,认为住房在为受灾家庭提供安身之所的同时,推动家的情感复苏16;张建荣揭示了灾前家物品如何构成灾后家的意义体系以及家的情感营造与恢复17。最后,家是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家的情感恢复促成社区恢复实践开展,涉及社区参与中社会资本效用、社区与地方依恋重建等内容。社会资本作为社区恢复重要资源18,Nakagawa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社区可调动成员积极地参与社区重建活动,从而成功地摆脱灾难的影响19,而重建活动的开展为社区互动营造场所,推动灾后社会资本培育与地方依恋重建20,郑春晖指出地方依恋重建作为包含“稳定中断恢复”的过程,社区参与是其恢复的关键21;随后,Silver也证实了社区重建中的群体互动对社会关系与地方依恋重建的益处22。此外,社区参与作为增强社区抗灾能力的重要手段23,也能以仪式的方式呈现。Bode指出经灾难建构的社会类别被灾后仪式解构,并在调节群体对抗中促成群体团结24;Ekanayake认为灾后仪式疏导了受灾者消极情感,并提供情感的鼓励25,激励其勇敢的面对灾难26;郑春晖也认为参与集体性、纪念性的仪式有助于个体与家庭、群体、以及地方情感的恢复21。文献回顾可知,现有研究在探讨受灾者情感恢复时,主要基于“事件结果”的方式,从个体、家庭与社区层面展开分析,注重受灾居民具身实践、结果与积极情感效用的讨论,而缺乏受灾者具身实践驱动、过程及其表征建构的探讨。因此,本文以表征与非表征为分析视角、情感唤醒为切入点,串联个体、家庭及社区尺度,探讨受灾居民身体实践过程与表征建构,厘清情感恢复中受灾居民情感流变过程及其恢复机制呈现,并尝试探索由非表征实践向表征意义转化的机制,以期为灾后情感恢复研究做出贡献。2 研究案例与理论框架2.1研究案例与数据来源报京侗寨隶属贵州镇远县报京乡,300余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北侗聚居村寨。曾凭借独特的北侗民族文化风情、别致的木质建筑群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旅游目的地。火灾作为侗寨频发的集体性灾难27,报京亦如此。1661年至今,报京累计发生火灾超十次,尤以2014年最为严重28。2014年1月25日晚,报京侗寨突发火灾,造成148栋民房烧毁,296户、1100余人受灾29,7 月启动重建,年末完成建房 222 栋,安置 276 户、搬迁20户,恢复道路、洗葱塘、踩鼓场等基础设施,新建风雨桥、报京楼等民族性建筑。火灾作为侗寨传统社会、文化嬗变与集体情感创伤的引致因素,为地方性知识与经验的介入营造契机27,本文也将着重关注报京侗寨地方性知识典型载体报京“三月三”与招龙仪式,探究其如何调适因灾所致的个体、群体情感创伤,并围绕其中受灾居民的身体与展演实践展开论述。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法收集数据。观察内容为报京“三月三”前居民准备活动、节庆中居民的身体展演实践;访谈对象为受灾居民,并以编码进行匿名处理,编码依据受访者职业差别而设(见表1)。访谈围绕灾时、灾后受灾居民情感变迁,民族节庆、仪式提升受灾居民积极情感水平的作用,挖掘灾后仪式如何疗愈受灾居民情感创伤。数据来源:灾时、灾后(见图1a,图1b)以及招龙仪式图片、文字资料由报京乡政府与县非遗中心提供;重建后的报京(见图1c)、“三月三”民族节庆开展图片为实地拍摄;访谈材料于2018年、2019年4月“三月三”举办时实地调研所获,于19年11月1419日进行补充调研。2.2理论分析框架2.2.1表征理论表征是社会学的概念,而后被引入地理学探讨空间的文化意义30。受建构主义影响,地理学者重新阐述了表征概念,认为表征不仅是事物的再现,也是一个动态过程31。随后,Hall借鉴符号理论提出表征理论,认为人与语言或文化系统的互动建构了事物的文化意义,并以符号进行传递32。随研究推进,地理学者再次拓展了表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