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
课程
教学
一体化
生态
修复
工程技术
建军
教 育 观 察JIAOYU GUANCHA2023 年 6 月第 12 卷 第 16 期高职课程“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为例陈建军1,2,3,朱月琪1,2,3(1.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2.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佛山,528216;3.佛山市城市辐射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佛山,528216)摘要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在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延伸,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创,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在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中构建该模式,可采取以下路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以行动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以项目为载体,优化教学实施;以行为表现为标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23)16-0084-04一、引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1“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延伸,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系统结合起来。“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实践性强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观,以学生为中心,理实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智慧职教等各种教学辅助“云平台”成为目前教学中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当今课程教学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已成常态,使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对接,采用“混合教学(线上+线下)”方法,重构“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着重突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3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沉浸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度和学习兴趣,成为高校“课堂革命”的发展趋势。4二、内涵阐释一体化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是职业院校普遍提倡的教学思想。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生产服务、科技研发等内容结合起来,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在“做”中教,在“做”中学。5“教学做创”一体化是指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创”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6“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做”“创”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教”是基础。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教的内容和方法,在“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以项目为载体,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利用微课、动画视频、PPT 课件、“云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达成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养目标。“学”是关键。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学习及总结,“学”与“教”相辅相成。教学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是核心。“做”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围绕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索,在实48收稿日期2023-03-06基金项目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2021 年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441322012212);广东省 2022 年度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项目“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22GCZX016)。作者简介陈建军,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工程师,讲师,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佛山市城市辐射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朱月琪,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佛山市城市辐射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DOI:10.16070/45-1388/g4s.2023.16.025践中运用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是“教”和“学”这两个教学环节的接连点,教师应围绕学生如何“做”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创”是目的。“创”包括两个面:一是创新,二是质疑。学生进行技能创新,以掌握理论知识、技能和创新素质为支撑,增强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意识。“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6三、构建路径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生态修复理论知识,水域生态修复方面的水体生态治理技术、生态水利工程技术、海绵城市工程技术及水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等,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7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加工,构建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学习内容。(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在过去的课程教学中,工作过程本身的内容容易被忽略。因此,学生难以有效地在工作实践中应用理论和技能。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应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校企双方共同设计课程项目内容,参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进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基于项目载体、基于任务驱动选取教学内容。重构课程内容要深入分析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为课程教学内容理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加工,构建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习内容。引入能够体现业务领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规范的企业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实现真实岗位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企业实际业务的理解。以思政育人为指导基础,丰富课程思政案例库,促进学生养成职业操守,提升道德素质。(二)以行动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确立“教学做创”一体化观念。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工学结合”、以“学做创”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形成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方法的重构,要从“教为中心”向“学做创为中心”转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在教学中需体现课程思政、“双创”教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教学特色。教学应将生态修复的基本理念与学生思政培养融合起来,将国家生态修复法律法规与学生的自身法律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在课程中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要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三)以项目为载体,优化教学实施在原有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阶段划分基础之上设计更为合理的递进式教学过程。基于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课程内容重构,采用“任务驱动”的教法学法,确定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的教学策略,理论实践全交融,课程思政全覆盖。实现学生“学做拓”、教师“导引领”的教学新形态,体现“教学做创”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建设“互联网+”理论及实训课堂,从校内到企业、从线上到线下、从理论到实操,完善“互联网+”学习模式。按照生手、熟手、能手和高手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更为合理的进阶式教学过程。具体如图 1 所示。教学任务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课前,教师在“智慧职教”云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导学清单,学生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凭借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三个环节开展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后任务进行拓展提高。1.课前知识探学课前可以通过创设企业案例情境,使学生在真实业务环境中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带着问题学习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项目任务,学生利用学习平台提供的资源进行专业知识自学。学生预习完毕,需要完成对应测试题,教师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查找遗漏和不足,适时调整教学侧重点,设计适当的活动辅助教学。针对具体教学任务,教师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提供相应教学任务的微课视频、PPT 课件、2D/3D动画等,并在“智慧职教”云平台创建课前自测题。学生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学习任务内容并完成自测题。教师开放课程平台讨论区,跟进学生学习进度,分析学生的自学结果,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堂答疑和课堂工作任务准备。2.课中知识内化第一,任务导入。教师播放企业任务工作录制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布置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解;简单讲述教学任务课程安排。教师依据学生课前自测情况,灵活安排教学任务的重点及难点。第二,任务实施。任务实施环节以“学做创”为中心。首先,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详细讲解,利用云58教学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行动导向、项目载体导向课程思政: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发布任务课后知识巩固课中知识内化课前知识探学引导学习汇总问题任务导入重点讲解针对答疑任务评价企业业务企业导评科研项目在线微课在线测试提出问题任务接受小组分工任务分析任务实操拓展实操牢记规范创新技能师生引导领做学拓图 1 优化后的教学过程平台动画、微课视频深入学习,突破任务难点。教师对课前测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各小组通过讨论分析,完成课程在线答题,检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推荐代表进行汇报。教师针对该部分考查情况掌握学生完成情况,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作点评,并以“学、做、创”为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在线测试、小组讨论及汇报等形式,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根据教师点评,进行查漏补缺,了解新技术。其次,教师发布实操任务,针对具体的企业案例,要求学生设计应用相应技术的方案。教师充当观察者角色,关注学生行动,针对各组在讨论设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学生结合云平台具体案例视频,完成方案设计创新。在整个“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悉心指导、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后,学生将实操任务成果上传至云平台。第三,任务评价。任务完成后,教师查看小组上传成果并进行点评,并选取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成果分享。学生讨论遗漏和不足,完成互评。3.课后知识巩固教师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布置课后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络终端等完成课后任务。教师发布不同层次的拓展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邀请企业导师对课中形成的成果文件进行分析点评,发布真实技术案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生的成长数据及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之后的教学诊改提供数据支持。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的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生态修复案例并开展汇报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将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习基本的生态修复的方法,锻炼科研能力;同时,增强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任务。(四)以行为表现为标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要以信息化、数据化手段为载体,以“智慧职教”云平台为依托。高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课程严格遵守以行为表现为标准的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一是全过程评价,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进行全过程评价;二是多元评价,课堂评价主体包括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自己,综合考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