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魏倩倩.pdf
下载文档

ID:2557171

大小:303.06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空间 创业 生态系统 研究 现状 发展方向 魏倩倩
第 14 卷第 3 期 Vol.14 No.3 2023 年 6 月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Jun.2023 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魏倩倩 (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河南洛阳,471000)摘要 高校众创空间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载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构建科学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是众创空间良性运转的关键。结合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特点,系统梳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研究指出,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要依托目标定位,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创客文化,构建特色发展模式,促使众创空间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3)03005105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 号),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众创空间的概念,随后众创空间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高校承担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在此过程中,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得到广泛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创业生态系统观点的引入有助于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创业生态系统,学者们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但对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研究成果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基于此,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提出构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为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一、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源自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Dunn 在 2005 年发表的一篇以“创业生态系统”为题的文章,描述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轮廓1。之后创业领域的学者对创业生态系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2010 年,百森商学院教授 Isenberg明确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现有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关注始于 2009 年卢胜、刘林青、施冠群等对麻省理工学院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2011 年,林嵩2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明确的内涵界定,指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新创企业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创业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随着国内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将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众创空间,开始对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陈夙、项丽瑶3等认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包括创业相关的众多主体和各类创业资源,以及其构成的众创空间资源生态圈,主要特征是“众、微、新”;汪群4把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由众创空间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动态平衡系统;向武、黄成兵5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新创 收稿日期 20221013;修回日期 20221201 基金项目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类)“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2021JY06);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双创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SJGLX101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多维驱动的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2021SJGLX123)作者简介 魏倩倩,女,河南孟津人,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联系邮箱: 2023 年第 14 卷第 3 期 52 业活动的参与主体与创业所需的各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关于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魏亚平、潘玉香6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指在众创空间内,大学生创业主体与各生态元素之间通过理念交换、知识传递、制度保障等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李亚洲7、张德虎8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指在高校的创业主体、创业教育和高校管理部门相互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生态网络系统。不同于政府、企业主导建设的众创空间,高校众创空间是在高校内部建立的,面向大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在创业主体、创新创业项目、平台资源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界定,需要契合高校教育环境,更加精准地阐释。基于不同学者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结合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特点,本文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是在高校这一特定地理物理空间内,基于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围绕创新创业主体以及相关支撑要素,通过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活动等形式不断地进行物质流、资源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网络系统。其中,创新创业主体主要包括大学生创客和教师创业者,相关支撑要素主要指制度与政策保障、平台与基础设施、技术与人才支持、项目与资源对接等。二、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丰富、要素多元,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Foster9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八支柱模型,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市场、人才、大学、金融、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创业导师八个要素构成;Isenberg10提出了六领域模型,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市场、政策、融资、人力资本、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等六个相互联系的领域。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汪群4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创客、创业导师、众创空间、政府等多种要素,由创客生态圈、服务支持生态圈、上下游企业、孵化器、消费者群以及创业环境组成;向武、黄成兵5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括人才、技术、资金、服务、政策和市场六个要素,其中人才是核心,技术是支撑,资金是保障,服务是依托,政策是土壤,市场是导向;戴春、倪良新11提出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政策、市场、人力资本、金融、文化和支持六大要素;周海英12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含创业主体、文化、市场、制度和其他支持要素;邱莉霞13认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包括创意实践、合作社群、开放资源和协作空间四个要素;李亚洲14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创客、高校院所、政府、金融服务组织、创业组织)、支撑要素(市场、资源、政策、服务)和众创精神文化(敢为人先、合作共生、对创业失败的容忍)构成;余杰15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区位、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公共配套、创业服务和创业文化八个要素。在高校众创空间视角下,一些学者对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罗美莲、张钱16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包含众创精神、创客生态圈、资源生态圈、基础平台与政策等四大要素;廖林正17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创业主体、创业教育和高校管理部门三个要素。总的来看,学者们对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观点不一,但归纳来看,基本上都包含创业主体、创业支撑和创业环境等内容。结合高校众创空间的特点及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本文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由“三层级八要素”构成,“三层级”分别是核心层的创业主体、中间层的创业支撑和外围层的创业环境。“八要素”指处于核心层的大学生创客和教师创业者两个要素,处于中间层的政策保障、平台设施、技术支持和资源环境四个要素,处于外围层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两个要素。“三层级八要素”是一个层级嵌套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营造了一个主动、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了积极、活跃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理论研究 魏倩倩: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53 三、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关于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运行机制。林嵩2认为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资源汇聚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陈夙、项丽瑶3等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代谢、多层次创业网络嵌套、异构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能力动态提升、用户价值创造等五个核心机制。汪群4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通过资源获取、优胜劣汰和价值交换三大运行机制维持生态平衡。魏亚平、潘玉香6提出了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众创精神培育机制、创业网络嵌套机制、创业异质协同机制、孵化能力提升机制等四个运行机制。李亚洲14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存在资源汇聚整合机制、竞争共生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平衡调节机制。余杰15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环境营造机制、平台搭建机制、创业培育和服务机制以及创业企业互动机制四个部分。庞静静18认为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主要依靠利益交换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平衡调节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共生机制。贾天明、雷良海19等认为众创空间存在生态系统代谢机制、成果共享-容错试错动力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客-资源协同共生网络机制等。王峰20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优胜劣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共演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徐芸、赵沛琪21等认为众创空间通过信息识别机制、能量流动机制、代谢平衡机制,达到资源共生的耦合状态,能够实现整个创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提升。黄睿娴22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动态创业机制、多层级交互机制、自组织更新机制、动态竞争机制四种机制。陶小龙、黄睿娴23对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划分,第一层为情境层,包含了自适应机制、动态创业机制和多层次耦合机制;第二层为行动层,包括开放创新机制和自组织更新机制;第三层是结果层,包括价值创造机制。表 1 归纳梳理了不同学者对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分类。表 1 不同学者对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分类 年份 学者 运行机制 资源整合机制 价值交换机制 平衡调节机制 共生共演机制 优胜劣汰机制 2011 林嵩 2015 陈夙等 2016 汪群 2016 庞静静 2017 贾天明等 2017 王峰 2019 李亚洲 2019 徐芸等 2020 黄睿娴 2021 陶小龙等 注:“”代表该学者有直接提及该机制或相近机制。由表 1 各学者对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分析可知,众创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着众多联系紧密、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共同促进和维持众创空间的健康运行。其中,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资源整合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平衡调节机制、共生共演机制、优胜劣汰机制这五大核心机制。本文认为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也同样遵循以上五大机制,但由于其服务对象、功能定位、主要任务等特点和属性,还应该具有创业能力提升机制、众创精神激励机制、“双创”文化培育机制等,这些机制的良好运转,共同推进高校众创空 2023 年第 14 卷第 3 期 54 间更好地发挥“双创”育人、辐射带动的作用。四、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应依据其内涵、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的特点和属性,进一步推动其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一)依托目标定位,构建特色发展模式 高校在进行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时,要秉持差异性和特色性原则,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明确众创空间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定位,构建自然平衡、凸显本校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促使众创空间持续健康运转,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二)发挥资源优势,履行职责使命担当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高校众创空间同样要积极发挥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要与社会政策、资源、环境建立紧密联系,实现有效对接,形成校内校外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实际运营中,要充分利用校内优势资源和校外政府、社会等各类资源,建立高校主导、社会参与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模式;要发挥高校科研、人才等优势,同时结合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引导学生和教师创业项目积极对接社会相关资源,优化创业结构,促使项目落地,实现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