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_郑晨.pdf
下载文档

ID:2556869

大小:101.09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分析 协同 创新 模式 高职 大学生 创业 能力 培育 机制 郑晨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18019分析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郑 晨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协同创新视角下,要求当前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产生联动效应,通过多方位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来面向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以此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投入自主创业当中,并以创业带动就业,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侧之困局。为此本文首先针对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内涵与概念展开了解读,进而立足高职院校视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缺失环节展开讨论,并随之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业能力,并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育机制。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途径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正飞速发展,由此导致了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并带来了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为此党的十八大中强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出支持青年创业要求。希望能够以此迎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征,并为高职大学生群体创造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成果来看,高职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此需要教师进一步把握“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特质,并充分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以此为学生打造更为健全的双创育人机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一、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解读协同创新是社会资源运作的一种机制,其运营核心为实现知识财产的不断增值,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高校、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联动合作,各自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从有效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并有效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实现“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之间的深入合作。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的运作特征。“系统性”是指协同创新有其独特的内部功能、体系以及结构,特别是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其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成熟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包括丰富的实践资源以及场所,能够通过多方教育主体的共同审核、评估、援助,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想法的成果转化,因此能够有效催生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开放性”则指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封闭环境之中,而是能面向社会整体层面,引导学生与更多职业者进行交流,或是与其他学校学生交换创意想法,从而实现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合作,并改变以往“闭门造车”式的封闭教育格局;“互动性”方面,则表现为高职学校与企业、政府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交换,由企业向学校提供大量的经营数据以及市场信息,从而帮助高职学校掌握当前的人才需求动向以及行业空白,并借助自身的教育力量来促成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并加强对各项资源的充分整合1。二、协同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困境(一)协同创新教育缺乏导向性高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目标,应主要围绕当前产业生产技术中的空白环节,乃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着手展开教育,如此才能够弥补当前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更为系统全面地认知职业行业。但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大部分高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存在着缺乏导向性的问题。一些高职学校在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过于盲目,没有紧密结合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因此难以体现校企协同之间的有益创新要素,无法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实际影响作用。除此之外,高校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职业经验,在面向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难以传递给学生系统而连贯的知识经验,包括一些法律、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常识细节,因此导致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2。(二)协同培养的运行体系不畅协同创新视角下,要求高职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不能够单纯停留于案例分析层面,同时还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当中,通过亲自尝试与摸索来获得相应的创业经验。为此强调高职学校与企业、政府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运营机制,通过向大学生投放充足的资金、场所以及人力支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经营与实践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得以产出。因此导致学校难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双创实践环节,并造成学校的双创培55科技风 2023 年 6 月创新创业养体系存在缺失与不足。(三)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内动力协同创新机制的运营体系是以政府部门作为主导,促使高职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并实现自身差异化资源、理念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协同育人的双方都有着各自明确的诉求,企业希望通过这一机制来获得高职学校的智力支持,以此提高自身的产品研发与竞争能力;学校则需要获得企业的资金与实践资源,来促使学生职业素养获得有效提升。但目前由于校企之间并未在利益诉求方面达成一致,因此导致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内动力,甚至一部分企业由于无法看到实际生产效益,更会影响企业参与学校协同创新的热情,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育保障3。(四)缺乏创新创业氛围协同创新视角下,学校不仅要加强资源、制度、体系方面的建设,更要注重从文化氛围方面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此才能够由内而外地觉醒学生双创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从生活与学习当中获得经验启发。但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自身文化氛围的构建普遍存在忽视现象,没有良好的宣传展示手段来吸引学生关注,因此导致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无法在实践学习中发现切实存在的商业价值,导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难以有效匹配企业发展需求,无法从更深层的意识与认知层面来对学生进行引领4。三、基于协同创新条件培育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明确教育导向,全面开发双创资源协同创新视角下,需要首先构建以校企共同资源为主的双创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确保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明确的导向作用,并系统地面向学生群体展开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高职学校需要整体将双创教育划分为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务、创新创业实践等三大类,并按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将其完整穿插于学校三年或五年的课程体系当中,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其中“创新创业基础”教育部分需要与学生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其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市场数据分析、经营案例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解读,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完整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出明确的职业规划与定位;“创新创业实务”教育则需要集中在学生 23 年级阶段来进行开展,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心理、金融以及各类社会学科知识当中,目的是为学生打造以创新创业知识为主的交叉性课程,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现实需求来自主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以便于能够进一步实现自身职业理想;最后“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则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实习阶段,其中不仅包括到企业真实岗位中进行体验,同时还涉及各种类型的职业竞赛,确保能够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模拟实践场所,并能够检验自身当前的知识水平。其次,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需要选择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专业课教师与企业资深员工来共同担任。其中企业员工需要走进校园向学生分享自身的职业经验,以及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以此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项课题进行讨论;而学校专业课教师也同样需要走入企业生产一线当中,围绕学校现有双创课程体系来深入开发教育资源,并基于自身专业角度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发展建议。以此确保双创教育能够规范开展,并打造校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5。(二)完善运行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为了保证高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顺畅运行,学校主动与企业缔造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专门面向企业进行对接的管理部门,以确保能够协调校企双方的信息共享与成果分配。例如,学校可以采用成立“校园工作室”的方式,在学校教师团队与企业员工之间选拔专门的运营团队,共同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与项目开发,从而实现科研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难题,向高校提交相关的研究项目;而高校师生也可以借助企业的生产资源,来进行科技创新或产业开发。以此在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经验的同时,也推进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6。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也需要为校企协同培育双创人才提供一定的政策与制度支持,通过给予适当的优惠条件,来吸引更多社会企业参与到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当中,以此打造良好的协作互动条件,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持。(三)促进成果转化,营造合作共赢机制“成果转化”不仅是提高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关键,同样也是保证校企协同创新长久运行的动力来源。因此学校需要适当提高支持力度来加强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并在构建稳定资源网络的基础上,促使双创项目能够产生直接的成果受益,从而营造出合作共赢的良好机制。例如,学校需要以“校园工作室”为核心,受理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创新创业想法提案,并在经过审核之后评估其实践价值,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修饰与完善项目方案。随后校企双方各自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由学校向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以及技术支持,企业需要提供资金、场所以及市场数据等大量资源,确保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成果产出,同时充分运用校企双方的社会资源将学生成果推向市场当中。这一过程中不仅有效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深入社会实践的创新创业机会,同时也能够产生切实的项目受益,确保高职学校与社会企业都能够从中获得相关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的稳定运行,并确保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加完整的价值7。65创新创业科技风 2023 年 6 月(四)营造双创氛围,深化教育影响力度创新创业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积累,同样也是学生思维意识上的一种体现。而在协同创新环境,学校可以有效融合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精髓,并通过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点来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确保学校双创教育的开展能够对学生起到全方位引导。为此学校应加强自身文化氛围的构建,以此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协同共育文化理念8。首先,学校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借助微信公众号、学校简报、微博、官网以及校园广播等宣传渠道,全方位宣传一些在校学生的成功创业案例,并定期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科技成果,从而树立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为其提供丰富的职业启发。其次,学校需要充分融合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并与企业联手举办各种类型的“双创精神文化节”活动,将竞赛、展示、宣传活动融为一体,吸引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创新创业文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最后,学校可以与企业、政府之间联手,组织学生积极走进乡村基层,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参与一些扶贫公益项目,在体验职业成就的同时,也一并感知到良好的社会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四、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一)创新教育理念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将教育目标集中在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但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发生了本质变化,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还强调其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能够随时适应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变来更新自身能力体系。为此高职院校同样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通过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动态把握,来全面加强对新岗位、新业态的深入研究,以此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来不断更新自身人才培养理念,并将创新创业精神全面贯穿于自身教育体系当中。(二)创新管理模式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人的全面反战为导向,设置多管齐下的教育管理措施。特别是在学生主修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学校需要在更新理论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措施。同时切实结合行业创新要素,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使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同时也能够逐渐发展自身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以此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更加完备的专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当中。(三)整合各方资源创业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机制成熟,各项保障齐全的创业平台。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为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充分整合行业企业单位资源,以此打造功能完善的双创实践平台,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融资对接、落地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交易、管理咨询等服务。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