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方
传统
水资源
管理
影响
明白
三月
头龙节
考察
分析
罗开艳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14)收稿日期2021-10-29修回日期2023-05-23作者简介罗开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化、水历史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地方性知识”是特定区域人群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不断建构起来,共同理解、认同、利用、遵循的知识经验。地方性知识这个概念最早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 吉尔兹提出的,此后广泛运用于人类学研究中,着眼于考察地方性知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所发挥的功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地方性知识对生态文明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杨庭硕教授指出,地方性知识作为民间传统知识,是特定人群针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与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互为依存,具有直接应对性和全民把握性,能被不断地使用,是当地水环境优化的屏障,保证当地水资源的需求,最有效地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全面发掘和利用地方性知识,人类就能扭转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地方传统知识在当代的生态建设、水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强化人们的水意识,加深对水与人类关系的理解,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主动地保护水环境,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化与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基本的支撑。本文拟通过云南昆明盘龙江上游的白邑三月头龙节来论述地方传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揭示地方传统对水资源管理的意义。二、白邑三月头龙节:一种蕴含生态智慧的地方传统知识地方性知识为特定区域所有,与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节庆等各文化层面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罗康隆教授、杨庭硕教授指出地方性知识的特征有四:直接应对性、全民把握性、重复性、多样性2。在对白邑三月头龙节进行分析时,可从这四点进行把握,并有所补充。“白邑三月头龙节”中的“白邑”是一个地名,属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松华坝水库上游,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东、南、西部为河谷、平坝。境内主要河流有牧羊河、冷水河。牧羊河为盘龙江主源,冷水河为盘龙江支源,两水在松华街道岔河交汇后始称盘龙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与水紧密相连,滇源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地方传统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云南昆明白邑三月头龙节的考察分析罗开艳(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430062)摘要地方传统知识,是特定群体在长期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当地生态智慧在现实中的反映,蕴含着人与水资源之间的丰富信息,全面把握和认识地方传统文化,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作为地方传统知识的白邑三月头龙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强化滇源人民爱水、护水的意识,规范其用水行为,维系着人与自然、水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关键词地方传统;生态智慧;水资源管理;白邑三月头龙节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266(2023)07-0008-07DOI10.3969/j.issn.2096-2266.2023.07.002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第8卷第7期2023年7月Vol.8No.7Jul.20238与自然环境互动,产生对风调雨顺的渴望以及对水的爱护崇拜,产生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庙宇祠堂、碑刻记载、节日庆典、水观念、水信仰等,共同构成滇源地方传统文化知识。白邑三月头龙节作为一种节庆文化,是滇源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传统知识,是滇源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和实践产物,有其直接应对的特定环境。滇源地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市重要的水源地,水系丰富,水源充足。滇源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历经过干旱缺水的时期,以农为本的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皆与水紧密相关,加之对自然的认识不足,将水源与龙神联系起来,由此形成对龙神的崇拜。人们敬畏龙神,认为龙潭是龙神的居住场所,各水系是龙神的活动场所,甚至是龙神的化身,因此对龙潭、水系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植被等进行保护,禁止污染水源和砍伐树木,推动滇池地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求风调雨顺,早期滇源人开始了白邑三月头龙节的最初形式民众自发组织的祭龙活动。清光绪年间所立募修绍甸黑龙潭庙碑记 有如下记述:“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方今圣人在上,百神效灵,其有显应夙著,历有明徽者,固宜巍崇庙貌俎豆常新也。嵩之西三十里有潭曰黑龙,双泉萦回,左右相绕,土人立庙祀其神,啧啧称其灵,不去。考旧志,前明值大旱,会垣祈祷既穷。黔国公沐天波与巡按祷之而雨洎乎。国朝邑中偶或雨旸,不时祷之,靡不验今祈晴而晴,祈雨而雨,是民有大灾而神能御之,也是民有大患而神能捍之,也是有功德于民也,有此三可祀之。”3民国 嵩明县志 中也载:“青龙宫自光绪丙午年开始,每岁三月头龙日凤邑村人致祭详水系,黑龙宫每岁三月头龙日,受泽八村致祭,黄龙宫每岁三月头龙日受泽各村致祭详水系”4,碑记与县志记载了祭龙的由来、日期及活动范围。此祭龙习俗数百年一直延续,逐渐演变成滇源街道的固定民间传统节日“白邑三月头龙节”。2011 年政府主导举办“三月头龙节”系列文化活动,并于 2017 年列入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滇源地方传统的重要代表。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滇源人民为生存发展而构建起来的,是滇源人民的集体智慧,传承久远,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因此,也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仪式,大致内容如下:活猪祭龙仪式(凌晨一点)祭龙大典(中午)社火表演、龙狮大赛、非遗项目展示、书画展览、民间文艺表演等。其中最为隆重的祭龙大典也有其一整套完整的仪式,依次为:祭龙、请龙、为龙点睛、草龙行雨、游龙、化龙升天。滇源人民的身影伴随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协作配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月,各村舞龙队员和其他民间文艺表演者开始准备道具、排练动作。祭龙大典最重要的道具草龙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草龙代表着龙神,是神圣的、不可玷污的,因此扎草龙的选材是龙潭边的竹子、山草。草龙有 12 节,代表一年 12 个月,月月风调雨顺;总长 36 米,代表一年 365 天,日日平安顺遂,如遇到闰年草龙有 13 节。长久以来,当地的人依旧传承着制作草龙的技艺,代代延续,形成当地人共有的知识经验。节日当天的活猪祭祀由当地的老人组织,部分年轻人在旁协助、学习。各游龙方队于正午在青龙宫山门集合,准备开启祭龙大典。街道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整个祭龙大典,介绍滇源水源的概况,节日的起源,宣读祭龙词,引导草龙队和舞龙队完成祭龙大典仪式。文化站的负责人组织舞龙队,在龙潭空地进行舞龙大赛。外地务工者也会提前赶回来,参加这一伴随他们成长的节日。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展示自己带来的节目。正是在滇源地区每一个人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白邑三月头龙节及其背后的爱水、护水、保护环境生态意义在滇源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可持续运行,并与当地社会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约束、规范滇源社会群体的行为,有效维护了滇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滇源人民在应对自然环境 早期,扎草龙必须由乡绅、族长带领村中青年(童男子)来进行,现由掌握该项技术的段晓磊带领年轻小伙子扎草龙。龙身装饰由竹叶制作,所采用的竹叶需在彩扎前在龙潭水中浸泡 24 小时,当地老人表示经这样处理过的竹叶,一是装饰在龙身上才会有灵气,才会护佑与水相连之地在二十四节气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为了保证竹叶的新鲜度。罗开艳地方传统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总第 91 期第 8 卷9的过程中实践得出的经验知识,在滇源人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中被不断地使用,是滇源街道的周期性活动,随着生态环境的缓慢变化,其传统得到保持传承的同时,注入不少新的活力。在每一年三月第一个属龙日定期举办,从一开始的祭龙活动发展为今天的程序繁复、仪式完整的民俗节日。在面对水资源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增多、现代化便利使得人与水的关系日渐商业化的情况时,白邑三月头龙节依旧紧密地将滇源人民和水环境联系在一起,长效地发挥着维护生态、保护水源的作用。民间传统知识的多样性,导致资源利用多样化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严格的使用范围1。白邑三月头龙节所适用的范围是盘龙江源头的区域范围,其生态需求是祈求风调雨顺、维护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保证水源充足;盘龙江中下游地区也有龙王庙,其需求与滇源地区用于祈雨保水的龙王庙不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需求是治水,防止滇池泛滥,其祭龙活动与滇源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白邑三月头龙节在滇源街道辖区能发挥较大的生态维护效用,在盘龙江的中下游地区其生态价值则并不明显。当然,上游的祈雨与中下游的治水并不冲突,中下游的治水并没有打乱上游的祈雨,相互之间并存发展,共同维护盘龙江及滇池的生态安全。除直接应对性、全民把握性、重复性、多样性外,白邑三月头龙节还具有一定的对外辐射性和教育性。因其地理位置,白邑三月头龙节的影响范围向下游和周边辐射。滇源位于盘龙江源头,属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城上游的一个重要的蓄水水源地。白邑三月头龙节的隆重举行,引起各级政府、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推动了人们对水源地及松华坝水库的认识。同时水源地和中下游通过仪式整合,实现不同的社会功能和对水的管控,为滇池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夯实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滇源街道的自然生态和水环境,既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又惠及盘龙江中下游,保障昆明城生产生活用水。白邑三月头龙节的活动目的之一,就是教育人们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每年的活动标语都有这样的一句话“树立全民保水护林意识”,相关神话里水源的来之不易,都提醒告诫着人们水资源的重要性。为维护龙神神圣性延伸出的禁忌,在今天依旧被人们所遵守,并使人们自觉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祭龙大典的主持词、祭龙词、舞龙大赛的主持词年复一年地叙说白邑三月头龙节的由来,强调水源和生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保水护林。在青龙潭树立的“饮水思源碑”是每年文艺活动的固定场所之一,也是教育当代、警示后人的饮水思源教育基地。从活动目的、内容、场所等方面来看,白邑三月头龙节是一种具有教育性质的地方传统知识。“白邑三月头龙节”作为滇源街道周期性的地方传统知识,蕴含着当地人民以顺应自然、保护水源为核心的生态智慧。在滇源全体人民的强烈认同和政府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代代相传,并依靠文化的自主运行在生态维护、水资源管理方面长期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三、白邑三月头龙节对当地水资源管理的现实价值滇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源丰富,做好滇源生态建设的根本是管理好水资源。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滇源人民针对所处的自然生存环境建构起来的经验知识,反映出地方传统水智慧,蕴含着与现代生态理念相一致的水生态文化。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地方传统的白邑三月头龙节依旧发挥生态功能,维系着滇源人民爱水、护水的观念,规范其用水行为,与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互为依存,有效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一)维系水观念、强化水意识滇源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水源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对水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滇源街道几乎每个村寨都有龙潭,人们依水而生,充分利用水的馈赠,进行农业活动,促进农业生产,从水中获取生活资料,水对滇源人民的生计有着非常直接的利害关系。滇源先民也历经干旱、颗粒无收,因此在每年的农业生产开始之前祭祀龙神,以期龙神为当地带来水源,发展生产。在当地人的认知里,水不仅是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还具有洁净、消灾的作用,可以把秽气、不净与不幸之气加以清除。深刻理解水与人类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91 期社会科学10的生存关系,滇源人民才能如此亲水、爱水、护水。用宗教的方式来加以表达,通过祭祀龙神,祈求保佑风调雨顺、福泽滇源。因生存发展的需要,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滇源人民的水观念、水意识得以形成,并通过白邑三月头龙节传达与维系。1982 年,白邑、大哨被昆明市政府列为松华坝水库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后,为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白邑、大哨人民大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冷水河两岸、牧羊河两岸、冷水河支流周达段的全部水田和部分旱地用于建设永久性生态和生态苗木基地,辖区农田土地大量减少,生计方式发生改变,生产方式对水的依赖下降。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