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德地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策略研究_刘向红.pdf
下载文档

ID:2555884

大小:962.17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承德 地区 农业 物质文化 遗产 档案 保护 策略 研究
ISSN 1008-9446CN13-1265/TE承 德 石 油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Journal of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第 25 卷第 3 期,2023 年 6 月Vol.25,No.3,Jun.2023承德地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策略研究刘向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信息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摘要: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式保护是农业非遗的重要保护形式。通过调研和访谈,从发源地和发源起因梳理出承德地区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承德地区农业非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数字化传播手段缺失,实物档案和活态档案缺失等,承德地区应参照国内成功案例,开展农业非遗的档案式保护工作,形成政府进行政策约束和协调、多方参与、以档案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为主体的农业非遗档案管理机制。关键词: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德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46(2023)03-0085-05Archival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in ChengdeLIU Xiang-hong(Hebei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e 067000,Hebei,China)Abstract: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China,and archiv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protecting 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s,the 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eng-de area is sorted out from its origin and causes.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archives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engde area,such as shor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means,lack of physical and living archives and so on.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Chengde area should carry out archival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refer-ring to domestic successful cases.This paper proposes to form a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s.In this system,protection work can be regulated and coor-dinated by government policies,different parties can join in the protection activities,and the mecha-nism should take archives department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enter as its mainbody.Key words:agricult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rchives;Chengde基金项目:2021 年 河北 省 社会 科学 发展 研 究课 题(河 北 省非 遗档 案 保护 工作 的现 状、问 题和 对 策研 究):20210201453;2021 年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承德地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研究):20211012。收稿日期:2022-01-11第一作者简介:刘向红(1969-),女,河北承德人,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E-mail:lxh46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3 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九个方面: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1。立档被列入第二项,所以档案式保护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措施。档案式保护通过各级保护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利用等活动,借助摄影、摄像、录音、文字描述和绘画形成电子档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物质”到“外化物质再现”,是实现其活态保护和长久保存的重要途径2。DOI:10.13377/ki.jcpc.2023.03.008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 年第 25 卷第 3 期中华文明源自农耕、本在农耕,我国 70%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于农耕文明,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次战略机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功能与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振兴3。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河北省承德地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通过对其保护现状和档案管理情况的调研,结合国内非遗档案管理的优秀案例,提出了农业非遗的档案式保护策略。1承德地区农业非遗概况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乡村生产和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地域性的乡村信仰、道德观、价值观。所以,农业非物质遗产不仅表现在“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农业生产和知识及农业生产工具上,也反映在乡村宗教礼仪、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及饮食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与农耕活动相关的神话传说、农耕信仰、农业时令、农谚、歌谣、农舞、生产和商贸习俗、传统的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等4。以承德地区非遗项目为例,从发源地、发源缘由分析,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乡村,是地域性农耕文明的体现。如省级非遗“一百家子拨御面”植根于隆化县张三营镇特色农产品“一百家子白荞面”,体现了当地的饮食文化;省级非遗萨满舞作为一种游牧民族祭祀性的舞蹈,目的是祛病禳灾、祈神护佑;国家级非遗丰宁满族剪纸,源于民间,取材于乡野,凝聚了乡村文化和智慧,还有丰宁满族吵子会、河灯习俗、山桃木雕刻技艺、大黄米酒等非遗项目都是成长于乡野,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或为风调雨顺祈福、或源于地方特色农产品,都可归结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分析了承德地区 195 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发源地、发源缘由,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十类法梳理了承德地区非遗项目,其中 76%的项目产生于农村地区,可归属于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代表性项目如表 1 所示:表 1承德地区代表性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名称农业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文学契丹始祖传说,平泉的传说,敖包,雾灵山的传说传统音乐丰宁满族吵子会,隆化寺庙音乐,滦平吵子会传统舞蹈隆化二贵摔跤,蝴蝶舞,八大怪,棉花鬼,宽城背杆,二跶子摔跤,蹦跶会,萨满舞,板城跑驴儿,霸王鞭传统戏剧林凤贵皮影演出曲艺雾灵皮影,民欢皮影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珍珠球,隆化背歌传统美术丰宁满族剪纸,乔杖子剪纸,宽城剪纸,滦平剪纸,何清华剪纸,八沟石雕,桦皮画,陈氏树皮画传统技艺板城烧锅酒老五甑酿造工艺,山庄老酒酿造技艺,八珍御酒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山桃木雕刻,刘立国根雕技艺,山桃木雕刻,千鹤柏木香,满族根雕制作技艺,满族升斗制作技艺,蓝印抹花布,龙潭高山顶茶,大黄米酒,王氏古艺木雕技艺,艾草用品制作技艺,御塞村里人家莜面传统工艺流程,满族传统饽饽(面点)制作技艺,张记纯手工粉条制作技艺,胡麻油压榨技艺,糜子面大饽饽技艺,丰宁烤全羊技艺,梅花鹿制品技艺,唐三营豆片民俗抡花,黄河灯,兴隆山敖龙寺庙会,火神圣会,和顺圣会,撒河灯,饸饹宴,红旗民间花会,横河蒙丁演武,观音寺庙会,凤山关帝庙庙会,丰宁满族花秧歌,承德县背杆儿,太阳山古庙文化,百家饭2农业非遗档案保存现状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承德地区农业非遗开展了多方面调研,一是对传承人、传承地进行田野调研,68刘向红:承德地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策略研究了解当地农业非遗的传承保护情况;二是对非遗管理部门进行调研,了解管理部门的保护措施、非遗档案管理情况;三是对相关网络资源进行调研,以掌握非遗项目的网络传播情况。在调研中,课题组痛心地发现,乡村走向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直接影响农业非遗的生存环境,一方面传统文化断层、消解、濒危,另一方面新的文化没有融入乡村。农村非遗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甚至消亡,尤其是农业非遗的档案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档案资料分散,数字化传播手段缺失,共享度低首先,非遗数字档案资料保存在四级非遗保护中心,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和省级非遗保护中心,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档案资料保存的较完整,一般会保存非遗的口述档案以及文字、图片、视频档案,市级非遗保护中心保存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申报材料,即符合申报要求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县级和市级非遗保护中心的保存材料多有重叠;其次,高校及科研单位承接的相关研究成果资料在本机构内部留存,各类媒体制作的非遗系列报道材料和专题视频材料分散于媒体制作者处和互联网平台;少量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非遗实物档案保存于各地博物馆,大量非遗实物档案被民间机构及个人(主要是传承人)收藏。非遗数字档案和实物档案多头管理,采录和管理耗能过多,共享度低5。另外,网络传播手段缺失,官网资料更新不及时。承德地区没有非遗官网,承德地区非遗资料在河北省非遗官网上只更新到 2015 年,缺乏有效的网络传播途径,社会公知度低。2.2非遗原始档案遗失严重我们调研的非遗管理部门多数存在原始档案资料流失、损坏的现象,主要是源于传承人去世、管理人员变更、管理制度不严谨、对原始数据重视不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缺乏等原因,有些在非遗普查中收集到的珍贵剪纸作品遗失后,随着剪纸老艺人的离世和老龄化再也无法弥补。2.3灰色文献数量大、难以收集5高校、科研机构研究的成果资料,民间机构及个人手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较高,但由于未公开出版,也未在网络文献中出现,都属于灰色文献,难以收集、无法共享。尤其是民间机构和传承人收集的档案资料,很难面世,能够接触到的人相对较少,随着传承人离世,有些珍贵档案资料将永久遗失。2.4缺乏实物档案,缺乏接收机制调研中发现,一些非遗传承人希望捐赠和展示自己的非遗作品,却苦于无管理部门能够接收。如丰宁满族剪纸省级传承人石俊凤因为经营剪纸艺术馆,收集和创作的一些珍贵剪纸作品只能自行保管和处理;兴隆县雾灵皮影传承人闫贵宾保存了大量自己刻制的皮影作品,也同样面临捐赠无门的现实。2.5活态档案未能及时采集和保存活态档案是非遗档案独有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地区农业非遗项目近年来参加的各种非遗表演、展示活动、获奖档案材料、平时创作和培养传承人过程中的视频材料,都属于活态档案,但这些档案资料有的散存在互联网平台、自媒体,有的由于传承人和参与者没有采集意识,随着活动结束就自然流失了。2.6发展不均衡问题产业化和非产业化的农业非遗之间、国家级非遗和市级非遗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化、国家级的农业非遗如丰宁满族剪纸、板城烧锅酒、滕氏布糊画等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在传承与保护力度、档案资料留存、传承人培养、可持续发展、政府支持力度、网络传播等方面都有不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