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鸟瞰
都市
影像
视觉
文化
分析
秦红雨
058 2023.6 传 媒“鸟瞰式”都市影像的视觉文化分析从热气球到直升机,到卫星,再到无人机,借助日益发达、便捷的视觉媒介技术,世界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鸟瞰式”景观,也展现着人类不一样的认知与雄心。“观看介入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1(19)从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到鸟瞰中国航拍中国等纪录片的热播,以及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鸟瞰式”宣传片、卫星地图、位置打卡、无人机短视频乃至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推出的系列产品等,内容丰富的影像通过鸟瞰的方式来呈现,给观众开启了一段“天际遨游”,形成了非常多元的“鸟瞰式”景观谱系。不同的空间实践产生不同的空间表象,也形成不同的视觉框架,同文化、意识形态也紧密相关。而今天,对人类社会空间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都市,纷乱的都市空间,让空间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和重组,而用鸟瞰的视角重新审视空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地面的角度看,它表达了对空间秩序的分解,从空中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清晰景观。”2因此,越来越多的“鸟瞰式”镜头对准了城市,生产了众多的城市风光宣传片、影视剧、无人机短视频,“把都市鸟瞰式风景融入影像故事的讲述中,展现着中国都市的形象变迁和美好前景形成新的视觉场域,成为中国当代文化风景中不可忽视的存在”。3一、“鸟瞰式”都市影像的分类今天,在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现在的景观已变成一种通过多种远距离俯视表现的视角,在已知或至少可知的地球表面进行的设计实践”。4(178)因此,随着鸟瞰的工具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多元化,“鸟瞰式”景观一再融入影像故事的讲述中,涵盖了照片、影视、短视频以及纪录片等多种视像形态,展现着中国都市的形象变迁和美好前景,容纳了社会变迁、城市流变以及人城互动等丰富的文化内涵,鸟瞰也成为“辨认日趋复杂的跨国城市及其善变的文化形态唯一可行的方法”,1(19)这无疑打开了我们认识都市的一扇窗口,不仅让我们全面地审视,也让我们浓缩性地思考,去寻找“意义之城”。根据鸟瞰主体的不同,“鸟瞰式”都市影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摘要】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鸟瞰式”的都市媒介景观,这些景观表现为组织化的都市形象宣传片、娱乐化的都市影视意象、平台化的位置景观、个性化的无人机拍摄的短视频,其在视觉思维、视觉内容、视觉角度方面有着独有的特征,蕴含着认识都市空间和当今视觉文化生产的别样价值,成为独有的“鸟瞰式”美学。【关键词】“鸟瞰式”观看都市媒介景观视觉文化【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6687(2023)6-058-06【DOI】10.13786/14-1066/g2.2023.6.009 秦红雨(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媒介文化再生产研究”(18XW076)作者信息:秦红雨(1979),男,河南禹州人,博士,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传播、乡村传播。2023.6 传 媒0591.组织化呈现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形象宣传片是一个城市有组织地彰显视觉、建构自身、传播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城市变迁最直观的记录和认知,也成为当代城市急剧变迁的缩影和记忆。这些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借助卫星、直升机、无人机技术,通过空中拍摄者的眼睛,以及严密的策划,从空中呈现一个城市的鸟瞰影像和标志性景观。从名山大川湖海的俯视,到各个城市上空的航拍,到鸟瞰整个中国,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鸟瞰谱系,展现着古老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在全球城市时代,不仅视觉化城市成了一个越发重要的问题,而且观看城市的主导范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76)相比于登高望远的随意性影像,城市形象宣传片则是精密筹划、精心拍摄、精细制作的都市景观图景:都市中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自然资源是城市形象片的主体,城市天际线、灿烂夜景、壮观的建筑群、标志性的名胜古迹等,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片一再强化的影像。所以,在众多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可以看到,标志性建筑暗含的历史呈现着都市时间的感知与标识,如北京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故宫、长城,上海形象宣传片中的外滩、党的一大会址,重庆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解放碑、红岩博物馆等。一方面,这是“鸟瞰式”都市影像在时间深度上所做的努力,力图呈现出都市在时间变化中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成为都市文化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增加了都市的可读性,“是媒介将都市转变为一种影像、进而借此代表都市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5(129)另一方面,炫耀性的都市景观也引发了很多批评,它们以十分雷同的方式构成了影像化的都市景观,化解了不同都市在“地理、空间上长期存在的异质性和丰富性”。5(129)2.娱乐化的都市影视意象在“鸟瞰式”都市景观中,特别突出的就是影视剧对都市的娱乐化呈现和展示:故宫、外滩、东方明珠、天津之眼、小蛮腰电视塔、朝天门等景物,不仅成为生动曲折故事的发生环境,更成为不同影视人物形象表演的舞台。这些对都市高度浓缩的“鸟瞰式”景观,成为辨识剧情发生空间乃至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场所,也用光影展现着影像的独特都市气质,成为辨识都市的重要意象。除了传统景点,现代超高颜值的新潮建筑也越来越成为鸟瞰的对象:北京爱情故事恋爱先生中,不断闪现的是中央电视台新址、中华尊、鸟巢等地标的全景式风貌;安家完美关系中,滨江大道、环形天桥、东方明珠、外白渡桥等上海地标性建筑频频出现;欢乐颂好先生何以笙箫默中更是不断闪现超高颜值的凌空SOHO,其鸟瞰下璀璨的夜景、前卫流线型外观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在这种“鸟瞰式”呈现中,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上海、北京等,成为产生不同情感、探寻人生意义的源发之地。也正是在对这些都市的“鸟瞰式”呈现中,都市成为人们可以接受并充满向往的欲望之城。影视作品中,“鸟瞰式”景观通过蒙太奇手法,在都市美丽而充满风情的展现中,试图弥合主人公所生活城市的巨大时空断裂,我们“开始生存在一个永恒的当下和一个永恒的转变之中,而这把从前各种社会构成曾经需要去保存的传统抹掉”。6(418)在这样的转换中,所有深度的空间都在“鸟瞰式”的一瞬和快速转变中,变成一个平面的、感性的空间,一个被各种都市娱乐图像占据的空间,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大众、艺术与商品、真实与虚拟、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不再有清晰的界限,不断走向融合。甚至,“鸟瞰式”影视画面象征着都市,也限制着都市,其呈现的都市景观对于空间的抽离更加模糊、浓缩,更多是捕捉到都市空间的一个视觉意象,碎片化的视觉意象很容易模糊国家、民族、区域、城市的空间差异和文化意义,使人顿生很多似曾相识之感。3.平台化的位置景观位置媒体这个概念是由Marc Tuters和Karlis Kalnins提出的,7其不仅仅能为社交和商业提供工具,“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8今天,借助各种导航平台和位置媒体,人们的都市生活变成了数字生存:自觉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跑步打卡,乐于展现自己在城市的移动轨迹,通过位置分享邀请朋友吃饭、购物,甚至个性化地标识自己的位置这便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立体的、图像化的自我空间,也展现出技术支持下的另外一种“鸟瞰式”观看,“过去的我们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追问,变成循规蹈矩的、可测量的定位”。3虽然今天导航技术为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伴随着空间不断扩展和交通的日益复杂,都市人很容易在复杂的城市街景中迷失,只能借助位置媒体来定位自己的位置和指导自己行走,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位置分享,形成了一个日益丰富而又隐秘不可见的庞大景观群。从“鸟瞰式”景观的角度,我们认识到自我如何在“鸟瞰式”景观中被规定和限制,又如060 2023.6 传 媒何在“鸟瞰式”景观中摆脱迷茫和手足无措,获得明确的方向感和目的角色。都市的无目的的漫游,被精确的导航代替,也形成了一种更加精准的位置文化。人们失去了漫游者的气质,目的明确,再也无暇顾及沿途的风景;人们失去了漫游者的精神内核,变成了一个目标明确、失去情趣的都市理性人。人们正在失去对自己的把握,越来越依赖位置媒体的推动和控制。都市的景观变成一个个目的符号,仅具有标记的意义。凯文林奇所说的都市意象也正在演变成一个个位置符号,让人们的心灵迷失在“钢筋水泥森林”当中。线上线下的互动不断加速、深化,弥漫在整个城市空间中。这种趋势也改变了公共空间的产生过程,大数据、信息流、图景化不断加速,商业化、私人化迅速进入公共空间的生产中,创建了一个更具有流动性的、变化性的“实时的动态城市”,9(72)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都被记录下来,都变成了可转换的数字符号和数据,“生活的所有元素都有可能通过数据搜集成为新的价值创造形式”,9(73)我们自身被各种技术鸟瞰,也被数据、算法更深地禁锢了。4.个性化的无人机短视频“对个人而言,感知城市尤其是观看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1(105)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高楼大厦的兴建,将城市把握为一个视觉整体越来越难,视觉上观察城市也越来越受限。而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无人机拍摄城市景观视频,展现城市的局部美景和集中式的空中景观,形成了数量庞大、不断增加的都市景观的无人机短视频。这些私人化的无人机短视频,以鸟瞰的方式记录了人们是如何观看城市和体验城市的。这种运用,实现了人对鸟瞰的辐射式把握,也实现了更加自由和灵活的个体设置。“将城市作为整体视觉化呈现的任务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专门化的呈现技术:一方面是地图测绘,另一方面是卫星或航拍。这两种技术都希望通过拉大距离和抽象程度以把握城市迅速增长的规模。”9(63)都市的建筑森林、消费化城市中心、标志性的地理景观,都被无人机打上了个性化标签,“城市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凝视对象,它还是一个不断重塑着我们的感官和思维方式的动态空间”。1(75)各种城市漫步、旅游分享、景观打卡、网红凝视制作的无人机短视频,不仅呈现了每个都市更加细微的碎片化空间,也赋予了都市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和视觉表达,让我们通过视觉影像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独特的城市。因此,无人机的鸟瞰,“既是对自我生存的这个空间的一次俯瞰式张望,也是自我对城市理解的升华也代表着一种新的主体表达”。3更重要的是,借助无人机技术,这种视频还在几何级地增多,正在成为鸟瞰类都市影像的重要代表。二、“鸟瞰式”都市景观的视觉特征分析1.视觉思维:从时间之维向空间之维转变“鸟瞰式”景观呈现是中国现代城市进程中,城市景观从时间之维向空间之维转变的一种典型体现。在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传统和现代、叙事和景观都呈现出明显的断裂,在建筑、社区、文化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从时间之维抽离出来,从空间的维度进行思考和把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城市的时间呈现难题,同时也能展现这个城市的空间丰富性,更满足了视觉文化时代观者视觉快感的需要,“在现代主义阶段,时间模式是文化和艺术的主要模式,是历史的深度阐释和意识;而在后现代主义阶段,这种时间模式转化为空间模式。从时间转为空间,从深度转为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10 因此,我们看到众多的宣传片中,通过标志性建筑所标示的时间来呈现空间对时间的感知与标识。一方面,这是“鸟瞰式”景观在时间深度上所做的努力,力图呈现出都市在时间变化中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于现代时空的强调,试图把过去的时间无缝缝合到现代时间中,正如现代商业对老都市街区的改造一样,伯格森那种“深度时间”已与当下的景观毫不相关,人类的心理经验及文化艺术都已被空间的扩展而非时间的逻辑支配着:“膨胀的现在使过去也成了现在。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确立了,现在不再是未来的征兆,而可能是历史循环的竞技场。”11因此,城市在鸟瞰中变成了一个平面的、感性的空间,不再有明显的断裂,一切也显得那么和谐,空间的批判距离也消解了。杰姆逊曾在分析洛杉矶市鸿运大饭店的空间结构时,提出了后现代超空间的特征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他提出,鸿运大饭店的内外、前后、高低之间的空间秩序一片混乱,“你浸淫其中,就完全失去距离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