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背景
乡村
中小
学家
治理
现实
困境
优化
路径
寿文琦
7071【振兴县域教育】家庭作业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然而,当今乡村中小学家庭作业治理相较城市仍面临许多困境。因此,本文基于“双减”背景对乡村中小学家庭作业治理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优化策略有其现实意义。一、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治理现实困境(一)作业形式单一化当前的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多以教师统一布置为主,自主作业少,形式多为书面的记忆背诵类单一化作业形式。这种单一形式的家庭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不利于他们个性爱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针对乡村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类型的调查发现,语文主要包括做配套的教辅资料、学生自己买的课外资料、默写课文后面的字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因受城乡的经济差异、师资力量、文化水平等方面因素影响,乡村中小学在家庭作业治理方面陷入作业形式单一化、作业量繁重化、作业评价固定化、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消极被动、作业缺乏家校合作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家庭作业目的的有效认知、学生对作业认知偏差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家长参与程度不足。为有效治理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困境,教师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科学分层作业设计;立足实际,合理布置家庭作业;改革创新,力求评价多元化;提高家长对作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双减”;作业治理;乡村中小学寿文琦,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浙江湖州 313000);肖菊梅,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湖州 313000)。【摘 要】【关 键 词】【作者简介】“双减”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家庭作业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寿文琦肖菊梅创新人才教育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2023年6月Jun,2023 No.3第3期*本文系 2022 年度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研究”(课题编号:22NDJC155YB)、湖州师范学院 2020 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导师 立德树人 考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JGX20006)的阶段性成果。词、背诵段落并由家长签字。1在倡导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偏远乡村教师仍将教科书、练习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仍习惯布置整齐划一的作业。(二)作业量繁重化家庭作业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小学教育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规定小学 1 到2 年级不留家庭作业;3 到 4 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 30 分钟;5 到 6 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一小时。但研究表明,目前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量过大。例如,某地二年级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 45 分钟的学生占 85.6%,三、四年级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 1 小时的学生为 70.6%。五、六年级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 1.5 小时的学生为19.1%。2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做家庭作业的时长并不是正相关。相反,成绩好的同学能力较强,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较长,但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却不明显。同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倾向于继续自主完成与该课程相关的作业。3(三)作业评价固定化作业评价作为教学中的常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但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仍体现出固定化趋势。第一,评价方式机械单调。乡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作业通常采用等级制或分数制,即使有评语,其内容也十分死板僵硬,缺少人文关怀。其二,评价主体单一化。乡村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评价仍以教师为主体,很少有其他人参与。其三,评价内容表面化。广东一项针对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提到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大部分是等级的评价,以“A、B、C”或者“90、80、70”为典型。教师写的评语反馈很少,评价更多指向监督功能,缺失对学生能力的培养。4这种过分关注结果、单一主体、标准绝对化的评价方式与教育界倡导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理念背道而驰。(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消极被动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好的学习结果的归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但乡村中小学生对待家庭作业仍呈现消极态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提到家庭作业,部分乡村教师就想到“应试教育”,基本将作业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此外,从认知负荷理论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如果学生白天学习超负荷,晚上回家的作业态度也会受到消极影响。(五)作业缺乏家校合作良好的家校合作是学校日常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但在乡村地区,教师和家长双方往往疏于沟通或偏向浅层性沟通。有调查统计,乡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家长与学校教师间的有效互动不足、家长很少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有“见识”和高文化水平的家长积极参与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减少自身参与以及母亲是家长教育参与的主要践行者等特点。5这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对家庭作业达成共识。二、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治理困境原因分析(一)教师因素:缺乏对家庭作业目的的有效认知 出现上述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对家庭作业目的的有效认知。乡村教师对于家庭作业目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双减”政策的出台,家庭作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归纳能力等。因此,乡村中小学教师急需转变关于家庭作业价值的观念,力求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实效性,促进学生发展。另外,由于乡村中小学校教师少、教师各方面工作量大以及交通不便等原因,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也受阻。一旦乡村教师师资不足,就会导致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考虑不全面,出现作业取向功利化、形式单一化、评价固定化等问题。(二)学生因素:作业认知偏差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乡村中小学生对待家庭作业态度消极和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自身对家庭作业的认知偏差创新人才教育-第45期(初稿)000.indd 70-712023-6-19 16:36:487071【振兴县域教育】家庭作业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然而,当今乡村中小学家庭作业治理相较城市仍面临许多困境。因此,本文基于“双减”背景对乡村中小学家庭作业治理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优化策略有其现实意义。一、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治理现实困境(一)作业形式单一化当前的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多以教师统一布置为主,自主作业少,形式多为书面的记忆背诵类单一化作业形式。这种单一形式的家庭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不利于他们个性爱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针对乡村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类型的调查发现,语文主要包括做配套的教辅资料、学生自己买的课外资料、默写课文后面的字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因受城乡的经济差异、师资力量、文化水平等方面因素影响,乡村中小学在家庭作业治理方面陷入作业形式单一化、作业量繁重化、作业评价固定化、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消极被动、作业缺乏家校合作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家庭作业目的的有效认知、学生对作业认知偏差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家长参与程度不足。为有效治理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困境,教师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科学分层作业设计;立足实际,合理布置家庭作业;改革创新,力求评价多元化;提高家长对作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双减”;作业治理;乡村中小学寿文琦,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浙江湖州 313000);肖菊梅,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湖州 313000)。【摘 要】【关 键 词】【作者简介】“双减”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家庭作业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寿文琦肖菊梅创新人才教育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2023年6月Jun,2023 No.3第3期*本文系 2022 年度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研究”(课题编号:22NDJC155YB)、湖州师范学院 2020 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导师 立德树人 考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JGX20006)的阶段性成果。词、背诵段落并由家长签字。1在倡导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偏远乡村教师仍将教科书、练习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仍习惯布置整齐划一的作业。(二)作业量繁重化家庭作业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小学教育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规定小学 1 到2 年级不留家庭作业;3 到 4 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 30 分钟;5 到 6 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一小时。但研究表明,目前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量过大。例如,某地二年级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 45 分钟的学生占 85.6%,三、四年级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 1 小时的学生为 70.6%。五、六年级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 1.5 小时的学生为19.1%。2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做家庭作业的时长并不是正相关。相反,成绩好的同学能力较强,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较长,但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却不明显。同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倾向于继续自主完成与该课程相关的作业。3(三)作业评价固定化作业评价作为教学中的常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但乡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仍体现出固定化趋势。第一,评价方式机械单调。乡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作业通常采用等级制或分数制,即使有评语,其内容也十分死板僵硬,缺少人文关怀。其二,评价主体单一化。乡村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评价仍以教师为主体,很少有其他人参与。其三,评价内容表面化。广东一项针对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提到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大部分是等级的评价,以“A、B、C”或者“90、80、70”为典型。教师写的评语反馈很少,评价更多指向监督功能,缺失对学生能力的培养。4这种过分关注结果、单一主体、标准绝对化的评价方式与教育界倡导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理念背道而驰。(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消极被动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好的学习结果的归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但乡村中小学生对待家庭作业仍呈现消极态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提到家庭作业,部分乡村教师就想到“应试教育”,基本将作业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此外,从认知负荷理论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如果学生白天学习超负荷,晚上回家的作业态度也会受到消极影响。(五)作业缺乏家校合作良好的家校合作是学校日常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但在乡村地区,教师和家长双方往往疏于沟通或偏向浅层性沟通。有调查统计,乡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家长与学校教师间的有效互动不足、家长很少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有“见识”和高文化水平的家长积极参与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减少自身参与以及母亲是家长教育参与的主要践行者等特点。5这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