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太湖
七十二
古今
辨析
朱剑刚
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15江南文 化 研 究“太湖七十二峰”古今辨析朱剑刚 摘 要:“太湖七十二峰”之说源于人们对太湖中的山、浮、洲、矶等各种自然体的认知和记述,经过明清太湖专志等地方志的汇总和优化,形成了具有“榜单”属性的“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此名录形成与衍变过程反映着人们对太湖自然环境认识的深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人们虽然普遍接受并乐于使用“太湖七十二峰”一词,但却往往难以把握其内容和实质。厘清“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构成及衍变的过程,进行古今对照和现状分析,接续文化发展脉络,能为更好地利用太湖自然与文化资源打下基础。关键词:太湖;太湖七十二峰;太湖七十二山;太湖山水;太湖专志太湖古称震泽、具区,是长江三角洲腹地最主要的湖泊,也是传统概念上江南核心区所在。太湖属性描述中常会用到两个数字,一是其大小为“三万六千顷”,一是其湖内有“七十二峰”。如果说 越绝书所说“太湖周三万六千顷”很早就框算出了太湖面积概数,体现了人们对太湖外在特征的认识,那么“太湖七十二峰”之说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太湖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的关注,以及对太湖流域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其相关性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太湖一方面是“包孕吴越”的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自然水体,另一方面也是江南山水风光和山水文化的主要载体。“太湖七十二峰”所代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历代所重视,也被当代人们广泛接受,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人们对其具体情况普遍缺少全面准确的把握,带来了不少文化传承中的问题。本文旨在古籍梳理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厘清“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和衍变的过程,完成名录与当今湖岛的具体对应,以期为全面认识太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把握太湖自然环境认知与历史文化积淀的脉络,进而合理利用太湖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袁康、吴平著,徐儒宗点校:越绝书,第 14 页,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DOI:10.16100/32-1815/c.2023.02.011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16一、“太湖七十二峰”属性分析1.“太湖七十二峰”是有关太湖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代表性词语 “太湖七十二峰”是指太湖全域范围内,东西洞庭山、马迹山及其周边岛山等自然体的统称,早前“七十二峰”常与太湖“七十二山”一词互用。如 震泽编 卷一有关“七十二山”的条目中,起首的文字为“山之在水面者,其景最胜,若夫以七十二峰之苍翠,矗立于三万六千顷之波涛,其为胜何如也!”一般在志书条目中多用“七十二山”或“山”;在文学作品中,则往往用“七十二峰”。在文字使用上,“山”更近写实,“峰”更近写意。“七十二峰”替代“七十二山”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清代,虽然中间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成为统一用法,如民国 吴县志所含 28 处相关文字中,27 处记为“七十二峰”,唯有一处“七十二山”出现在兵防考中。在现今语境中,也一直沿用“七十二峰”之说。2.“太湖七十二峰”专指太湖内的岛山等多种自然体 “太湖七十二峰”并不含太湖外滨临太湖的山体,如苏州的西碛山、渔洋山,无锡的军嶂山等,更不包括虽然有名却离太湖更远的山体,如穹窿山、阳山、惠山等。如 太湖备考 专门以“滨湖山”记述沿湖山体,以“湖中山”记述湖内岛山等自然体,湖中岛屿与湖外陆地相连的会被移出“湖中山”名录,而湖中岛屿间陆地相连过程也会影响到湖岛名录的构成。太湖中除以“山”命名的岛山外,还有以“浮”“洲”“矶”等命名的自然体。“浮”是太湖东南一带特有的名称,一般用于命名漂浮在湖面上的面积和高程均不太大的岛状区域,如“箬浮”“疃浮”。因吴语发音相近之故,“浮”在地名中也会写成“壶”或“湖”,如东山岛西侧的北箭浮又称“北箭壶”、西山岛南侧的东南浮又称“东南湖”等。太湖中的“洲”原指由泥沙沉积而成的湖中较为平坦的陆地,一般也会以岩石为其基础,震泽编称“水中沙碛,芦荻生之,谓之 洲”。“矶”(繁体为“磯”)是指湖中基岩裸露、缺少植被的小型岩礁或岩滩,因体量不大一般排不到名录中,如太湖西部的“渔息矶”“兰座矶”等。这些自然体的命名类型也非绝对,如“七十二峰”中的“杜圻”,古称“杜圻洲”,现称“平台山”。3.“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本质上具有“榜单”的性质 “太湖七十二峰”所用的 72 之数,既是符合人们文化习惯的虚数,又比较接近太湖中自然体的实际个数,但并非湖中实际就是有 72 处山、浮、洲、矶等自然体,比如 太湖备考 就记述了湖中自然体 91 个。因此“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本质上具有“榜单”的属性,太湖岛山在榜单上的入列情况,能反映出人们对太湖在山水风光、环境开发、人文历史以及文化淀积等方面重要性的综合认识。入选“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条件并无明确规定,但从名录的形成和衍变过程可见其主要思路:一般首要考虑的是太湖岛山的自然村落、居住人口等情况,如 震泽编 在排列此名录时,先从西向东地说明马迹山区域 14 处、西洞庭山区域 41 处、东洞庭山区域 17 处主岛和周边岛屿分布情况,然后说明主岛及其周边有人居住的岛屿,最后再是其它岛屿;其次会考虑湖中岛屿与东、西洞庭和马迹三大主岛之间的陆地相连情况,这也是不同名录之间常有差异的地方,如禹期山、渡渚山等是否于西洞庭山的支山,还是独立成山的自然体;其它还会考虑历史遗迹的影响,如与大禹治水有关的禹王庙、禹期山、水平王庙等,还有地方景观标记和航运标记,如金庭、玉柱、横山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传递着人与太湖间各种关系的信息。“太湖七十二峰”以全太湖范围为尺度,与西洞庭山 山峰所构成的“洞庭七十二峰”和消夏湾龙头山之 南“有石如七十二峰”的“小洞庭”石,构成了“七十 二峰”的不同层次。“洞庭七十二峰”见王维德:林 屋民风,中国风土志丛刊,第 145 页,扬州:广陵 书社,2003;“小洞庭”石更早见于 震泽编(见蔡 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9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3、47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曹允源、李根源纂: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1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本文除引文外,相关表述统一用“七十二峰”。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174.“太湖七十二峰”是太湖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经典 “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和衍变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过程。当古人惊奇于西洞庭山的溶洞奇观又无法解释时,就有了以包山“天下第九洞天”及其代表的仙道之传说,而包山洞庭穴“潜行水底,无所不通,号为地脉”的说法也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和想象。名录逐渐完善、内涵逐渐充实,反映了人们在日益发展的经济水平支持下,对太湖山水的认识和对太湖岛山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渐深入。另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当时人们在观察自然环境的科学性,实地勘察湖中岛山交通的便捷性,以及在空间概念查询、记录和表述的准确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只靠文字叙述难以准确说明其空间特性,而地图又受尺幅所限,难以详细刻绘,因此造成后世对“太湖七十二峰”认知的模糊现象。“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和衍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提炼。人们经过对太湖山水的观察、欣赏和互动,通过以太湖山水风光为基础的宗教传说和场所、太湖山水画、太湖山水诗,以及近现代太湖滨湖建筑和风景区等元素,体现了对太湖自然风光的认识以及相关的美学追求。如皮日休的 太湖诗缥缈峰开头为“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诗中的缥缈峰后来被列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以及沿途草药、鹿踪、斑鼠和高松的场景,传达了当时文人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太湖七十二峰”所蕴含的自然和文化经典的魅力。二、“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形成和衍变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太湖三山岛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显示其在万年之前还不是湖中岛屿,可以说这里的人类是与太湖相伴发展的。“太湖七十二峰”之说作为人们认识自然、积淀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其形成和发展基本可以分成三个时期。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第 78、78、78-79、120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62 页,苏 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徐叔鹰、雷秋生、朱剑刚:苏州地理,第 7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水经注 所引“苞山”“夫椒山”“洞庭”均指西洞 庭山,所引“洞庭湖”即太湖。明代之后“夫椒”之名 一般用于太湖西北马迹山附近,而“洞庭”之名也少 有用于太湖。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水经注,第 458-459 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唐宋及之前是“太湖七十二峰”之说逐渐形成的时期 “太湖七十二峰”的相关概念和元素中,包含了太湖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古老信息,如祭祀上古时代太湖治水功臣的禹王庙、水平王庙,秦始皇或汉代郁使君“马迹”传说等。作为春秋之时吴越对垒的前哨地区,也留下了如“夫椒之战”发生地等历史遗迹。北魏 水经注 有关太湖有“尚书 谓之震泽。尔雅 以为具区,方圆五百里,湖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邪东武县,俗谓之洞庭”“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谓之洞庭湖”的记载以及 山海经 和晋代郭璞等记述太湖的文字,涉及了太湖与湖中的西洞庭和大、小雷山,以及后来称为“林屋洞”的洞室。唐代的 吴地记 在前人基础上,又引 扬州记 称“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知其极,即十大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并引述 洞庭山记 所记载的吴王阖闾使令威丈人入洞探寻之事,文字间可见地下溶洞景观,又加上毛公坛等名胜,西洞庭山的人文积淀开始逐渐显现。吴地记后集中的“林屋洞天在洞庭西山,幽邃奇绝,乃真仙出洞府”,“今皆羽客居之,好道之士,常所游览,时有遇焉”。即当时西洞庭山和林屋洞这种“仙游”之地的描述。随着隋唐运河的开通,苏州经济纳入全国一统,太湖的经济文化活动逐渐增加。唐代有不少太湖的文字记述,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韦应物等人都留下过吟咏太湖山水的诗篇,皮、陆更有关于西洞庭多处名胜的唱和之作。皮日休 泛太湖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18诗“疏岑七十二,露寸戟”之句,是“太湖七十二峰”最早的端倪。随着宋代政治中心的南迁,太湖及其岛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太湖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得以强化,“太湖七十二峰”之说开始出现。吴郡图经续记 在“太湖”条目称“湖中有山大小七十二,洞庭其一也”,在“包山”条目下也有“旧传震泽有七十二山,唯洞庭最巨耳”的描述,这是所见最早的有关太湖七十二山的文字,只是其中并无具体名录信息。在范成大的吴郡志中,太湖岛山收录了洞庭包山、鼋头山、禹期山、思夫山以及东、西二狱等处,尤以对西洞庭的历代书籍记载的引述,林屋馆、崦里、石板等西山名胜及皮、陆诗句的描述,以及鼋山的青石开采等情况的记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范成大咏西洞庭山 毛公坛 的“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诗句也是“七十二峰”的直接呈现。2.明代是“太湖七十二峰”之说逐步成熟并形成确定方案的时期15 世纪中叶,蔡昇所辑 太湖志问世,是为首部太湖专志,其中正式提出了“太湖七十二峰”的名录。此前,“七十二峰”的文字主要还是见于吟颂太湖西洞庭山“仙境”和风光的诗句中,如元代金信、杨维祯以及明代姚广孝等都有相关的诗文。虽然 太湖志 现已失传,今人无法直接知悉书中“七十二峰”的具体构成,但在后世志书中可见其大概。具区志 在“凡例”第四条称“七十二峰之名诸书互异:震泽编 与 太湖志 不类”,也印证了 太湖志 中已有“七十二峰”名录,且又在其卷二“七十二山”的叶余山、余山、大雷山小雷山、三峰山和癞头浮等五处引用了 太湖志 的说明。太湖志 的刊刻比王鏊 震泽编 早约半个多世纪,虽然后世有“太湖志 草创成书不无挂漏”的评说,但其在太湖文献和“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是显著的。16 世纪初,“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方案经由王鏊明确而最终成熟。目前可见的王鏊有关“太湖七十二峰”的著作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