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弓形虫病的诊断
WST
486-2015
弓形虫
诊断
486
2015
WS/T486-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病原学A.1概况弓形虫最早发现于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体内单核细胞中,是一种能寄生于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的原虫,猫科动物为其唯一终末宿主,其他哺乳动物、鸟类和人类都可为其中间宿主。其发育全过程有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包囊、裂殖休、配子体和卵囊等5种生活史阶段,临床上有诊断价值的为速殖子(假包囊)和包囊。A.2形态A.2.1速殖子(假包囊)速殖子(tachyzoite)呈香焦形或半月形,前端较尖,后端较钝。长3m7m,最宽处2m4um。经Giemsa法染色后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稍偏后。细胞内寄生的速殖子不断增殖,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其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没有真正的囊壁,称为假包囊(pseudocyst)。A.2.2包囊包囊(ys)呈圆形,具有由虫体分泌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内含数十个至数千个缓殖子(bradyzoite)。缓殖子直径范围为5m100m,多见于脑、骨骼肌、视网膜及其他组织内,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A.3生活史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猫科动物吞食卵囊、包囊或假包囊后,在小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发育增殖,形成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释出裂殖子,再侵入其他肠上皮细胞形成下一代裂殖体。经过数代后,部分裂殖子发育为雕、雄配子体,再继续发育为雌、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成为合子,继续发育形成卵囊,从上皮细胞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5温度和适宜湿度环境条件下,经2d4d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同时,弓形虫也可在猫科动物的肠外组织中进行无性增殖。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当猫粪内的卵囊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被人,羊,猪、牛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液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内寄生,并扩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脑、眼、肝、心、肺、肌肉等,进人细胞内以二分裂或内芽生增殖形成假包囊,当细胞破裂后,速殖子侵人其他组织细胞。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等组织,虫体增殖速度减慢并分泌囊性物质形成包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可诱发包囊发育而破裂,释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并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形成假包囊,继续发育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