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强震动台站
DBT
17-2018
地震
建设
规范
强震
动台站
17
2018
DB/T17-2018前言本标准是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如下: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DB/T16一2006)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DB/T17一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DB/T9一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DB/T18.1一2006)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DB/T18.2一2006)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重力台站(DB/T7一2003)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8.1一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8.2一2003)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3部分:断层形变台站(DB/T8.3一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DB/T19一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DB/T20.1一2006)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2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DB/T20.2一2006)一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DB/T60一2015)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T17一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与DB/T17一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仪器墩、观测室和重力加速度;b)修改了台站选址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背景振动加速度确定方法;c)修改台址场地测试为场地条件劫察,合并了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场地劫察要求条文,增加了土动力特性参数试验和台站场地类别划分:)修改了观测室建造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砖混结构观测室和玻璃钢罩观测室设计示例:)修改了仪器墩建造的技术要求,增加了仪器墩设计示例配筋图:D修改了台站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增加了配电,通信和防雷设施的技术要求:g)增加了观测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要求。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标准由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小军、温瑞智、崔建文、王玉石、兰日清、李山有、周正华、于海英、俞言祥、王湘南、叶春明、李佐唐、徐扬、杨伟林、周克昌、任叶飞、迟明杰、贺秋梅、喻烟、李世成、林国良。本标准于2006年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重要提示: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建议发送至jcybfbw(并抄送biaozhunce,,或寄送至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5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邮政编码:100045),并注明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