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文
建筑
开放
利用
青岛
德国
胶州
邮政局
旧址
马天慧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在我国现有的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建筑类占比近40%,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4296处,其中古建筑类1882处,占比43.82%。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地面建筑是与公众最接近的文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占比例也最高。历史建筑是我们文化认同及延续的象征,更具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及审美价值。1建筑的本源即“可利用性”建筑是标志人类文明的物质要素之一。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明确了建筑与空间关系,同时也阐发了建筑的另一属性即“可利用性”。“建筑”在起源之始就伴随着明确的使用功能,从最初的抵御自然风雨、灾害影响的功能,到被赋予了丰富社会、文化的功用和意义。建筑与人、社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互动和关联。人们使用、享受着建筑提供的生活生产空间和环境,也感知、体会着建筑传递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意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旧有建筑利用的历史也同样悠久。因为建筑中凝结了自然资源和人类劳动价值,人类除了建造新建筑物的需求和激情,对于旧有建筑物的延续使用也投入了热情和智慧。当一座建筑在延续使用中,因为其建造技艺或是人的活动使其成为某一时代或地区的杰出代表时,会被后人认为是可以保存、传承下去的遗产,由此产生了现代概念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等受法律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型,即前人的建造物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使其具有了不可再生的属性。由于这种特殊的属性,遗产类建筑与一般的建筑在使用方式上有了差别,即遗产的建筑除物质上的使用价值外,因为其承载了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了文化资源和社会公共性的特征,甚至是国家“名片”,因而保护被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同时,文物建筑也是构建社会文化、经济的一部分,它需要参与社会的发展,发挥其融入社会、传承文化基因的作用。当然,文物建筑更需要在当代人手中保护利用好,并延续下去,为后代社会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实现永续利用。因此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是在解决作为遗产的建筑“昨天、今天、明天”的系统问题,也要考虑“保护、利用、延续”的平衡。2近十年文物利用发展新趋势2011年8月,国家文物局对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营性活动进行了规定。明确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营性活动,不得背离公共文化属性,不得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用途,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不【作者简介】马天慧,女,山东曲阜人,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文博馆员。论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以青岛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为例摘要: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已经到达新高度。在多项文化建设工作中,文物建筑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更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参与者。为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资源价值,近些年,各地都在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是未来必定要走的一条路。关键词: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活化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05.038马天慧(曲阜市文物保护中心,山东 曲阜 273110)158Vol.248【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得租赁、承包、转让、抵押文物保护单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开发等。相关行业也出台了对于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政策。2012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合理确定文物景区游客承载标准,对于易受损害的文物资源,要通过错峰参观、网上预约等方式调节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并定期对旅游情况进行安全评估防止片面追求游客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国务院于2016年3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文物工作落实责任、加强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等方面做出了部署。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问题成为业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和热点,社会和群众的文物建筑利用意识在增强。随着学界、业界和社会的多年探索,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一些具有重大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被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结合城市公园等建设,为公众营造公益性生活空间,取得了文物保护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文庙、府学、书院等儒家文物建筑中,用作学习、文教、科普、庆典等场所,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一些古村落、古民居,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革命文物分布密集的地方,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整合多处革命文物建筑或者遗址,对该区域革命历史类文物进行整体利用,充分彰显了革命文物的价值,起到了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的作用。工业遗产建筑利用的模式也有着较多有益的探索。工业遗产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和跨度大.可利用性强,同时具有时代特征明显的建筑艺术、结构工艺美学的特点,有不少较好的尝试。如对工业建筑进行功能转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博物馆、展示馆、文创空间等。一些重要的规范和标准也陆续出台,2015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从合理利用的问题等角度阐述了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强调文物古迹开放的可持续性和公益性,反对过度利用,应该根据文物建筑的特点、价值、环境和保护条件,本着延续文物原有功能和赋予新时代价值的原则,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2017年国家文物局首次对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具体实施指导原则进行了规定,相应案例研究等指导性文件也将发布。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等提出了指导方针。将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指明了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青岛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的开放利用3.1青岛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的历史沿革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建于1901年,是德占青岛期间的邮政局。该旧址1901年由德国汉堡F.H施密特公司承造,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初为冯提帕斯基希公司商业大楼,1905年德国邮政总局出资买下该楼产权,建立德国胶州邮政局(图1)。世事沧桑,时代更迭,此楼始终为邮电通信场所,现产权归属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这座楼加上阁楼共四层,红墙红瓦,面向两个街道的转角处各耸立着一个方尖塔楼。整栋建筑线条流畅、精细华美,在当时的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众多的欧式建筑中可谓别具一格,是青岛早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青岛近现代史图1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外的牌子(来自百度图库)1592023.3(上)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的见证。青岛的邮电通信业几乎与青岛这座城市同时建置,遥想当初清政府在青岛设置邮界,德人铺设电报电话,遂使青岛成为中国近代邮电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百余年来,青岛邮电通信与青岛这座城市一起发展壮大,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2009年以前,该建筑一直作为邮电部门的办公用房,2010年,当时的产权单位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出资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并作为邮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山东省内首座邮电博物馆。但由于种种原因,于2012年闭馆,2014年初交由浅海湾文化传媒公司(后注册成为“青岛邮电博物馆”)重装开馆,并一直作为民营博物馆运营。青岛邮电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历史图片众多,向游客展示了近百年的邮电通信发展里程。3.2青岛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的活化利用现在的青岛邮电博物馆(图2)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场所,既是科普基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以历史为线索,向游客展现了百年来的邮电通信业发展旅程。该馆属于半公益性质,除暑期旺季(100余天)外,全年其余时间均免费开放,每年接待近20万游客。青岛邮电博物馆加阁楼共分为四层,其中一层为接待大厅、业务大厅、纪念品商店;二层为博物馆主展厅;三层为邮政管理局办公使用,不对外开放;四层塔楼1901厅是个书吧良友书坊。一楼大厅仍保留有两项邮电业务:一是售卖青岛特色明信片,游客可加盖带有青岛标志建筑物图案的纪念章,并在门口邮筒邮寄;二是胶澳慢递业务,游客可以把信件和明信片保存在邮局,指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送达到某地,时间最长可达50年。二层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向游客展示了青岛邮电通信业百年的发展里程(图3)。二楼展出了复原过的原胶澳商埠电话局首任局长孔祥熙的办公室。20世纪20年代初,孔祥熙接受其同学、时任鲁案善后委员会督办王正廷的邀请,出任胶澳商埠电话局局长。为真实复原这段历史,邮电博物馆在青岛市档案馆的支持下,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找到当初胶澳商埠督办印发的当初孔祥熙离任的训令,有力地佐证了这段历史。孔祥熙离开青岛后,留下了少量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其中包括一张20世纪初的日式办公桌,一本密电码本等。利用这些物品,青岛邮电博物馆较为真实地复原了孔祥熙办公室(图4)。2015年,青岛邮电博物馆引入良友书坊合作经营四层塔楼区,现在的塔楼既是艺术展览馆,也是一家充满文化气息的咖啡馆和书吧。2015年,这里还成为青岛市市南区“啡阅青岛”项目的主要地点之一。该项目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文化功能,让老建筑与咖啡香、书香有机结合,将公共图书资源配置到文化场所,让文物建筑营造出历史文化氛围,实现阅读与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该业态的引入使青岛邮电博物馆在身为民营博物馆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实现了收支平衡。加上纪念品售卖和门票收入,现有资金已经可以覆盖租金、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经费及展览经费等,使文物建筑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工艺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4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启示4.1深入挖掘建筑艺术价值以展览展示的形式阐释文物建筑的历史、社会、文化等价值,将传统展示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手工模型展示、3D投影技术等方法传播文物建筑蕴涵的价值与方法。结合文物建筑的价图3青岛邮电博物馆陈列的电话交换机(作者自摄)图4复原过的原胶澳商埠电话局首任局长孔祥熙的办公室(作者自摄)图2现青岛邮电博物馆外观(作者自摄)160Vol.248【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值,积极策划与其契合的主题文化表演和活动,为文物价值的价值增色。陈展的内容与文物建筑本身空间相融合,增加空间趣味性和设计感,给游客游览带来更好的体验。培养专业的讲解员,通过对文物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建筑建造艺术、历史事件、名人典故等内容的讲解,加深观众对展示内容的理解。4.2积极集聚社会力量目前,我国的文物建筑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产权复杂,特别是基层文物保护力量薄弱,部分文物处于无人照看的现状,日常人手不足或者精力有限,维护不到位,部分文物建筑面临着倒塌的风险,因此需要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文物建筑保护、建筑修复和历史风貌的维护中,让文物建筑“活起来”。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限定一定的管理期限,在使用期间可以开设民宿、博物馆、艺术馆、茶馆等场所。4.3鼓励打造和发展文创品牌从文物建筑中获得创意灵感,使具有历史信息的展品“活起来”,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发展的态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文创产品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旅游名片,它可以留住游客的美好记忆,也能把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发展文创产品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当地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拓展和延伸文创产品主旨内涵时,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职能监管,强化行业自律,怀着对文化的敬意、保持对创意的尊重,着力实施文创产品提升行动,即依托文化、充实功能、提升内涵,尤其要坚守文物建筑内涵,避免简单粗暴地“蹭热度”。4.4加强对被开放文物建筑的监管开放的建筑文物必须保证本体无安全隐患,可以建立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文物部门应定期对开放的文物建筑进行评估,对不合理、不履行义务或者破坏文物安全行为的要督促整改,对情节严重的应立即终止协议。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不得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不得对文物建筑本体造成破坏,不得将文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