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人文社科期刊的主编意识—...《当代外语研究》的办刊实践_杨枫.pdf
下载文档

ID:2541677

大小:175.85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外语研究 人文 社科 期刊 主编 意识 当代 外语 研究 实践 杨枫
关键因素,探究其通过语言使用实现社会互动的过程和机制。就学术期刊跨界发展而言,无论是借鉴商业领域的营销策略来提升学术期刊的管理力,还是借助互联网和融媒体技术重塑纸本期刊的传播方式,其首要前提都要落在期刊举办者的主观能动性上面。这或许也是期刊人的使命所在。论人文社科期刊的主编意识 基于 当代外语研究 的办刊实践杨枫(当代外语研究 主编)学术是关于人类知识积累、进步和发展的崇高事业,是关于学者自我主体精神与他者客体认识的科学统一。学术既为物,也为人,形式上它是一个独立的客观物质存在,本质上却是人的精神反映,最好的学术一定是参与社会实践的思想实验;一定是折射现实和时代的泣血之作;一定饱含着著者的观念、志趣、性情,甚至就是作者的生活方式。因此人文社科期刊不是学术物化的评价工具,而是知识生命的注视美学;它是世界思想的创造,人类意义的追寻;它是学术的土壤,甚至是种子,具有知识本体论的功能和价值,也就是说,知识的萌芽可以摧折,只要种子不死;知识的河道可以干涸,只要水潜地下;总有春暖花开之时,终有水入大海之日。学术就这样要求编辑既有鉴赏家和收藏家的严肃、崇高、谦卑的学术视野、胸怀和批判气质,也要有发明家和学问家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既能火眼金睛,又能披沙拣金;不但不能眼高手低,还要偶露峥嵘。学术就这样在作者与编辑的相互注视中由陌生相遇到激情相拥。由此,编辑的主体精神决定了一本人文期刊的学术风格,其中,主编的思想、学术、学科、管理、经营等编辑意识直接影响着一本期刊的学术公信力和影响力。有人说,主编是一本期刊的设计师,我倒觉得主编更像一部戏的导演,或交响乐团的指挥,用理性和激情系统规划、调配、掌控知识演进的学术大戏或学术之歌。基于此,揆诸主编意识,学术意识、学科意识、国家意识、创新意识、争鸣意识、管理意识和评价意识系其荦荦大者,构成一本人文期刊的学术意志。第一,身份意识第一,身份意识。关于编辑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问题,一直歧见纷纭,这是一个做编辑家还是学问家或者兼而有之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有清醒的定位,第一职业是编辑,第二职业是老师(好像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但力争做一个有学问的编辑家。实际上,人文社科的编辑实践和学术活动极其复杂。首先,编辑出版学作为二级学科,分布在新闻传播、信息管理、文学、媒体设计等专业院系;其次,编辑职称和责任编辑资格必须接受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的评价和管理;同时,编辑从业又要有所属学科的专业背景、学术素养和语言能力。基于此,当代外语研究 编辑部采取主编负责制下的编辑学者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编辑团队由学者型的学科编辑和职业性的责任编辑组成,既有职业操守,又有专业眼光,以研促编,以编助研,编研互进,以此提高了编辑加工的水平和质量。主编负责制定期刊的6DOI:10.16027/31-2043/h.2023.02.001长远政策和编辑方针,负责协调学术、管理和期刊生产;既是学术平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又是学术内容的选择者和加工者,同时,还是学术选题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既要对学术热点、公共话题保持敏锐的学术感知,又要设置栏目、加工文字,所以主编虽不可能邃密群科,但对期刊所属的学科史要尽量博识、博涉。基于此,主编在自己研究领域的选择上,必须以期刊的选题范围和倾向为出发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我选择牺牲自己钟情的劳伦斯以及莫言等作家论研究,转向比较文学与翻译学,兼顾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因为当代外语研究 主要接受语言学期刊评价的约束,也就是让自己的学术积累与期刊的学科定位一致,避免了学术领域关注的左冲右突以及力所不逮。当然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前沿研究的关注和敏感,保证自己随时能与学界对话和辩论的能力。第二,学术意识第二,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指主编对学人、学术以及学界的理解、认识和思想,包括人文学术研究的本质、目的和意义,关涉一本期刊的学术管理、学术实践和学术行动以及学术影响,也是一本人文期刊的学术精神、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基于此,我刊对今天的学者既没有西方学术的僧侣意识,也丧失了中国学术的士大夫传统的知识社会世俗化现象多有开陈和警醒。为此,我们开宗明义地确立了“做有思想的学术”的办刊理念,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建立在社会田野上的人学,而人不仅依靠本能生存,还要依赖意义生活,所以,无论是以思想形式呈现的知识,还是以学术成果沉淀的思想,学者应该是代表一个时代和社会的批判性良知。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成为我刊裁量各种论文的标准,也为我刊树立了内容厚重与沉静的品牌形象,可谓殳尽榛芜,方显正道。第三,国家意识第三,国家意识。学术是关于时代命题的理论和社会问题的思想,也往往成为国祚隆替的象征。从西方学科发展史上看,现代社会科学的设置是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服务的,国家借助社会科学了解、理解、掌握社会发展变化和规律,社会科学为国家提供科学合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和对策。实际上,“只有国家才有能力维持一种没有市场的文化”(皮埃尔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自由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68),以至于美国的主流学术机构乃至整个学术体制都成为国家的“科学机器”。但是反观我国的社会科学实践和发展,应该说,我们的社会科学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话语,但是,这套话语不能正确表达中国社会实践,也与国家话语出现隔阂与疏离;虽然学者发表了大量的 SSCI 国际论文,但党和国家却很难从中充分汲取有效的社会治理信息;学者既不能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思想影响力,同时还难于了解、理解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压力。“支撑现实社会实践的理论严重短缺,阐释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更是严重短缺。尽管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中国国际话语权非常弱,原因就在于中国缺乏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胡键,论学术生产力,当代外语研究,2022(1)。这两套话语、系统的疏离,导致了我们的社会科学被两种对立所主宰:一是西方化和本土化的对立,一是理论和经验的对立。如何超越这两种对立,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理论是人文社科期刊的任务。基于此,当代外语研究 坚持国际视野与国家意识两手抓的办刊原则,在成功开办国际期刊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二语研究)的同时,积极倡导学者扎根中国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势,以专精的知识创造公共话语,以道德良知生产社会思想,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脊梁和理性象征;并提出了国家意识是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存在,在外语界逐7渐取得思想共识。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理念进入了教育部 2021 年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22 年度课题指南。第四,学科意识第四,学科意识。作为人文社科期刊,必须对所属学科现状和发展有着清醒的认知。当代外语研究 对外语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有着自己的学术分析和判断,我们相继提出外语学科的根本任务是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使中国知识成为世界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以及外语学科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和应用理念三个根本特征;外语研究是对中国语言文化以外的一切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是在世界不同知识共同体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判断,对外语学科以及外语研究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第五,创新意识第五,创新意识。期刊不但是学术的载体,本身也具有知识生产功能,当学术界不能满足期刊对学科发展的要求和期待时,期刊有责任和义务唤醒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敏感和认知。基于此,当代外语研究 几年来利用“卷首语”提出了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理论与实践、知识翻译学理以及述学文体的语言创新意识,不但在外语学科具有影响,也同时具有一般文化理论品格。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还要落在具体个人的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中,包括一代人群体的表情、眼神、言谈及思想”的文化教育论断发人深省。第六,争鸣意识第六,争鸣意识。学术争鸣是一种学术规范和活动,特别是对人文学科来讲,更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和伦理。因为人文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拥有外化的物质研究对象和可以重复验证的科学实验程序;它就是基于事实与数据,依据分析与逻辑的解释与规定,主要强调价值与意义;所以是否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学思相依,都要经过学术共同体的论辩和实践才能做出选择,因而,科学合理的学术争鸣对一个学者来说是最基本的常识和境界。可以说,人文科学成果就是推陈出新,就是在继承、借鉴、怀疑、假设、探索、求证的多元实践中发展完善起来的。基于此,当代外语研究 不但赞赏学术交流和争鸣,主张学术民主和自由,而且多次发起学术争鸣和讨论,在外语界拥有良好的学术反响。第七,管理意识第七,管理意识。国内的期刊由于主办机构不同,呈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当代外语研究 属于高校院系办刊,接受学校期刊中心、学院行政、出版社的多重管理和支持,在政策、经费、人员配置上有充分的保障,也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以独立的精神和公正的程序在学术管理的规范化、技术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我们一直实行采编制,改变了传统的“守株待兔、等米下锅”的收稿、登记、批阅、送审、定稿、排版等编辑流程和管理机制,主动走访教育行政部门、外语教学和科研机构;采访外语名家名人;跟踪外语研究重点领域和教育活动现象;打造焦点和热点,制造学术关注度。我们一开始就提出数字编辑概念,创新期刊宣传的载体,第一时间把论文内容推送给学术界,加快了知识积累、传播的速度和效度。我们还通过办会的形式,凝练学术方向,孵化专业学会,为外语学科发展和学术话语权贡献力量。第八,评价意识第八,评价意识。学术价值根本上来说,是由学术共同体认定的学术史建构的,然而,现在的学术评价以期刊级别和文摘转摘为依据。此种量化行政评价的剃刀之下,各个期刊以影响因子为指挥棒竞相角逐快餐选题和高被引作者,产生大量稗贩鱼猎、掠人之美、抑人扬己、因袭重复、滥竽充数的平庸之作、虚假之作、泡沫之作,严重破坏了学术环境,戕害了学术精神。基于此,我们以“有思想的学术”为宗旨,以学术创新和学术史贡献为准绳,注重知识积累、学术深化和读者评价,不论作者是新人还是名家,以知识进步、学术创新为用稿唯一标准。8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主编意识就这样塑造了一本期刊的学术品格和形象。弹指间十三年过去,当代外语研究 已经鱼贯出笼108 期了。回眸其间的所经所历,不由得感叹岁月去人之速,而自己依然没有给这本期刊镀上金(济慈说:“有多少诗人把流逝的岁月镀上金”)。当代外语研究 还像一棵树苗一样,在泥泞中挣扎,在风雨中飘摇,因为无论它拥有多少美誉度和影响力,从期刊评价的视角看,它还是一本成长型期刊,所以,我们一直深思熟虑地思考,也一直殚精竭虑地奔跑。今蒙祝克懿主编垂青,让我“离开岸边,从汪洋中向海岸眺望”(Friedrich Nietzsche,Human,All Too Human:ABook for Free Spiri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195),反倒更能看清航道,遂将自己的主编意识及编辑实践拉杂道来,权作野曝芹献。浅谈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报之变孙颖外语学刊 执行副主编首先,热烈祝贺当代修辞学 创刊 40 周年!祝贺第十三届“望道修辞学论坛”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老一辈先生们对 当代修辞学 发展脉络的回顾,让我们由衷地感到钦佩,深深感动于几代主编质朴的学术风范和卓越的学术远见。身为编辑同行,非常荣幸能代表我刊编辑部参加本次论坛,向各位期刊主编学习办刊经验,并借此机会汇报外语学报在新时代的办刊思考,恳请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学术的核心点和出发点,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发、从新时代的时代特质出发、从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出发,外语学报特别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的新变化,努力为“跨语种、跨地区、跨领域”的交叉研究重构选题格局,切实完成新时代的使命。第一,外语学报的作者群体在变。作者学缘结构的国际化转向,即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作者大幅激增,在研究方法、学术话语表达等方面形成显著的影响。例如,外语教育领域,基于数据的社科型研究稿件大幅增加。在研究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