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
本科
教育
技术
知识
供给
沈家乐
收稿日期:2 0 2 2-1 1-0 2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的适应性研究”(C Y B 2 2 0 9 0);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职业教育质量治理测度模型与评价现代化路径研究”(2 0 2 2-0 6-0 0 4-B Z P K 0 1)作者简介:沈家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论职业本科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沈家乐 朱德全【摘 要】职业本科教育脱离不开“技术”,而只有回归技术知识本身,才能打开职业本科的“技术黑箱”。在负载着经济高质发展、教育生态重构与个体生命进阶的三重价值追求下,职业本科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形态理应达到“基础多元-复杂集成-智能兼容”“高层引领-自我生产-集群交互”“时间延展-和谐整全-可能性激发”。但在现实情境中,职业本科以“简单加法”“线性思维”和“母体范式”构建和输出技术知识体系,导致职业本科纵向与高职专科机械承接,横向与普通本科表层整合;课程结构固化于“单专业”,技术知识集群交互性较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走向偏废,技术知识有效化输出受阻。基于此,通过优化职业本科学科建设、课程体系、科学研究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以推动职业本科知识的供给与经济、教育及个体发展需求相匹配。【关键词】职业本科 技术知识 学科建设 国家经济的高质发展需要、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与人民对教育的美好期待促使职业本科教育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因职业本科教育脱离不开“技术”,它是将教育与生产、课程与岗位、个体与职业串联的“纽带”,探究“技术”是办好职业本科教育绕不开的重要议题。技术哲学界形成对技术的两种研究范式1:一是采用一种外部性的方法看待技术,技术通常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它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对象,而非当下的具体存在。二是回归技术具体存在,关注技术制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维修等环节。受上述两种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职业教育中的“技术”探究亦形成了以“抽象性技术”为研究对象的职业教育价值性取向,如从技术的“道”与“器”审视职业教育的价值逻辑2、剖析职业教育的“技术理性”3等,以及以“具体性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建构性取向,如从“技术”出发确立职业教育的知识观4、探寻职业教育定位与人才培养逻辑5、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6等。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形态,只有打开其“技术黑箱”,即以“具体性技术”为研究对象,才能构建出其办学的具体参照系。因为“在将技术变化解释为相关的一系列创新时,将注意力从人工物的技术转移到作为知识的技术是有益的,特别是技术可以被视为能够用来产生大量 追求可想象目标 的设计的知识”。7为此,研究回归到“技术知识”本身去探究职业本科的发展路径。技术知识可视为一种设计、制作、运作、监控和调整技术人工物的知识体系。参照已有研究,其可分为“基本设计知识(D)”“理论工具(T)”“行动知识(A)”,三者构成三角形,在技术实践(P)的作用下生成技术人工物8,其中“基本设计知识”包括功能知识、结构知识、定量数据与材料知识;“理论工具”包括技术规则、技术规律与技术原理;“行动知识”包括工具-目的知识、制造知识与技术诀窍。由此出发,分析在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与个体发展三重价值下职业本科技术知识供给的理想形态与具体路径。一、职业本科教育“技术知识”供给的理想图景技术是一种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存在物,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自然世界与自由世界的有机统一。9没有脱离自然规律的技术存在,也没有脱离人主观创造与使用的技术存在。职业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形态则负载着来自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与个体发展三重价值追求。(一)经济高质发展需要“基础多元-复杂集成-智能兼容”的职业本科技术知识供给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与层次的需求透视,推演出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层面上的“技术知识供给”的理想形态。从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职业本科办学定位中得出,职业本科理应为我国951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应用型、数字型、复合型、发展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据此,职业本科技术知识的供给应具备如下特征。一是技术知识供给达到基础多元化。知识基础观认为技术创新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其行为的方向和方式由技术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决定,创新的本质即在于知识的更新与创造。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化容易产生前沿思想和新颖知识,理解新信息和潜在改变,促进差异化创新。1 0职业本科教育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化的提升依赖于增强技术知识中理论工具占比和技术知识中理论工具供给的多样化。与纯粹理论知识供给不同,技术知识中的理论工具意指拓展附着于特定技术本体的概念、规律和原理。二是技术知识供给达到复杂集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组织扁平化以及工作方式协作化要求单一生产线上的劳动者转变为具备合作交流、逻辑思维、不断创新、灵活应变等多种能力的高度复合型人才1 1,这要求职业本科的技术知识供给达到复杂集成。复杂指向不可复制性与不可摹仿性,其形成依赖于具备专业性与异质性的技术知识,且能够在具体技术人工物制造情境中有机集成。这意味着职业本科教育不仅要纵向延伸技术知识体系,还要横向挖掘不同领域内的技术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基于共同性模糊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边界,促进不同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碰撞机率与交互作用空间,建立起网格化与拓扑化的技术知识体系。三是技术知识供给要达到智能兼容。“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1 2在智能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范式不断演化,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的发展。1 3在此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要构建“智能兼容型技术知识”供给体系,“智能”指向将高新数字技术知识作为职业本科专业教学和实践的通识内容,“兼容”意指加强数字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共通性。(二)教育生态重构需要“高层引领-自我生产-集群交互”的职业本科技术知识供给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能够将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的纵向贯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横向融通从理论变成现实。1 4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各级职业教育技术知识供给层次与类型一是受牵制于所面向的劳动复杂和难易程度,二是要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相契合。就前者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面向是具体工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就业面向是技术岗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就业面向是技术岗位群。1 5就后者而言,个体在从中职到高职专科再转到高职本科的过程,其认知思维将逐渐由二元立场转到多元立场再到情境构建立场与承诺立场,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依赖权威到接受不同再到独立思考、开放批判与泛化应用。1 6因而,中职更注重技术知识中的单一的行动知识供给,内含技术诀窍和技术经验等默会知识与技术规则这一明言知识,着重将技术实施方案转化为技术人工物;高等专科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层次上移,行动知识供给呈现多元化且其中的技术规则供给占比增多,同时开始涉及基本设计知识,个体不仅能够看懂且能够设计出简单的技术实施方案;职业本科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以基本设计知识为核心,同时还要涉及技术知识中的最高层,即理论工具,个体既能够运用知识和技术制定技术实施方案1 7,又能监督、管理和保障技术实施方案,成功转化和创新为各类技术人工物。此外,跳出职业教育内部体系考量职业本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区别与联系。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的技术知识供给依附于学科,即技术知识中理论工具知识供给广泛,有浅有深,且前置于技术行动知识与基本设计知识的供给,与技术人工物制造情境较为分离;而职业本科教育中技术知识的理论工具知识供给专而精,且粘连于技术行动知识与基本设计知识,与技术人工物制造情境相伴相生。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应用型本科同为“本科”层次的教育,其“本科”的彰显离不开技术知识的自我生产。由此,职业本科教育需形成技术学科这一知识生产建制,并将生产的技术知识通过体系传导到专科与中职层次,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知识基础,从而引领整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 8技术学科的建立显示职业本科寻求一种“集群交互”的知识生产模式,即打破同质性、等级性知识对于知识领域的垄断,知识的内容和结构根据问题情境条件得以发展延伸,缩小各概念距离和实践的差距,吸收文化、社会经济、技术技能等因素影响,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包含基础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的知识集群1 9,这也是职业本科技术学科内容的生长逻辑。(三)个体生命进阶需要“时间延展-和谐整全-可能性激发”的职业本科技术知识供给职业教育贯穿人的生命始末,是学生携带着过去已有经验在当下行动并走向未来的创生过程。2 0人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体2 1,自然生命的需求为基本生存,社会生命的需求在为自主融入,精神生命的需求为自觉创06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 0 2 3年第2期造,这三重生命需求满足需要时间延展、和谐整全、激发潜能的职业本科教育技术知识的供给。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的打开需要中职教育-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技术知识供给做到延伸发展,使得个体头脑中能够形成一个具备时间秩序的技术知识体系,即技术知识水平与个体身心发展阶段相对应。随着职业教育层次的不断递进,其技术知识供给的特殊性、难言性、个体性、分解性不断减弱,技术知识的普遍性、明言性、社会性、整合性不断增强,技术人工物由偏向应用功能,逐渐递升为生产功能、维修功能、制造功能与设计功能,这些性质变化受“基本设计知识”“理论工具”“行动知识”占比所左右。随着职业教育层次的不断递进,技术“黑箱”逐渐被打开,主体对技术的掌控度与认知度愈深,在技术领域生产的主动性、自为性与创造性增强,对应的就业岗位的难度与复杂度也不断提升。此外,技术知识与情境具备同构性,而情境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与主观因素。个体除了遵循技术知识自身的递进规律与个体身心发展,还需促使技术知识与社会情境达到和谐整全。这需通过“社会-技术知识”“工具-目的知识”等能够渗透道德性要素的技术知识平衡好所对应技术人工物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使得技术人工物能够与自然、个体、社会共生共长且和谐一致。“教育不应止于当下教育目标的达成,而应开启个体人性的可能性”2 2,这要求职业本科教育技术知识供给要与人文、社会、科学等相结合,赋予个体一种变得更好的可能,一种勇于想象的可能,一种自觉自为的可能,一种成为整全人的可能。二、职业本科教育“技术知识”供给的偏离形态在负载着经济高质发展、教育生态重构与个体生命进阶的三重价值追求下,职业本科教育的技术知识形态理应达到“基础多元-复杂融合-智能兼容”“高层引领-自我生产-集群交互”“时间延展-和谐整全-可能性激发”。但是,由于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发展周期较短,加之师资匮乏、多样化培养资源支持不足,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构建、教学实施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现有的“技术知识”供给不如人意。(一)以“简单加法”构建知识:纵向与高职专科机械承接,横向与普通本科表层整合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属于“同类不同层”,其技术知识的层次化递进有赖于高职专科课程与职业本科将技术知识的层次内化于一体化设计的课程之中。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属于“同层不同类”,其技术知识的类型化彰显有赖于职业本科课程将普通本科课程中与开设专业相关的科学知识有机转化为技术知识中的基本设计知识、理论工具与行动知识。但是,现有学校在设计职业本科课程时陷入了“为承接而承接,为融合而融合”的窠臼,将职业本科“职业性”与“本科性”的彰显异化为“高职专科知识”与“普通本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垂直承接与横向整合。一方面,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层次性体现在追求技术知识的层次性,即随着职业教育层次的不断递进,其技术知识供给的特殊性、难言性、个体性不断减弱,进而产出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高职专科的转型过程中,存在技术知识供给在两个层次的教育系统中重复出现。如G X职业技术大学在建设职业本科的现代畜牧专业时,明确提出职业本科是形成“智能化”动物养殖的知识体系,包含中专层面的“规模化”动物养殖知识体系与高职专科层面的“自动化”动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