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元阳
心学
阐释
突破
肖雄
收稿日期2021-05-27作者简介肖雄,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目前涉及李元阳的研究主要有:白建忠 论李元阳 心性图说 ,载于 孔子研究 2011 年第 1 期;刘辉亮 杨慎与李元阳交游考,载于 文艺评论 2015 年第 12 期;陶晓婷 李元阳本 十三经注疏 研究述论,载于 文教资料 2015 年第 35期;杨翰卿 李元阳融合佛儒道三教,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 年 8 月 2 日第 3 版。参见李选 侍御中溪李公行状,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一,民国二年重刻本。王阳明经龙场悟道,“专以致良知为主”,创立儒家之心学体系;“学者翕然从之”,弟子门人遍于国中。阳明后学中有浙中钱德洪、王畿,江右邹守益、罗洪先,泰州学派王艮、罗汝芳等人为代表,共同推动阳明心学的传播,并发扬其思想,尤使阳明之学成为一代显学。其时,生长于滇南苍山洱海间的李元阳,虽不能亲炙于王氏门下,亦自诩为王学一派的“私淑”弟子,服膺于阳明心学,致力于心学思想的阐释,并有所发挥与突破。李元阳对阳明心学的思想认识,目前已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李元阳与阳明心学的关系、李元阳对阳明心学思想所做的阐释工作并有所发挥与突破的思想历程,目前的论述仍然不够清晰,实有进一步阐论的空间。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白族,云南大理太和人,明嘉靖五年中进士,先后在京城及地方为官,颇有善政。嘉靖十九年,李元阳因丁外艰辞官返回家乡大理,“遂里居不出”,读书讲学,致力于阳明心学思想的传播与阐释。本文试从明代学者李元阳服膺心学、传播与阐释心学并有所发挥与突破的思想历程中,探讨王学入滇的具体表现和思想流变的历史脉络。一、“私淑有地”:服膺心学李元阳之出生地云南,早在秦汉时期已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虽然唐宋时期在云南先后建有独立于中原王朝的南诏国和大理国,并皆信仰佛教,但也崇尚中原儒家文化,其时南诏国和大理国的文人学者与政治精英们“无不阅读汉文书籍,接受汉族文化的熏陶”,出现读儒家典籍的“儒释”和懂佛理的“释儒”1。南诏国和大理国,皆以大理城为政治中心,大理地区自然也成为文化中心,成为云南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地方。时至元、明两朝,云南再次纳入中央王朝版图,崇奉儒学的元、明王朝,在云南建学校,兴官学,传播儒学思想与文化。生于斯、长于斯的李元阳从小即受儒学教育,其少时笃于儒学,“弱冠”即补“郡学弟子员”。嘉靖元年(公元1522 年),李元阳中云贵乡试第二名,四年后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总之,从李元阳的生活时代和求学经历来看,其自小即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然而此时正值中国思想又一次大变革时期,王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的阐释与突破肖雄(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昆明650500)摘要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心学风靡天下之时,生于云南大理的白族学者李元阳自诩为王学一派的“私淑”弟子,服膺于阳明心学,不管是在省外做官,还是返乡居住讲学,常与王门弟子交往,切磋学问,通过书信与撰写文章阐释王阳明心学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其借鉴释、道思想以及儒家对性的多重诠释,对阳明心学思想认识有所突破,提出性本体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从服膺、阐释到力求理论突破的思想历程,似乎可以寻绎到心学思想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脉络。关键词李元阳;心学;阐释;性本体论中图分类号B248.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266(2023)03-0050-07DOI10.3969/j.issn.2096-2266.2023.03.008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OF DALI UNIVERSITY第8卷第3期2023年3月Vol.8No.3Mar.202350 参见李元阳 再答王龙溪,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十,民国二年重刻本。参见李元阳 与罗修撰念庵,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十,民国二年重刻本。参见李元阳 再与念庵,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十,民国二年重刻本。参见 大理县志稿(二)卷七,民国张培爵修,周宗麟纂,民国五年铅字重印本,中国方志丛书第二五五号,(台湾)成文出版社 1967 年影印本。参见李元阳 明志书院记,云南通志 卷八 学校,李元阳纂修,明万历四年刻本,龙氏灵源别墅重印本。阳明远溯孟子,近接程灏、陆九渊,至其而集大成,提出心学思想体系。王阳明倡导的儒学革新运动,这是一场反朱学运动,由朱熹的“格物致知”时代进入了王阳明的“致良知”时代。李元阳生逢其时,虽在嘉靖七年王阳明即已去世,李元阳无缘成为王阳明的入室弟子,正如李元阳本人所言:“弟晚出,不及游阳明师之门。”但是,李元阳中进士后留在京城为官,却有幸与王门后学诸子交游,其中与阳明嫡传弟子王畿就有过交往,多年以后仍在 再答王龙溪 一信中回忆那段交游生活,其中写道:“都门分手,忽复二十六秋,海内兄弟,少者已壮,老者已化,可胜慨息?弟以朝露之身,犹得兄俯仰一时,又得闻兄倡明斯道。自恨生长山荒,不得以舟楫相从于湖海间。”王畿(1498-1583),号龙溪,世人即以王龙溪相称。李元阳信中所言,可见其早年与王畿同在京为官,交往甚密,李元阳愿以“舟楫相从”,可得闻王畿所倡“斯道”。所言“斯道”,意即阳明之学也。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世人多以罗念庵相称,其为王门后学之正宗派的代表人物。李元阳与罗念庵交往亦颇深,经常书信往来,谈论学问。李元阳在致罗念庵的信中,更表露其对阳明心学的无限敬慕,其中有言:“读 冬夏游 一记,见诸公倡明道学于湖海上,羡慕无已,恨不奋飞,一领謦耳。思周公后尧舜千年,孔子后周公六百年,未尝不相知,岂必同居而后相识耶?”此信中,李元阳彻底流露出对阳明心学的推崇。嘉靖三十六年(公元 1557 年),罗念庵之弟罗求庵到云南大理做官,李元阳即向其求教阳明心学,其在致罗念庵的另一封书信中言称:“阳无以尝从海内士后,钦仰道望,竟不获一睹光仪,一聆绪论,以为恨。屏居二十年,无日不往来胸臆也。忽得求庵尹君来令敝邑,知其为翁弟,窃自庆幸,以谓私淑有地。”李元阳内心服膺心学,已自认为王阳明心学派的私淑弟子。二、说正心与辨良知:阐释心学嘉靖十九年(公元 1540 年),为阳明心学所折服的李元阳辞官回到云南家乡,便在大理建立讲学之地,借以传播阳明心学。据方志记载:“明嘉靖间,李太史中溪先生于治城西北隅构建院楼各三楹,翼以两庑,久为邑人士修学之地。”为读书人建“修学之地”,自然也能讲学于其间,其中难免会讲授与传播王阳明心学。同时,李元阳支持云南各地书院的建设,有为多个云南地方书院书写的碑文传世,其中李元阳应大理明志书院主持修建者之请所写的明志书院记 中,以明志为论述起点,阐述阳明心学宗旨,不忘把倡导王阳明心学之意旨寓于书院记中:“且夫志也者,心之诚也。心之出入,无乡而能制之。使内不出外不入者,惟志而已。此志一立,则视富贵如倒景、浮云,尝穷厄如太羹、玄酒,是则所谓澹泊也。”志即“心之诚”,由心与志的紧密关系以阐明心学之要旨在“诚”,由此强调个人内在修养之重要,以明“致良知”之宗旨。李元阳借修建书院撰写书院记时,不失时机地阐论阳明心学之要旨。李元阳在此记中也郑重指出:主持明志书院修建者“吴公”,弱冠时即“游岳麓书院”,“其于阳明先生之学”,可谓“目击而心惟,气感而机悟”,其“浩大之气,直方之名”,因明志书院而“显於乎”!学阳明之学,唯“心惟”“机悟”才得养孟子之“浩然之气”,又通过记吴公的求学经历而远述孟子心学之滥觞,其中已蕴涵了对王阳明心学的进一步阐发。如前所述,李元阳在大理期间,与阳明后学代表人物多有书信往来,切磋学问,除表达对王学的服膺之外,往往也阐明其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个人理解;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著有文章,从多方面阐发对阳明心学的深刻认识,丰富心学思想的内涵。最迟在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 1560 年,针对王阳明“致良知”一说,李元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撰写成 心性图说 一文,寄予罗念庵、王龙溪等阳明后肖雄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的阐释与突破第 8 卷总第 87 期51 参见李元阳 再与念庵,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十,民国二年重刻本。参见李元阳 答龙溪王年兄,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十,民国二年重刻本。参见李元阳 与唐中丞济轩,李中溪先生全集 卷十,民国二年重刻本。同。学人物相切磋,恳请指点,其中致念庵的信中有言:“今求庵人回,谨撰 心性图说,请质门下乞赐批示指摘,使南中学者,遥叙师承幸甚。”罗念庵在公元1560 年给李元阳回信,信中对李元阳 心性图说 一文甚为推崇:“承示心性四图并诸说,分别心、意、情与性,识与知,皆极精密,读之一一皆无逆于心,非执事脱去儒家言语见解,断未易至此,受益受惠多矣。”2李元阳同时也把 心性图说 寄给王龙溪,以求指点,其在给王龙溪的信中有言:“平居尝拟 心性图说 未敢视(示)人,蒙令阳自言所学,辄敢一通奉览,阳之致知止矣。”目前虽未能找到王龙溪的回信,但从李元阳致王龙溪的信中可知 心性图说是在对“致知”之理解上而撰写成文的。王阳明首倡“致良知”一说,非如朱熹倡导的“致知”在外部世界的知识中寻找道德提升和心灵澄明的途径,而是发掘内在心灵自有的灵明,即良知,正如其所言的那样,“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3。无心中之良知,口是而心非,天下又可得治?“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认识到朱熹所倡导的以外在的“天理”高悬人世,来规范人间秩序与强化伦理道德,如无人之心灵的自然接受,其所倡之“天理”形同具文,无益于世;只有直探人心先天之“良知”,“扫荡心腹之寇”,天下方可得治4。虽然终嘉靖一朝,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但其思想,经王阳明弟子及再传弟子的努力而风靡天下;同时,经王门后学的多方阐释,王学又多有革新,述作并陈。自然,服膺于阳明心学的滇中学者李元阳,幸得与阳明后学人物交游,问难切磋中,对阳明心学亦有阐释与发扬。(一)说正心诚如 大学 所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5格物可使知致、意诚,则可达到心正,最终实现修身之目的,由此朱熹提出“格物致知”一说,强调外在的修养,最终体认“天理”之所在。何谓“格物”?少年王阳明为实践“格物致知”,他下定决心穷竹之理,连“格”了七日七夜竹子,并无任何理解。然而其在“龙场悟道”后却终于有了新的认识:“格物 如孟子 大人格君心 之 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6 7认为“格物”就是去心之不正,而不是“格”外在的事物,如此才可“致良知”。最终王阳明的结论是,致良即在正心一途。那么如何正心呢?又是需要回答的问题,王阳明并无明确而详尽的解释,仅从先天的角度以心“本无不正”大而化之。李元阳针对“正心”一说,则有其个人看法。他认为前贤“正心”一说,并没有具体落实到“正心”的途径,认为正心应从两方面入手,因而提出了两种观点:其一,心役说。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说:“圣人以其心役眼耳鼻舌身意,众人以眼耳鼻舌身意役其心,是以有圣愚之别耳。然则圣人者,固宜从事于一心章章明矣。然六根者,此心出入之门户也,心本无形,因境而言,苟不制六根欲安其心,未可得心。”李元阳认为要管好这个心,首先应管好“心出入之门户”,即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只有制六根才能“安其心”,其实质即正其心。所以应该由心控制六根,而不能由六根控制其心,如此才可正其心。李元阳提出心役一说,对于正心之途径,所做回答趋于具体化,不致使“正心”失之空泛,这是李元阳超越前贤之处。其二,收放心说。孟子曾言:“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7李元阳远承孟子的“求放心”思想,提出收放心一说。他说:“尝试思之众人之情,开眼则从想,合眼同从梦,随逐妄境,竟不知孰为主人,魂不付魄,魄不付魂,流浪生死海中,百劫千生无有出期,此无他,放心未收故也。”他认为众人“随逐”“妄境”,即心外虚幻的、假有的、非有自性的物质世界,迷惑于外境,致以不认识自我的本性,即“真我”,导致“无有出期”,原因是众人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87 期社会科学52 参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