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新品种‘晋同薯08-...52’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_陈云.pdf
下载文档

ID:2540990

大小:2.8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铃薯 新品种 08 52 选育 高产 栽培技术 陈云
粮食作物 2023.3马铃薯将逐步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4大主粮作物1。在华北一季作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8.3%,是全国的种薯产地、加工原料薯生产基地和鲜食商品薯产地。“十二五”以来,山西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在250万亩左右。马铃薯与大宗作物相比品种缺乏、用种退化严重,已推广的品种远远不能满足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粮食安全,选育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马铃薯已成为现阶段马铃薯育种的主要目标。新品种晋同薯08-252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试验,通过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系统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薯块均匀、产量高、薯形好、抗病性好等特点。2017-2018年参加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试验平均产量2 797.4 kg/亩,较对照紫花白增产31.8%;2年平均单薯重134.1 g,平均商品薯率为68.8%。2022年进行品种登记。1选育过程晋同薯08-252(原编号:08-25-2)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在2006年以晋薯13号为母本,以9802-40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得到实生种子。父母本都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的优良品种。2008年培育实生苗,2009年进入株系圃试验,编号08-25-2的品系综合性状表现优异2。2010年进入所内品鉴试验,2011年进入所内品比试验,2012年进行所内繁种试验,2013-2014年进行所内高淀粉试验,2015年又进入品比试验,2016年进行多点试验,2017-2018年参加中晚熟华北组马铃薯区域试验,2019-2020年进行DUS测试。2特征特性2.1植物学特性晋同薯08-252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05 d左右。植株类型为中间型,植株半直立,株高6080 cm,茎秆绿色。茎翼形状为波形,茎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茎秆粗壮,茎粗15 mm,分枝数46个。叶色绿色,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弱。顶小叶形状椭圆形、叶缘平整,小叶与复叶大小中等。花冠白色,花冠内测花青甙显色强度无或极弱,花冠内测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无或低。花冠大小中等,花冠形状近五边形,花药橙色。天然结实性少。平均单株结薯58个,块茎形状卵圆形。块茎芽眼浅到中。块茎表皮颜色黄色,薯肉为中等黄色。薯皮光滑度中等,结薯集中,薯块大小中等,商品薯(大于50 g)率为68.8%。光发芽形状为球形,马铃薯新品种 晋同薯 08-252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工程项目(21yzgc081);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作者简介:陈云(1970-),男,副研究员,从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通讯作者:白小东。E-mail:陈云1白小东1岳新丽1郭芳1帅媛媛1王春珍2王娟3(1.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8;2.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3.山西农业大学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摘要:晋同薯08-252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所以晋薯13号为母本,以9802-4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北、陕西北部的一季作区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也可以在高寒山区、二阴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笔者主要介绍了晋同薯08-25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晋同薯08-252;马铃薯;杂交选育;栽培技术189-2023.3 粮食作物光发芽大小中等、基部花氰甙显色强,基部花氰甙显色蓝色素比重中等,基部根尖数量多。光发芽基部茸毛少,光发芽顶部花青甙显色强度中等。根尖数量少。一般亩产量为1 600 kg。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适宜在山西省高寒山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3。2.2品质分析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检测,块茎干物质含量18.7%,淀粉含量16.6%,维生素C含量12.5 mg/(100 gFW),粗蛋白含量2.1%,还原糖含量0.42%。2.3抗病性分析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马铃薯病毒检测研究室接种鉴定,对PVX都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17.3;对PVY都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14.6。经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室内接种鉴定对晚疫病表现为高抗,经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进行田间晚疫病抗性鉴定,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略低于对照品种(紫花白)。未发生环腐病和青枯病。2.4品种的主要优点与不足该品种主要优点是生长势强、产量高、抗旱、耐瘠薄、耐储存等。对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干物质含量较高,蒸食味道优。适宜做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原料。缺点是块茎商品薯率不高,在块茎膨大期对水肥较敏感,最好在现蕾期和开花期浇水并追施氮肥和钾肥。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区商品薯率较低。3产量表现3.1所内试验2009年 进 行 株 系 圃 试 验,5株 产 量2.36 kg;2010年进行品鉴试验,折合亩产1 658.0 kg,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4.36%;2011年进行品比试验,折合亩产1 046.4 kg,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56.15%;2012年进行繁种试验;2013-2014年进行高淀粉试验;2015年又进行品比试验,折合亩产1 580.0 kg,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50.60%;2016年在广灵、右玉、阳高进行多点试验,3点平均亩产为1 763.0 kg,比对照晋薯16号(亩产1 542.0 kg)增产14.30%。3.2华北组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8个区域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 751.7 kg/亩,比对照紫花白(2 020.7 kg/亩)增产36.2%,平均单薯重为119 g,平均商品薯率为66.7%,根据极差法分析产量差异极显著。产量排名在第4位。2018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的第2年,8个区域试验点中7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平均产量2 843.1 kg/亩,比对照紫花白(2 223.6 kg/亩)增产27.9%,平均单薯重为149 g,平均商品薯率为71%,根据极差法分析产量差异极显著。产量排名仍是第4位。4栽培技术要点4.1选地与整地选择前茬3年未种过茄科作物,土壤熟化程度高、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便于排灌的沙壤土种植。施足底肥和窝肥,底肥施用腐熟农家肥1 500 kg/亩,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NPK为181818)50 kg/亩,播前旋耕地深度3035 cm4,深浅一致,顺翻横耙。4.2催芽切种选用脱毒种薯或建立种薯田繁育,选择健康薯留种。种薯尽量用健康小整薯播种,种薯为3050 g。播种前20 d把种薯提前出窖,放置于阳畦或暖和的地方(温度为1620)进行催芽,以平铺10 cm厚度为宜,待幼芽变为紫绿色、芽长35 mm后即可切种。种薯切块在播种前23 d进行,切忌太阳暴晒,每块切块在3040 g,保留2个以上芽眼,切块时需对刀具进行消毒(选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处理5。4.3药剂拌种药剂拌种主要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其他一些真菌性病害。用法:先将一定量的70%甲基托布津粉剂0.4 kg与5 kg滑石粉搅拌均匀后,与100 kg种薯混匀即可。拌种后种薯不积堆、不装袋,置于闲房地面上12 h即可播种;马铃薯环腐病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 h,然后晾干播种。4.4适时播种本品种为中晚熟种,在山西省一季作区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4。土壤10 cm地温连续3 d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1216 cm。一般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每亩种植3 3003 600株,旱薄地种植2 5002 800株7。膜下滴灌种植采用以下2种模式:宽垄双行种植模式,垄距110120 cm,小行距为2530 cm,株距为30 cm;单垄单行种植模式,垄距90 cm,株距1820 cm。膜下滴灌采用机械化作业,播种、覆膜、铺设滴灌带一次性完成。宽垄双190-粮食作物 2023.3水剂(10 mL)或有效成分总含量占30的氨鲜脂和乙烯利30 mL或30%缩节胺(主成分为1,1-二甲基哌啶氯化物)2030 mL或50水剂矮壮素30 g,兑水2030 kg均匀喷雾,注意喷药时喷头朝下,均匀喷施在植株上部叶片,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药后4 h遇雨要重喷,重喷药量要减半。4.4防治病虫草害鲜食玉米品种的除草剂使用与普通玉米生产有差异,种植者在大面积使用前应先小面积试验。种植后在杂草24叶期,可选用2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120200 mL或30%苯唑草酮1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鲜食玉米作为可直接食用的生鲜农产品,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即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综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选择的化学农药要求低毒、高效、少残留。鲜食玉米容易受到黏虫、玉米螟等病虫侵害,防治黏虫、玉米螟可通过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方法,或者释放赤眼蜂、喷施Bt等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蚜虫可用5除虫菊素乳油1 000倍液喷雾。夏播需要在乳熟期注意防治金龟子。在瘤黑粉病流行地区或年份注意使用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必要时做好化学防治工作。3.5适时收获采收期直接影响鲜食玉米的口感品质。适时采收是糯质玉米保证商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津鲜糯386的后期籽粒灌浆较慢,适采期较长,最适采收期春播一般在50%以上植株吐丝散粉后2225 d,夏播在一般在50%以上植株吐丝散粉后2428 d,如果存在大小苗情况造成成熟期不一致时可以分批采收。参考文献1孙耀邦特用玉米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周凤兰,张吉川,陈泽光,等.玉米化控综合高产技术探讨J.玉米科学,1998,6(1):46-483蒋伟.玉米化控技术的作用及使用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237(12):173-174.4刘殿敏,程海茹.鲜食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7):71-72.5张明志.有机鲜食玉米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8,36(8):66,69.行种植模式滴灌带铺设在小行中间,一带两行,地膜幅宽100110 cm,采用单垄单行种植模式,滴灌带铺设在植株基部,地膜幅度80 cm,地膜厚度在0.008mm以上,便于回收,减少白色污染。4.5田间管理查苗补苗,马铃薯出苗后立即逐块逐垄检查,发现缺苗立即补种。在10%幼苗顶土时闷锄一次,便于除草、壮苗。马铃薯的产量与水肥条件关系很大,应尽量创造较好的水肥条件。早管理、早催秧就可以早结薯、结大薯,保证稳产高产。苗齐后中耕一次,结合中耕追施马铃薯专用肥15 kg/亩。苗前除草剂施用田普或盖博150 mL/亩,苗后除草剂施用富薯180 mL/亩。进入盛花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拔除杂株。在现蕾期和开花期及时浇水并追施尿素1015 kg/亩,各进行2次锄草和培土,培土时垄要高而陡。在盛花期追施硝酸钾20 kg/亩。田间注意防治晚疫病,可在温度与湿度合适时进行预防性药物防治,分别用杀毒矾、0.3%丁子香酚、金雷多米尔、阿米西达等交替使用8,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710 d。4.6适时收获该品种生长势强,当田间茎叶2/3变黄时即可收获。在收获7 d前割薯秧,同时将薯秧运出田间,以便晒地和促使薯皮老化9。收获时薯块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损伤,减少病菌侵染,提高贮藏效果。马铃薯收获后,将挑选合格的马铃薯置于阴凉、通风的场所堆放贮藏,上面应用苇席或草帘遮光,适宜温度为1018,预贮时间一般为57 d。参考文献1谷悦.马铃薯主粮化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要一步J.中国食品,2015(3):36-39.2孙慧生.马铃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岳新丽,王春珍,陈云,等.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3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2015,29(3):191-192.4张耀辉,马恢,张瑞玖,等.马铃薯新品种京张薯1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2020,34(2):126-128.5连勇.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6李燕山,徐宁生,隋启君.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J.中国马铃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