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四个维度_刘泉.pdf
下载文档

ID:2540882

大小:1.24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契合 四个 维度 刘泉
222022 年 12 月刊总第 206 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四个维度 刘 泉 陈元峰 作者简介 刘泉,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元峰,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导、副教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15页。【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契合性,前者对后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源头活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起到催化剂、助推剂的重要作用。两者的融合体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演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四个维度之中。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四个视域,在两者的融合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中国化、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化;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表明,只有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积极推进两者的融合与发展,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化解文化危机以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必然要求。一、中华民族演进史是两者契合的逻辑前提“中华民族拥有在 5000 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 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接受一切善意的批评和有益的建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虚心接受一切有益的建议与批评。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有虚心向学、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但是绝不接受某些西方国家毫无根据的指手画脚。DOI:10.16737/ki.rwtx81281190.2022.12.01923党的二十大专题:文化治理现代化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演进史孕育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最为适宜的土壤,也正是二者的融合与发展才迸发出巨大合力,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辟了中国共产党 70 多年来“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深度契合的最成功的典范。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正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的不懈努力,以及具备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国家形象。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夏、商、周三代并不是同一部族的前后相继的历史演进,而是不同血缘关系的三个部族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的长期发展的过程,这便是“华夏”的由来。秦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东西方的贸易走廊;唐朝以霸道灭敌国、以王道收其心,让万朝膜拜。元代和清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元朝开疆拓土,清朝也功绩卓著,从而奠定了中国广袤的疆域。西方列强在“地理大发现”后对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掠夺,诸如在非洲、美洲,包括亚洲的印度等地,他们一惯的做法是以沿海某一口岸为据点,利用其邦国林立的弱点逐一击破,最后达到占领的目的。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样的做法很难在中国奏效,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今人的一笔最丰厚的遗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循中国社会的国情和具体的发展实际,并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才获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 5000 年历史演进的规律一再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里的“破”与“立”都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对一切风险与挑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色,中华民族演进史让中国人在情感认同、意志坚定、行动自觉等方面都内化为一种不畏强暴、战胜艰难险阻的优秀品质。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价值遵循,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世界复杂局势中永葆智慧和勇气。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契合性和通约性”,要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708 页。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 10 月 14 日第 01 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 5 页。王成、丁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向度,理论探讨2019 年第 6 期。242022 年 12 月刊总第 206 期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发展动力是两者契合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里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以及“时代精华”三个关键词的重要定义以及全新阐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三个关键词旨在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重要思想,是有着重要理论来源的思想体系,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立足于“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华悠久绵长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迸发的巨大力量,也是“中国精神”发展史和“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典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厚德宽容之气魄,接纳、交融周边民族文化,汇聚成绵延悠远的文化长河。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百家争鸣的辉煌时期;秦汉帝国的大一统,蕴含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象;隋唐王朝儒释道共存互补,成就了兼收并蓄的宏大气派,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两宋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重要转型期,较之隋唐文化轩昂开放的恢弘气势,元朝文化内敛而精致,其版图的空前扩大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不断对近代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最终导致中华传统文化走向衰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唤醒了本土文化的觉醒,并试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如果抛弃了传统,就失去了生生不息的血脉联系,甚至遭遇到倾覆的危险。“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结晶,历久弥新,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蕴含于中华文明精神的内核之中,更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哲理,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也是中华民族本土思想资源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要始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最深厚的、最笃定的精神追求,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优势,才能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 313 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 313 页。25党的二十大专题:文化治理现代化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面向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对“西化”思潮、西方资本主义流毒保持特有的免疫力,时刻提防其消极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固守所谓“夷夏之辨”的儒家“道统”论,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异族文化,从而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必然联系的做法也是极其错误的,要切实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内圣”之学是现代社会所开显新“外王”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土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必然受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土化的、中国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相作用、相契合,从而蝶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归功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成分的继承和发展,也归功于勤劳、勇敢、伟大的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思想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具有客观性,并且涵具着相互亲和的基因。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达是两者契合的实践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道、释等各家各派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社会功能。以儒家思想为例,作为本土思想资源,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中国千百年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管是在“官方普及”还是在“下沉民间”等层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中国式、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让马克思主义思想镶嵌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习和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的经验,吸收并遵循儒家思想等本土思想资源的传承发展规律,寻求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与发展的适宜土壤,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历史不断证明,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智慧和力量,继承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以及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有着相互融合、共存、共生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契合性。中国共产党破除了几千年封建社会落后的、与人民利益相悖的僵化教条,这本身就是对“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最好诠释,也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内涵。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也是最广大的“庶民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高扬以天下人福祉为旨归的“天下为公”情怀,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 534 页。262022 年 12 月刊总第 206 期突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鞠躬尽瘁的人民情怀。因此,这也突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性是相融相通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四、源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骨气、志气、底气是两者契合的精神之源中国未来的发展仍是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一个民族只有唤起其内生性的力量才能实现复兴。“一副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种模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生搬硬套或强加于人都会引起水土不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中华民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