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克思
自然观
中国
生态
文明
建设
启示
黎明
摘要马克思自然观是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深入分析其主要特征以及丰富内涵,并系统性梳理马克思自然观中国化发展过程,可以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将马克思自然观作为轴心,坚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思想基础,深入分析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改革、观念革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可以切实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23)5-0201-04张黎明,刘 利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 5 月 第 5 期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的耦合及协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J28)作者简介:张黎明(1997-),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刘利(1972-),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两山理论的提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衡量综合国力、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处于关键节点,正处于能够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持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平衡的机遇期。在实际工作中,生态文明建设遭遇一系列问题,例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存在漏洞、生态治理主体参与度不足、国际交流合作不畅等。想要妥善处理以上问题,先要从思想上作出改变,要以马克思自然观作为思想基础,通过对马克思自然观的中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思想,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内容能够与“绿色发展”“生态转型”等政策同向同行。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及特点(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1.人与自然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基于矛盾的视角分析问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既相互对立,又具有统一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始终是在对立统一中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以辩证思维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对立中寻找统一,从统一中发现对立1。2.“社会化自然”科学思想重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自然是先于人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在自然界中获得各种物质资料保障生存。一方面,从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看,自然界具有“自然性”。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以及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界具有社会化属性。社会实践中,人类的各种活动深刻改变了自然界的外在形象,在自然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随着社会化自然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变得越发尖锐,人类的各种非理性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以社会化的方式传递至人类社会,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恶性循环。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世界观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文化观能够反映人类的物质生活情况以及精神世界。在日常工作中,文化观对人类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种背景,以科学的视角审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由此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具备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不断促进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态文明观念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构建“两型社会”奠定基础。(二)马克思自然观特征1.科学性马克思自然观是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概括,是在深入观察社会运行本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各种优秀思想所形成的、具有科学特点的自然观。科学性是马克思自然观有别于其他类型自然观的重要基础。该观念不仅具有极高的理论高度,同时具备巨大的实用价值,能够指导社会发展、帮助人类认清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01DOI:10.16227/ki.tycs.2023.02692.人本性除了科学性,人本性也是马克思自然观的一个典型特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站在人类社会的视角,解构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将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人民为中心阐述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让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坚持马克思自然观、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保持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为子孙后辈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必然选择2。以人民为出发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终让生态文明建设所结出的累累硕果回馈人民。二、马克思自然观中国化马克思自然观中国化,是中国人民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与总结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符合中国生态特征、能够与中国生态文化相融合的思想观念。马克思自然观中国化发展,可以使马克思自然观与中国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高度契合,确保马克思自然观能够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观是组成世界观的关键要素,是构建在生态系统认知基础之上,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一种整体认知与把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总结经验,从理论层面入手对实践经验进行高度抽象化的概括与总结,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理论,拓展了马克思自然观体系架构,为马克思生态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第二,随着马克思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程度的逐步加深,逐渐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该思想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模式,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从微观层面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由自然、人类、共同体、现代化这四个关键部分组成,是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具象化概括,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延伸与发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逐渐派生出“生态民主”“生态法制”“生态系统工程”等重要的思想成果,从价值观、方法论等视角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中国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证3。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马克思自然观的启示(一)理论启示实际工作中,需要对马克思自然观思想进行精准把握与深刻理解,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精华。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建设工作,实现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1.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采用粗放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的生态环境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有毒的工业废气充斥城市上空,最终发生 4 天内 4 000 余人死亡的“伦敦毒雾事件”。随着资本主义度过原始积累阶段,生产力过剩成为资本主义面对的主要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奉行资本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将重污染产业迁出,自己则从事高端制造业。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由此得到了改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在世界其他地区依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马克思明确指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背后的根本在于资本运行逻辑,资本流动的内在机理就是通过生产资料的高速流动以及大规模生产,攫取最大剩余价值。资本只获取巨额的产业利润而不负担利润生产背后的环境成本。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局限性,正是导致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框架下社会发展模式的缺陷,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生态问题,要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反思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局限性,打破“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二元对立的局面,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2.正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马克思自然观认为,人类如果忽视了自然界客观规律而开展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必然会遭受自然环境的惩罚。因此,人类要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划定清晰的自然资源开采边界,通过革新技术、完善生产方式等途径提高自然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在解读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过程中,要积极尝试融入历史发展宏观视角。从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的各项生产实践活动不仅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也存在于社会化的生态环境中。基于这种背景,人类需要积极尝试对现有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造与完善,通过对社会的解放达到解放自然的目的,构建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二)现实启示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中,要深刻把握马克思自然观特性,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禀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深入学习并研究马克思自然观,对保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正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补充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202成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致性。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追求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内容就是要构建“两型社会”,二者具有一致性。从奋斗目标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坚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延伸与完善。2.助推生态文明体系创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创建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经过多年探索总结,逐渐形成了“生态文明体系”概念。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绳,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双轨道”发展,创建全新的生态文化体系,以改善生态质量为目标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优势构建生态文明制度,通过上述方式保障生态安全。在分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如何和谐共生方面,马克思自然观提出了独特的分析视角,站在资本家角度展示了盲目追求最大化利润,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始终坚持马克思自然观,通过对马克思自然观中国化发展,以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社会化自然”等理论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为创建生态文明体系提供大量参考案例,逐渐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日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宏观层面的指导。四、基于马克思自然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一)完善制度建设1.创建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准确、全面、及时的数据信息,能够令生态环境监测变得更加精准。想要妥善解决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项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对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情况有着准确且深刻的把握,从本质层面分析导致生态环境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集中优势资源对症下药。具体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从理论角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目标以及主体框架,围绕重点指标制定具体而详尽的监测措施。在明确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前提下,参照中国生态环境发展历史,参考国外先进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生态环境监测细节进行补充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增加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引进更多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2.创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漫长的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确保此项工作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尺度内稳定开展,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对各个阶段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工作人员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创建不定期考核制度,避免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应付考核而在各地开展“面子工程”。此外,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与地方政府政绩之间的关联,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为评价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