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慢性
衰竭
通腑泄浊法衍义
李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李子涵(.),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通信作者:张琳(.),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慢性肾衰竭通腑泄浊法衍义李子涵 张琪琪 马晨稀 袁静雅 张 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摘要 代谢毒素的产生和潴留是慢性肾衰竭的显著特点。改善代谢毒素产生的内环境,减少代谢毒素生成并增加其排泄,是阻止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环节。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水湿、湿热、瘀血、浊毒等邪实为标,久病则湿、瘀、毒蕴结。邪实既是慢性肾衰竭的病理产物,又诱导疾病进展。温热逢源言“盖脏病无出路,必借道于腑,乃能外出”,六腑可为邪实之出路,故六腑通则邪实输泻有余。通腑泄浊法以邪实为标靶,是慢性肾衰竭在扶正固本之外的治标之法。狭义的通腑泄浊法功同下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应进一步阐释其内涵,拓展其应用范围以适应临床需要。广义的通腑泄浊法当重恢复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给予邪实以出路,并“攻邪已病”。根据邪实的特性因势利导,使之排出体外,邪去则正安,主要包括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 个方面。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通腑泄浊法;腑以通为用;邪有出路;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中医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预计到 年将成为全球第 大死因。慢性肾衰竭(,)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及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受累症状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 持续发展的结果。代谢毒素的产生和潴留是 的显著特点,其可加剧肾脏纤维化及有效肾功能的丧失,同时增大机体物质代谢负担,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增加全因死亡率,是影响 患者生存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改善代谢毒素产生的内环境,减少代谢毒素生成并增加其排泄,是阻止 进展的重要环节。在中医学理论中,属“水肿”“癃闭”“肾风”“关格”“肾劳”“溺毒”“肾衰”等范畴。现多数医家认同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以脾肾亏虚为本,又有气、血、阴、阳之不同,因虚致实,以水湿、湿热、瘀血、浊毒等邪实为标,久病则湿、瘀、毒蕴结。随着 的进展,正虚及邪实都在渐进加重,邪实既是 的病理产物,又诱导疾病进展。早期以本虚为主兼有邪实,多见气虚证、阴虚证和阳虚证夹杂水湿证,须扶正为主佐以祛邪;中、晚期本虚标实并重,中期常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夹湿热证和血瘀证;晚期多见气血阴阳俱虚证夹溺毒证,需补诸虚损兼清实邪,亦可表现以标实为急,需急以治标,以期痼邪去而正气复,同温热病中“急下存阴”之意。早期、中期、晚期分别相当于 的 期 (.)、期 (.)和 期 (.)。通腑泄浊法以邪实为标靶,是 在扶正固本之外的治标之法。狭义的通腑泄浊法功同下法,作用于肠腑,是指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攻逐食、痰、瘀、湿、水等实邪结聚的治疗大法。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故当进一步阐释通腑泄浊法的内涵,拓展其应用范围以适应临床需要。我们认为,通腑泄浊法当包含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 个方面。三焦气机畅达,肾之气化有司,水道通利,肠腑通畅,五脏之浊气自二便排出,则湿、瘀、毒无以内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通腑泄浊法的理论内涵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形态中空,性“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实”为水谷,“满”为精气,即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必不断地虚实更替,及时排空内容物,腑运得畅,方能保持功能协调,即“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且温热逢源言“盖脏病无出路,必借道于腑,乃能外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谓(大、小肠)“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六腑受五脏之浊气,本应下达膀胱,若失于通降,则浊气羁留,气机不利,腑气不通,日久气机壅塞,则五脏失职。脾肾虚损,水湿渐生,水湿内停,或泛溢肌肤,久而化湿生浊,黏滞难消,累以时日,或骤感外邪,可化生湿热,损伤脉络;又脾失统血,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外溢络外形成瘀血;且“气为血之帅”,气机壅塞,又肝木藏血无力,气血运行不畅,亦生瘀血。病久湿浊瘀毒壅阻下焦,肾之气化失司,净府不利,小便点滴而出或难出,内生诸邪无法从小便排出,则更加壅盛。终致脏腑败极,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因而可知,湿、热、瘀、毒诸邪的产生和排泄不及在 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 进展的重要因素。通腑泄浊法当以恢复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为重,给予邪实以出路,并“攻邪已病”,根据邪实的特性因势利导,使之排出体外,邪去则正安。祛邪以通腑,腑得通降而浊阴出于下窍;浊阴降清气升,五脏得养,故通腑泄浊法亦有补益之功,如叶天士所云“腑宜通即是补”,以通为法,以补为求,非一味攻伐之类。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通腑泄浊法,顾腑喜通降之性,秉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洁净府”“去菀陈莝”之言,主要分为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 个分治法。“开鬼门”之法虽亦致小便通利,但其宣散发越,与腑之通降不同,谨认为不属通腑泄浊之类。.通达气机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读医随笔曰:“内伤之病,所病于升降。”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早期即可出现气机不利,并随着病情的进展及病理产物的蓄积而渐进加重,又反而易致病理产物蓄积,故通达气机之法当贯穿 的治疗全程,属中医理论之“既病防变”范畴。且 临床症状繁杂,证候表现多样,虚实互呈,又常累及多个系统,然抓住其气机不利、升降失调的病机重点则如拨云见日、纲举目张。.平补中焦,以补为通 早期以本虚为主,多为因虚而滞,病在气分,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厌食、纳呆、腹胀、呕恶等。因虚而滞,法当补其不足。然峻补则有以粮资寇之嫌,冒泻则有损伤正气之虞。何解?当平补中焦以复中焦运化,如王旭高所言:“五脏皆虚,独治后天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清胃降浊,一升一降,则气机生生不息。宜以甘淡平之品平补中焦,健运脾胃,如黄芪、人参、党参、甘草、白术、白扁豆等。张琪教授认为,平补中焦可止尿蛋白、摄血、升高血浆蛋白、改善肾功能,亦可用于仅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及寒热倾向者。张教授喜用六君子汤治疗 脾胃气虚者,若病程日久气血俱虚并见贫血,则于六君子汤里加入当归、白芍二味,以其柔润且气血兼顾,临床治疗肾性贫血有效。郭金彪应用加味黄芪六味四君汤治疗 竭失代偿期脾肾气虚证患者 例,发现观察组总体有效率较高,中医证候改善程度较高,细胞因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肿瘤坏死因子()、血肌酐()、尿素氮()、尿素及 尿蛋白定量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陈虹彤等对国内 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表明,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比较,联合中医健脾益肾法能更有效地提高 非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水平,降低,可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升清降浊,斡旋中焦 脾胃功能紊乱是 最常见症状,其与肾功能损伤程度、酸中毒变化、高尿素氮水平显著相关,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下降进而导致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脾主升胃主降,若阴阳反作,则清浊失调。如胃失和降,则脘腹饱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中尿臭;或脾不升清,而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身重水肿,精微外泄则见蛋白尿。治宜脾胃气机并调,升清降浊。而升降二者之中,尤以升发脾气为主,清气升而浊阴自降,如李东垣之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调中益气汤、升降散等,且常用风药,取其轻扬上浮以升清、辛香温燥能胜湿之功,如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升麻、柴胡、前胡、川芎、藁本等味薄气轻之品,用量宜轻,否则升散太过,反有耗伤正气之弊。配以降浊药物,如半夏、陈皮、竹茹、枳壳、萆薢、半枝莲、地榆、槐花等,用量宜重。清升浊降则斡旋中焦,气机通达,湿浊除而精微固,刘渡舟教授认为其可“给肾脏松绑”。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基于脾胃升降理论研发的升清降浊胶囊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内 同源蛋白()、胱天蛋白酶()的高表达,抑制肾组织细胞的过度凋亡,以保护肾实质细胞的功能;可通过多靶点多种血管因子的级联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介导内皮祖细胞(,)动员,抑制凝血酶敏感蛋白(,)、白细胞介素(,)及 的过表达,削弱肾组织炎症反应,促进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再生,改善肾脏纤维化,从而发挥肾脏保护机制。此药可有效改善 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肾功能,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调节三酰甘油水平,改善贫血,而达到延缓 进程的作用。柳逸研究也发现,经补脾肾化浊活血方加减治疗后,患者血清及尿中 因子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提示该方存在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活血通络,散瘀利气 病程冗长,气虚帅血无权及邪实结聚皆可妨碍气机,气机失于流畅,致血脉瘀滞,“久病致瘀”“久病入络”,肾络瘀阻,病入血分。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加重气机壅塞,诱导 进展。血瘀伴随 整个病程,但临床证候学表现有时并不明显,中、晚期患者可见肢体刺痛、麻木,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尿,便血,口唇紫暗,舌黯淡或有瘀斑或舌下脉络色紫怒张,脉涩,血液高凝、高黏状态等血瘀征象。吕仁和教授结合肾脏病理提出“肾络微型癥瘕”的概念,对瘀血证的微观病理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进行了探索。邹燕勤教授认为肾络具有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理特点,故当重活络以运行气血。因此在 的治疗中须重活血通络,以期瘀血散、络脉通、气机利,常用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牛膝、三七、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等活血散瘀之品,随证配以络药,如以青风藤、木瓜、桑枝、丝瓜络等祛风通络,以海藻、昆布、夏枯草等软坚散结通络;瘀血明显者可加虫类药,如用制僵蚕、全蝎、地龙、水蛭、土鳖虫等搜剔入络,但须知虫类药药力峻烈,过用则易耗气伤阴,应用时当中病即止,或配伍扶正益气之品。然而聂莉芳教授提出,中、晚期患者肾脏已有形态学的改变,且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若未见血瘀征象而一味活血化瘀,则易加重出血的症状,提出应在有血瘀征象时再予以活血之品,且宜选药力平和之丹参、当归尾、牛膝等,使瘀去而正不伤。故临床中当准确辨识瘀血征象及其程度,辨证而施治。现代研究将微循环功能障碍和结构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肾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和相关指标作为血瘀证的客观证据。如在肾脏病理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系膜外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球囊粘连、肾小球内微血栓、毛细血管腔塌陷或狭窄、血管袢挤压、闭塞及小管间质纤维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化和萎缩等都可被视为肾络瘀阻的具体病理改变。邹燕勤教授认为,活血化瘀类药物之所以能够延缓肾衰竭进展,与改善微循环、松弛肾血管平滑肌、抗炎抗凝作用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密切相关。李小波等研究发现,桃仁、红花及其药对能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降低整合素连接激酶(,)、纤维连接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升高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即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以减缓肾间质纤维化。张永锋和陈刚毅选取 例 患者,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大黄、三七、川芎、当归、丹参、黄芪、苏叶)干预,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通利小便 患者脾肾亏虚,脾健运无力,水湿内停,多泛溢肌肤而为肿;或脾为湿困,见头昏、烦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便溏或泄泻、舌苔白腻、脉缓等。湿性趋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故对于 早、中期尚具备一定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应用通利小便之法使湿浊之邪从小便而出。.淡渗利湿,以洁净府通利小便之时,应时刻顾护正气。对于非腹满急痛、扪之坚实者慎用甘遂、京大戟、芫花等破气泻水逐饮之品,常用甘淡渗湿之白术、茯苓、白扁豆、白蔻仁、薏苡仁、山药、泽泻、猪苓、茯苓皮、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车前子等,利水而不伤正。邹燕勤教授认为,淡渗利水宜轻药重投,缓缓图之。若攻逐过猛,克伐脾肾之气,可造成水、电解质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