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探析_王双.pdf
下载文档

ID:2540814

大小:1.70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7-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绿色 金融 融合 发展 探析 王双
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拥有相同的内涵,两者均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金融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致力于引导资金流向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域。普惠金融则注重机会均等,以能接受的成本为个体工商户、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资金融通。因此,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之间建立协调机制,以绿色普惠金融的理念促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兼顾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和公司治理,有利于扩大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效;有利于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自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推动全社会参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群体尤其是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参与。同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绿色普惠金融的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必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乡村地区生态品价值。因此,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符合农业经营主体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绿色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既有利于金融资源回流农村、乡村经济提质增效,也有利于为乡村振兴增加活力,培育壮大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我国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自从我国“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绿色金融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收稿日期:2022-09-02作者简介:王双,管理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探析王双(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湖北襄阳441000)摘要:作为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两大重要创新路径,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具有发展理念上的内在一致性和服务对象上的普遍交集,二者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国内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在推进中也面临着缺乏统一政策步调和工作标准、缺乏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实现金融业务稳定盈利等现实障碍。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信息共享机制;聚焦重点支持领域,制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清单;发挥政策合力,推动绿色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推进路径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40(2023)03-0039-05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绿 色 金 融39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7.5%;绿色债券在近6年内大约发行了2万亿元,由此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绿债市场;绿色股权融资、绿色基金以及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碳金融等系列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崭露头角,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渐趋完善。同时,我国普惠金融覆盖率、可得性均大幅提升,在全球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9.91万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38.9%。但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各自取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两者的融合效应尚显不足。(一)银行绿色服务水平和普惠服务能力不协调,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存在挤出效应。对各商业银行年报和ESG报告的数据挖掘显示,各银行普惠贷款占比和绿色贷款占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分布。样本银行中出现“绿而不普”或“普而不绿”类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高达78.26%,表明银行绿色水平和普惠能力不相协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或地处发达地区的浙商银行、苏州银行等绿色服务水平较高,绿色贷款投放规模远高于其他样本银行。(二)绿色金融主要支持具有政府背景的大中型企业,绿色金融发展的微观基础还较薄弱。从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的服务对象看,两类主要绿色融资工具更多配置于拥有政府背景的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微经济体的支持力度不足。如截至2022年6月末,湖北省绿色贷款余额8353亿元,其中广义基础设施领域绿色贷款余额6471亿元,占全部绿色贷款余额的77.5%;而小微经济体分布更多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绿色贷款余额合计942亿元,占比仅11.3%。同时,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较少,且这一趋势仍不断加剧。20162021年我国所有绿债发行主体中,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债占比分别达48.98%、21.35%和19.98%,而民营企业发债占比仅5.36%。当年绿色债券的发行主体中,民营企业发债占比由2017年的9.09%持续下滑至2020年的2.13%。(三)普惠金融覆盖率大幅提高,但发展质效有待提升。我国普惠金融经过长期发展,其覆盖率和可得性均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9.91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3.8%,同比多增1375亿元。普惠金融高速发展,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注入了金融活水,但在引导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发掘空间。二、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域外实践(一)“可持续金融产品+普惠金融”。国际大型银行针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创新和丰富绿色可持续发展产品体系,主要为个人消费者、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投融资方案。英国的汇丰银行设立了总额5亿英镑的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若小微企业贷款使用符合汇丰银行奉行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则可从中获得1%的贷款现金返还。英国的巴克莱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等不同发展规模、不同融资需求的普惠金融受众群体,提供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存款、绿色贸易存款、绿色债券、绿色选择性应收账款融绿 色 金 融金 融福建FUJIAN FINANCE40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资、绿色股权融资和绿色票据贴现等在内的多种可持续金融产品,如为个人消费者提供能效改造贷款,为小微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股权投资服务。英国的渣打银行推出可持续发展大额存单,为拟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个人客户提供绿色投资渠道,将其可用的闲置资金投入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二)“可持续发展挂钩融资+供应链金融”。国际大型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方案,创新供应链融资产品体系。美国的花旗银行2021年向跨国企业在华供应商提供可持续发展挂钩融资工具。相较于普通供应链融资,小微供应商在花旗银行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优惠幅度均取决于其向链上核心企业供应的产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该项融资方案旨在推动小微企业减少碳排放,并为其扩大授信额度和降低融资成本创造条件。(三)“金融健康+普惠金融”。英国的劳埃德银行在市场调研中发现英国有超过150万的居民没有银行账户,1300万居民金融素养不足。据此,该银行通过制定旨在提高居民金融技能和改善居民获得金融服务机会的方案,帮助广大金融素养低下的居民改善其财务健康状况。同时,该行每年为信用联盟发展基金提供总额100万英镑的捐赠,以帮助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国巴黎银行制定了2022-2025年战略规划,预测到2025年,该行普惠金融服务受益人数将达到600万。三、我国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实践(一)“绿色积分+普惠金融”。金融机构针对普惠金融受众群体的绿色环保行为创新推出绿色积分制度,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农户可将绿色积分作为质押来获取特殊金融服务。如,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对林芝市布江达县巴河镇嘎拉村村民收集、分类可回收废品的行为进行绿色积分管理,将累计积分排行作为确定该村“惠农e贷”授信额度的重要依据。积分月度排名前十位的村民可在“惠农e贷”授信中予以增量授信,且在信用评级、农户信息建档中享有优先权。绿色积分制度设立以来,该行共为村民发放贷款12笔累计金额220万元。又如,福建三明农商行创新推出“低碳贷”,将“低碳积分”作为确定居民消费贷款额度及利率浮动幅度的重要依据,低碳积分越多,居民获得的贷款额度越大且适用的利率越低,贷款最高额度可达30万元,利率最低可达4.75%。再如,中国农业银行黄冈分行围绕中小车企乘用车“双积分”政策,创新推出“绿车贷”,以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设定质押,为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二)绿色金融标准和普惠金融标准相融合。金融机构通过将绿色金融标准嵌入普惠金融全过程,着力实现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相关标准体系的协调,力求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推进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深化普惠金融发展。如,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将审批的营造林绿色贷款嵌入普惠金融贷款标准,一旦符合准入条件则优先执行普惠贷款绿色通道,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有机融合,目前该行已发放符合普惠金融标准的营造林贷款2笔总计900万元。(三)湖州创建中小企业ESG评价系统。浙江省湖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开发推出全国首个ESG违约模型与数字化应用系统。该模型能够对中小企业进行绿色低碳“画像”,多维度地刻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中小企业可通过系统平台查看自身的ESG报告,了解自身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绿 色 金 融41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的强项和短板,并对照采取措施,提升自身在ESG方面的表现。该系统支持将评价结果应用于绿色贷款贴息政策、绿色担保费率政策以及部分银行授信决策,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切实的绿色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末,该市中小企业ESG评价系统已累计对4万多笔业务进行了绿色识别。(四)台州创建普惠小微绿色金融应用场景。浙江省台州市作为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创建普惠小微绿色金融应用场景“微绿达”。该场景通过计算和模型共建等手段,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从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主体归集数据,实现绿色普惠信息数据与浙江省“碳账号金融”平台、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共享,为各金融机构免费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的绿色认定服务。自2022年2月末上线试运行至2022年6月末,“微绿达”已助力金融机构完成流动资金贷款绿色认定逾1.3万笔,涉及市场主体超过8700家,涉及金额350余亿元,智能认定成功率近90%。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一)融合发展缺乏统一的政策步调和工作标准。统一政策步调是维持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而推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需统筹财政、金融、产业等多项政策。绿色普惠金融的授信对象普遍存在信息不全、可担保资产不足和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导致金融机构识别、管理和控制风险的难度加大。同时,绿色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大量涉及“三农”、小微等领域,项目分散、规模有限、形态各异,金融机构营销和管理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普惠金融的规模化发展。从我国实践看,当前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业务由专人专岗负责。而绿色金融的很多政策分别由金融管理、财政、税务等部门单独制定、指导和推动,未明晰参与者的权责分配,造成政策协调机制不顺畅,进而导致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往往难以落地。(二)融合发展缺乏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尽管当前信息化社会数据搜集、获取和分析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数字鸿沟在各地政府部门之间仍普遍存在,试点地区的信息共享模式还难以大范围推广运用。如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环境信息更多分散在生态环境、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气象等多个部门,完整识别和获取的难度较大。数字鸿沟阻碍了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制约了金融资源向“三农”、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受众群体流动,难以满足其绿色低碳转型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此外,数字壁垒还会对金融监管和项目风险评估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信息披露不完善、项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