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文化
认同
逻辑
姜伟秋
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2 No.2(Gen.No.122)Mar.,2023第22卷第2期(总第122期)2023 年 3 月DOI:10.19329/ki.1673-2928.2023.02.00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逻辑姜伟秋(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易被中国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观点方面有着较多的认同基础,而且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民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展现出来。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庞杂,其发展进步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动态发展的,需要其他民族文化滋养以增强其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文化认同的基本逻辑和动力。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2-0015-04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现代中国不仅批判继承了传统文化,并且源源不断为之融入全新的、科学的现代化元素,让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竭力化解中国生存发展危机,不仅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且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认同的必然性1.1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的实践理论,其通过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再参与社会实践,最终完成对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2,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完善。因此各个国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融合,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结合中国国情,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被中国人民接受和认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应中国的发展实践。在中国共产党一代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实践、中华文化相结合,其理论内涵更加丰富,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又完成了对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可以说,当今中国的复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扬也离不开中国实践,二者互为基础,互相支撑3。1.2 是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在 19 世纪 40 年代产生于西欧,它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背景,毫无保留地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致命问题,是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理论。因此,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但中国的文化脉络与历史进程具有突出的独特性,无法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要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土壤,就必须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寻找文化与思想中的逻辑认同。虽然,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过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追求新文化的先例,但随着新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发意识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关键所在4。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且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注入全新的、科学的现代元素,让璀璨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1.3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可否认,中华文化中存在一部分封建糟粕,不符合当今时代人类发展潮流,但中华文化也拥有诸多优秀的、积极的部分,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的。新时代,中华文化需要源源不断收稿日期:2022-12-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8FKS006)。作者简介:姜伟秋(1997-),男,河南确山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 年安阳工学院学报16地从世界各国文化中汲取精华并日益发扬,使自身文化优势得以保持,进而持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构建和推动中华先进文化的形成,应当确立中华先进文化的前进导向,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同国家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但是中华文化并不能直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画等号。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现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前进方向规划出科学路标,所以,中华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让其在中华先进文化发展道路上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文化的相互认同关系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的深层次契合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表达认同的方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仰或者践行某种文化,寻找依靠与归属感。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其在深层次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认同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设想、规划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中华文化包含唯物论、无神论和辩证法的传统,也有民本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还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和大同的社会理想,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结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患寡而患不均”“天下大同”等等中国人千百年来对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最终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不谋而合。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适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最适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中国历来就有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始终要求在政治实践中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无数古代先贤都意识到了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史观,即人类的一切历史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障和重视全体人民的利益。这种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未来社会和生活的追求,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深度契合的关键点之一。再次,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视,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之中不断总结自然规律,在耕田、畜牧、渔业等众多方面都有着相对应的专业性著作,讲究顺应天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总结了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即“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为取用自然资源时要有度,不能过度开发、使用,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与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和看法不谋而合。最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契合点是二者达成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这既是以近现代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国人民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键因素之一,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可以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依托和文化根基。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越发深入,那么基于中华文化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认同逻辑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更新,并且必须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是在文化和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发展为根本。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内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并将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华文化的发展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其次,坚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将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结合在一起,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认同的现实展现,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步伐,彰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文化弘扬,而文化弘扬的核心正是扩大与马克思主义不断交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弘扬要求我们既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巩固其文化认同基础。这是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彼此认同逻辑的最佳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5。第二期172.3 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及思想不断渗透,中国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是年轻群体,思想日趋多元化,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一部分意志薄弱的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蛊惑,价值观发生偏移,成为资本的附庸,乃至舍弃了社会主义理想,阻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的持续渗透,再加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知较为薄弱,部分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逐渐产生了质疑,并盲目追捧西方文化,丧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些都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人们对于不同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中华文化认同正是要让人民深入理解中华文化,最终使得人民将这部分文化逻辑作为自己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文化就意味着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着思维层面的内在逻辑,二者的发展和完善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6。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认同的三个维度3.1 物质文化维度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进入社会主义之前的物质和生产力积累阶段,是人类进入下一个历史阶段的过渡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了丰富与延伸,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了资本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发展同步进行的观点。从本质上而言,过渡期就是要改变社会关系,解决当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问题,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让中国面貌焕然一新。让中国人民感受最为直观的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为农民所有,通货膨胀与财政经济困难的局面由此得到了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认真分析当时的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生产才能有经济,有经济才能搞发展,改革在社会发展中是第一位的,这突破了以往有关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而不能搞市场经济的论断。由此,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经济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之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贡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视角出发,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与新论断7。可以说,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程度也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3.2 制度文化维度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过渡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制度上明确了我国的社会性质是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文化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路,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人大代表制度,强化政党建设,完善区域自治制度。其次,在经济制度方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文化制度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对于文化建设要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