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思路.doc
下载文档

ID:2538964

大小:42KB

页数: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7-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 思路
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每次夜梦惊醒,记起要是早先做些什么事,就堵住现场的安全漏洞了;开始我认为这是工作认真、态度负责的表现,现在我知道这也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的写照。每次聆听、品味领导报告,觉得言之凿凿,心情振奋激荡,却都在实施过程中归于沉寂;我们说的很多,却多数是说了而已,执行标准的界定和执行效果的验证却少了。   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在按照计划逐步推进过程中,应该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作为一个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集体,各级安全工作者都有加强管理的愿望,都在努力和坚持;我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制定了这么多的措施,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安全管理的明天究竟该怎样、如何去发展呢?我想,就在于务实和落实吧。   一、安全管理的思路   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是站在一定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发展的结果是执行规范管理到位,不是执行难以规范管理难以到位.对于建设项目,每个工程的投入是一定的,配置的资源是一定的,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是一定的,在工程进行期间能完成的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深度是一定的,这就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一方面,一切劳动都是有价值的,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人们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付出的努力,应该能够体现劳动的价值。一味地说“加强现场严格管理",其实是一句很实在的空话;在技术状况、人员素质没有根本突破的情况下,都在强调等于都没有强调.所谓的“管理",不是只要监管,还要有梳理;就是管,也应该有管什么、怎么管的意思,而不是一味的封堵。   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也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那样限制了工作开展,没有意义;现阶段我们的工作更应该简化、直接、明晰。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发生事故,即使在一个系统内发生事故是小概率事件;细枝末节,不是指事故控制工作,是说那些和实际安全控制工作距离过远、层次过多、内容过细,以至人们(不只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专业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明确掌握、无法传承、不能持续发展,且已经被人们忽视和渐渐淡忘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向   几位现场工作经验较多的同志,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1、现在对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再过十年大家就会重视了。   2、安全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如果按照规定的学时、认真进行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是能够起到效果的。   3、内地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多大权力,香港的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让违章单位停工,违章单位也会根据情况对有关人员再次进行处理。   这些例子,说出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它的工作方向,可以这样来回答:   1、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十多年前就有人说过“我们不能用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却还是那么发展起来了。环境保护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工作,现在初步被人们所重视,但有些事情还是做不到、还要再等十年,以后也许就水到渠成了.   2、只要出于善意,我们制定的每一项措施,坚持做下去、做到位都是好的,都可以起到管理效果。但是,类似安全培训这样总是执行空泛的工作,又会让我们反问,为什么做不到位?每次安全管理人员取证、换证培训,两、三天时间要听三、四本书;每次老师都会讲一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木桶理论”,读一遍法律条文,之后就是讲解考试题目了。即便是因材施教,这也不是安全理论的极至;与其借口时间不多照搬老套、照本宣科、照样蜻蜓点水,不如让大家交流一下管理思路和方法.管理人员的培训都是如此,项目开工前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安全管理要靠基层发挥作用。我们制定的很多制度难以或者根本没有得到执行,以及内地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那么大权力、或者有权力却不能正常运用,确实有人员素质的原因,也有重视程度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制约,是有些东西在桎梏他们的手脚.有个案例说一个班组的工作,有两百多项制度在管着,过犹不及,这不是管理是添乱。很多“严格管理”的工作,执行起来都把要求落在纸面上,要他们去做记录,对实际管理工作很少形成帮助和促进作用。   三、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我们说“管理要管细节”、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是我们目前的管理只有“细”了,却看不到“精”,也谈不上“节”。凭借在字里行间找到的字眼,不断加码、不断细化,把资料记录做为安全管理的手段和目的、与实际施工生产拉开越来越大距离的理想化、纸面化、表演化的工作方式,不能让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地、可持续地进行。下面说些具体事例.   (一)文件的贯彻落实及汇报材料   安全文件的制定、传达、学习,表明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布置了某些任务,产生了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重点,起到了念紧箍咒的作用。但是,一份文件下发半个月,就要各单位汇报执行情况,现在的文件这么多,贯彻执行需要一段合理时间,半个月也许能学习一遍,出不了执行结果。如果一份文件能执行到位,就不要三令五申了;知道没有执行到位,还要用类似文件去规定,不算是恰当的方法。把以前的文件翻出来,再查一遍执行情况,也比要求反馈一个新报告好些.   同时,文件多用应该或者不应该的语言阐述管理要求,实际的执行规范及相应的验证标准却少了,这就给弱化文件要求、降低执行标准带来了方便。也许目前的管理文件不可能都规定到位,要靠各单位去贯彻精神,可是要想改变或者加强现实中大家习以为常的做法,要有可验证的执行标准才能达到目的。出台制度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要以执行为第一要务;执行起来有难度的工作,要经过广泛调研摸底确定解决办法,比如分包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问题。   汇报时,做过一件事拆成几件事说,做得不好但说的光鲜,没有执行下去却仍然汇报,这些情况都是多见的。把两年前的汇报材料拿来在大会上念,也有听着没有感触的人,这说明还是那些矛盾没有解决,也反映出汇报材料中公式化的语言比较多.本来是完整的一项工作,好与坏交融其中;我们先说好的,自己做过哪些事、完成了哪些工作,后面再说坏的,完成的工作里还有多少不完善、没落实的地方,一项工作的好与坏隔开了几张纸。这似乎有些投机取巧:一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应该放在一起整体分析它的对与错,这时我们就能看出,原来我们的成绩并没有这么大,好的制度或者管理方法依然遇到执行问题,很多需要坚持的工作仍然是在推动并没有固化下来。   (二)工作计划、措施的编制和执行及强制性条文   安全工作“五同时”规定是:企业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推行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及安全方针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安全工作.   这是对企业管理做的要求,对于其它管理层级,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布置工作。我们的很多问题,就发生在一件事或者一项工作,不经梳理、不分巨细要执行到每一级,每级都要把全部规定动作做一遍;是不是学生要做老师的事情(学生任务就是听课,怎么教学是老师的事情),或者五年级要重做一年级的题目(那些事情都是我明晰并且习惯做的,不需要再写一遍),都不明确。如果说“管理要有层次,不要求齐头并进”,那么现在管理的层次情况如何呢?   1、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各个作业场所针对辩识出的危险源都要制定预控措施,这与技术措施中写明的正确的施工方法没有区别,只是写法或者格式不一样。不遵守技术措施,同样未必会看预控措施;因为篇幅限制,在技术措施中要求较少、几笔带过的次要项目,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下同样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很可能,技术措施和全面风险管理分别是多个部门主抓的工作,每个部门都在贯彻自己的工作思路,都在发展自己的管理方法,却忽视了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的说法,对相关体系、共同保证的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项目单位的管理制度中,已经说明了开展检查工作的要求;标准化施工模板中,已经规定了各阶段安全文明布置.对已经有章可循、明确的工作还要制定“工作计划"再次说明,是重复劳动,也会因标准不一带来执行难度,指导性并不强.天下文章一大抄,甚至项目部自己要抄自己的措施;因为措施、规定过多,影响了管理人员对重点工作的判断,甚至影响了安全工作信心。工作计划应该针对没有明确要求的工作事项、结合实际制定,应该能够对现场管理起到指导、借鉴作用,不能为了计划而计划。   3、目前的项目单位,大致要对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触电、火灾、防汛防台风、食物中毒等突发状况编制应急预案,每本预案要单独编制、审查、批准,形成各自的管理体系、救援方案、联络通讯目录,还都要进行教育培训。   发生班组级别事故时,不能先找到多本预案中对应的一本才懂得如何救援;现场人员要进行有效和安全救援,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和必要的培训来实现。人员职责和通讯目录分得过细,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好处:施工人员以前不经常联系的人,当时未必会接听他的电话;队员联系不上关键人员,其他人也未必能联系上.社会事务中合并报警电话,也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能说到某事重要,就单独建立一套执行体系;应该在原有的事务框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我们的体系才不会越来越复杂,才能节约管理资源,执行起来才会更有效.目前我们能够做的是:合并各项应急预案,以及其中的管理体系;毕竟除了超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大多数应急预案的管理体系、人员岗位职责、联络方式是雷同的。   4、每个项目进场开工前都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因为现场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流动性较大,受到工作时间、任务安排、人员素质、经济利益等多重因素制约,多数就是抄写一次卷子;对抄好的试卷进行收集和保存,只能说明相关人员在履行手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应该由单独的人力资源部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建立档案.比如,建立施工人员触电急救、心肺复苏和安全关键知识问答的两分钟视频库,把这作为人员培训的基础资料;按照30个人60分钟视频形成300兆的电子文档计算,一块100G的硬盘就可以储存一万人的基础培训资料;这样我们的培训工作能有的放矢,虽然开始的工作量比较大,但是节约了以后做卷子的时间。人员的培训情况,可以查询人员工作卡上的记录;需要具体查阅时,有关部门可以发来相关资料进行对照.这种做法,会比项目部自行培训更真实。如果需要告知“工程特殊情况及工作场所具体危险因素”,工程交底与教育培训一样要求开工前进行,可以由它完成。   5、安全责任书,同样与已经制定的岗位职责没有区别.也许形式也很重要,在大会上签定安全责任书,对日后进行严格管理有一些提神醒脑的作用;但是,除了每年不停变换内容和数值的安全目标,在漫长的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对照的是各项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不是《安全责任书》。   以上几段叙述是想说明,在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在做太多重复的、在让我们警惕的同时也会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情.我们进行多重管理或者重复说明,好象在从不同角度共同对现场把关,执行起来显得现场的管理形态丰富多彩,这对现场工作有利也有弊;目前的管理工作呈现出庞杂的局面,应该是此类工作超过了需要的程度。   我们的工作不断在做,方法不断在改,大多都落实在管理层,施工人员执行的还是那些规程和条例;如果说,直接按照规程规范、管理规定、施工措施等开展工作是第一级控制,各类检查验证、人员培训等是第二级控制,各项组织协调、制度要求、评价考核等应该算做第三级控制;我们的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第二级或者第三级安全控制上,应该透过它们辨别第一级安全管理情况.   最坏的统帅也好过同时有一堆统帅,细节管理的进一步扩大,要求了很多、很细的工作,多头并进,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和工作时间、失去了工作重点;有些本该认真执行的工作,比如安全巡查,就停留在纸面上没有贯彻下去、不能执行到位。为了进行严格管理、有效执行与目前工作有关的规定,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工作不能越来越多,管理链条不能越来越长,管理体系不能越来越复杂,不然每项工作能够分到的执行时间会越来越少,牵涉的管理资源会越来越多,管理难度会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